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 连乘连除乘除混合问题 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 连乘连除乘除混合问题 北京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19 14:4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用连除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应用关系式解决实际计算问题。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根据数量关系用多种方法解决两位数乘法应用题,并能利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
课型、课时:新授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 课件
教学方法:智趣五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德育教育: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门窗,轻拿轻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
激趣导入:
1、导言:课件出示活动图片,问:同学们,你们组织参加过这样的集体活动吗?参加集体活动过程中有遇到分组的情况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生活中关于集体活动的数学问题。69627750
2、展示课时目标:学会用连除或乘除混合两步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自主学习:
-206375180975三年级女生要进行集体舞表演。老师将要参加表演的6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1)学生读题,获取信息。 思考: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怎么列式?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要把6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再平均分成3组,要求每组有多少人?
三、合作探究
分析与解答:(1)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2)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方法一: 可以先将60人平均分成2队,列式为:60÷2=30(人);再求把30人平均分成3组,列式为:30÷3=10(人)。
方法二: 先求出一共分成多少组? 列式为:2×3=6(组); 再求每组多少人? 列式为:60÷6=10(人)。
(4)如何列综合算式呢? 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 方法一:60÷2÷3=30÷3=10(人)。 方法二:60÷(2×3)=60÷6=10(人)。 答:每组10人。
精讲解疑:
(1)通过以上的分析、解答,思考:如何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呢?已知总数,如何求平均数?
(2)学生讨论、交流。
(3)引导学生汇报、归纳。
验算:10×3×2=30×2=60(人)或者10×6=60(人)。
结果与已知相等,计算结果正确。
观察两种方法,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么?一个是连除,一个是先乘后除。我们在做这类题目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方法。
达标测评:
1.选一选
三年级同学去春游,把144人平均分成6个队,每个队平均分成3组。
(1)144÷6表示( )
A.每个组有多少人 B.每个队有多少人A
(2)3×6表示( )
A.一共有多少个组 B.一共有多少个队
(3)144÷6÷3表示( )
A.平均每队有多少人 B.平均每组有多少人 C.6个队一共有多少人
2.有一种杯子,6个杯子装一盒,8盒装一箱。960个杯子可以装多少箱?
3. 有3个书架,每个书架有6层。现在共有756本书。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几本书?
2、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要结合实际,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2)
方法一: 60÷2=30(人)
30÷3=10(人)。
方法二: 2×3=6(组)
60÷6=10(人)。
综合算式:
方法一:60÷2÷3=30÷3=10(人)。
方法二:60÷(2×3)=60÷6=10(人)。
答:每组10人。
布置作业:
1.课后习题2、4、5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