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文艺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四 单元1、欣赏《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文艺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四 单元1、欣赏《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1-19 20:2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泉映月
课题
《二泉映月》
学科
音乐
授课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第二学期
预计课时
二课时
本课为第一课时
课型
欣赏课
教材版本: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七年级下册(湖南文艺出版社)
参考资料:
湖南文艺出版社教室用书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的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华夏乐章。
本单元由“欣赏”、“活动与练习”两大板块组成的综合单元。第一课时通过聆听和赏析《二泉映月》感受乐曲所要表达的音乐情绪,通过对曲作者的生活背景简介来感知民族音乐的“韵味”所在。
学生情况分析:
针对七年级的音乐教学特点和学生特点,注意学生兴趣的激发,通过听、说、唱等多种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愉悦的心情,积极参与各种音乐学习活动,从而养成聆听音乐的好习惯,并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
教学方法选择:
创设情境法。教师弹奏或播放学生熟悉的音乐片段,让学生处于一种富有乐趣的情景,这样既能陶冶情操,也能让学生更好的体验音乐表达的意境,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的表现能力。
模唱法。结合学生学习实际,从学习需要出发,以学生为本,在聆听乐曲的同时注重学生听觉感受和亲身体验,强化认识构建感知基础。
对比赏析法与拓展延伸相结合,避免枯燥单一的学习方法。通过自学、实践、问答、比较、探究等多种学习方法,获取最大限度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
教学环境、教学媒体选择:
教学场地:音乐教室
教学使用:钢 琴
教学媒体:PPT课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聆听《二泉映月》的音乐旋律片段感受、体验作品所表达的音乐情绪,再通过对曲作者的生活背景简介来感知民族音乐如何表现内心情感。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赏析、模唱与《二泉映月》相关音乐片段后,能够感知力度、速度、节奏、旋律等音乐表现要素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并评价不同的音乐表现要素带来的其音乐表现作用。并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知识与技能
能够在聆听过程中,感受、了解作品音乐表现要素发生变化时带来的音乐情绪的改变。
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从聆听《二泉映月》中,如何让学生从感受、体验、判断一首乐曲中的多种音乐情绪,并能从音乐的角度来简单的分析这些音乐情绪的变化是受到音乐的哪些表现要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音乐情绪的变化又要表达什么含义。
教学难点:
在了解、掌握相关音乐知识的同时能乐于参与音乐体验感受活动。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教学内容
学习活动
教学意图
1.上课礼仪
课前教师播放《二泉映月》音乐主题片段
让音乐旋律为学生营造松的学习氛围,引学生注意力。
2.组织教学
直接导入,出示课题
直接点题、言简意赅,让学生从一种较为自然的方式融入新课的学习。
3.走进《二泉映月》
通过阿炳纪录片片段简介《二泉映月》的由来;
简析作品结构:
引子-主题-变奏Ⅰ变奏Ⅱ变奏Ⅲ变奏Ⅳ
对音乐作品的相关简介,可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感受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
4.初听音乐
听一听,唱一唱

引子
主题
变奏Ⅰ变奏Ⅱ
变奏Ⅲ变奏Ⅳ
用“wu”模唱感受主题的旋律走向及音乐情绪。
音乐是否变化?是如何变化
音乐的变化是音乐的哪些表现要素发生了变化?
卡片式提示
初听音乐,让学生尝试用现有的音乐知识解读。
对于学生的积极回答,要及时予以肯定。
要点提示,启发思考。
(音乐情绪线卡片)
5.复听音乐
听一听,说一说
1.通过聆听音乐你感受到曲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2.找出亮点
(节奏型等)
复听音乐,让学生用“语言”来“解读”音乐。
模仿弦乐演奏法融入复听。
6.曲式结构
通过表格式归纳总结
鼓励学生大胆完成
7作品的影响力
简单代入
改编吴祖强
整理部分
8.拓展知识学习
《二泉映月》现场弦乐版的表现形式。
结束本课
9.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听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
对比两个作品所带来的感受。
结束语
经典作品总是津津有味、经典作品总是精益求精、让经典永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