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二章空气的成分、物质的构成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二章空气的成分、物质的构成习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1-19 16:4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空气、物质的构成
一、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A.
氮气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可吸入颗粒物
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锥形瓶中空气的体积为10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25mL,装置气密性良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气球的作用是缓冲装置中的压强变化
B.
瓶底的细沙可以防止红磷燃烧时集气瓶炸裂
C.
红磷熄灭后应该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D.
打开弹簧夹后,注射器中的水一定全部进入锥形瓶中
如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
B.
红磷点燃后,缓慢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C.
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
D.
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下列各组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
CO、、
B.
、HCl、
C.
、CO、
D.
、、
以下对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B.
空气的成分不固定
C.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D.
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以下是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状况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空气质量级别
I
II
III
IV
V
2011年5月长沙空气污染指数为,根据以上信息,判断长沙市区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
I级????优
B.
II级??良
C.
III级??轻度污染
D.
V级??重度污染
新型冠状病毒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下列事实与解释不相符的是
A.
在家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汞原子间有间隔
B.
配制的酒精溶液时,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
C.
用过氧乙酸溶液消毒处理后可闻到刺激性气味--分子在不断运动
D.
溶液可用于消毒,不能消毒--和分子构成不同
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
水烧开后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B.
氢气和液氢都可以做燃料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C.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D.
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断运动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A.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两者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
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加压时氧气分子变小
C.
用带火星木条辨别氧气与二氧化碳--两种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D.
冬天装有水的水管爆裂--水结成冰时,水分子间隙变大
如图为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元素的认识错误的是
A.
m的值为18
B.
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C.
相对原子质量为
D.
与氢元素能形成化学式为HSe的化合物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B.
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
C.
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
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对如图所示信息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图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
图示四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C.
若图中x的值为8,则其粒子符号为
D.
图对应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镆是115号元素,该元素名称于2017年5月9日正式发布,镆有多种原子,如和等,这里的288、287为原子的质量数,已知原子的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下列关于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含有115个中子
B.
和最大的不同是质子数不同
C.
中含有115个电子
D.
镆原子如果失去1个电子则可以变成另一种元素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示中共有3种单质分子
B.
图示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
图示生成物为混合物
D.
图示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分类是一种行之有效、简便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物质的俗称、化学式、类别三者一致的是
A.
苛性钠、、盐
B.
水银、Ag、单质
C.
生石灰、、碱
D.
干冰、、氧化物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内270名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参加了瑞德西韦临床试验,瑞德西韦化学式:新药或许会成为抗击新冠肺炎的“特效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瑞德西韦属于氧化物
B.
瑞德西韦是由C、H、N、O、P五种元素组成
C.
瑞德西韦完全氧化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D.
瑞德西韦由27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和1个磷原子构成
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甲表示反应前的状态,乙表示反应后的状态.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涉及到三种单质
B.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
该反应中参与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5:1
D.
反应生成物有两种
蒸馏水不宜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几乎不含有?
?
?
A.
氧元素
B.
氧分子
C.
氢元素
D.
氧原子
二、填空题
如图为与相关的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方框图中的物质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根据如图实验回答问题。
甲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的水少于瓶内气体体积的,可能的原因为______。
乙实验中硫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说明反应的剧烈程度和______有关。
物质的分类是化学学习的基础。请按照要求为下列物质分类: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
A.洁净的空气
??????蒸馏水
??????五氧化二磷?
?????硬水?
E.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剩余固体
???????冰水混合物
下列各图中“O”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__。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分析如图中的信息并回答下列问题。
原子序数为3的元素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位于第3周期第ⅥA族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氮元素和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氮原子和磷原子的______相同。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的原子容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由原子序数为12、17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
有下列物质:氦气;铜;二氧化锰;液氧;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后的剩余物;食盐水;空气;氯化钠;澄清石灰水;白磷。填写序号
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
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
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
属于单质的有______;
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
三、计算题
某饮用矿泉水1000g中的成分如图所示。
此矿泉水中含有______种金属元素。
在偏硅酸中,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比。
在偏硅酸中,求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_。
某同学喝了500g该矿泉水,他同时摄入的钙元素的质量为______mg。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空气污染指数”所涉及的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难度不大,空气污染指数作为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重要内容,了解包括的各个项目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解答】
目前计入我国“空气污染指数”的监测项目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及臭氧等。
故选D。
2.【答案】D
【解析】解:气球可用于调节由于温度升高而引起的压强变化,故正确;
B.红磷燃烧会放出热量,以免炸裂锥形瓶底,需在瓶底铺上细砂,故正确;
C.红磷熄灭后要等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再打开弹簧夹开始读数,测量更准确,故说法正确;
D.根据空气中氧气约占其体积的五分之一,因此消耗氧气,但是由于实验中可能装置漏气、药品不足等问题,导致水没有完全进入,故错误。
故选:D。
气球用于调节气压;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的组成时,红磷一定要过量,目的是把氧气全部消耗掉;点燃红磷前,弹簧夹要夹紧胶皮管,红磷熄灭后要等集气瓶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等.
该题主要考查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该实验的结论和实验中注意事项是考查重点.
3.【答案】A
【解析】
【分析】
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欲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装置的气密性好;所用药品必须是足量;读数时一定要冷却到原温度;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只与在空气中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其他成分反应;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A.要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以消耗掉装置内的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B.红磷点燃后,应迅速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气体膨胀逸出,测定结果不准确,故选项说法错误;
C.红磷熄灭后,不能立即打开止水夹,因为此时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分水的体积,测定结果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或者一氧化碳气体甚至是两者的混合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4.【答案】C
【解析】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大约是氮气占、氧气占、稀有气体占、二氧化碳占、其它气体和杂质占;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其中主要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
A、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A错;
B、、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B错;
C、、CO、都属于空气污染物,故C正确;
D、、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D错。
故选:C。
从空气的成分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它气体和杂质。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其中主要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据此分析解答。
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考题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
5.【答案】C
【解析】解:A、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产生温室效应,但现阶段不把二氧化碳作为空气的污染气体,没有列入空气质量监测,不是空气污染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一般来说,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有着广泛的用途,故选项说法正确。
D、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常见的空气污染物,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空气的成分,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空气的用途,进行进行判断。
D、根据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空气的组成成分、空气的用途、常见的空气污染物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B
【解析】解:空气污染指数越大,污染越严重;空气污染指数越小,空气状况越好。长沙空气污染指数为,在之间,属于II级良。所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空气质量报告的内容有: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等,空气污染指数越大,污染越严重;空气污染指数越小,空气状况越好.长沙空气污染指数为,在之间,属于II良级.
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7.【答案】B
【解析】解:A、二氧化硫容易造成酸雨,属于空气质量检测的内容;
B、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质量检测的内容;
C、二氧化氮会污染空气,属于空气质量检测的内容;
D、可吸入颗粒物属于空气污染物,属于空气质量检测的内容;
故选:B。
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空气质量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包括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空气污染指数的大小与空气质量的关系是: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差;指数越小,空气的质量越好.
本题主要是考查空气质量报告的内容,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本考点基础性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8.【答案】B
【解析】解:A、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是因为温度升高,汞原子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正确。
B、配制的酒精溶液时,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故选项解释错误。
C、用过氧乙酸溶液消毒处理后可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
D、溶液可用于消毒,不能消毒,是因为和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用微粒观点来解释现象,掌握相关知识即可解答。
【解答】
A.水烧开后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间隙变大,解释错误;
B.氢气和液氢都可以做燃料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解释正确;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解释正确;
D.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断运动,解释正确。
10.【答案】B
【解析】解: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是因为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B、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氧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在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
C、用带火星木条辨别氧气与二氧化碳,是因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D、冬天装有水的水管爆裂,是因为水结成冰时,水分子间隙变大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1.【答案】D
【解析】解:A、,该选项说法正确;
B、硒元素是非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C、硒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该选项说法正确;
D、硒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硒元素化合价是,氢元素化合价是,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是,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除汞外,金属元素的名称都带金字旁,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不带金字旁;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单位不是g;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12.【答案】D
【解析】略
13.【答案】D
【解析】解:A、硅原子核内质子数是14,核外电子数是14,图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选项说法正确;
B、图示四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即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该选项说法正确;
C、若图中x的值为8,是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则其粒子符号为,该选项说法正确;
D、图钠元素氯元素对应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A、硅原子核内质子数是14,核外电子数是14;
B、图示四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C、若图中x的值为8,是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
D、图钠元素氯元素对应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
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14.【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中含有中子数,故说法错误。
B、和最大的不同是中子数不同,故说法错误;
C、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镆的原子序数为115,所以镆原子的电子数为115,故说法正确;
D、镆原子如果失去1个电子,质子数不变,则元素种类也不变,故说法错误。
故选:C。
15.【答案】B
【解析】解:A、图示中共有2种单质分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图示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生成物是一种物质,是纯净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图示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6.【答案】B
【解析】解:由图示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A.由X和Y的分子结构模型可知,这两种物质的分子均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均属于单质,选项说法错误;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选项说法正确;
C.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3个X分子与1个Y分子恰好完全反应,选项说法错误;
D.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都发生了改变,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观察反应微观模型图,根据微粒的构成分子分析分子的构成;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反应分子个数比等。
本题需要考虑分子由原子构成,同种物质的分子构成相同,构成不同的分子为不同种物质的分子。
17.【答案】D
【解析】解:A、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为NaOH,故选项错误。
B、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其化学式为Hg,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C、生石灰的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故选项错误。
D、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所属类别,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8.【答案】B
【解析】解:瑞德西韦化学式: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不属于氧化物,选项说法错误;
B.由化学式可知,瑞德西韦是由C、H、N、O、P五种元素组成,选项说法正确;
C.由物质组成与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完全氧化的产物中除二氧化碳和水以外,还含有含氮元素、磷元素的物质,选项说法错误;
D.瑞德西韦是由分子构成的,一个瑞德西韦分子由27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和1个磷原子构成的,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组成以及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9.【答案】B
【解析】解:A、该反应中涉及到2种单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图中信息可知,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是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C、该反应中参与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2或2: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生成物是一种,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20.【答案】B
【解析】解:因为生物的呼吸作用离不开氧气,蒸馏水不宜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几乎不含氧气,即没有氧分子。
故选:B。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的关系,从而让学生理解物质的微观构成和宏观组成。
21.【答案】混合物?
2:3?
【解析】解:由物质的构成可知,C方框图中的物质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属于混合物;由微粒的变化可知,有一个氧分子未参加反应,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2:3。
由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硫化氢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和水,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混合物;2:3。

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
根据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的条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宏观组成及其微观构成两方面的问题,充分利用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所表现出来的信息.
22.【答案】?
红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漏气?
氧气的浓度
【解析】解:在点燃的条件下,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的水少于瓶内气体体积的,可能的原因为红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漏气;故填:;红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漏气;
实验中,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说明物质反应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故填:氧气的浓度。
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来分析;
根据氧气的性质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原理与方法、氧气的性质等,难度不大。
23.【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分类,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依此作答。
【解答】
A.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B.蒸馏水只含水这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C.五氧化二磷只含五氧化二磷这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D.硬水含有水,还含有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属于混合物;
E.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剩余固体含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
F.冰水混合物只含水这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属于纯净物的是BCF。
A中只含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
B中含有三种分子,属于混合物;
C中只含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
D中只含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故表示混合物的是B。
24.【答案】金属?
S?
最外层电子数?
得到?
【解析】解:原子序数为3的元素是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位于第3周期第ⅥA族的元素是硫元素,可以表示为S。
故填:金属;S。
氮元素和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氮原子和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故填:最外层电子数。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是氯元素,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故填:得到。
由原子序数为12、17两种元素分别是镁元素、氯元素组成的物质是氯化镁,氯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是,氯元素化合价是,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氯化镁化学式是。
故填:。
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25.【答案】?
?
?
?
【解析】解: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后的剩余物、食盐水、空气、澄清石灰水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氦气、铜、二氧化锰、液氧、氯化钠、白磷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
二氧化锰、氯化钠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氦气、铜、液氧、白磷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二氧化锰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故答案为:





根据物质的分类可知,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可以据此答题。
本题主要考查了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的知识;解决该类问题时,应先找出混合物,然后找出单质,再去判断化合物,这样可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26.【答案】4?
1:24??
5
【解析】解:此矿泉水中含有钾、钠、钙和镁四种元素,故填:4。
在偏硅酸中,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4,故填:1:24。
在偏硅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故填:。
某同学喝了500g该矿泉水,他同时摄入的钙元素的质量为,故填:5。
根据图示标签以及化学式的计算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化学式的计算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