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工业革命单元复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工业革命单元复习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2-02 11:39:10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人类文明的“引擎”和向“距离”挑战
荣县旭东中学 唐 莉
2011年11月30日
一、探源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的含义:
亦称产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上半叶,是一场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的历史性变革。
①前提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政治)
③条件
资本
自由劳动力
技术知识
市场
②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经济)
2、产生的原因(英国)
(直接原因)
1、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人类历史跨入了蒸汽时代。
2、改良蒸汽机的发明
(一)人类文明的“引擎”
二、走进工业革命
(哈格里夫斯)
(瓦特)
使工厂大量出现,
4、内燃机的发明
3、电动机的发明
电力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历史跨入了电气时代,
为新的交通工具的诞生提供了条件
◆(2011·桂林)2011年3月19日,美、英、法等国联手,对利比亚发动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空袭,利比亚战争由此拉开帏幕。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利比亚这么感兴趣,其核心利益就在于石油。你知道石油开始成为重要的能源是源于什么的发明吗?
A.蒸汽机 B.电动机 C.内燃机 D.“相对论”
C
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1、方便快捷的新交通工具
轮船
火车
汽车
飞机
富尔顿 美国
(二)向“距离”挑战
史蒂芬孙 英国
卡尔 本茨 德国
莱特兄弟 美国
英国第一列火车
美国 富尔顿 汽船
美国福特四轮汽车
西门子无轨电车
一战中德军飞机
这些交通工具的动力机、能源分别是什么?
美国 富尔顿 汽船
英国第一列火车
蒸汽机;
煤炭
电动机;
电力
美国福特四轮汽车
一战中德军飞机
内燃机;
石油
1、方便快捷的新交通工具
2、穿越大洋的电波
3、改变世界的网络
有线电话
无线电报
(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向“距离”挑战
贝尔 英国
马可尼 意大利
1、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2、直接导致工厂企业形式的出现
三、感受工业革命
欧洲传统的家庭纺纱
工业革命后,使用机器进行生产的纺纱车间
马车
蒸汽火车
飞机
汽车
轮船
促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1、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3、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
2、直接导致工厂企业形式的出现
◆1760年,英国5万到10万人的城市只有1个,1851年达到13个,而且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迅速,如曼彻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等。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 52%,初步实现了城市化。
4、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后成了强 大的工业国;
三、感受工业革命
5、进一步加强了世界的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新航路开辟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3、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
2、直接导致工厂企业形式的出现
4、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后成了强 大的工业国;
三、感受工业革命
5、进一步加强了世界的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四、反思工业革命
1、启示: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共产党宣言》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011·青岛)“火车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追溯历史,1825年,名为“旅行者号”火车机车的试车成功,开辟了陆上运输的新纪元,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
A.史蒂芬孙 B.瓦特 C.哈格里夫斯 D.卡尔·本获
A
②是一场近代化运动,使人们逐渐形成近代意识
(时间意识、
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等);

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有何影响?
第一次: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③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②封建经济开始瓦解,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如:新思潮萌芽(魏源)、洋务运动。
林则徐
林则徐
第二次:①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封建经济进一步瓦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③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如: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四、反思工业革命
1、启示: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是一场近代化运动,使人们逐渐形成近代意识
(时间意识、
③落后就要挨打;
④科技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进程 ;
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等)。
《十二英尺的战利品》
这张照片构图精巧,显示出大自然造物的伟大和人类的渺小。工业革命的飞速发展是以迅速消灭森林为代价的。图中几位伐木工人正骄傲地炫耀即将被他们伐倒的巨树,这种场面在20世纪初仍被认为是人类的杰作。巨树轰然倒下,随之而来的是自然对人类的惩罚。
2、思索:
生态恶化;环境污染;
2、思索:
3、对策:
生态恶化;环境污染;
交通堵塞,交通事故......
①科教兴国、科技创新;
②实施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利用,节约能源 ,开发环保、清洁的新能源 )
③青少年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时俱进,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振兴中华。
1、(2011·海南)1840年前后,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率先进入“现代文明入口处”的国家是
A .美国 B. 法国 C.英国 D.俄国
2、(2011·盐城)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文中“另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应指
A.珍妮机的发明 B.火车机车的发明
C.电力的广泛应用 D.飞机的发明
C
C
3、(2011·东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1)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指什么?(2分)为什么说“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2分)
材料二
爱迪生和他发明的灯泡 福特和他制造的汽车
(2)材料二中的发明创造分别是哪种新能源和新动力的应用?(4分)
工业革命;
电力、电动机;
英国最早进行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石油、内燃机。
材料三 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鸟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3)依据材料三说明,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什么问题?(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2分)
环境污染。
科技进步,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使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言之有理即可)
4、(2010·河北沧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亦称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的历史性变革。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大陆、北美和其他地区的多数国家。这个革命开始是生产技术上的革新,但终于引起世界经济结构、社会阶级关系及整个人类生活面貌的巨大变化。工业革命对近代以来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刘祚昌主编《世界近代史》
(1)用史实说明工业革命“终于引起......整个人类生活面貌的巨大变化”。(2分)
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形成了近代意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大为密切。同时,自然环境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材料二 纺织业技术革命只是点燃了工业革命的火炬;蒸汽机的出现才使工业革命有了雷霆万钧的力量,排山倒海的气势。在蒸汽机没有出现以前,人们生产主要靠人力、畜力和水力……蒸汽机是人类继发明用火之后,在驯服自然力方面所取得的最大胜利。蒸汽机把火转化为动力,发生了动力革命,给人类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在人类生活了百万年的地球上,工业革命用蒸汽机这支神笔,绘出了一幅宏伟壮丽的画卷。
——申章《简明科学技术史话》
(2)为什么说“纺织业技术革命只是点燃了工业革命的火炬”?(2分)
英国的工业革命首先出现在工场手工业最为发达的棉纺织业,但这仅仅是工业革命的开端。
(3)为什么说“蒸汽机的出现才使工业革命有了雷霆万钧的力量、排山倒海的气势”?(2分)
(4)工业革命用蒸汽机这支神笔,绘出了一幅怎样宏伟壮丽的画卷?(4分)
解决了大工业发展所必需的动力问题,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人类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开放性试题)
[解析]
从近代城市的兴起、生产方式和生活的改变来思考。
我们青少年肩负着振兴中华的使命。我们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树立环保意识,为国家的强盛、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自己的贡献!
结束语
工业革命,亦称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的历史性变革。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大陆、北美和其他地区的多数国家。这个革命开始是生产技术上的革新,但终于引起世界经济结构、社会阶级关系及整个人类生活面貌的巨大变化。工业革命对近代以来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刘祚昌主编《世界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