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的小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乡间的小路》是台湾著名音乐人叶佳修代表作品,由内地首席女歌手朱逢博和我国美声唱法代表性歌唱家施鸿鄂先生引入大陆并唱响。《乡间的小路》是一首上世纪70年代流传甚广的台湾校园民谣,原作为叶佳修词曲兼演唱。当时“乡居岁月”是台湾校园民歌的一大主题,叶佳修是这一主题的领军人物。他以简约的曲调和歌词,歌咏乡间自然小景。在他的歌中涌动着欢乐与童真,他的嗓音清澈透亮,全无做作,一派天真率性,如童真明晰清纯。《乡间的小路》曲调轻松活泼,描绘了一幅浪漫惬意的夕阳牧归图,如诗如画,令人沉醉。
本节课我以歌唱为主,在唱中学生学会了基本的旋律,再针对学生唱不准的地方进行单独教授,因为校园民谣朗朗上口的缘故,所以学生学习得很快,只是休止处的气息控制的不是很好,还有B部分的音会唱不准,这样难点、重点便浮出水面,解决起来也就得心应手。
教学目标
1.能了解校园歌曲的发展历程、校园歌曲的特点等相关知识。
2.能了解什么是五声调式,并能进行调式辨认。
3.通过教唱、讲解、交流等方法,让学生能感受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
4.能用轻松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边打拍子边唱歌曲,表达自己对农村的爱。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初中的音乐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加深了他们对音乐的浓厚兴趣,而且他们乐于参与各项音乐活动,特别是一些动手、需要合作完成的音乐内容会比较感兴趣,但由于他们年纪小,比较贪玩,缺乏耐心和方法。所以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通过律动、视唱、听辨等多种方式参与音乐表现,进而提高学生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下,充分为学生提供理解音乐和感受音乐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感悟能力,增强了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歌曲《乡间的小路》的学唱;认识五声调式。
教学难点:能用美好的声音演唱歌曲,能理解歌曲的内涵。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1.聆听歌曲《童年》,学生轻轻跟唱。
2.提问:
A.你们了解校园歌曲吗?
B.你们听过的校园歌曲有哪些?
3.略作小结,引出音乐知识——校园歌曲。
4.导入课题,板书课题《乡间的小路》。
5.校园歌曲简介
(1)校园歌曲的特点:你还知道哪些校园歌曲?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校园歌曲就是广受学生喜爱,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或感受的创作歌曲。其曲风总体来说积极向上,朝气蓬勃,青春活力,极富校园味道。
(2)校园歌曲的发展脉络。
(3)介绍叶佳修。
叶佳修——台湾校园民谣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叶佳修的作品几乎有三分之一都是在写乡村、写风景,而且其笔下的田园风光美得令人陶醉。叶佳修代表作:《乡间的小路》 《年轻人的心声》《让我轻轻的告诉你》《外婆的澎湖湾》《踏着夕阳归去》《早安太阳》《秋意上心头》等。
三、新歌学唱
1.聆听歌曲《乡间的小路》。
思考:仔细听听,歌曲唱了些什么?你的脑海里能呈现出怎样的画面?(夕阳牧归图)你认为歌曲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勾起回忆,想起童年,想念久违的故乡)
2.节奏训练,请按节奏朗读歌词。
笑 . ?意 |写 在??脸上|?哼 一曲| 乡 居 小 唱|
任 思绪 |在 晚风|?中 飞 | 扬 — |?
多 . 少 |落寞 惆怅 |?都 ?. 随 | 晚风 飘散 |?
遗 忘在|乡 间?的 |?小? 路 | 上 ? — ||?
3.再听歌曲,边听边用手势参与表现。
思考: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你认为歌曲三个部分的情绪相同吗?你的手势变化了吗?
(第一部分:轻松活泼;第二部分:舒展激动;第三部分:轻松悠闲)
4.教唱歌曲
(1).教师弹琴范唱第一部分,能跟唱的学生可以自由跟唱。
(2).学生尝试自己唱第二部分的前段。
(3).听教师弹唱第二部分的后段,划旋律线。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手划旋律线,跟琴学唱。
5.反复记号。
6.歌曲理解与处理,感受不同的小路
(1)教师演奏: 慢速 中速 快速
(2) 提问:
A、你觉得这三种风格的《小路》各表现的是什么样的路、什么季节的路?
B、配上歌词来比较(教师演奏学生演唱)
(3)你觉得这首歌表现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致,你喜欢这个季节吗?(4)带着情绪演唱全曲(轻松的活泼的)
四、展示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可演唱《乡间的小路》这首歌曲,也可以演唱其他的校园歌曲。
2.要有声势动作以及身体的律动。
3.要有演唱形式的变化:如领唱,男女声演唱。
4.展示交流,小组评价。
五、课堂小结
1.学生自我评价。
2.教师评价。
六、结束语
校园里面的歌声是多么美妙,校园里的生活也是多姿多彩,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拥抱明天,我们是怒放的花朵,接受阳光的洗礼,同学们,珍惜美好的时光,好好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