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两物体的速度分别是v1=2
m/s,v2=-3
m/s,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v1>v2.( × )
提示:速度是矢量,正、负代表方向,绝对值代表大小.
(2)由v=可知,v与Δx成正比,与Δt成反比.( × )
提示:v=是速度的定义式,并不能说明v与Δx成正比,与Δt成反比.
(3)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 )
(4)物体的平均速度为零,则瞬时速度也为零.( × )
提示: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无直接关系.
(5)平均速率指的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 )
提示:平均速率指的是路程与发生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指的是位移与发生位移所用时间之比,路程与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相等.
知识点1 对速度的认识
2.(多选)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
A.速度大小不变的直线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速度越大,位置变化越快,位移也就越大
C.公式v=适用于任何形式的运动
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解析: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A中只关注了速度的大小而忽略了方向,A错误;速度越大,位置变化越快,如果时间很短,位移就不大,B错误;速度的定义式对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是成立的,C正确;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D正确.
知识点2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3.如图所示是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B.三个质点到达M点时的瞬时速度相同
C.B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相同
D.三个质点中,质点B的平均速度最小
解析:三个质点用相同时间运动相同位移,平均速度相同,A正确,D错误;根据题目已知条件无法判断到达M点时瞬时速度的大小,且到达M点时瞬时速度方向不同,B错误;质点B运动过程中不一定是单向直线运动,故速度方向有可能发生改变,C错误.
知识点3 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4.(多选)如图所示为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利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A和目的地B的直线距离为9
km,实际从A运动到B用时5
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里程数值增加了15
km,当他经过某路标C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
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 BC )
A.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80
km/h
B.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8
km/h
C.赛车经过路标C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50
km/h
D.赛车经过路标C时的速度方向为由A指向B
解析: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之比,即v===108
km/h,故A错误,B正确;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
km/h,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为瞬时速率,即为赛车经过C时瞬时速度的大小,C正确;赛车经过路标C时速度的方向不沿AB方向,D错误.
5.某人骑自行车沿直线从一斜坡坡底到坡顶,再从坡顶到坡底,已知上坡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
m/s,下坡时平均速度大小为6
m/s,则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大小与平均速率分别是( D )
A.10
m/s 10
m/s
B.5
m/s 4.8
m/s
C.10
m/s 5
m/s
D.0 4.8
m/s
解析:此人往返一次的位移为0,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可知,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0,设由坡底到坡顶的路程为s,则此过程的平均速率为v===4.8
m/s,故选项D正确.
知识点4 x?t图像和v?t图像
6.下列位移-时间图像中,均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其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为2
m/s的图像是( B )
A
B
C
D
解析:由于x?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则由图像可以得出vA=
m/s=0.5
m/s,vB=
m/s=2
m/s,vC=
m/s=-2
m/s,D图像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由此可以得出选项B正确.
7.如图所示为某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根据图像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D )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物体在前2
s沿正方向运动,后2
s向反方向运动
C.物体在第1
s内速度是增加的
D.物体在1~4
s内运动方向没有发生变化
解析:物体在第1
s内沿规定正方向的反方向运动,A错误;在1~4
s的时间内沿规定的正方向运动,B错误,D正确,在第1
s内,速度是减小的,C错误.
8.情境:在国外,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100
km/h,超过限速50
km/h的规定!”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1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100
km呢?”“太太,我的意思是,如果您继续像刚才那样开车,在下一个小时内,您将驶过100
km.”女士笑了,“这不会,因为再走20
km,我就到家了,根本不需要开100
km.”
问题:(1)从物理学角度看,这位女士没有认清哪个物理概念?
答案:瞬时速度
提示:由题意可知,超速应该是任一时刻超过100
km/h,故该女士没有认清瞬时速度的概念.
(2)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有什么不同?
答案:平均速度反映物体在某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提示:平均速度反映物体在某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含10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的表述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B )
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
000
m/s
B.人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4
km/h
C.军用喷气式飞机正常飞行时的速度约为40
km/h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
km/h
解析: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
m/s,A错误;正常人步行时,一般一秒二步,每迈一步大约0.6
m,即人的速度约为1.2
m/s,约4
km/h,B正确;军用喷气式飞机正常飞行时的速度约为420
km/h,C错误;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
m/s,D错误.
2.2019年8月10日凌晨1点45分,台风利奇马在浙江温岭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速为52
m/s,然后将以每小时15
km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动.上述中两个速度数值分别是( C )
A.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
B.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C.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
D.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
解析:平均速度对应一段时间,为一过程量,瞬时速度对应一时刻或一位置,为一状态量,由题意可知,台风登陆过程中某一瞬时风速为52
m/s,为瞬时速度,台风转移过程15
km/h为平均速度,C正确.
3.(多选)小明骑自行车由静止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第4
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
m、3
m、5
m、6
m,则( BC )
A.他在第4
s末的瞬时速度为4
m/s
B.他在第2
s内的平均速度为3
m/s
C.他在4
s内的平均速度为3.75
m/s
D.他在1
s末的速度为1
m/s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每秒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不能确定具体的运动情况,所以不能确定瞬时速度的大小,所以A、D错误;第2
s内的位移大小为3
m,时间为1
s,所以第2
s内的平均速度为3
m/s,B正确;4
s内位移大小为15
m,时间为4
s,所以平均速度为
m/s=3.75
m/s,C正确.
4.某运动会男子60米决赛中,中国运动员以6秒47的成绩再展飞人本色,勇夺冠军.假定他在起跑后10
m处的速度是8
m/s,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9.6
m/s,则他在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 A )
A.9.27
m/s
B.9.6
m/s
C.8
m/s
D.4.8
m/s
解析: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有==
m/s≈9.27
m/s.
5.(多选)如图所示为某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对该物体的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CD )
A.0时刻至第5
s末,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两次
B.第2
s末至第3
s末,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第3
s末至第5
s末,物体一直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D.0时刻至第2
s末,物体的位移为-8
m
解析:0时刻至第2
s末,物体沿规定正方向的反方向运动,第2
s末至第3
s,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第3
s末至第5
s末,物体沿规定正方向运动,整个过程,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一次,A错误,B错误,C正确;0时刻物体处于坐标原点正方向4
m处,第2
s末物体处于-4
m处,所以,0时刻至第2
s末,物体的位移为Δx=-4
m-4
m=-8
m,D正确.
6.如图所示为高速摄像机拍摄到的子弹穿透苹果瞬间的照片,该照片经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2%.已知子弹飞行速度约为500
m/s,由此估算出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接近( B )
A.10-3
s
B.10-6
s
C.10-9
s
D.10-12
s
解析:苹果的直径一般约为10
cm,照片中子弹的长度大约与苹果的半径相等,即可知子弹的长度约为5
cm,则曝光时间内子弹移动的距离为x=5×1%
cm=0.05
cm=5×10-4
m,曝光时间t==
s=10-6
s.
7.(多选)“枫叶落秋风,片片枫叶转.”离地10
m的枫树树梢上一片枫叶在萧瑟的秋风中颤抖着飘落到地面,完成了它最后叶落归根的使命.若枫叶下落时间为4
s,则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BD )
A.枫叶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一定是2.5
m/s
B.枫叶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大于2.5
m/s
C.枫叶刚着地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一定是2.5
m/s
D.枫叶刚着地时的瞬时速度大小可能等于2
m/s
解析:枫叶在秋风的吹动下通常不会沿直线下落到地面,也就是说枫叶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10
m,由于枫叶的下落时间为4
s,由平均速度的定义v=可知,A项错误,B正确;枫叶的“飘落”是难以确定的变速运动,它运动的速度会时大时小,C错误,D正确.
8.如图所示是三个质点A、B、C的运行轨迹,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不相同
B.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
C.到达M点时A的瞬时速率最大
D.从N到M的过程中,A的平均速率最大
解析: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说明运动时间相同;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之比,由于位移与时间都相等,故平均速度相等,A错误;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由于时间相等,路程不相等,故平均速率不相等,B错误;虽然时间相等,但A到达M点时的速率无法确定,C错误;由N到达M的过程中,A的路程最大,时间相同,故A的平均速率最大,D正确.
9.一质点沿直线方向运动,它离开O点的位置x随时刻变化的关系为x=2+4t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3t2(m/s),则该质点在t=2
s时的瞬时速度和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C )
A.8
m/s 16
m/s
B.16
m/s 8
m/s
C.12
m/s 16
m/s
D.16
m/s 12
m/s
解析:根据v=3t2(m/s),t=2
s时,速度为v=12
m/s,根据x=2+4t3(m)可知0~2
s内位移为Δx=x2-x0=(2+4×8-2)
m=32
m,平均速度===16
m/s.
10.大爆炸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除开始的瞬间外,在演化至今的大部分时间内,宇宙基本上是匀速膨胀的.上世纪末,对一A型超新星的观测显示,宇宙正在加速膨胀.面对这个出人意料的发现,宇宙学家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提出宇宙的大部分可能由暗能量组成,它们的排斥作用导致宇宙在近段天文时期内开始加速膨胀.如果真是这样,则标志宇宙大小的宇宙半径R和宇宙年龄t的关系,大致是下面图像中的( C )
A
B
C
D
解析:宇宙加速膨胀,在相同时间Δt内,其半径增加量ΔR变大,即图像斜率逐渐增大,因此C项正确.
二、计算题(共4小题,共40分)
11.(10分)某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
(1)若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2,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答案:(v1+v2) 解析:设全程所用时间为t,则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可知:
前一半时间内的位移x1=v1·
后一半时间内的位移x2=v2·
全程时间t内位移x=x1+x2=(v1+v2)·
全程平均速度==(v1+v2).
(2)若前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2,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答案:
解析:设全程位移为x,则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可知:
前一半位移所用时间t1==
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t2==
全程所用时间t=t1+t2=+=
全程平均速度==.
12.(10分)学校举行乒乓球比赛,在比赛中,某同学拍摄了几张比赛照片,洗出来的照片中乒乓球带了一段“尾巴”.经测量,照片上乒乓球连“尾巴”共长7.2
mm.已知乒乓球直径为4
cm,照片与实物大小之比为1∶20.照相机曝光时间为
s.求乒乓球飞过镜头时的瞬时速度?
答案:6.24
m/s
解析:照片与实物大小之比为1∶20,已知乒乓球直径为4
cm,则除乒乓球外“尾巴”长度为Δx=
cm-4
cm=10.4
cm=0.104
m
因为时间很短,可以认为平均速度近似等于乒乓球的瞬时速度,由v==
m/s=6.24
m/s.
13.(10分)某次海上军事演习中,一艘驱逐舰以90
km/h的速度追赶它前面120
km处正向同方向匀速航行的航空母舰,驱逐舰总共追赶了270
km才赶上,则航空母舰的航速多大?
答案:50
km/h 解析:根据追赶过程中驱逐舰的位移和速度,可求得追赶过程所用时间t==3
h,追赶过程中,航空母舰的位移x2=x1-120
km=150
km
则航空母舰的速度大小v===50
km/h.
14.(10分)如图所示为某新型能源电动客车的x?t图像
(1)根据图像说明客车在各时间段的运动情况;
答案:0~1小时,客车向正方向匀速前进40
km;1~1.5小时,客车静止在40
km处;1.5~3小时,客车沿反方向匀速返回
解析:0~1小时,客车向正方向匀速前进40
km;1~1.5小时,客车静止在40
km处;1.5~3小时,客车沿反方向匀速返回.
(2)求各时间段的客车的速度大小;
答案:40
km/h 0 -26.7
km/h
解析:客车在0~1小时内的速度
v1==
km/h
1~1.5小时内客车静止,故v2=0
1.5~3小时内的速度
v3==
km/h≈-26.7
km/h,负号表示运动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反.
(3)求全程客车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答案:0 26.7
km/h
解析:全程的总位移为0,故平均速度为0
平均速率==
km/h≈26.7
km/h.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两物体的速度分别是v1=2
m/s,v2=-3
m/s,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v1>v2.( )
(2)由v=可知,v与Δx成正比,与Δt成反比.( )
(3)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
(4)物体的平均速度为零,则瞬时速度也为零.( )
(5)平均速率指的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
知识点1 对速度的认识
2.(多选)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大小不变的直线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速度越大,位置变化越快,位移也就越大
C.公式v=适用于任何形式的运动
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知识点2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3.如图所示是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B.三个质点到达M点时的瞬时速度相同
C.B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相同
D.三个质点中,质点B的平均速度最小
知识点3 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4.(多选)如图所示为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利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A和目的地B的直线距离为9
km,实际从A运动到B用时5
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里程数值增加了15
km,当他经过某路标C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
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 )
A.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80
km/h
B.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8
km/h
C.赛车经过路标C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50
km/h
D.赛车经过路标C时的速度方向为由A指向B
5.某人骑自行车沿直线从一斜坡坡底到坡顶,再从坡顶到坡底,已知上坡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
m/s,下坡时平均速度大小为6
m/s,则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大小与平均速率分别是( )
A.10
m/s 10
m/s
B.5
m/s 4.8
m/s
C.10
m/s 5
m/s
D.0 4.8
m/s
知识点4 x?t图像和v?t图像
6.下列位移-时间图像中,均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其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为2
m/s的图像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为某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根据图像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物体在前2
s沿正方向运动,后2
s向反方向运动
C.物体在第1
s内速度是增加的
D.物体在1~4
s内运动方向没有发生变化
8.情境:在国外,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100
km/h,超过限速50
km/h的规定!”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1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100
km呢?”“太太,我的意思是,如果您继续像刚才那样开车,在下一个小时内,您将驶过100
km.”女士笑了,“这不会,因为再走20
km,我就到家了,根本不需要开100
km.”
问题:(1)从物理学角度看,这位女士没有认清哪个物理概念?
(2)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有什么不同?
(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含10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的表述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
000
m/s
B.人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4
km/h
C.军用喷气式飞机正常飞行时的速度约为40
km/h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
km/h
2.2019年8月10日凌晨1点45分,台风利奇马在浙江温岭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速为52
m/s,然后将以每小时15
km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动.上述中两个速度数值分别是( )
A.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
B.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C.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
D.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
3.(多选)小明骑自行车由静止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第4
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
m、3
m、5
m、6
m,则( )
A.他在第4
s末的瞬时速度为4
m/s
B.他在第2
s内的平均速度为3
m/s
C.他在4
s内的平均速度为3.75
m/s
D.他在1
s末的速度为1
m/s
4.某运动会男子60米决赛中,中国运动员以6秒47的成绩再展飞人本色,勇夺冠军.假定他在起跑后10
m处的速度是8
m/s,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9.6
m/s,则他在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 )
A.9.27
m/s
B.9.6
m/s
C.8
m/s
D.4.8
m/s
5.(多选)如图所示为某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对该物体的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0时刻至第5
s末,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两次
B.第2
s末至第3
s末,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第3
s末至第5
s末,物体一直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D.0时刻至第2
s末,物体的位移为-8
m
6.如图所示为高速摄像机拍摄到的子弹穿透苹果瞬间的照片,该照片经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2%.已知子弹飞行速度约为500
m/s,由此估算出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接近( )
A.10-3
s
B.10-6
s
C.10-9
s
D.10-12
s
7.(多选)“枫叶落秋风,片片枫叶转.”离地10
m的枫树树梢上一片枫叶在萧瑟的秋风中颤抖着飘落到地面,完成了它最后叶落归根的使命.若枫叶下落时间为4
s,则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枫叶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一定是2.5
m/s
B.枫叶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大于2.5
m/s
C.枫叶刚着地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一定是2.5
m/s
D.枫叶刚着地时的瞬时速度大小可能等于2
m/s
8.如图所示是三个质点A、B、C的运行轨迹,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不相同
B.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
C.到达M点时A的瞬时速率最大
D.从N到M的过程中,A的平均速率最大
9.一质点沿直线方向运动,它离开O点的位置x随时刻变化的关系为x=2+4t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3t2(m/s),则该质点在t=2
s时的瞬时速度和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
A.8
m/s 16
m/s
B.16
m/s 8
m/s
C.12
m/s 16
m/s
D.16
m/s 12
m/s
10.大爆炸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除开始的瞬间外,在演化至今的大部分时间内,宇宙基本上是匀速膨胀的.上世纪末,对一A型超新星的观测显示,宇宙正在加速膨胀.面对这个出人意料的发现,宇宙学家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提出宇宙的大部分可能由暗能量组成,它们的排斥作用导致宇宙在近段天文时期内开始加速膨胀.如果真是这样,则标志宇宙大小的宇宙半径R和宇宙年龄t的关系,大致是下面图像中的( )
A
B
C
D
二、计算题(共4小题,共40分)
11.(10分)某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
(1)若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2,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2)若前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2,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12.(10分)学校举行乒乓球比赛,在比赛中,某同学拍摄了几张比赛照片,洗出来的照片中乒乓球带了一段“尾巴”.经测量,照片上乒乓球连“尾巴”共长7.2
mm.已知乒乓球直径为4
cm,照片与实物大小之比为1∶20.照相机曝光时间为
s.求乒乓球飞过镜头时的瞬时速度?
13.(10分)某次海上军事演习中,一艘驱逐舰以90
km/h的速度追赶它前面120
km处正向同方向匀速航行的航空母舰,驱逐舰总共追赶了270
km才赶上,则航空母舰的航速多大?
14.(10分)如图所示为某新型能源电动客车的x?t图像
(1)根据图像说明客车在各时间段的运动情况;
(2)求各时间段的客车的速度大小;
(3)求全程客车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