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一单元第4课《藏戏》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积累运用(共9题;共62分)
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僧人________???
?缰绳________???
吞噬
________????
青面獠牙________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一________所________???
________广________稀???
能________善________
行________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分文???
两________三________
别________所________???
________心________欲??
________哉________哉
3.把词语补充完整
哄________大笑
两面三________ ________心所欲
________哉游哉
4.根据课文《藏戏》内容填空。
藏戏的开山鼻祖是________,他组成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是为了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藏戏具有鲜明的特点。藏戏的演员必须戴着________演出,表示戏中的人物身份;演出时以________作背景,以________作背景;藏戏有固定的演出程式,开场________,正戏________,结尾________;藏戏的唱腔、动作________;藏戏的演出时间________。
6.用课文里的词语填空。
________的激流?????????????
________的江水
________的百姓????????????
________的牛皮船
________的七位姑娘
7.用下列词语,简要的写写藏戏传奇故事的起因。
雅鲁藏布江???
咆哮?
吞噬?
宏愿????
为民造福
课文的开头连续写了三个问句,你觉得有什么好处?
9.根据课文《藏戏》内容填空。
(1)________作背景,________作背景。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________,不要________,不要________,只要________为其伴奏。他们________,只要有________就行。
(2)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________下去。
二、阅读理解(共2题;共26分)
10.课内阅读。
???
传说,唐东杰布在母亲的肚子里待了80年,出生时头发胡子都白了。因此,在藏戏里,他的面具是白色的,前额饰有日月,两颊贴着短发,眉眼嘴角永远带着神秘的笑。
???
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
???
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
???
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
???
活佛的面具是黄色的,黄色代表吉祥。
???
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像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
???
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
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和嘴唇处挖一个窟窿,以示朴实敦厚。
(1)根据下面的描述,你能判断出它们各代表藏戏中的什么人物吗?
①半黑半白,象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这是________的面具。
②用黄布缝制,眼睛、嘴唇处挖一个窟窿,以示朴实敦厚。这是________的面具。
③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这是________的面具。
在藏戏里,唐东杰布的面具是什么样的?
唐东杰布的面具为什么是白色的?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二泉映月
???
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
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突然,他问小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阿炳摇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声,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师父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声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
???
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池畔。月光似水,静影沉壁,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和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昴,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当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
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
(1)“二泉映月”是无锡惠山的一个景点,摘录课文中描写“二泉映月”景色的词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完成练习。
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阿炳为什么会听到“叹息”和“哭泣”?阿炳听到的“倾诉”和“呐喊”可能是什么?)
(3)《二泉映月》是一首著名的乐曲,它的旋律是怎样的?
①用文中的语句来描述:________
②这首曲子要表达的感情是:________
三、语言表达(共2题;共12分)
12.读一读,向她学习。
13岁中学生当选“教育年度人物”
???
9年来,她共捡了13万节废旧电池;她是吉尼斯纪录中“为宣传环保穿越整个青藏高原年龄最小的人”。北京东方德才学校初一年级学生王君婧,2007年1月当选朝阳区首评的教育系统“教育年度人物”。13岁的她是10名入选者中唯一一名学生。
???
7岁那年,王君婧到西藏去玩,在珠穆朗玛峰下捡到了3节电池,天真的她固执地认为“电池都是4节在一起的”,为寻找剩下的那节电池,她先后穿越了滇藏、青藏、川藏三地。9年来,她的行程长达8万公里,拾电池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读了以上内容,你想到了什么?请和别人交流一下。
13.和同学一起讨论:班级纪念册应该包括哪些内容?需要搜集哪些资料?怎样分工?制订一份编制计划。下面的计划可供参考。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一单元第4课《藏戏》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1、sēng、jiāng、shì、liáo
2、无、有、地、人、歌、舞、善、德、身、无、面、刀、无、求、随、所、悠、悠
3、堂;刀;随;优
4、
唐东杰布;劝人行善,共同修桥
5、
面具;雪山江河;草原大地;陈说藏戏历史以招徕观众;表演故事主要部分;具有庆贺演出成功之意;丰富多彩不一而足;可以演三五天毫不稀奇
6、野马脱缰般;被咆哮;试图过江;数不清;能歌善舞
7、
从前,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什么桥梁,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于是,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造桥,为民造福。
8、
开头连用三个问句,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同时介绍出藏戏的三个特点。
9、(1)雪山江河;草原大地;幕布;灯光;道具;一鼓、一钹;别无所求;观众
(2)师传身授
10、(1)巫女;村民老人;妖魔
(2)面具是白色的,前额饰有日月,两颊贴着短发,眉眼嘴角永远带着神秘的笑。
(3)因为在传说中,唐东杰布在母亲的肚子里待了80年,出生时头发胡子都白了。
11、(1)月光如银;月光似水;静影沉壁;淙淙
(2)师傅故去,阿炳成年,生活穷苦,病痛折磨,再次面临二泉,阿炳将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情感融入音乐中,因此,他会听到“叹息”和“哭泣”。倾诉自己不幸的人生遭遇,为人世间存在的穷困和不公而呐喊。
(3)①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②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的思想感情。
12、勇创世界记录的王君婧有很强的环保意识,大家都知道电池的危害很大:一节纽扣电池能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一节一号电池能使1平方米的土地绝产。所以大家要注意小小的电池带来的潜在危害。捡电池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也是一件好事,可是如果你尝试去做了,就是为社会的做了一件大事,如果你坚持几年都这样做了,就是自我人格魅力的一个提升,也锻炼了做事情持之以恒的精神。
13、此题考查识图获取信息的能力。(1)分析图表应注意:①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②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