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3 圆锥的认识和体积 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3 圆锥的认识和体积 北京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19 13:3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圆锥的认识
课型
新授
学科
数学
主备人
课时
1
累计
课时
上课
时间
教学
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锥,认识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经历由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感悟抽象的数学思想,提高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由生活实物中逐步抽象圆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锥,认识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教法学法
合作探究
教学具准备
六个环节
教学流程
个性设计
乐趣
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前几天研究了圆柱。今天我们再来研究一种新的立体图形——圆锥。
师: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见过很多圆锥形的物体,请大家说一说。
学生可能说出:跳棋子儿、蒙古包的顶、漏斗的上部、土堆等。
师:老师也带来了一组圆锥形物体的图片,请大家看一看。
初唤醒学生的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乐思
自学尝试
尽管上面这些物体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大,有的小,但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圆锥,这些圆锥形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请大家说说看。
生1:圆锥的底面都是圆形。生2:圆锥的顶部是尖尖的。
师:这是同学们对圆锥的第一印象,下面请大家借助手中的圆锥形物体,仔细看一看,用手摸一摸,动脑想一想,最后再读一读课本32页例1中的有关介绍,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1.圆锥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有什么特征?
2.什么叫做圆锥的高?圆锥有多少条高下。
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乐研
合作解决
1、小组讨论:小组长组织开展组内交流,并重点准备其中一个问题。
2、教师深入各个小组,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促进各个小组讨论活动有效开展;了解各个小组的准备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心中大致确定好哪些小组展示以及展示的顺序。
通过小组讨论,使组内成员互相交流学习的收获,小组长可以对于有困难的组员给予帮助。
乐评
展示评研
师:哪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学习成果?
1、问题1.圆锥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有什么特征?
学生借助手中的实物进行展示:
圆锥是由2个面围成的。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圆锥的顶部尖尖的点是圆锥的顶点。
教师出示圆锥几何图形,让学生指出底面和侧面:
2、问题2.什么叫做圆锥的高?圆锥有多少条高?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只有一条高。
3、教师拿出一个圆锥形物体,提出问题:怎样测量圆锥的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演示。
汇报既是自主学习成果的展示,更是相互学习,提高的过程。
乐用
拓展应用
1.完成课本28页 “练习五” 的1、2题
巩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乐享
总结概括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促进学生反思性学习习惯的形成。
板书设计
圆锥的认识
圆锥是由2个面围成的。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圆锥的侧面是
一个曲面。圆锥的顶部尖尖的点是圆锥的顶点。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只有一条高。
课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