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运动和力》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运动和力》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1-20 11:5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达标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
1.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也能运动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2.(菏泽中考)以下措施有助于减小摩擦的是(  )
A.鞋底上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B.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握闸
C.往轴承中加注润滑油
D.打羽毛球时用力握紧球拍
3.如图所示与惯性有关的做法中,属于防止因惯性造成危害的是(

4.(郴州中考)如图所示,盛水的烧杯静置于水平桌面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烧杯的重力与桌面对烧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烧杯和水的重力与杯子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烧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
烧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烧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烧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5.如图所示,甲、乙两队正在进行拔河比赛。经过激烈比拼,甲队获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B.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小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C.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小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D.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6.某人用50
N的力拉小车在水平路上匀速向右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车受到的阻力小于50
N,方向向左
B.小车受到的阻力等于50
N,方向向左
C.小车受到的阻力等于50
N,方向向右
D.小车受到的阻力大于50
N,方向向右
7.如图甲所示,小亮用水平力推地面上的木箱,木箱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在0~20
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推力大小
B.在0~20
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小于推力大小
C.在20~40
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推力大小
D.在20~40
s内,木箱匀速运动速度为0.2
m/s
8.★(武汉中考)如图所示,将一把铁锁用绳子悬挂起来,把它拉到自己的鼻子附近,松手后铁锁来回摆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摆动过程中,绳子对铁锁的拉力和铁锁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摆动过程中,铁锁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
C.摆动过程中,绳子一定发生塑性形变
D.若绳子突然断开,铁锁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9.(重庆中考)被誉为“经典力学奠基人”的物理学家
总结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为纪念他对物理学的贡献,物理学中用他的名字作为
(填物理量名称)的单位。
(玉林中考)如图所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的一个,这一棋子因受到击打而飞出,上面的棋子由于具有
不会飞出,但因受重力作用而落下;单杠运动员上器械前,会在手上涂防滑粉,这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
小物块在水平面上以2
m/s的速度匀速前进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5
N。当它在同一水平面上以4
m/s的速度匀速前进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N;如果小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所有力突然消失,它将

12.班级拔河比赛获胜有不少诀窍,其中之一就是要设法增大队员与地面的摩擦,所以选择参赛队员应选择体重
(选填“较重”或“较轻”)
的同学,同时全体队员应穿鞋底较
选填“粗糙”或“光滑”)的鞋子。
13.消防员在紧急集合时,往往抓住一根竖直的杆从楼上滑下。如果某消防员自身及装备质量共80
kg,当他抓着竖直的杆匀速下滑时,杆对人的摩擦力是
N;接近地面时,他增大握力,则杆对手的摩擦力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g取10
N/kg)
14.现在我国大力提倡“低碳环保、绿色出行”,选择自行车出行是大家喜爱的方式之一。如图是自行车的手刹示意图,要让自行车更快地停下来,可以用力捏闸,增大轮胎与车闸之间的
来增大摩擦;手把上刻有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
来增大摩擦。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5.小明在家观看汽车拉力赛的直播时,发现汽车行驶速度很快。其中途径一段“S”形弯道,如图。他想现场观看的观众为了更安全,应站的位置是图中的___和___处。(均选填“甲”“乙”“丙”或“丁”)
16.如图所示,在玻璃杯里装上大半杯米,把一根筷子插在中间,将米压紧并使筷子直立,再往杯内加少许水,过一会儿拿起筷子,可以看到筷子把装米的玻璃杯提起来。这是因为米吸水后发胀发涩,既增大了米对玻璃杯的
,又增大它们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摩擦力。若米重2
N,玻璃杯重1
N,则当用筷子提着米在空中静止时,米与筷子的摩擦力为
N。
17.把一个生鸡蛋和一个熟鸡蛋用力在桌面上转动一下,生鸡蛋里面的蛋黄和蛋白是液体,转动时,蛋壳虽然转动起来了,但是里面的液体却由于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
(选填“静止”或“运动”)状态,阻碍蛋壳的转动。而熟鸡蛋里外是一体的,不会出现上述情况。因此,更容易转动的是
(选填“生鸡蛋”或“熟鸡蛋”)。
18.将弹簧测力计右端固定,左端与木块相连,木块放在上表面水平的小车上,弹簧测力计保持水平,现拉动小车沿水平向左运动,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木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为
,大小为
N。
三、作图、实验及探究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31分)
19.(9分)
(1)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小钢球悬挂起来,让其在竖直平面内左右摆动。忽略空气阻力,在图上画出小钢球摆动到B点时所受力的示意图。
题图
(2)如图所示,小明用一个沿斜面的力将大箱子推进车厢,请画出箱子沿斜面向上运动时的受力示意图。(点O为箱子的重心)
  
(3)如图所示,小翔站在滑板车上水平向左运动,不再蹬地后,最终会停止下来。将小翔和滑板车看作一个物体,请画出此过程中该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O点上)。
题图
20.(6分)刘伟同学为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



(1)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刘伟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滑下,刘伟采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2)从甲、乙、丙三次实验小车所停位置情况看,
图中小车所受阻力最大。
(3)通过实验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运动的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
(4)牛顿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它的内容是

21.(8分)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
   
(1)如图,甲装置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一种方法。老师指出实验桌面越光滑越好,其原因是

(2)小明选择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①小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上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并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②当小卡片平衡时,小明将小卡片
(选填“旋转”或“翻转”),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③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乙所示情况下,小明下一步的操作是:

(3)乙图中,若两个定滑轮不在同一高度,则
(选填“能”或“不能”)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22.(8分)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器材有:木块A一块、砝码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长木板一块和棉布一块。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
方向拉木块A,使其在长木板上做
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甲实验中,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为2
N;如果拉力突然增大,使木块加速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比较甲、乙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比较乙、丙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4)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明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5)在实验后交流的过程中,小华发现有同学将该实验改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装置改进以后的好处是
。(写出一条即可)。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25分)
23.(6分)如图所示,一个重为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G=40
N,F=10
N。
(1)求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
(2)我们知道,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是由物体接触面间的压力FN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的。物理学中用动摩擦因数μ表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则有关系式f=μFN成立,求图中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4.(9分)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1)物体做匀速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多少?
(2)物体在0~2
s内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多少?
(3)4~6
s物体运动的路程是多少米?
25.(10分)如图所示,一辆装载钢卷的卡车在3
000
N的水平牵引力F作用下,以20
m/s的速度沿平直的路面向左匀速行驶。已知该卡车受到路面的阻力大小为整辆车总重的0.2倍,求:(g取10
N/kg)
(1)车受到路面的阻力f的大小及方向;
(2)卡车和钢卷所受的总重G总的大小;
(3)当卡车卸掉300
kg的钢卷后,要使卡车能以30
m/s的速度继续匀速直线行驶,需要的水平牵引力为多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
1.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C )
A.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也能运动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2.(菏泽中考)以下措施有助于减小摩擦的是( C )
A.鞋底上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B.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握闸
C.往轴承中加注润滑油
D.打羽毛球时用力握紧球拍
3.如图所示与惯性有关的做法中,属于防止因惯性造成危害的是(
A

4.(郴州中考)如图所示,盛水的烧杯静置于水平桌面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C )
A.烧杯的重力与桌面对烧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烧杯和水的重力与杯子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烧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
烧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烧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烧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5.如图所示,甲、乙两队正在进行拔河比赛。经过激烈比拼,甲队获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B.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小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C.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小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D.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6.某人用50
N的力拉小车在水平路上匀速向右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小车受到的阻力小于50
N,方向向左
B.小车受到的阻力等于50
N,方向向左
C.小车受到的阻力等于50
N,方向向右
D.小车受到的阻力大于50
N,方向向右
7.如图甲所示,小亮用水平力推地面上的木箱,木箱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B )
A.在0~20
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推力大小
B.在0~20
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小于推力大小
C.在20~40
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推力大小
D.在20~40
s内,木箱匀速运动速度为0.2
m/s
8.★(武汉中考)如图所示,将一把铁锁用绳子悬挂起来,把它拉到自己的鼻子附近,松手后铁锁来回摆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摆动过程中,绳子对铁锁的拉力和铁锁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摆动过程中,铁锁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
C.摆动过程中,绳子一定发生塑性形变
D.若绳子突然断开,铁锁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9.(重庆中考)被誉为“经典力学奠基人”的物理学家__牛顿__总结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为纪念他对物理学的贡献,物理学中用他的名字作为__力__(填物理量名称)的单位。
10.(玉林中考)如图所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的一个,这一棋子因受到击打而飞出,上面的棋子由于具有__惯性__不会飞出,但因受重力作用而落下;单杠运动员上器械前,会在手上涂防滑粉,这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__增大__(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
11.小物块在水平面上以2
m/s的速度匀速前进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5
N。当它在同一水平面上以4
m/s的速度匀速前进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5__N;如果小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所有力突然消失,它将__做匀速直线运动__。
12.班级拔河比赛获胜有不少诀窍,其中之一就是要设法增大队员与地面的摩擦,所以选择参赛队员应选择体重__较重__(选填“较重”或“较轻”)
的同学,同时全体队员应穿鞋底较__粗糙__(选填“粗糙”或“光滑”)的鞋子。
13.消防员在紧急集合时,往往抓住一根竖直的杆从楼上滑下。如果某消防员自身及装备质量共80
kg,当他抓着竖直的杆匀速下滑时,杆对人的摩擦力是__800__N;接近地面时,他增大握力,则杆对手的摩擦力将__增大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g取10
N/kg)
14.现在我国大力提倡“低碳环保、绿色出行”,选择自行车出行是大家喜爱的方式之一。如图是自行车的手刹示意图,要让自行车更快地停下来,可以用力捏闸,增大轮胎与车闸之间的__压力__来增大摩擦;手把上刻有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__粗糙程度__来增大摩擦。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5.小明在家观看汽车拉力赛的直播时,发现汽车行驶速度很快。其中途径一段“S”形弯道,如图。他想现场观看的观众为了更安全,应站的位置是图中的__甲__和__丁__处。(均选填“甲”“乙”“丙”或“丁”)
16.如图所示,在玻璃杯里装上大半杯米,把一根筷子插在中间,将米压紧并使筷子直立,再往杯内加少许水,过一会儿拿起筷子,可以看到筷子把装米的玻璃杯提起来。这是因为米吸水后发胀发涩,既增大了米对玻璃杯的__压力__,又增大它们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摩擦力。若米重2
N,玻璃杯重1
N,则当用筷子提着米在空中静止时,米与筷子的摩擦力为__3__N。
17.把一个生鸡蛋和一个熟鸡蛋用力在桌面上转动一下,生鸡蛋里面的蛋黄和蛋白是液体,转动时,蛋壳虽然转动起来了,但是里面的液体却由于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__静止__(选填“静止”或“运动”)状态,阻碍蛋壳的转动。而熟鸡蛋里外是一体的,不会出现上述情况。因此,更容易转动的是__熟鸡蛋__(选填“生鸡蛋”或“熟鸡蛋”)。
18.将弹簧测力计右端固定,左端与木块相连,木块放在上表面水平的小车上,弹簧测力计保持水平,现拉动小车沿水平向左运动,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木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为__水平向左__,大小为__2.6__
N。
三、作图、实验及探究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31分)
19.(9分)
(1)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小钢球悬挂起来,让其在竖直平面内左右摆动。忽略空气阻力,在图上画出小钢球摆动到B点时所受力的示意图。
题图
  
答图
(2)如图所示,小明用一个沿斜面的力将大箱子推进车厢,请画出箱子沿斜面向上运动时的受力示意图。(点O为箱子的重心)
  
答图
(3)如图所示,小翔站在滑板车上水平向左运动,不再蹬地后,最终会停止下来。将小翔和滑板车看作一个物体,请画出此过程中该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O点上)。
题图
 
答图
20.(6分)刘伟同学为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



(1)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刘伟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滑下,刘伟采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控制变量法__。
(2)从甲、乙、丙三次实验小车所停位置情况看,__甲__图中小车所受阻力最大。
(3)通过实验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运动的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匀速直线__运动。
(4)牛顿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它的内容是__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3分)__。
21.(8分)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
   
(1)如图,甲装置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一种方法。老师指出实验桌面越光滑越好,其原因是__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或减小摩擦力或使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只受两个力的作用)__。
(2)小明选择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①小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上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并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相反__,并通过调整__钩码数量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②当小卡片平衡时,小明将小卡片__旋转__(选填“旋转”或“翻转”),松手后小卡片__不能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__。
③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乙所示情况下,小明下一步的操作是:__将卡片剪成两半__。
(3)乙图中,若两个定滑轮不在同一高度,则__能__(选填“能”或“不能”)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22.(8分)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器材有:木块A一块、砝码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长木板一块和棉布一块。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__水平__方向拉木块A,使其在长木板上做__匀速__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__等于__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甲实验中,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为2
N;如果拉力突然增大,使木块加速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将__不变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比较甲、乙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压力大小__有关;比较乙、丙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4)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明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_错误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没有控制压力不变__。
(5)在实验后交流的过程中,小华发现有同学将该实验改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装置改进以后的好处是__不需要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便于实验操作(或由于测力计静止,便于读数)__。(写出一条即可)。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25分)
23.(6分)如图所示,一个重为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G=40
N,F=10
N。
(1)求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
(2)我们知道,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是由物体接触面间的压力FN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的。物理学中用动摩擦因数μ表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则有关系式f=μFN成立,求图中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解:(1)物体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F和摩擦力f是一对平衡力,即f=F=10
N。
(2)FN=G=40
N时,f=10
N,
由f=μFN得,μ===0.25。
24.(9分)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1)物体做匀速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多少?
(2)物体在0~2
s内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多少?
(3)4~6
s物体运动的路程是多少米?
解:(1)由图乙所示的v-t图象可知,在4~6
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F-t图象可知,此时推力F=2
N,由平衡条件可知,滑动摩擦力:f=F=2
N;
(2)由v-t图象可知,在0~2
s内物体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由F-t图象可知,此时推力F′=1
N,由平衡条件可知,静摩擦力:f′=F′=1
N;
(3)由v-t图象可知4~6
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4
m/s,t=2
s,则运动的路程是s=vt=4
m/s×2
s=8
m。
25.(10分)如图所示,一辆装载钢卷的卡车在3
000
N的水平牵引力F作用下,以20
m/s的速度沿平直的路面向左匀速行驶。已知该卡车受到路面的阻力大小为整辆车总重的0.2倍,求:(g取10
N/kg)
(1)车受到路面的阻力f的大小及方向;
(2)卡车和钢卷所受的总重G总的大小;
(3)当卡车卸掉300
kg的钢卷后,要使卡车能以30
m/s的速度继续匀速直线行驶,需要的水平牵引力为多大。
解:(1)由于卡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卡车受到的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F阻=F=3
000
N,因为牵引力水平向左,所以阻力水平向右。
(2)卡车受到路面的阻力大小为整辆车总重的0.2倍,即F阻=0.2G,则卡车和钢卷所受的总重G总的大小为G总===15
000
N。
(3)当卡车卸掉300
kg的钢卷后,300
kg的钢卷重力:
G1=300
kg×10
N/kg=3
000
N,
总重力:G2=15
000
N-3
000
N=12
000
N,
新的阻力:F阻′=0.2G2=0.2×12
000
N=2
400
N,
继续匀速直线运动,牵引力:F′=F阻′=2
400
N。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