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23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一、单选题
1.(2020·浙江选考)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及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尿素固体培养基可迅速杀死其他微生物,而保留利用尿素的微生物
B.?配制培养基时应根据微生物的种类调整培养基的pH
C.?酵母菌不能直接利用糯米淀粉发酵得到糯米酒
D.?适宜浓度的酒精可使醋化醋杆菌活化
2.(2020·新高考I)我国的酿酒技术历史悠久,古人在实际生产中积累了很多经验。《齐民要术》记载:将蒸熟的米和酒曲混合前需“浸曲发,如鱼眼汤,净淘米八斗,炊作饭,舒令极冷”。意思是将酒曲浸到活化,冒出鱼眼大小的气泡,把八斗米淘净,蒸熟,摊开冷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浸曲发”
过程中酒曲中的微生物代谢加快
B.?“鱼眼汤”
现象是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释放形成的
C.?“净淘米”"
是为消除杂菌对酿酒过程的影响而采取的主要措施
D.?“舒令极冷”的目的是防止蒸熟的米温度过高导致酒曲中的微生物死亡
3.(2020·江苏)某同学在线提交了在家用带盖玻璃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实验报告,他的做法错误的是(??
)
A.?选择新鲜的葡萄略泇冲洗,除去枝梗后榨汁
B.?将玻璃瓶用酒精消毒后,装满葡萄汁
C.?酒精发酵期间,根据发酵进程适时拧松瓶盖放气
D.?酒精发酵后去除瓶盖,盖一层纱布,再进行醋酸发酵
4.(2019·江苏)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过程中,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
B.?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通常都不是纯种发酵
C.?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液pH逐渐降低,果酒制作过程中情况相反
D.?毛霉主要通过产生脂肪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参与腐乳发酵
5.(2018·江苏)某高校采用如图所示的发酵罐进行葡萄酒主发酵过程的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夏季生产果酒时,常需对罐体进行降温处理
B.?乙醇为挥发性物质,故发酵过程中空气的进气量不宜太大
C.?正常发酵过程中罐内的压力不会低于大气压
D.?可以通过监测发酵过程中残余糖的浓度来决定何时终止发酵
6.(2018·北京)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B.?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
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
7.(2020高三上·上高月考)家庭制作泡菜并无刻意的灭菌环节,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当环境中的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增殖。下面对这些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发酵初期,泡菜坛内乳酸菌的种内关系主要表现为种内互助
B.?在发酵初期,泡菜坛内密闭的发酵环境使乳酸菌在种间斗争中占据优势
C.?随着发酵过程的进行,由于乳酸量的积累,乳酸菌之间种内斗争趋于激烈
D.?发酵后期,泡菜坛内各种生物的抵抗力稳定性维持在较高水平
8.(2020高三上·上高月考)在“探究果酒制作过程中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因素”时,获得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图中O、M、N、P代表相应发酵时间)。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M点前酵母菌不进行细胞呼吸?????????????????????????????B.?终止发酵时间应选择在P点时
C.?酒精浓度的增加会抑制酵母菌繁殖??????????????????????D.?N点时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9.(2020高三上·上高月考)家庭中制作泡菜的方法: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洁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然后向坛中加入盐水、香辛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温度适宜的地方。下列与此过程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消毒
B.?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提供乳酸菌菌种
C.?制作泡菜过程中,有机物的干重和种类将减少
D.?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大量的食盐抑制了乳酸菌的发酵过程
10.(2020高三上·上高月考)下列关于胡萝卜素以及胡萝卜素提取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胡萝卜素有的存在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可以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疾病
B.?在把新鲜的胡萝卜切成米粒大小的颗粒置于烘箱中烘干时,温度越高、干燥时间越长,烘干效果越好
C.?在萃取过程中,在瓶中安装冷凝回流装置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在浓缩干燥前,没有必要进行过滤
D.?胡萝卜素只能从植物中提取获得
11.(2020高三上·上高月考)下面为腐乳制作过程的流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
A.?毛霉为好氧型真菌,为避免缺氧,放豆腐时要留出一定缝隙
B.?加盐腌制的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之变硬,同时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C.?加卤汤、密封腌制中,毛霉不断增殖,并产生大量的酶,分解蛋白质
D.?密封瓶口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以防止瓶口污染
12.(2020高三上·浙江开学考)下列关于果酒果醋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醋化醋杆菌的菌种需在液体培养基中用振荡培养来扩大培养
B.?果醋发酵中丙瓶内发酵液的醋酸浓度可达13%,成分与市售白醋相同
C.?制作果酒时,果汁中加入适量蔗糖可以提高果酒的甜度和酒精度
D.?果酒发酵瓶中液体不能装满,否则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将发生外溢
13.(2020高二下·成都期末)下图为提取玫瑰精油的实验流程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鲜玫瑰花+清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玫瑰油
A.?鲜玫瑰花与清水的质量比为1:4
B.?得到油水混合物后,加入无水Na2SO4可以促进油水分离
C.?用于提炼玫瑰精油的玫瑰花瓣要在盛花期采收,花朵含油量最高
D.?蒸馏时的许多因素会影响产品的品质,如温度太高、时间太短产品品质就比较差
14.(2020高二下·成都期末)提取植物有效成分的基本方法有三种:蒸馏、压榨和萃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植物原料的特点来决定
B.?对含芳香油较多的原料适宜采用压榨法,该方法损耗较多
C.?用于萃取的有机溶剂必须事先精制,除去杂质,否则会影响芳香油的质量
D.?蒸馏法的原理是利用水将芳香油溶解出来,再把水蒸发掉就得到了芳香油
15.(2020高二下·成都期末)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酵母菌发酵酿制果酒,选择溴麝香草酚蓝水检测产生的酒精
B.?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过程中,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
C.?腐乳制作主要利用毛霉等生物产生的脂肪酶和蛋白酶进行发酵
D.?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一直升高,发酵10天以上的泡菜不能食用
16.(2020高二下·上饶期末)下列有关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提取玫瑰精油时,需向乳化液中加入NaCl,增加盐的浓度,使油层和水层分离
B.?橘皮精油适用于压榨法,为了提高出油率,可将新鲜的柑橘皮浸泡在石灰水中
C.?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能充分溶解胡萝卜素,不与水混溶,并有较低沸点
D.?提取胡萝卜素的一般流程是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浓缩→过滤→胡萝卜素
17.(2020·海淀模拟)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含有脲酶的培养基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B.?在切成小块的豆腐上接种毛霉制作腐乳
C.?在坛口用水封闭的泡菜坛中发酵制作泡菜???????????D.?无菌条件下培养离体植物叶片获得愈伤组织
18.(2020·济南模拟)酱豆是人们利用大豆制作的一道地方美食。具体做法如下:
大豆煮熟→霉菌发酵→加入蔬菜→加盐、加调味酒加香辛料→乳酸发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霉菌产生的多种蛋白酶可以将蛋白质和脂肪分解成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B.?霉菌发酵过程中,保持湿润不利于霉菌的生长与繁殖
C.?酱豆将在环境温暖、氧气充足的条件下产生
D.?酱豆中有机物的种类增加,含量减少,营养价值增加
19.(2020·泰州模拟)下列有关家庭制作果醋、果酒、腐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制作果醋时,必须始终在氧气和糖源均充足的条件下才可以进行
B.?家庭中使用密闭的玻璃器皿制作果酒时,因量少不需要定时排气
C.?选用市售豆腐来制作腐乳往往难以成功,可能是由于含水量过高
D.?家庭自制的果醋、果酒、腐乳均可以直接食用,无任何安全隐患
20.(2020·海南模拟)如图为果酒与果醋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发酵瓶使用前要清洗干净并用70%酒精消毒????????B.?果酒发酵时,应将果汁装满瓶并从e取样鉴定
C.?d处设计能防止排气时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D.?果醋发酵时,适时打开气阀a向发酵液中充气
21.(2020·浙江模拟)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果醋时,通气的直角玻璃管内塞有脱脂棉球,用以过滤空气
B.?振荡培养能增大微生物与培养液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C.?测定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时,将水放入比色杯中,直接测其
OD
值,作为空白对照
D.?亚硝酸盐可在碱性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产物再与
N-1-萘基乙二胺偶联,形成紫红色产物
22.(2020·浦东新模拟)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适量补充维生素A能预防的疾病是(??
)
A.?夜盲症????????????????????????????????B.?佝偻病????????????????????????????????C.?坏血病????????????????????????????????D.?脚气病
23.(2020高三上·海淀期末)下列高中生物学实验或实践活动中,无法达成目的的是(???
)
A.?新鲜的葡萄汁中接种一定量的干酵母菌,发酵制作果酒
B.?消毒后的转基因植物叶片接种到无菌培养基上,培养获得愈伤组织
C.?煮沸冷却的盐水与预处理的蔬菜混合后装坛,用水封住坛口进行发酵
D.?在含DNA的滤液中加入2
mol/L的NaCl溶液,去除杂质并析出DNA
24.(2018·南通模拟)下列有关传统果酒、果醋发酵和腐乳制作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果酒、腐乳发酵的主要微生物属于真核生物,果醋发酵菌种属于原核生物
B.?三种发酵过程中都可以通过控制发酵温度实现对微生物类型的控制
C.?果酒发酵在无氧环境下进行,果醋和腐乳发酵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D.?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过程利用的都是微生物胞内酶
25.(2020高二下·上饶期末)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操作正确的是(??
)
A.?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的比例配制好的盐水需煮沸冷却后才能倒入坛内
B.?腌制时先通入无菌空气使乳酸菌大量繁殖,之后再密闭使其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C.?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形成玫瑰红染料
D.?在腌制时,温度过低、食盐用量过少、腌制时间过短则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
二、综合题
26.(2020·全国Ⅲ)[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水果可以用来加工制作果汁、果酒和果醋等。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果汁时,可以使用果胶酶、纤维素酶等提高水果的出汁率和澄清度。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________(答出2种即可)。纤维素酶可以分解植物________(填细胞膜或细胞壁)中的纤维素。
(2)用果胶酶处理果泥时,为了提高出汁率,需要控制反应的温度,原因是________。
(3)现有甲乙丙三种不同来源的果胶酶,某同学拟在果泥用量、温度、pH等所有条件都相同的前提下比较这三种酶的活性。通常,酶活性的高低可用________来表示。
(4)获得的果汁(如苹果汁)可以用来制作果酒或者果醋,制作果酒需要________菌,这一过程中也需要O2
,
O2的作用是________。制作果醋需要醋酸菌,醋酸菌属于________(填好氧或厌氧)细菌。
27.(2020·浙江选考)回答下列(1)、(2)小题:
(1)回答与泡菜制作有关的问题:
Ⅰ.用萝卜等根菜类蔬菜制作泡菜,用热水短时处理,可抑制某些微生物产生________,从而使成品泡菜口感较脆。同时,该处理也会使泡菜发酵时间缩短,其原因是________。
Ⅱ.泡菜发酵初期,由于泡菜罐加盖并水封,会使________菌被逐渐抑制。发酵中期,乳酸菌大量繁殖,会使________菌受到抑制。发酵后期,乳酸生产过多,会使乳酸菌受到抑制。
Ⅲ.从泡菜汁中可分离制作酸奶的乳酸菌,首先对经多次发酵的泡菜汁进行过滤,然后取滤液进行________,再用________的方法在某种含牛乳的专用的培养基中进行初步筛选。该培养基必须含有________,以便于观察是否产酸。
Ⅳ.自然界中醋杆菌常与乳酸菌共同生长。若要筛选出醋杆菌,则其专用的培养基中应添加________。
(2)回答与基因工程和植物克隆有关的问题:
Ⅰ.为了获取某植物叶片无菌的原生质体,先将叶片经表面消毒并去除下表皮,再将其置于经________处理的较高渗透压的混合酶液中。酶解后,经多次离心获得原生质体。然后测定该原生质体的活性,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Ⅱ.若要获得已知序列的抗病基因,可采用________或PCR的方法。为了提高目的基因和质粒重组的成功率,选择使用________,对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进行处理,使其两端形成不同的粘性末端,对质粒也进行相同的处理,然后用DNA连接酶连接形成重组质粒。通过在大肠杆菌中________,以获得大量的重组质粒,最终将其导入原生质体中。
Ⅲ.原生质体在培养过程中,只有重新形成________后,才可进行有丝分裂。多次分裂形成的小细胞团可通过________或器官发生的途径再生植株。
28.(2019·海南)[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回答下列问题。
(1)玫瑰精油可用玫瑰花瓣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水蒸气蒸馏法的原理是________。在进行蒸馏时,冷凝管的进水口比出水口________(填“高”或“低”)。
蒸馏收集到的乳浊液是玫瑰精油和水的混合物,要得到玫瑰精油,需要向乳浊液中加入
.其目的是________;得到的油层还需要加入无水
,其目的是________。
(2)某同学在通过发酵制作果酒时,发现在制作原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糖,可以提高酒精度,原因是________。在家庭以葡萄为原料制作葡萄酒时,可以不添加酵母菌,原因是________;在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如果密封不严混入空气,发酵液会变酸,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29.(2020·贵阳模拟)漆树种子中的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脂溶性有机溶剂)可开发为生物柴油目前常用溶剂法萃取漆树种子油脂,其过程为:漆树种子→粉碎→干燥→加溶剂→水浴加热①→过滤→浓缩②→收集油脂。回答下列问题:
(1)对漆树种子油脂进行萃取时,为不影响油脂品质和提取效果,应使用________(填“自然晾干”或“高温烘干”或“新鲜”)的漆树种子。粉碎漆树种子的目的是________。
(2)利用不同溶剂进行萃取时,发现油脂的萃取得率和某些重要理化性质的影响不同,实验结果如下表。
丙酮
石油醚
乙醛
正己烷
混合溶剂
萃取得率
23.72%
26.35%
25.30%
26.17%
28.73%
酸值
8.26
7.96
8.12
7.98
8.13
过氧化值
9.82
5.73
5.83
6.13
7.53
(注:酸值高,说明油脂品质差;过氧化物是油脂变质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其含量常用过氧化值来表示)
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作为萃取溶剂较为合理,理由是________。
(3)提取过程中①、②过程的装置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以上两种装置中都需要使用冷凝管,过程①中冷凝管的作用是________。
30.(2020·浙江模拟)????????????????????????????????????
(1)回答与果酒及果醋制作有关的问题:
①将洗净的杏果放在多功能榨汁机中打碎,经________即为杏果汁。榨汁时不需要对杏果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这是因为________。
②酿制杏果酒开始时一般要先通气,其目的是________。若要进一步检测所得杏果酒中活体酵母菌的密度,可采用
________法。但此种方法最终计算得出的菌体数往往比实际数目低。
③气温高的夏天制作成功的杏果酒若暴露在空气中酒味会逐渐消失而出现醋酸味,原因是________。醋杆菌将乙醇变为醋酸的环境条件________是糖源________(填“充足”“少”)。
④杏果酒是目前天然可食植物制品中黄酮含量最高的饮品,具有抗衰老的作用。黄酮易溶于有机溶剂乙醇,常釆用萃取法提取果肉中的黄酮,振荡的作用是________。对样品中的黄酮进行提取纯化后,用比色计于510nm波长处测定其________,与标准溶液比较,进行待测物中黄酮的定量测定。
(2)回答与基因工程和植物克隆有关的问题:
①用特定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含抗虫基因的DNA分子,把它重组到被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出________的载体分子上,再把这个重组分子________到烟草细胞。
②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总理烟草无菌苗的叶片获得原生质体时,要加入维持较高渗透压的甘露醇,理由是________(写出2点)。
③将原生质体在
________的甘露醇溶液中培养,才能重新长出细胞壁,形成胚性细胞。胚性细胞在________培养条件下,经过培养基中成分的诱导,可通过________途径形成完整的烟草植株。
④要提高克隆的成功概率,要尽量选择细胞________的基因型的烟草品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23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一、单选题
1.(2020·浙江选考)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及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尿素固体培养基可迅速杀死其他微生物,而保留利用尿素的微生物
B.?配制培养基时应根据微生物的种类调整培养基的pH
C.?酵母菌不能直接利用糯米淀粉发酵得到糯米酒
D.?适宜浓度的酒精可使醋化醋杆菌活化
2.(2020·新高考I)我国的酿酒技术历史悠久,古人在实际生产中积累了很多经验。《齐民要术》记载:将蒸熟的米和酒曲混合前需“浸曲发,如鱼眼汤,净淘米八斗,炊作饭,舒令极冷”。意思是将酒曲浸到活化,冒出鱼眼大小的气泡,把八斗米淘净,蒸熟,摊开冷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浸曲发”
过程中酒曲中的微生物代谢加快
B.?“鱼眼汤”
现象是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释放形成的
C.?“净淘米”"
是为消除杂菌对酿酒过程的影响而采取的主要措施
D.?“舒令极冷”的目的是防止蒸熟的米温度过高导致酒曲中的微生物死亡
3.(2020·江苏)某同学在线提交了在家用带盖玻璃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实验报告,他的做法错误的是(??
)
A.?选择新鲜的葡萄略泇冲洗,除去枝梗后榨汁
B.?将玻璃瓶用酒精消毒后,装满葡萄汁
C.?酒精发酵期间,根据发酵进程适时拧松瓶盖放气
D.?酒精发酵后去除瓶盖,盖一层纱布,再进行醋酸发酵
4.(2019·江苏)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过程中,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
B.?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通常都不是纯种发酵
C.?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液pH逐渐降低,果酒制作过程中情况相反
D.?毛霉主要通过产生脂肪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参与腐乳发酵
5.(2018·江苏)某高校采用如图所示的发酵罐进行葡萄酒主发酵过程的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夏季生产果酒时,常需对罐体进行降温处理
B.?乙醇为挥发性物质,故发酵过程中空气的进气量不宜太大
C.?正常发酵过程中罐内的压力不会低于大气压
D.?可以通过监测发酵过程中残余糖的浓度来决定何时终止发酵
6.(2018·北京)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B.?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
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
7.(2020高三上·上高月考)家庭制作泡菜并无刻意的灭菌环节,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当环境中的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增殖。下面对这些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发酵初期,泡菜坛内乳酸菌的种内关系主要表现为种内互助
B.?在发酵初期,泡菜坛内密闭的发酵环境使乳酸菌在种间斗争中占据优势
C.?随着发酵过程的进行,由于乳酸量的积累,乳酸菌之间种内斗争趋于激烈
D.?发酵后期,泡菜坛内各种生物的抵抗力稳定性维持在较高水平
8.(2020高三上·上高月考)在“探究果酒制作过程中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因素”时,获得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图中O、M、N、P代表相应发酵时间)。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M点前酵母菌不进行细胞呼吸?????????????????????????????B.?终止发酵时间应选择在P点时
C.?酒精浓度的增加会抑制酵母菌繁殖??????????????????????D.?N点时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9.(2020高三上·上高月考)家庭中制作泡菜的方法: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洁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然后向坛中加入盐水、香辛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温度适宜的地方。下列与此过程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消毒
B.?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提供乳酸菌菌种
C.?制作泡菜过程中,有机物的干重和种类将减少
D.?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大量的食盐抑制了乳酸菌的发酵过程
10.(2020高三上·上高月考)下列关于胡萝卜素以及胡萝卜素提取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胡萝卜素有的存在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可以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疾病
B.?在把新鲜的胡萝卜切成米粒大小的颗粒置于烘箱中烘干时,温度越高、干燥时间越长,烘干效果越好
C.?在萃取过程中,在瓶中安装冷凝回流装置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在浓缩干燥前,没有必要进行过滤
D.?胡萝卜素只能从植物中提取获得
11.(2020高三上·上高月考)下面为腐乳制作过程的流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
A.?毛霉为好氧型真菌,为避免缺氧,放豆腐时要留出一定缝隙
B.?加盐腌制的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之变硬,同时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C.?加卤汤、密封腌制中,毛霉不断增殖,并产生大量的酶,分解蛋白质
D.?密封瓶口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以防止瓶口污染
12.(2020高三上·浙江开学考)下列关于果酒果醋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醋化醋杆菌的菌种需在液体培养基中用振荡培养来扩大培养
B.?果醋发酵中丙瓶内发酵液的醋酸浓度可达13%,成分与市售白醋相同
C.?制作果酒时,果汁中加入适量蔗糖可以提高果酒的甜度和酒精度
D.?果酒发酵瓶中液体不能装满,否则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将发生外溢
13.(2020高二下·成都期末)下图为提取玫瑰精油的实验流程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鲜玫瑰花+清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玫瑰油
A.?鲜玫瑰花与清水的质量比为1:4
B.?得到油水混合物后,加入无水Na2SO4可以促进油水分离
C.?用于提炼玫瑰精油的玫瑰花瓣要在盛花期采收,花朵含油量最高
D.?蒸馏时的许多因素会影响产品的品质,如温度太高、时间太短产品品质就比较差
14.(2020高二下·成都期末)提取植物有效成分的基本方法有三种:蒸馏、压榨和萃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植物原料的特点来决定
B.?对含芳香油较多的原料适宜采用压榨法,该方法损耗较多
C.?用于萃取的有机溶剂必须事先精制,除去杂质,否则会影响芳香油的质量
D.?蒸馏法的原理是利用水将芳香油溶解出来,再把水蒸发掉就得到了芳香油
15.(2020高二下·成都期末)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酵母菌发酵酿制果酒,选择溴麝香草酚蓝水检测产生的酒精
B.?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过程中,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
C.?腐乳制作主要利用毛霉等生物产生的脂肪酶和蛋白酶进行发酵
D.?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一直升高,发酵10天以上的泡菜不能食用
16.(2020高二下·上饶期末)下列有关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提取玫瑰精油时,需向乳化液中加入NaCl,增加盐的浓度,使油层和水层分离
B.?橘皮精油适用于压榨法,为了提高出油率,可将新鲜的柑橘皮浸泡在石灰水中
C.?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能充分溶解胡萝卜素,不与水混溶,并有较低沸点
D.?提取胡萝卜素的一般流程是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浓缩→过滤→胡萝卜素
17.(2020·海淀模拟)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含有脲酶的培养基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B.?在切成小块的豆腐上接种毛霉制作腐乳
C.?在坛口用水封闭的泡菜坛中发酵制作泡菜???????????D.?无菌条件下培养离体植物叶片获得愈伤组织
18.(2020·济南模拟)酱豆是人们利用大豆制作的一道地方美食。具体做法如下:
大豆煮熟→霉菌发酵→加入蔬菜→加盐、加调味酒加香辛料→乳酸发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霉菌产生的多种蛋白酶可以将蛋白质和脂肪分解成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B.?霉菌发酵过程中,保持湿润不利于霉菌的生长与繁殖
C.?酱豆将在环境温暖、氧气充足的条件下产生
D.?酱豆中有机物的种类增加,含量减少,营养价值增加
19.(2020·泰州模拟)下列有关家庭制作果醋、果酒、腐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制作果醋时,必须始终在氧气和糖源均充足的条件下才可以进行
B.?家庭中使用密闭的玻璃器皿制作果酒时,因量少不需要定时排气
C.?选用市售豆腐来制作腐乳往往难以成功,可能是由于含水量过高
D.?家庭自制的果醋、果酒、腐乳均可以直接食用,无任何安全隐患
20.(2020·海南模拟)如图为果酒与果醋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发酵瓶使用前要清洗干净并用70%酒精消毒????????B.?果酒发酵时,应将果汁装满瓶并从e取样鉴定
C.?d处设计能防止排气时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D.?果醋发酵时,适时打开气阀a向发酵液中充气
21.(2020·浙江模拟)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果醋时,通气的直角玻璃管内塞有脱脂棉球,用以过滤空气
B.?振荡培养能增大微生物与培养液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C.?测定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时,将水放入比色杯中,直接测其
OD
值,作为空白对照
D.?亚硝酸盐可在碱性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产物再与
N-1-萘基乙二胺偶联,形成紫红色产物
22.(2020·浦东新模拟)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适量补充维生素A能预防的疾病是(??
)
A.?夜盲症????????????????????????????????B.?佝偻病????????????????????????????????C.?坏血病????????????????????????????????D.?脚气病
23.(2020高三上·海淀期末)下列高中生物学实验或实践活动中,无法达成目的的是(???
)
A.?新鲜的葡萄汁中接种一定量的干酵母菌,发酵制作果酒
B.?消毒后的转基因植物叶片接种到无菌培养基上,培养获得愈伤组织
C.?煮沸冷却的盐水与预处理的蔬菜混合后装坛,用水封住坛口进行发酵
D.?在含DNA的滤液中加入2
mol/L的NaCl溶液,去除杂质并析出DNA
24.(2018·南通模拟)下列有关传统果酒、果醋发酵和腐乳制作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果酒、腐乳发酵的主要微生物属于真核生物,果醋发酵菌种属于原核生物
B.?三种发酵过程中都可以通过控制发酵温度实现对微生物类型的控制
C.?果酒发酵在无氧环境下进行,果醋和腐乳发酵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D.?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过程利用的都是微生物胞内酶
25.(2020高二下·上饶期末)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操作正确的是(??
)
A.?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的比例配制好的盐水需煮沸冷却后才能倒入坛内
B.?腌制时先通入无菌空气使乳酸菌大量繁殖,之后再密闭使其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C.?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形成玫瑰红染料
D.?在腌制时,温度过低、食盐用量过少、腌制时间过短则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
二、综合题
26.(2020·全国Ⅲ)[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水果可以用来加工制作果汁、果酒和果醋等。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果汁时,可以使用果胶酶、纤维素酶等提高水果的出汁率和澄清度。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________(答出2种即可)。纤维素酶可以分解植物________(填细胞膜或细胞壁)中的纤维素。
(2)用果胶酶处理果泥时,为了提高出汁率,需要控制反应的温度,原因是________。
(3)现有甲乙丙三种不同来源的果胶酶,某同学拟在果泥用量、温度、pH等所有条件都相同的前提下比较这三种酶的活性。通常,酶活性的高低可用________来表示。
(4)获得的果汁(如苹果汁)可以用来制作果酒或者果醋,制作果酒需要________菌,这一过程中也需要O2
,
O2的作用是________。制作果醋需要醋酸菌,醋酸菌属于________(填好氧或厌氧)细菌。
27.(2020·浙江选考)回答下列(1)、(2)小题:
(1)回答与泡菜制作有关的问题:
Ⅰ.用萝卜等根菜类蔬菜制作泡菜,用热水短时处理,可抑制某些微生物产生________,从而使成品泡菜口感较脆。同时,该处理也会使泡菜发酵时间缩短,其原因是________。
Ⅱ.泡菜发酵初期,由于泡菜罐加盖并水封,会使________菌被逐渐抑制。发酵中期,乳酸菌大量繁殖,会使________菌受到抑制。发酵后期,乳酸生产过多,会使乳酸菌受到抑制。
Ⅲ.从泡菜汁中可分离制作酸奶的乳酸菌,首先对经多次发酵的泡菜汁进行过滤,然后取滤液进行________,再用________的方法在某种含牛乳的专用的培养基中进行初步筛选。该培养基必须含有________,以便于观察是否产酸。
Ⅳ.自然界中醋杆菌常与乳酸菌共同生长。若要筛选出醋杆菌,则其专用的培养基中应添加________。
(2)回答与基因工程和植物克隆有关的问题:
Ⅰ.为了获取某植物叶片无菌的原生质体,先将叶片经表面消毒并去除下表皮,再将其置于经________处理的较高渗透压的混合酶液中。酶解后,经多次离心获得原生质体。然后测定该原生质体的活性,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Ⅱ.若要获得已知序列的抗病基因,可采用________或PCR的方法。为了提高目的基因和质粒重组的成功率,选择使用________,对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进行处理,使其两端形成不同的粘性末端,对质粒也进行相同的处理,然后用DNA连接酶连接形成重组质粒。通过在大肠杆菌中________,以获得大量的重组质粒,最终将其导入原生质体中。
Ⅲ.原生质体在培养过程中,只有重新形成________后,才可进行有丝分裂。多次分裂形成的小细胞团可通过________或器官发生的途径再生植株。
28.(2019·海南)[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回答下列问题。
(1)玫瑰精油可用玫瑰花瓣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水蒸气蒸馏法的原理是________。在进行蒸馏时,冷凝管的进水口比出水口________(填“高”或“低”)。
蒸馏收集到的乳浊液是玫瑰精油和水的混合物,要得到玫瑰精油,需要向乳浊液中加入
.其目的是________;得到的油层还需要加入无水
,其目的是________。
(2)某同学在通过发酵制作果酒时,发现在制作原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糖,可以提高酒精度,原因是________。在家庭以葡萄为原料制作葡萄酒时,可以不添加酵母菌,原因是________;在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如果密封不严混入空气,发酵液会变酸,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29.(2020·贵阳模拟)漆树种子中的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脂溶性有机溶剂)可开发为生物柴油目前常用溶剂法萃取漆树种子油脂,其过程为:漆树种子→粉碎→干燥→加溶剂→水浴加热①→过滤→浓缩②→收集油脂。回答下列问题:
(1)对漆树种子油脂进行萃取时,为不影响油脂品质和提取效果,应使用________(填“自然晾干”或“高温烘干”或“新鲜”)的漆树种子。粉碎漆树种子的目的是________。
(2)利用不同溶剂进行萃取时,发现油脂的萃取得率和某些重要理化性质的影响不同,实验结果如下表。
丙酮
石油醚
乙醛
正己烷
混合溶剂
萃取得率
23.72%
26.35%
25.30%
26.17%
28.73%
酸值
8.26
7.96
8.12
7.98
8.13
过氧化值
9.82
5.73
5.83
6.13
7.53
(注:酸值高,说明油脂品质差;过氧化物是油脂变质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其含量常用过氧化值来表示)
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作为萃取溶剂较为合理,理由是________。
(3)提取过程中①、②过程的装置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以上两种装置中都需要使用冷凝管,过程①中冷凝管的作用是________。
30.(2020·浙江模拟)????????????????????????????????????
(1)回答与果酒及果醋制作有关的问题:
①将洗净的杏果放在多功能榨汁机中打碎,经________即为杏果汁。榨汁时不需要对杏果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这是因为________。
②酿制杏果酒开始时一般要先通气,其目的是________。若要进一步检测所得杏果酒中活体酵母菌的密度,可采用
________法。但此种方法最终计算得出的菌体数往往比实际数目低。
③气温高的夏天制作成功的杏果酒若暴露在空气中酒味会逐渐消失而出现醋酸味,原因是________。醋杆菌将乙醇变为醋酸的环境条件________是糖源________(填“充足”“少”)。
④杏果酒是目前天然可食植物制品中黄酮含量最高的饮品,具有抗衰老的作用。黄酮易溶于有机溶剂乙醇,常釆用萃取法提取果肉中的黄酮,振荡的作用是________。对样品中的黄酮进行提取纯化后,用比色计于510nm波长处测定其________,与标准溶液比较,进行待测物中黄酮的定量测定。
(2)回答与基因工程和植物克隆有关的问题:
①用特定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含抗虫基因的DNA分子,把它重组到被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出________的载体分子上,再把这个重组分子________到烟草细胞。
②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总理烟草无菌苗的叶片获得原生质体时,要加入维持较高渗透压的甘露醇,理由是________(写出2点)。
③将原生质体在
________的甘露醇溶液中培养,才能重新长出细胞壁,形成胚性细胞。胚性细胞在________培养条件下,经过培养基中成分的诱导,可通过________途径形成完整的烟草植株。
④要提高克隆的成功概率,要尽量选择细胞________的基因型的烟草品种。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A
【考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果酒果醋的制作
【解析】A、利用尿素固体培养基,由于不能利用尿素做氮源的微生物不能生长繁殖,而保留利用尿素的微生物,并非杀死,A错误;
B、不同的微生物所需的pH不同,所以配置培养基时应根据微生物的种类调整培养基的pH,B正确;
C、酵母菌不能直接利用淀粉,应用酒曲中的根霉和米曲霉等微生物把淀粉糖化,再用酵母菌发酵得到糯米酒,C正确;
D、醋化醋杆菌在有氧条件下利用酒精产生醋酸,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培养基选择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原理:培养基的氮源为尿素,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以尿素作为氮源。缺乏脲酶的微生物由于不能分解尿素,缺乏氮源而不能生长发育繁殖,而受到抑制,所以用此培养基就能选择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2.C
【考点】果酒果醋的制作
【解析】A、“浸曲发”是将酵母菌活化,可以使微生物代谢加快,A正确;
B、“鱼眼汤”是指酵母菌在呼吸过程中产生CO2
,
使溶液中出现气泡,B正确;
C、在做酒过程中,为消除杂菌的影响主要靠“炊作饭”,即蒸熟,C错误;
D、“舒令极冷”是将米饭摊开冷透,防止温度过高导致微生物(酵母菌死亡),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酵母菌:
(1)形态结构: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属真核生物,细胞大小为1~30um,呈圆形、椭圆形等。
(2)繁殖:酵母菌的繁殖方式主要为无性生殖(出芽生殖、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又多以出芽生殖方式进行。
(3)生存的环境:酵母菌分布在含糖较高的偏酸环境中,如水果等。
(4)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型——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
反应式:
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C6H12O6+6O2→6CO2+6H2O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C6H12O6→2C2H5OH+2CO2
3.B
【考点】果酒果醋的制作
【解析】A、选择新鲜的葡萄洗1到2次,除去枝梗后榨汁,A正确;
B、葡萄汁不能装满,需装至玻璃瓶的2/3空间,B错误;
C、酒精发酵期间会产生二氧化碳,故需适时拧松瓶盖,防止发酵瓶爆裂,C正确;
D、醋酸菌是好氧菌,故醋酸发酵时应去除瓶盖,加一层纱布,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果酒与果醋制作原理与发酵条件的比较:
果酒制作
果醋制作
菌种
酵母菌
醋酸菌
菌种来源
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变酸酒表面的菌膜
发酵过程
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大量繁殖:C6H12O6+6O2―→6CO2+6H2O;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C6H12O6―→2C2H5OH+2CO2
氧气、糖源充足时:C6H12O6+2O2―→2CH3COOH+2CO2+2H2O;缺少糖源、氧气充足时:C2H5OH+O2―→CH3COOH+H2O
温度
一般酒精发酵18~25?℃,繁殖最适为20?℃左右
最适为30~35?℃
气体
前期:需氧,后期:无氧
需要充足的氧气
时间
10~12天
7~8天
4.B
【考点】果酒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
【解析】A、乳酸菌属于厌氧型细菌,所以无需通气培养,A不符合题意
B、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时,由于无法保证严格的无菌,所以基本上不是纯种发酵,B符合题意
C、果醋制作过程中,由于产生了醋酸,所以pH逐渐降低后稳定不变,果酒制作过程中不产生酸性或者是碱性物质,所以pH大致不变,C不符合题意
D、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其无法产生纤维素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营腐生生活。
2、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实验流程:让豆腐上长出毛霉
加盐腌制
加卤汤装瓶
密封腌制
4、酿造腐乳的主要生产工序是将豆腐进行前期发酵和后期发酵。
前期发酵的主要作用:①创造条件让毛霉生长。②使毛酶形成菌膜包住豆腐使腐乳成型。
后期发酵主要是酶与微生物协同参与生化反应的过程。通过各种辅料与酶的缓解作用,生成腐乳的香气。
5.B
【考点】果酒果醋的制作
【解析】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果酒发酵的适宜温度为18℃-25℃,因此夏季生产果酒时,常需对罐体进行降温处理,A不符合题意;
B、乙醇是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因此分解过程中不需要通入空气,B符合题意;
C、无氧呼吸产生了二氧化碳,但是没有消耗氧气,因此发酵罐中的气压不会低于大气压,C不符合题意;
D、葡萄酒发酵的原料是糖类,因此可以通过监测发酵过程中残余糖的浓度来决定何时终止发酵,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分析题图,图中排料口可出料、检测;充气口可在果酒制作前期通入氧气,便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进行大量繁殖;排气孔可排气,其弯弯曲曲的作用是防止杂菌和浮尘的污染。
(2)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活:在有氧时,酵母菌大量繁殖,但是不起到发酵效果;在无氧时,繁殖速度减慢,但是此时可以进行发酵。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25℃,pH最好是弱酸性。
6.A
【考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果酒果醋的制作,DNA的粗提取和鉴定,检测脂肪的实验
【解析】A、制作果酒时,发酵液不超过发酵瓶的2/3,故A符合题意;
B、鉴定DNA时,DNA的粗提物可与二苯胺在沸水浴中呈现蓝色,B不符合题意;
C、用苏丹III鉴别花生中的脂肪颗粒,苏丹III与脂肪颗粒呈现橘黄色,C不符合题意;
D、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可用龙胆紫进行染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制作果酒时,发酵瓶中要流出1/3的空间,这部分中有开始有少量空气,酵母菌进行增殖,消耗掉空气中的O2
,
酵母菌开始进行酒精发酵;B、DNA的粗提物遇二苯胺呈现蓝色,DNA与甲基绿呈现绿色;C、鉴定脂肪可用苏丹III或苏丹IV鉴别,苏丹III与脂肪颗粒呈现橘黄色,与苏丹IV呈现红色;D、并非所有的细胞都有染色体,只有在分裂期才存在染色体,在成熟的植物细胞或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呈染色质形式存在,可用龙胆紫或醋酸杨红进行染色。
7.D
【考点】腐乳的制作,泡菜的制作
【解析】A、在发酵初期,乳酸菌较少,种内关系主要表现为种内互助,泡菜坛内微生物的种间关系主要表现为种间斗争,A正确;
B、在发酵初期,泡菜坛内密闭的发酵环境使乳酸菌在种间斗争中占据优势,B正确;
C、随着发酵过程的进行,由于乳酸量的积累,乳酸菌之间种内斗争趋于激烈,C正确;
D、在发酵后期几乎都是乳酸菌,其他微生物的含量很少,而乳酸菌分泌的乳酸等物质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存,所以其他生物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弱,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在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异种微生物的生长”,异种微生物和乳酸菌之间属于种间关系,所以属于竞争;2.“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属于乳酸菌之间的共同协作,产生乳酸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所以属于种间互助;3.根据“乳酸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增殖”,到了后期由于营养物质等资源的缺乏,导致种内发生斗争。
8.C
【考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果酒果醋的制作
【解析】M点前酵母菌进行的是有氧呼吸,在有氧呼吸过程中大量繁殖,A错误;图中可以看出,N点时酒精浓度基本不再上升,因此终止发酵时间应选择在N点时,B错误;种群数量的变化与酒精浓度、营养物质的减少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且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C正确;N点时种群数量已达到最大值,增长速率不再变化,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在K/2值时最大,D错误。
【分析】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果酒制作的原理: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因此,应先通气后密封,通气的目的是让酵母菌大量繁殖,密封的目的是让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排气口是为了排除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其长而弯曲的目的主要是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发酵液。
9.C
【考点】泡菜的制作
【解析】A、制作泡菜时,通常用白酒擦拭泡菜坛,以达到消毒的目的,A正确;
B、陈泡菜水中有乳酸菌,因此,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提供乳酸菌菌种,B正确;
C、制作泡菜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的活动,有机物的干重减少,而种类将增加,C错误;
D、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是因为大量的食盐抑制了乳酸菌的发酵过程,从而导致酸味无法产生,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制作泡菜的实验原理:(1)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2)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会引起亚硝酸盐的含量的变化;
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始下降。
10.A
【考点】胡萝卜素的提取
【解析】A、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含有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和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可以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疾病,A正确;
B、在把新鲜的胡萝卜置于烘箱中烘干时,温度过高、干燥时间过长,胡萝卜素会分解,B错误;
C、在萃取过程中,在瓶中安装冷凝回流装置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在浓缩干燥前,需要进行过滤除去固体物质,C错误;
D、提取天然胡萝卜素的方法有三种,一是从植物中提取,二是从岩藻中获得,三是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1、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分布的色素包括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与叶黄素。
2、胡萝卜素不溶于水,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适用于萃取法提取。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用量,其次还受到原料颗粒大小、紧密程度、含水量;温度、时间等条件的影响。据此答题。
11.C
【考点】腐乳的制作
【解析】毛霉为好氧型真菌,在腐乳制作过程中为避免其无氧呼吸,摆放豆腐时要留出一定缝隙,A正确;腐乳制作过程中加盐腌制的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之变硬,同时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B正确;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中,利用的是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分解蛋白质,但毛霉的生长已经受到抑制,大多数已经死亡,C错误;为防止杂菌污染,用胶条密封瓶口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灼烧灭菌,D正确。
【分析】豆腐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都是大分子有机化合物,难以消化、吸收,毛霉、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下,豆腐转变成腐乳。卤汤直接关系到腐乳的色、香、味,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加酒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同时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香辛料可以调制腐乳的风味,也具有防腐作用。
12.B
【考点】果酒果醋的制作
【解析】本题考查果酒及果醋的制作。丙瓶内发酵液的醋酸浓度可达3%,但市售白醋中成分除醋酸外,还有丰富的不挥发性酸、糖、酯、醇等物质。成品白醋还需要调兑、过滤、化验、再包装,故B错误。
【分析】比较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与发酵条件:
?
果酒制作
果醋制作
菌种
酵母菌
醋酸菌
菌种来源
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变酸酒表面的菌膜
发酵过程
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大量繁殖:C6H12O6+6O2―→
6CO2+6H2O;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C6H12O6―→2C2H5OH+2CO2
氧气、糖源充足时:C6H12O6+2O2―→
2CH3COOH+2CO2+2H2O;缺少糖源、氧气充足时:C2H5OH+O2―→
CH3COOH+H2O
温度
一般酒精发酵18~25
℃,繁殖最适为20
℃左右
最适为30~35
℃
气体
前期:需氧,后期:无氧
需要充足的氧气
时间
10~12天
7~8天
13.B
【考点】芳香油的提取
【解析】A、开花的盛期(时期)采收玫瑰花瓣,与清水以质量比为1:4的比例进行混合,A正确;
B、加入无水Na2SO4的目的是吸收精油中残留的水分,B错误;
C、用于提炼玫瑰精油的玫瑰花瓣要在盛花期采收,花朵含油量最高,C正确;
D、蒸馏时的许多因素会影响产品的品质,如温度太高、时间太短产品品质就比较差,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玫瑰精油的提取:(1)玫瑰精油的性质: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能随水蒸气一同蒸馏。(2)提取流程:①在开花的盛期(时期)采收玫瑰花瓣,与清水以质量比为1:4的比例进行混合。②在水蒸气蒸馏装置中进行蒸馏,在锥形瓶中收集到乳白色(颜色)的乳浊液。③向乳化液中加入NaCl,增加盐的浓度,静置,出现油水分层。④用分液漏斗将其两层分开,得到油层。⑤向油层中加入一些无水硫酸钠吸水,静置约12h,过滤得到的液体为玫瑰油。(3)分析:加入氯化钠的目的是增大盐水的密度,有利于玫瑰油与水的分层;加入无水Na2SO4的目的是吸收精油中残留的水分。
14.D
【考点】芳香油的提取
【解析】A、提取植物有效成分的基本方法有三种:蒸馏、压榨和萃取,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植物原料的特点来决定,A正确;
B、对含芳香油较多的原料适宜采用压榨法,由于压榨法产生的残渣等杂质较多,该方法损耗较多,B正确;
C、用于萃取的有机溶剂必须事先精制,除去杂质,否则会影响芳香油的质量,C正确;
D、蒸馏法的原理是利用芳香油不溶于水,再把芳香油蒸发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油水混合物又会重新分成油层和水层,除去水层便得到芳香油,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蒸馏法、压榨法和萃取等。(1)蒸馏法:芳香油具有挥发性。把含有芳香油的花、叶等放入水中加热,水蒸气能将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油水混合物又会重新分成油层和水层,除去水层便得到芳香油,这种提取方法叫蒸馏法。根据蒸馏过程中原料放置的位置的标准,将水蒸气蒸馏法划分为水中蒸馏、水上蒸馏和水气蒸馏。(2)萃取法:这种方法需要将新鲜的香花等植物材料浸泡在乙醚、石油醚等低沸点的有机溶剂中,使芳香油充分溶解,然后蒸去低沸点的溶剂,剩下的就是芳香油。(3)压榨法:在橘子、柠檬、甜橙等植物的果皮中,芳香油的含量较多,可以用机械压力直接榨出,这种提取方法叫压榨法。2、植物芳香油的主要成分:主要包括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橘皮精油的主要成分:柠檬烯。
15.C
【考点】果酒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泡菜的制作
【解析】A、用酵母菌发酵酿制果酒,选择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产生的二氧化碳,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酒精,A错误;
B、乳酸菌是厌氧菌,因此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过程中都要密封发酵,B错误;
C、腐乳制作主要利用毛霉等生物产生的脂肪酶和蛋白酶进行发酵,C正确;
D、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发酵10天以上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相对较低,可以食用,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3、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腐乳制作的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4、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16.A
【考点】芳香油的提取,胡萝卜素的提取
【解析】A、提取玫瑰精油时,需向乳化液中加入NaCl,增加盐的浓度,使油层和水层分离,A正确;
B、新鲜的柑橘皮中含有大量的果蜡、果胶和水分,如直接压榨,出油率较低,为了提高出油率,需将柑橘皮干燥去水,并用石灰浸泡,浸泡时间为10h以上,这样压榨时不会滑,B错误;
C、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能充分溶解胡萝卜素,不与水混溶,并有较高沸点,C错误;
D、提取胡萝卜素的一般流程是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石油醚)→过滤→浓缩→胡萝卜素→鉴定,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1、玫瑰精油的提取(1)玫瑰精油的性质: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能随水蒸气一同蒸馏。(2)提取流程①在开花的盛期(时期)采收玫瑰花瓣,与清水以质量比为1:4的比例进行混合。②在水蒸气蒸馏装置中进行蒸馏,在锥形瓶中收集到乳白色(颜色)的乳浊液。③向乳化液中加入NaCl,增加盐的浓度,静置,出现油水分层。④用分液漏斗将其两层分开,得到油层。⑤向油层中加入一些无水硫酸钠吸水,静置约12h,过滤得到的液体为玫瑰油。(3)分析:加入氯化钠的目的是增大盐水的密度,有利于玫瑰油与水的分层;加入无水Na2SO4的目的是吸收精油中残留的水分。2、橘皮精油提取流程: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静置→再次过滤→橘皮油。3、胡萝卜素提取流程: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石油醚)→过滤→浓缩→胡萝卜素→鉴定(纸层析法)。4、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蒸馏法、压榨法和萃取等:(1)蒸馏法:芳香油具有挥发性.把含有芳香油的花、叶等放入水中加热,水蒸气能将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油水混合物又会重新分成油层和水层,除去水层便得到芳香油,这种提取方法叫蒸馏法。根据蒸馏过程中原料放置的位置的标准,将水蒸气蒸馏法划分为水中蒸馏、水上蒸馏和水气蒸馏。(2)萃取法:这种方法需要将新鲜的香花等植物材料浸泡在乙醚、石油醚等低沸点的有机溶剂中,是芳香油充分溶解,然后蒸去低沸点的溶剂,剩下的就是芳香油。(3)压榨法:在橘子、柠檬、甜橙等植物的果皮中,芳香油的含量较多,可以用机械压力直接榨出,这种提取方法叫压榨法。
17.A
【考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腐乳的制作,泡菜的制作,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解析】A、脲酶能够将尿素分解成氨,使一些不能利用尿素的微生物也能再此培养基上生长,所以用含有脲酶的培养基不能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可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A错误;
B、在切成小块的豆腐上接种毛霉制作腐乳,这样可以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B正确;
C、乳酸菌为厌氧型,在坛口用水封闭泡菜坛,可以提供无氧的环境,使乳酸菌发酵制作泡菜,C正确;
D、植物组织培养需将离体组织、细胞在无菌和适宜条件下培养,即在无菌条件下培养离体植物叶片可获得愈伤组织,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配制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能够生长的细菌就是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分解尿素的细菌能合成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若指示剂变红,可确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18.D
【考点】腐乳的制作,泡菜的制作
【解析】A、酶具有专一性,蛋白酶只能水解蛋白质,脂肪酶才能水解脂肪,A错误;
B、霉菌发酵过程中,保持湿润有利于霉菌的生长与繁殖,B错误;
C、霉菌为需氧菌,但乳酸菌为厌氧菌,乳酸发酵应在无氧条件下进行,C错误;
D、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大豆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被分解形成易于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同时微生物的呼吸要消耗大豆中的营养物质,并形成多种中间产物,所以酱豆中有机物的种类增加,含量减少,营养价值增加,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19.C
【考点】果酒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
【解析】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制作果醋时可以在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A错误;
B、家庭中使用密闭的玻璃器皿制作果酒时,由于果酒发酵过程中产生了二氧化碳,因此需要定时排气,B错误;
C、制作腐乳主要利用毛霉发酵,需要一定的湿度,但是豆腐含水量过高时腐乳不易成型,C正确;
D、家庭自制的果醋、果酒、腐乳的过程中原料没有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而菌种来自自然界中,发酵过程中有杂菌存在,因此发酵产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
2CO2+2C2H5OH+能量。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3、腐乳制作的菌种主要是毛霉,代谢类型是需氧型真菌,属于真核细胞,条件是15-18℃,一定湿度。
20.B
【考点】果酒果醋的制作
【解析】A、发酵瓶使用前要清洗干净,并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是为了避免杂菌污染,A正确;
B、果酒发酵时果汁的量不能超过发酵瓶体积的2/3,而且不能将排气口淹没,B错误;
C、装置中d处设计成弯曲形状的目的是防止排气时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C正确;
D、果酒发酵时,适时打开气阀a向发酵液中充气,因为醋酸杆菌为好氧微生物,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分析实验装置图: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图,其中出料口的作用是出料、检测;充气口的作用是在果醋制作时通入氧气的;排气口的作用是排气,其弯弯曲曲的好处是防止杂菌和浮尘的污染。
21.A
【考点】果酒果醋的制作,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解析】A、制作果醋时,通气的直角玻璃管内塞上脱脂棉球的目的是过滤空气,防止杂菌进入,A正确;
B、振荡培养能使微生物与培养液充分接触,但没有增大微生物与培养液的接触面积,B错误;
C、作为空白对照的水中也应与样品组一样,加入氯化铵缓冲液、乙酸和显色液,C错误;
D、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理清亚硝酸盐测定的原理:在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可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氨化反应,这一产物再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形成紫红色产物,可用光电比色法定量。
22.A
【考点】胡萝卜素的提取
【解析】解:维生素A能够促进人体的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时皮肤粗糙、夜晚看不清东西(夜盲症),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23.D
【考点】果酒果醋的制作,泡菜的制作,DNA的粗提取和鉴定,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解析】解:A、果酒的制作的原理是利用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将葡萄汁分解成酒精,A正确;
B、消毒后的转基因植物叶片接种到无菌培养基上,在添加一定植物激素的基础上,可以生成愈伤组织,B正确;
C、泡菜的制作是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营养物质发酵生成乳酸,C正确;
D、DNA在2
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大,不能析出DNA,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1)在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CO2和H2O。(2)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CO2和C2H5OH。2、植物组织培养要求非常严格的无菌环境,如果灭菌不彻底,培养过程中存在污染,会造成培养的幼苗生长缓慢甚至培育失败。3、泡菜制作的实验原理: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4、DNA的提取和分离的原理:(1)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0.14mol/L溶解度最低),利用这一特点,选择适当的盐浓度就能使DNA充分溶解,而使杂质沉淀,或者相反,以达到分离目的。(2)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DNA与蛋白质进一步的分离。
24.D
【考点】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制作腐乳的科学原理及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解析】参与果酒制作的酵母菌和参与腐乳制作的毛霉都属于真核生物,而参与果醋制作的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A不符合题意;制作果酒时需要缺氧的环境,其适宜温度是18~25℃,而制作果醋时需要不断通入氧气,其适宜温度是30~35℃,腐乳发酵的温度是15~18℃,B不符合题意;果酒发酵在无氧环境下进行,果醋和腐乳发酵在有氧条件下进行,C不符合题意;腐乳制作过程利用的是毛霉的胞外酶,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知识归纳 传统发酵技术中四种常用菌种的比较:
?
酵母菌
醋酸菌
毛霉
乳酸菌
生物学分类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代谢类型
异养兼性厌氧型
异养需氧型
异养需氧型
异养厌氧型
发酵条件
前期需氧,
后期不需氧
一直需氧
一直需氧
无氧
生长适宜
温度
18~25
°C
30~35
°C
15~18
°C
室温
生产应用
酿酒、发面
酿醋
制作腐乳
制作酸奶、泡菜
25.A
【考点】泡菜的制作
【解析】A、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的比例配制好的盐水需煮沸冷却后才能倒入坛内,A正确;
B、乳酸菌为厌氧菌,腌制时需隔绝空气使其无氧呼吸产生乳酸,B错误;
C、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形成玫瑰红染料,C错误;
D、在腌制时,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少、腌制时间过短则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泡菜是一种风味独特的乳酸发酵蔬菜制品,原料多样,制作简便,成本低廉,食用方便,具有良好的感官品质和适宜的口味等优点。
二、综合题
26.(1)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细胞壁
(2)温度对果胶酶活性有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活性最高,出汁率最高
(3)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消耗量或者产物的增加量
(4)酵母;促进有氧呼吸,使酵母菌大量繁殖;好氧
【考点】果胶酶的活性测定,果酒果醋的制作,固定化酶及其应用
【解析】(1)由分析可知,果胶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植物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故可用纤维素酶分解细胞壁。(2)酶发挥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在最适温度下,果胶酶的活性最高,出汁率最高。(3)酶的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酶活性的高低可以用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消耗量或者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4)由分析可知,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在初期通入氧气,可以促进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使其大量繁殖;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
【分析】1、果胶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不溶于水,在果汁加工中,果胶不仅会影响出汁率,还会使果汁混浊。果胶酶能分解果胶,使榨取果汁变得更容易,也使得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2、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3、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27.(1)果胶酶;细胞破裂,细胞内营养物质外流使乳酸菌快速地获得营养物质;喜好氧的;不耐酸的;稀释;涂布分离;酸碱指示剂;乙醇
(2)过滤灭菌;染色法,渗透吸水或失水;化学合成;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扩增;细胞壁;胚胎发生
【考点】泡菜的制作,基因工程的应用,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
【解析】(1)Ⅰ.用萝卜等根菜类蔬菜制作泡菜时,为抑制某些微生物产生果胶酶,从而使成品泡菜口感较脆,可用热水短时处理。同时,该处理也会使细胞破裂,细胞内营养物质外流使乳酸菌快速地获得营养物质,从而使泡菜发酵时间缩短。Ⅱ.泡菜发酵初期,由于泡菜罐加盖并水封,形成无氧环境,会使喜好氧的菌被逐渐抑制。发酵中期,乳酸菌大量繁殖,产生乳酸,会使不耐酸的菌受到抑制。发酵后期,乳酸生产过多,又会抑制乳酸菌。Ⅲ.从泡菜汁中可分离制作酸奶的乳酸菌,首先对经多次发酵的泡菜汁进行过滤,然后取滤液进行稀释,再用涂布分离的方法在某种含牛乳的专用的培养基中进行初步筛选。为了便于观察是否产酸,该培养基必须含有酸碱指示剂。Ⅳ.自然界中醋杆菌常与乳酸菌共同生长。由于醋酸杆菌可以利用乙醇产生醋酸,若要筛选出醋杆菌,则其专用的培养基中应添加乙醇。(2)Ⅰ.为了获取某植物叶片无菌的原生质体,先将叶片经表面消毒并去除下表皮,再将其置于经过滤灭菌处理的较高渗透压的混合酶液中。酶解后,经多次离心获得原生质体。可采用染色法、渗透吸水或失水的方法测定该原生质体的活性。Ⅱ.可采用人工合成或PCR的方法获得已知序列的抗病基因。对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进行处理,为使其两端形成不同的粘性末端,需要选择使用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质粒也进行相同的处理,为了提高目的基因和质粒重组的成功率,然后用DNA连接酶连接形成重组质粒。通过在大肠杆菌中扩增,以获得大量的重组质粒,最终将其导入原生质体中。Ⅲ.原生质体在培养过程中,只有重新形成细胞壁后,才可进行有丝分裂。多次分裂形成的小细胞团可通过胚胎发生或器官发生的途径再生植株。
【分析】泡菜制作:①菌种:假丝酵母和乳酸菌;②发酵原理:在无氧条件下,微生物利用菜中的糖和其他营养物质进行发酵,发酵产物有有机酸和醇类物质等,还有亚硝酸。③亚硝酸盐的测定:亚硝酸盐可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这一产物再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形成紫红色产物,可用光电比色法定量。
28.(1)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混合物又会重新分离出油层和水层;低;促进油和水的分离;吸去芳香油中残留的水分
(2)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可以为酵母菌的生长、繁殖提供能源物质,还可以作为酒精发酵的原料;葡萄皮上附着有野生的酵母菌;醋酸菌大量增殖,进行醋酸发酵
【考点】芳香油的提取,果酒果醋的制作
【解析】(1)水蒸气蒸馏法是植物芳香油提取的常用方法,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混合物又会重新分离出油层和水层的原理。为了使冷凝效果更好,要让冷凝管内水流方向与气体流向成逆流,所以要下口进,上口出。加入NaCl,可增加盐度,出现明显的水油分层,分离的油层中有一定是水分,加入无水硫酸钠可以吸水。
故答案为: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混合物又会重新分离出油层和水层;低
;促进油和水的分离
;吸去芳香油中残留的水分
?
?(2)制作果酒主要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进行酒精发酵,糖类是酵母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能源,充足的糖类可以为酵母菌的生存提供适宜的环境,并为酒精发酵提供原料。土壤中的酵母菌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入葡萄皮上,所以葡萄皮上天然存在着酵母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当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如果密封不严混入空气,可能会导致醋酸菌的大量繁殖,并进行醋酸发酵。
故答案为: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可以为酵母菌的生长、繁殖提供能源物质,还可以作为酒精发酵的原料;葡萄皮上附着有野生的酵母菌
;醋酸菌大量增殖,进行醋酸发酵
【分析】果酒果醋制作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果酒。
29.(1)自然晾干;便于和溶剂充分接触,提高萃取效率(得率)
(2)石油醚;萃取得率较高,可得到较多的油脂,酸值和过氧化值最小,说明油脂品质较高
(3)萃取;蒸馏;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
【考点】芳香油的提取
【解析】(1)因为新鲜的种子含水量高,用于提取的有机溶剂会被水稀释,进而降低对油脂的提取效果,而高温烘干会改变油脂的结构,所以对漆树种子油脂进行萃取时,为不影响油脂品质和提取效果,应使用自然晾干的漆树种子。为了便于材料和溶剂充分接触,提高萃取效率,应粉碎漆树种子。(2)依据表格数据可知:与用其他有机溶剂作为萃取溶剂时相比,用石油醚作为萃取溶剂时,萃取得率最高,可得到较多的油脂,酸值和过氧化值最小,说明油脂品质较高,因此用石油醚作为萃取溶剂较为合理。(3)提取过程中①为萃取,萃取液的浓缩可直接使用②蒸馏装置。在浓缩之前,还要进行过滤,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为避免明火加热,采用水浴加热,这是因为有机溶剂一般是易燃物,直接使用明火加热容易引起燃烧、爆炸。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还要在①装置的加热瓶口安装回流冷凝装置。
【分析】萃取法是将粉碎、干燥的植物原料用有机溶剂浸泡,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方法。芳香油溶解于有机溶剂后,需要蒸发出有机溶剂。萃取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同时还受到原料颗粒的大小、紧密程度、含水量、萃取的温度和时间等条件的影响。萃取液的浓缩可直接使用蒸馏装置。
30.(1)过滤;发酵液缺氧,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生物受抑制;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涂布分离法;醋杆菌;醋杆菌是好氧细菌,夏季温度适合醋杆菌快速繁殖和发酵;缺少;使黄酮充分溶解在乙醇中;光密度值(OD值)
(2)相同粘性末端(匹配末端);转化(导入、转入、载入);减少酶解时间,减少对细胞的损伤;等渗;液体;胚胎发生;全能性表达充分
【考点】果酒果醋的制作
【解析】(1)①将洗净的杏果放在多功能榨汁机中打碎,经过滤后即为杏果汁。因为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该环境而受抑制,榨汁时不需要对杏果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②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才能繁殖,酿酒先通气的目的是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达到一定量开开始发酵。若要进一步检测所得杏果酒中活体酵母菌的密度,可采用涂布分离法,该方法检测活体酵母菌数时菌体数往往比实际数目低。③气温高的夏天,制作成功的杏果酒若暴露在空气中酒味会逐渐消失而出现醋酸味,原因是空气中含有醋杆菌,醋杆菌是好氧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夏季温度适合醋杆菌快速繁殖和发酵;醋杆菌在缺少糖的有氧条件下才能将乙醇氧化为醋酸。④黄酮易溶于有机溶剂乙醇,常采用萃取法提取果肉中的黄酮,振荡的作用是使黄酮充分溶解在乙醇中,黄酮和乙醇充分混匀以利于提取。利用分光光度法于510nm波长下测定其光密度值(OD值),与标准溶液比较,进行待测物中总黄酮的定量测定。(2)①抗虫基因的DNA分子和的载体分子匹配末端(具有相同的粘性末端);才能重组,重组DNA分子导入到受体细胞的过程称为转化。②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处理烟草无菌苗的叶片获得原生质体时,要加入维持较高渗透压的甘露醇,理由是减少酶解时间,减少对细胞的损伤。③原生质体只有在等渗溶液中才能再生细胞壁,形成胚性细胞。胚性细胞在液体培养条件下,经过培养基中成分的诱导;可发生类似受精卵经过卵裂、分化、器官发生和形态建成而发育成胚的过程,是通过胚胎发生途径形成完整的植株。④要提高克隆的成功概率,要尽量选择细胞全能性表达充分的基因型的烟草品种。
【分析】(一)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二)1、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2、植物组织培养经历的过程是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幼根幼芽等,注意植物激素的浓度配比、无菌操作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