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5
细胞呼吸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细胞的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的厌氧呼吸产生的ATP比需氧呼吸的多
B.?细胞的厌氧呼吸在细胞溶胶和线粒体嵴上进行
C.?细胞的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过程中都会产生丙酮酸
D.?若适当提高苹果果实贮藏环境中的O2浓度会增加酒精的生成量
2.在“乙醇发酵实验”活动中,以酵母菌和葡萄糖为材料,用澄清石灰水检测CO2
,
装置简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溶液为澄清石灰水,乙溶液为酵母菌和葡萄糖混合液
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会产生CO2
C.?若向混合液中通入空气,酵母菌的乙醇发酵速率会减慢
D.?若水浴温度过高使乙醇的生成速率下降,其原因是乳酸脱氢酶活性下降
3.各取未转基因的水稻(W)和转Z基因的水稻(T)数株,分组后分别喷施蒸馏水、寡霉素和NaHS03
,
24
h后进行干旱胁迫处理(胁迫指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不利的环境因素),测得未胁迫和胁迫8
h时的光合速率如图所示。已知寡霉素抑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ATP合成酶的活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寡霉素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抑制线粒体外膜上[H]的传递??????????B.?寡霉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作用部位是叶绿体中的基质
C.?转Z基因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且增加寡霉素对光合速率的抑制作用??????????D.?喷施NaHS03促进光合作用.且减缓干旱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
4.以酵母菌和葡萄糖为材料进行“乙醇发酵实验”,装置图如下。下列关于该实验过程与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将温水化开的酵母菌悬液加入盛有葡萄糖液的甲试管后需振荡混匀??????????B.?在甲试管内的混合液表面需滴加一薄层液体石蜡以制造富氧环境
C.?乙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推知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了CO2??????????D.?拔掉装有酵母菌与葡萄糖混合液的甲试管塞子后可闻到酒精的气味
5.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厌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厌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多数用于合成ATP
B.?厌氧呼吸第一阶段是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CO2
C.?成熟苹果的果肉细胞缺氧时主要进行乳酸发酵
D.?人体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乳酸可运至肝细胞再生成葡萄糖
6.如图为以葡萄糖为底物的需氧呼吸的部分物质变化如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转变成乙和丁的过程发生在细胞溶胶中???????????B.?乙转化成丙和丁的过程中有CO2产生
C.?催化丙转化成丁的酶主要存在线粒体基质???????????D.?上述物质转化过程中均能产生ATP
7.下图为以葡萄糖为底物的需氧呼吸的过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缺氧情况下,阶段
C
受抑制,阶段
A.?B
不受抑制
B.?在阶段
A,葡萄糖中的大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
C.?线粒体内膜上有催化柠檬酸循环与电子传递链的酶
D.?从丙酮酸(C-C-C)到
C-C
的过程中有
ATP
生成
8.如图表示某植物在其他条件均适宜时的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温度范围约为0~40℃
B.?总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的最适温度不相同
C.?光合作用相关的酶对温度的敏感性较细胞呼吸的酶更大
D.?与a点相比,b点时叶绿体内的三磷酸甘油酸合成速率明显增加
9.为探究CO2浓度倍增对于干早胁迫下黄瓜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某农科院在适宜温度的条件下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其中如图为Q光照强度下的测定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干早胁迫可能会提高黄瓜幼苗的脱落酸含量,CO2浓度倍增会降低相对气孔开度
B.?当A组净光合速率为12umol·CO2·m-2·s-1时,限制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C.?CO2浓度倍增能使光饱和点变大,其他环境条件适宜情况下,光照强度等于全日照才能达到光饱和点
D.?干早胁迫降低光合速率的直接原因是土壤含水量不足;CO2浓度倍增,黄瓜幼苗可能通过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来增加抗早能力。
10.下列关于肌肉细胞厌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乳酸可运至肝细胞再生成葡萄糖??????????B.?肌肉厌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多数用于合成ATP
C.?肌肉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厌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CO2??????????D.?人体肌肉细胞厌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转变成葡萄糖不需要要消耗能量
11.下列关于细胞厌氧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乳酸菌能进行厌氧呼吸,氧气对乳酸菌有毒
B.?细胞通过厌氧呼吸可以快速地利用葡萄糖产生ATP
C.?肌肉细胞进行厌氧呼吸时丙酮酸被丙酮酸脱氢酶还原成乳酸
D.?人体细胞厌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运至肝脏再生成葡萄糖属于吸能反应
12.如图为某植物每10粒种子在成熟过程中两项指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种子干物质快速积累时期,呼吸作用旺盛
B.?种子成熟后期,结合水相对含量减少,呼吸速率下降
C.?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D.?种子呼吸速率下降有利于干物质合成
13.将植物细胞中的线粒体提取出来,放入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注入某种物质,测得有氧气的消耗,注入的物质不可能是(???
)。
A.?葡萄糖???????????????????????B.?丙酮酸???????????????????????C.?细胞溶胶和葡萄糖???????????????????????D.?以上都不可能
14.下列细胞中,其厌氧呼吸过程会产生乳酸的是(????
)
A.?密闭塑料袋中苹果的细胞????????????????????????????????????B.?用于酿酒的酵母菌
C.?剧烈奔跑时的马骨骷肌细胞????????????????????????????????D.?浇水过多的玉米根部细胞
15.某染料(氧化型为无色,还原型为红色)可用于种子生活力的鉴定,某同学将吸胀的小麦种子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并进行染色实验来了解种子的生活力,结果如表所示。
分组
甲组
乙组
处理
种子与染料混合保温
种子煮沸后与染枓混合保温
结果
种子中的胚呈红色
种子中的胚未呈红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
B.?乙组胚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能将染料运出细胞
C.?种子中胚细胞代谢活动的强弱会影响染色效果??????????
D.?呼吸作用产生的NADPH使染料变成红色
二、综合题
16.不同氮素水平对某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检测植物某种生理作用的装置。请回答:
(1)欲测定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需要________(溶剂)提取光合色素,并用________方法分离色素。
(2)相同且适宜条件下,低氮组植物氧气释放速率较低,原因是________。若此时高氮组光合作用速率较偏高氮组快,原因可能是叶绿体基质中________。
(3)若溶液X是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红色液滴移动的数值表示________量,该种物质在植物细胞中参与的反应是________(写具体化学变化)。
(4)若溶液X是二氧化碳缓冲液(可维持装置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变),在某种光照条件下,红色液滴不移动,表明此时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
17.下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的部分代谢过程,请据图分析下列问题:
(1)一种药物可抑制癌细胞快速增殖,使其停留在分裂间期,可能是抑制了图中________(填序号)过程,其原理是________。
(2)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据此说明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为________,与正常细胞相比,①~④过程在癌细胞中明显增强的有________(填编号),从而导致癌细胞周围内环境的pH________,成为癌细胞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18.某生物科技小组利用温室无土栽培草莓进行了一些探究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无土栽培的营养液除含有水分外,还需要一定比例的草莓生长所必需的各种________,植物生长时,从空气中主要获得________元素。营养液还需要不停地搅动或让其处于流动状态,请说明理由________。
(2)要研究草莓的呼吸作用,需要将草莓放置在________条件下,理由是________。
(3)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活动中,选用草莓幼苗,用含有100
mmol/L
NaCl的完全营养液进行培养,测定其光合作用速率和气孔导度,结果如图所示。
?
本实验可推出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实验需要设置________作为对照。测量光合作用速率的指标除本实验采用的之外,还可采用________。
(4)除合理施肥外,还可以提高产量的措施有________(答两点即可)。
19.科学家常用呼吸商(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O2的消耗量)表示生物有氧呼吸能源物质的不同。测定呼吸商的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装置乙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的数值是________。
(2)若生物材料选择正在发芽的花生种子,关闭活塞,在25°C下经10
min
读出装置甲和装置乙的有色液滴分别向左移动200
mm和20
mm,则该花生发芽种子的呼吸商是________。
(3)实验设置装置丙的目的是________。
(4)若生物材料选择酵母菌,给其提供葡萄糖培养液,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装置甲的液滴向左移动,而装置乙的液滴没有移动,试解释其中的原因:________。又过了较长时间,装置乙的液滴最可能向
________移动。
20.在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上,“低碳”演绎得美妙绝伦。
(1)英国馆的展区核心是“种子圣殿”。请分析在玉米种子萌发初期,种子内还原性糖的含
量将________。
(2)日本馆的展示主题是“像生命一样会呼吸的建筑”。回答下列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问题:
如图表示小麦种子在不同氧气浓度下的氧气吸收和无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
①图中若
P
代表的呼吸方式在氧浓度为
b
时消耗了
Amol
的葡萄糖,则
Q
代表的呼吸方式在
氧浓度为
b
时消耗的葡萄糖为
________。
②为了做到种子安全贮藏,抑制其呼吸作用,应控制的条件是
________。
③写出
O2
浓度为
d
时细胞呼吸的有关方程式:________。
(3)瑞士馆的造型是一个想象中未来世界的轮廓,顶部是一片青葱的草地。观众可在十分
钟内乘坐环状缆车从底楼到顶楼。而法国馆以“感性城市”为题,顶部也是一片绿色。屋顶的
草坪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草坪呈现绿色是因为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5
细胞呼吸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细胞的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的厌氧呼吸产生的ATP比需氧呼吸的多
B.?细胞的厌氧呼吸在细胞溶胶和线粒体嵴上进行
C.?细胞的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过程中都会产生丙酮酸
D.?若适当提高苹果果实贮藏环境中的O2浓度会增加酒精的生成量
2.在“乙醇发酵实验”活动中,以酵母菌和葡萄糖为材料,用澄清石灰水检测CO2
,
装置简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溶液为澄清石灰水,乙溶液为酵母菌和葡萄糖混合液
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会产生CO2
C.?若向混合液中通入空气,酵母菌的乙醇发酵速率会减慢
D.?若水浴温度过高使乙醇的生成速率下降,其原因是乳酸脱氢酶活性下降
3.各取未转基因的水稻(W)和转Z基因的水稻(T)数株,分组后分别喷施蒸馏水、寡霉素和NaHS03
,
24
h后进行干旱胁迫处理(胁迫指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不利的环境因素),测得未胁迫和胁迫8
h时的光合速率如图所示。已知寡霉素抑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ATP合成酶的活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寡霉素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抑制线粒体外膜上[H]的传递??????????B.?寡霉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作用部位是叶绿体中的基质
C.?转Z基因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且增加寡霉素对光合速率的抑制作用??????????D.?喷施NaHS03促进光合作用.且减缓干旱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
4.以酵母菌和葡萄糖为材料进行“乙醇发酵实验”,装置图如下。下列关于该实验过程与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将温水化开的酵母菌悬液加入盛有葡萄糖液的甲试管后需振荡混匀??????????B.?在甲试管内的混合液表面需滴加一薄层液体石蜡以制造富氧环境
C.?乙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推知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了CO2??????????D.?拔掉装有酵母菌与葡萄糖混合液的甲试管塞子后可闻到酒精的气味
5.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厌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厌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多数用于合成ATP
B.?厌氧呼吸第一阶段是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CO2
C.?成熟苹果的果肉细胞缺氧时主要进行乳酸发酵
D.?人体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乳酸可运至肝细胞再生成葡萄糖
6.如图为以葡萄糖为底物的需氧呼吸的部分物质变化如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转变成乙和丁的过程发生在细胞溶胶中???????????B.?乙转化成丙和丁的过程中有CO2产生
C.?催化丙转化成丁的酶主要存在线粒体基质???????????D.?上述物质转化过程中均能产生ATP
7.下图为以葡萄糖为底物的需氧呼吸的过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缺氧情况下,阶段
C
受抑制,阶段
A.?B
不受抑制
B.?在阶段
A,葡萄糖中的大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
C.?线粒体内膜上有催化柠檬酸循环与电子传递链的酶
D.?从丙酮酸(C-C-C)到
C-C
的过程中有
ATP
生成
8.如图表示某植物在其他条件均适宜时的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温度范围约为0~40℃
B.?总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的最适温度不相同
C.?光合作用相关的酶对温度的敏感性较细胞呼吸的酶更大
D.?与a点相比,b点时叶绿体内的三磷酸甘油酸合成速率明显增加
9.为探究CO2浓度倍增对于干早胁迫下黄瓜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某农科院在适宜温度的条件下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其中如图为Q光照强度下的测定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干早胁迫可能会提高黄瓜幼苗的脱落酸含量,CO2浓度倍增会降低相对气孔开度
B.?当A组净光合速率为12umol·CO2·m-2·s-1时,限制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C.?CO2浓度倍增能使光饱和点变大,其他环境条件适宜情况下,光照强度等于全日照才能达到光饱和点
D.?干早胁迫降低光合速率的直接原因是土壤含水量不足;CO2浓度倍增,黄瓜幼苗可能通过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来增加抗早能力。
10.下列关于肌肉细胞厌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乳酸可运至肝细胞再生成葡萄糖??????????B.?肌肉厌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多数用于合成ATP
C.?肌肉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厌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CO2??????????D.?人体肌肉细胞厌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转变成葡萄糖不需要要消耗能量
11.下列关于细胞厌氧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乳酸菌能进行厌氧呼吸,氧气对乳酸菌有毒
B.?细胞通过厌氧呼吸可以快速地利用葡萄糖产生ATP
C.?肌肉细胞进行厌氧呼吸时丙酮酸被丙酮酸脱氢酶还原成乳酸
D.?人体细胞厌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运至肝脏再生成葡萄糖属于吸能反应
12.如图为某植物每10粒种子在成熟过程中两项指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种子干物质快速积累时期,呼吸作用旺盛
B.?种子成熟后期,结合水相对含量减少,呼吸速率下降
C.?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D.?种子呼吸速率下降有利于干物质合成
13.将植物细胞中的线粒体提取出来,放入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注入某种物质,测得有氧气的消耗,注入的物质不可能是(???
)。
A.?葡萄糖???????????????????????B.?丙酮酸???????????????????????C.?细胞溶胶和葡萄糖???????????????????????D.?以上都不可能
14.下列细胞中,其厌氧呼吸过程会产生乳酸的是(????
)
A.?密闭塑料袋中苹果的细胞????????????????????????????????????B.?用于酿酒的酵母菌
C.?剧烈奔跑时的马骨骷肌细胞????????????????????????????????D.?浇水过多的玉米根部细胞
15.某染料(氧化型为无色,还原型为红色)可用于种子生活力的鉴定,某同学将吸胀的小麦种子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并进行染色实验来了解种子的生活力,结果如表所示。
分组
甲组
乙组
处理
种子与染料混合保温
种子煮沸后与染枓混合保温
结果
种子中的胚呈红色
种子中的胚未呈红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
B.?乙组胚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能将染料运出细胞
C.?种子中胚细胞代谢活动的强弱会影响染色效果??????????
D.?呼吸作用产生的NADPH使染料变成红色
二、综合题
16.不同氮素水平对某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检测植物某种生理作用的装置。请回答:
(1)欲测定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需要________(溶剂)提取光合色素,并用________方法分离色素。
(2)相同且适宜条件下,低氮组植物氧气释放速率较低,原因是________。若此时高氮组光合作用速率较偏高氮组快,原因可能是叶绿体基质中________。
(3)若溶液X是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红色液滴移动的数值表示________量,该种物质在植物细胞中参与的反应是________(写具体化学变化)。
(4)若溶液X是二氧化碳缓冲液(可维持装置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变),在某种光照条件下,红色液滴不移动,表明此时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
17.下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的部分代谢过程,请据图分析下列问题:
(1)一种药物可抑制癌细胞快速增殖,使其停留在分裂间期,可能是抑制了图中________(填序号)过程,其原理是________。
(2)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据此说明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为________,与正常细胞相比,①~④过程在癌细胞中明显增强的有________(填编号),从而导致癌细胞周围内环境的pH________,成为癌细胞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18.某生物科技小组利用温室无土栽培草莓进行了一些探究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无土栽培的营养液除含有水分外,还需要一定比例的草莓生长所必需的各种________,植物生长时,从空气中主要获得________元素。营养液还需要不停地搅动或让其处于流动状态,请说明理由________。
(2)要研究草莓的呼吸作用,需要将草莓放置在________条件下,理由是________。
(3)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活动中,选用草莓幼苗,用含有100
mmol/L
NaCl的完全营养液进行培养,测定其光合作用速率和气孔导度,结果如图所示。
?
本实验可推出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实验需要设置________作为对照。测量光合作用速率的指标除本实验采用的之外,还可采用________。
(4)除合理施肥外,还可以提高产量的措施有________(答两点即可)。
19.科学家常用呼吸商(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O2的消耗量)表示生物有氧呼吸能源物质的不同。测定呼吸商的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装置乙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的数值是________。
(2)若生物材料选择正在发芽的花生种子,关闭活塞,在25°C下经10
min
读出装置甲和装置乙的有色液滴分别向左移动200
mm和20
mm,则该花生发芽种子的呼吸商是________。
(3)实验设置装置丙的目的是________。
(4)若生物材料选择酵母菌,给其提供葡萄糖培养液,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装置甲的液滴向左移动,而装置乙的液滴没有移动,试解释其中的原因:________。又过了较长时间,装置乙的液滴最可能向
________移动。
20.在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上,“低碳”演绎得美妙绝伦。
(1)英国馆的展区核心是“种子圣殿”。请分析在玉米种子萌发初期,种子内还原性糖的含
量将________。
(2)日本馆的展示主题是“像生命一样会呼吸的建筑”。回答下列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问题:
如图表示小麦种子在不同氧气浓度下的氧气吸收和无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
①图中若
P
代表的呼吸方式在氧浓度为
b
时消耗了
Amol
的葡萄糖,则
Q
代表的呼吸方式在
氧浓度为
b
时消耗的葡萄糖为
________。
②为了做到种子安全贮藏,抑制其呼吸作用,应控制的条件是
________。
③写出
O2
浓度为
d
时细胞呼吸的有关方程式:________。
(3)瑞士馆的造型是一个想象中未来世界的轮廓,顶部是一片青葱的草地。观众可在十分
钟内乘坐环状缆车从底楼到顶楼。而法国馆以“感性城市”为题,顶部也是一片绿色。屋顶的
草坪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草坪呈现绿色是因为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C
【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解析】A、需氧呼吸是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的过程,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产生大量ATP,而厌氧呼吸的产物乳酸或乙醇中还储存着能量,产生的ATP少得多,A错误;
B、细胞的厌氧呼吸在细胞溶胶中进行,B错误;
C、细胞的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都是糖酵解过程,将1个葡萄糖分子转变为2个丙酮酸分子,C正确;
D、若适当提高苹果果实贮藏环境中的O2浓度,会抑制细胞的厌氧呼吸,酒精的生成量减少,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呼吸是细胞内进行的将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或小分子有机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分为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需氧呼吸必须有氧参加,氧气把糖分子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包括糖酵解、柠檬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三个阶段;厌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发生,包括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两种。
2.D
【考点】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解析】A、由题目可知,检测二氧化碳用的是澄清石灰水,所以甲为澄清石灰水,而乙为酵母菌的培养场所,所以需要葡萄糖,A不符合题意
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碳酸钙,所以可以说明产生了二氧化碳,B不符合题意
C、产生乙醇的为无氧呼吸,所以若通入空气,则无氧呼吸比例减小,速率会减慢,C不符合题意
D、酵母菌进行的是乙醇发酵,所以体内没有乳酸脱氢酶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一.实验原理:
(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方程式:有氧呼吸:C6H12O6+6H2O+O2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2)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
(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变成灰绿色。
实验装置:
二.方法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包括选择实验材料.选择实验器具、确定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实施实验→分析与结论→表达与交流。
(1)酵母菌培养液的配制
取20g新鲜的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锥形瓶A(500mL)和锥形瓶B(500mL)中
,再分别向瓶中注入240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
(2)检测CO2的产生
用锥形瓶和其他材料用具组装好实验装置(如上图),并连通橡皮球(或气泵),让空气间断而持续地依次通过3个锥形瓶(约50min)。然后将实验装置放到25-35℃的环境中培养8-10h。
(3)检测洒精的产生
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2支干净的试管中。向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体积分数为95%-97%)并轻轻振荡,使它们混合均匀,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三.实验现象及分析?
(1)现象:甲、乙装置中石灰水都变混浊,装置甲混浊快且程度高。装置乙中的B溶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装置甲中的A溶液不变色。?
(2)分析:①酵母菌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产生
CO2;②酵母菌在有氧比无氧时放出的CO2多且快;
③无氧时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
(3)实验结论: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碳。?
3.D
【考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A、已知寡霉素抑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ATP合成酶的活性。寡霉素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抑制线粒体内膜上[H]的传递,A不符合题意;
B、ATP产生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寡霉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作用部位是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薄膜,B不符合题意;
C、对比分析(W+H2O)与(T+H2O)的实验结果可知:转Z基因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对比分析(W+寡霉素)与(T+寡霉素)的实验结果可知:转Z基因可以减缓增加寡霉素对光合速率的抑制作用,C不符合题意;
D、对比分析(W+H2O)、(W+寡霉素)与(W+NaHS03)的实验结果可知:喷施NaHS03能够促进光合作用,且减缓干旱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是葡萄糖,反应方程式可以简写成:
总反应式:C6H12O6
+6H2O+6O2
6CO2
+12H2O
+能量(2870kJ的能量,38个ATP:1161kJ,其余以热能形式散失)
第一阶段(葡萄糖的初步分解):细胞质基质
C6H12O6
2CH3COCOOH(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
第二阶段(丙酮酸彻底分解):线粒体基质
2
CH3COCOOH(丙酮酸)+6H2O
6C
O2+20[H]
+少量能量(2ATP)
第三阶段([H]的氧化):线粒体内膜
24[H]+6
O2
12H2O+大量能量(34ATP)
(
2
)光合作用的过程:
联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合成ATP的原料ADP和Pi
4.B
【考点】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解析】A、将温水化开酵母菌即是活化酵母菌,将悬液加入盛有葡萄糖液的试管后振荡混匀目的是使酵母菌能充分发酵,故A不符合题意;
B、液体石蜡薄层是为了隔绝空气制造缺氧环境,故B符合题意;
C、乙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酵母菌产生二氧化碳所致,故C不符合题意;
D、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在甲试管塞子拔掉后会散发出酒精的气味,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实验中酵母菌需活化后进行实验,活化的酵母菌利用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酒精可以散发出特殊的香味,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鉴定,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来鉴定。
5.D
【考点】细胞呼吸的概念、方式与意义
【解析】解:A、厌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多数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用于合成ATP,A错误;
B、厌氧呼吸第一阶段是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能量,并不产生CO2
,
B错误;
C、成熟苹果的果肉细胞缺氧时主要进行酒精发酵,同时产生CO2
,
C错误;
D、人体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乳酸可运至肝细胞再生成葡萄糖,D正确.
故选:D.
【分析】无氧呼吸的过程:
①
?????????
(细胞质基质)
②
??????????
(细胞质基质)
或
???????????????
(细胞质基质)
6.D
【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A、图中甲是葡萄糖,乙是丙酮酸,丙是二碳化合物,丁是【H】,甲转变成乙和丁的过程是细胞呼吸第一阶段糖酵解过程,发生在细胞溶胶中,A正确;
B、乙转化成丙和丁的过程中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有CO2产生,B正确;
C、催化丙二碳化合物转化成丁【H】的酶,主要存在线粒体基质中,线粒体内膜嵴上也有,C正确;
D、乙转化成丙二碳化合物和丁【H】的过程中没有ATP生成,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胞呼吸是一系列有控制的氧化还原反应,这许多反应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糖酵解:糖酵解在细胞溶胶中进行,在糖酵解的过程中,一个葡萄糖分子被分解成两个含三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分子,分解过程中释放出少量的能量,形成少量ATP。2、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柠檬酸循环在线粒体中进行,在线粒体基质中,存在着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也有少量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在嵴上,在柠檬酸循环中,糖酵解的产物被分解形成六个二氧化碳分子,释放出少量的能量,形成少量的ATP被释放出来,一些特殊的分子进入下一个阶段。3、第三阶段,与电子传递有关的酶和合成ATP的酶镶嵌在线粒体内膜上,本阶段也在线粒体中进行,在电子传递中,特殊的分子所携带的氢和电子分别经过复杂的步骤传递给氧,最后形成水,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大量的ATP。
分析题图可知:图中甲是葡萄糖,乙是丙酮酸,丙是二碳化合物,丁是【H】。
7.C
【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A、在缺氧情况下,阶段C受抑制,进而阶段A、B也受影响,A错误;
B、在阶段A,即糖酵解阶段,葡萄糖被分解成两个含三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分子,分解过程中释放出少量的能量,形成少量ATP,B错误;
C、与电子传递有关的酶和合成ATP的酶镶嵌在线粒体内膜上,也有少量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在嵴上,据此可知,线粒体内膜上有催化柠檬酸循环与电子传递链的酶,C正确;
D、从丙酮酸(C-C-C)到C-C过程中没有ATP生成,D错误。
【分析】细胞呼吸是一系列有控制的氧化还原反应,这许多反应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糖酵解,糖酵解在细胞溶胶中进行,在糖酵解的过程中,一个葡萄糖分子被分解成两个含三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分子,分解过程中释放出少量的能量,形成少量ATP。
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柠檬酸循环在线粒体中进行,在线粒体基质中,存在着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也有少量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在嵴上,在柠檬酸循环中,糖酵解的产物被分解形成六个二氧化碳分子,释放出少量的能量,形成少量的ATP被释放出来,一些特殊的分子进入下一个阶段。
第三阶段,与电子传递有关的酶和合成ATP的酶镶嵌在线粒体内膜上,本阶段也在线粒体中进行,在电子传递中,特殊的分子所携带的氢和电子分别经过复杂的步骤传递给氧,最后形成水,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大量的ATP。
?
8.A
【考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解:A、图中曲线反映了温度对总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根据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可知,植物正常生长的条件是净光合速率大于0,图中曲线显示在0~45℃范围内总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植物能正常生长,故A错误;
B、根据分析可知,总光合速率最大(相当于c点)时的温度为30℃,净光合速率最大时(相当于b点)的温度约为25℃,即总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的最适温度不相同,故B正确;
C、酶对温度的敏感性是指当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时,相应速率的变化量越大,说明其敏感性就越强,据图中曲线可知,温度在0~25℃时,光合速率的增加量较呼吸速率更明显,故C正确;
D、b点温度较a点更适合光合作用的进行,即b点光合速率更高,b点时叶绿体内的三磷酸甘油酸合成速率明显增加,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温度为30°C时总光合速率最大,,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温度约为45°C,由于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所以45°C时净光合速率为0。由图可知,净光合速率最大时的温变约为25°C,呼吸速率最大时的温度约为55°C。
9.A
【考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A.
脱落酸可导致气孔开度降低,据图可知干旱条件下相对气孔开度下降,故干早胁迫可能会提高黄瓜幼苗的脱落酸含量,对比可知,CO2浓度倍增会降低相对气孔开度,A符合题意;
B.
由于图中为Q光照强度下的测定值,当A组净光合速率为12
μmol·CO2·m-2·s-1时,还未达到光饱和点,因此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和CO2浓度,B不符合题意;
C.
图中D组和B组、C组和A组相比,CO2浓度倍增能使光饱和点向右上方移动,即光饱和点变大,但光照强度在达到全日照之前,光合作用已经达到光饱和点,C不符合题意;
D.
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净光合速率降低,其原因可能是气孔开度降低,导致二氧化碳吸收减少,进而影响卡尔文循环中的二氧化碳固定速率;CO2浓度倍增能提高净光合速率,可能是通过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来增强抗旱能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实验一般要遵循的原则是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探究CO2浓度倍增对于干早胁迫下黄瓜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自变量是CO2浓度、含水量,因变量是黄瓜幼苗的光合速率。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据图表分析可知: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无论是对照组还是实验组,净光合速率都增强,但气孔开度下降,对水分的利用效率增强。
10.A
【考点】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A、人体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乳酸可运至肝细胞再生成葡萄糖,A符合题意;
B、肌肉厌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多数转变为热能,少数用于合成ATP,B不符合题意;
C、厌氧呼吸产物是乳酸,不产生CO2
,
C不符合题意;
D、乳酸转变成葡萄糖需要要消耗能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过程:
①C6H12O6酶→2丙酮酸+4[H]+能量????????(细胞质基质)
②2丙酮酸+4[H]酶→2乳酸???????
(细胞质基质)
因此,C错误;
乳酸产生后进入内环境,内环境中的乳酸被运至肝脏,可在肝细胞内生成葡萄糖,该过程西药消耗能量,A正确、D错误;肌肉厌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只有一小部分用于合成ATP,B错误。
11.C
【考点】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乳酸菌能进行厌氧呼吸,氧气存在时会抑制厌氧呼吸,所以氧气对乳酸菌有毒,A不符合题意;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细胞利用厌氧呼吸可以快速地利用葡萄糖产生ATP,在短时间内维持生命,B不符合题意;肌肉细胞进行厌氧呼吸时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的催化下,被NADH
还原成乳酸,而不是丙酮酸脱氢酶还原,C符合题意;人体肌肉细胞可以靠厌氧呼吸维持短时间的活动,所产生的乳酸则被运至肝脏再生成葡萄糖,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理清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项目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不同点
反应条件
需要O2、酶和适宜的温度
不需要O2
,
需要酶和适宜的温度
呼吸场所
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
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
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细胞质基质
产物
CO2、H2O
酒精和CO2或乳酸
能量
大量
少量
释放能量
1
mol葡萄糖释放2
870
kJ的能量,其中1
161
kJ左右转移至ATP中
1
mol葡萄糖释放196.65
kJ(生成乳酸)或225
kJ(生成酒精)的能量,其中均有61.08
kJ转移至ATP中
特点
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能量完全释放
有机物没有彻底氧化分解,能量未完全释放
相同点
实质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生成ATP供生命活动利用
意义
①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②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联系
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12.A
【考点】细胞呼吸的概念、方式与意义
【解析】由图可知:种子干物质快速积累时期,呼吸速率大,即呼吸作用旺盛,A
符合题意;种子成熟后期呼吸速率下降,是由结合水增多导致的,B
不符合题意;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
不符合题意;据图可知,种子成熟后期干物质量基本不变,可见种子呼吸速率的下降不利于干物质合成,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呼吸,由曲线可知,在10-20天,种子呼吸速率逐渐增加;20-50天,种子呼吸速率逐渐下降。在10-20天,种子干重积累速率逐渐加快,20-50天,干重积累速率逐渐减慢。
13.A
【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丙酮酸可以直接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反应;葡萄糖可以在细胞溶胶中分解生成丙酮酸,但葡萄糖不能被线粒体分解。
故答案为:A
【分析】解答此题要,理清有氧呼吸的过程,把握每个阶段的场所、反应物和产物。
14.C
【考点】细胞呼吸的概念、方式与意义
【解析】A、密闭塑料袋中苹果的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是酒精和二氧化碳,A不符合题意;
B、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是酒精和二氧化碳,B不符合题意;
C、剧烈奔跑时的马骨骷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是乳酸,C符合题意;
D、浇水过多的玉米根部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是酒精和二氧化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动物和细菌细胞无氧呼吸一般产生乳酸,植物和真菌细胞一般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但马铃薯的块茎、玉米的胚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是乳酸。
15.C
【考点】细胞呼吸的概念、方式与意义
【解析】A、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证明能进行细胞呼吸的种子具有生活力,A不符合题意;
B、乙组种子煮沸后细胞膜已失去活性,种子中的胚未呈红色是细胞没有进行呼吸产生还原型物质,而不是胚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能将染料运出细胞,B不符合题意;
C、种子中胚细胞代谢活动强时,产生的还原型物质多;胚细胞代谢活动弱时,产生的还原型物质少,所以会影响染色效果,C符合题意;
D、种子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的NADH为还原型物质,能使染料变成红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呼吸是活细胞的一项重要特征。细胞代谢越旺盛,细胞呼吸越强。而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还原氢具有还原性,可以将该染料还原成红色的还原型,红色越深表明其代谢越旺盛,生命力越强。
二、综合题
16.(1)无水乙醇;纸层析法
(2)叶绿素含量低,吸收光能少,水分解速度慢;酶的含量高
(3)氧气吸收;与氢和电子结合形成水
(4)大于细胞呼吸速率
【考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据甲图可以看出,在低氮素水平条件下,植物叶肉细胞合成的叶绿素要少于偏高或高氮素水平条件;图乙装置中瓶内的气体压强增大时,则红色液滴向右移动,反正则向左移动,据此答题。
(1)叶绿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中,所以可以使用无水乙醇来提取;因不同的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所以用纸层析法课将光合色素进行分离。(2)据图甲可以看出,在低氮素水平条件下,植物叶肉细胞合成的叶绿素少,吸收光能少,水分解速度慢,所以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低氮组植物的光合速率较低,氧气释放速率较低;据图甲可知高氮组和较偏高氮组对植物合成叶绿素的影响效果是一样的,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高氮组光合作用速率较偏高氮组快,原因可能是高氮组叶绿体基质中酶的含量高。
(3)若溶液X是NaOH溶液,则装置内植物有氧呼吸,消耗了装置内的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被NaOH溶液吸收,使装置内的压强降低,使红色液滴移动,所以红色液滴移动的数值表示氧气吸收量;氧气参与细胞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即与氢和电子反应形成水。
(4)若溶液X是二氧化碳缓冲液,则该装置可用于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在某种光照条件下,红色液滴不移动,说明此时装置内的压强没有变化,即光合作用单位时间释放的氧气量与植物呼吸作用单位时间消耗的氧气的量相等,因植物非绿色部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氧气,但其右呼吸作用,要消耗氧气,所以植物的绿色部分单位时间产生的氧气的量应大于绿色部分细胞呼吸单位时间消耗的氧气的量,故此时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速率大于细胞呼吸速率。
【分析】据甲图可以看出,植物叶肉细胞合成的叶绿素偏高或高氮素水平条件多于中氮水平,显著多于低氮素水平条件;图乙装置中的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影响瓶内的气体,当瓶中气体压强增大时,则红色液滴向右移动,反正则向左移动。
(1)叶绿体中光合色素溶于有机溶剂中,所以可以使用无水乙醇来提取;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2)氮是合成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低氮素水平条件下,植物叶肉细胞合成的叶绿素少,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吸收转化的光能少,植物的光合速率较低,氧气释放速率较低;若此时高氮组光合作用速率较偏高氮组快,原因可能是叶绿体基质中酶的含量高。
(3)若溶液X是NaOH溶液,可以吸收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则一段时间后红色液滴移动的数值表示氧气吸收量,该种物质在植物细胞中参与的反应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影响装置中气体的变化,若溶液X是二氧化碳缓冲液(可维持装置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变),则液滴的移动可代表净光合作用速率。在某种光照条件下,红色液滴不移动,表明此时绿色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0,但是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速率大于细胞呼吸速率。
17.(1)②;五碳糖是核苷酸的成分,脱氧核苷酸是合成DNA的原料,抑制葡萄糖转化为五碳糖,可抑制DNA的复制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①②③;下降
【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有丝分裂的过程、变化规律及其意义
【解析】(1)一种药物可抑制癌细胞快速增殖,使其停留在分裂间期,可能是抑制了DNA的复制过程,而DNA是由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脱氧核苷酸的化学组成包括碱基、脱氧核糖(五碳糖)和磷酸,因此抑制葡萄糖转化为五碳糖,可抑制DNA的复制,故该药物可能抑制了图中②过程。(2)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由图示可知,癌细胞可进行有氧呼吸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过程,其中产无氧呼吸过程产生的ATP很少,据此说明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由以上分析可知,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的①②③过程均有明显增强,由于乳酸的大量产生,从而导致癌细胞周围内环境的pH下降。
【分析】分析图示过程可知,癌细胞能将进入细胞的葡萄糖转化成五碳糖,用于DNA的复制,也能利用葡萄糖进行正常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生成乳酸的过程。图中①表示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癌细胞,②表示葡萄糖转化成五碳糖的过程,③表示无氧呼吸第二阶段,④表示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
18.(1)矿质元素(或“矿质营养”);碳(或“C”)(或“碳、氧”);让更多氧气溶解到营养液中确保根部的有氧呼吸(合理给分)
(2)黑暗(或“遮光”);有光的条件下,光合作用会干扰呼吸作用的测定
(3)NaCl处理导致光合作用速率及气孔导度下降,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越明显;不加NaCL的完全营养液;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O2释放量、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干物质积累量
(4)提高CO2的浓度、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晚上适当降低温度,通过人工光照延长光照时间
【考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解析】(1)植物生长需要矿质营养、水分、氧气、CO2等,因此无土栽培的营养液除含有水分外,还需要一定比例的草莓生长所必需的各种矿质元素,植物生长时,从空气中主要获得C元素。无土栽培时植物的根浸泡在水中,容易缺氧,无氧呼吸积累酒精,使细胞中毒导致烂根,因此营养液还需要不停地搅动或让其处于流动状态,这样可以让更多氧气溶解到营养液中确保根部的有氧呼吸。(2)要测定草莓幼苗的细胞呼吸,为防止光合作用的干扰,需要将草莓放置在黑暗条件中。(3)根据柱形图可知,经过NaCl处理导致光合作用速率及气孔导度下降,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越明显,但该试验方案不具有排他性,因为也可能是其他因素导致光合作用速率及气孔导度下降,因此需要设置不加NaCl的完全营养液对照组。测量的光合作用速率是净光合速率,其指标除本实验采用的之外,还可采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O2释放量,或者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干物质积累量表示。(4)要提高草莓产量,可以通过合理施肥合理密植、增加CO2的浓度、延长光照时间,控制温度(白天温度高,晚上温度低)、生长调节剂处理等实现。
【分析】生物实验遵循的一般原则主要有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据图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从柱形图中可以看到NaCl处理导致光合作用速率及气孔导度下降,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越明显,据此分析。
19.(1)吸收呼吸作用释放CO2;消耗的O2和释放的CO2的体积之差
(2)0.9
(3)纠(校)正环境因素引起的实验测量误差O2
和释放的CO2
量相同
(4)酵母菌此时进行有氧呼吸,吸收的CO2;装置乙有色液滴
【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1)装置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吸收呼吸作用产生的CO2。装置乙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消耗的O2和释放的CO2的体积之差。
(2)若生物材料选择发芽的种子,关闭活塞,在25℃下经10min读出装置甲和装置乙的着色液分别向左移动200mm和20mm,则该发芽种子的呼吸商是(200—20)/200=0.
9。
(3)实验设置装置丙的目的是纠(校)正环境因素引起的实验测量误差。
(4)若生物材料选择酵母菌,给其提供葡萄糖培养液,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装置甲的液滴向左移动,而装置乙的液滴没有移动,其中的原因是酵母菌此时进行有氧呼吸,吸收的O2和释放的CO2量相同。又过了较长时间,装置乙中的酵母菌可能进行无氧呼吸,其中的液滴最可能向右移动。
【分析】分析图示,装置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吸收呼吸作用产生的CO2
,
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呼吸作用消耗的O2;装置乙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消耗的O2和释放的CO2的体积之差;装置丙的目的是校正环境因素引起的实验测量误差。
20.(1)增加
(2)A/3;低温、低氧、干燥;方程式略
(3)叶绿素不吸收绿光,
绿光被反射呈现绿色
【考点】叶绿体结构及色素的分布和作用,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1)在玉米种子萌发初期,由于只有呼吸对有机物的消耗过程,没有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过程,故种子内还原性糖的含量将下降。(2)①由分析可知,在氧浓度为
b
时
无氧呼吸(P
代表的呼吸方式)消耗了Amol
的葡萄糖,根据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此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为2Amol,结合图示可知,在氧浓度b
时,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和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是相等的,据此可知此时有氧呼吸(Q
代表的呼吸方式)消耗的氧气量为2Amol,根据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此时消耗的葡萄糖为2/6Amol,即A/3mol。
②为了做到种子安全贮藏,要设法抑制其呼吸作用,根据图示可知应将种子放在低温、低氧、干燥的条件下,因为在低氧、低温和干燥的条件下呼吸作用较弱,消耗的有机物较少。
③图中显示,在O2
浓度为
d
时无氧呼吸已经停止,此时只有有氧呼吸,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如下:
。(3)瑞士馆的造型是一个想象中未来世界的轮廓,顶部是一片青葱的草地。观众可在十分
钟内乘坐环状缆车从底楼到顶楼。而法国馆以“感性城市”为题,顶部也是一片绿色。屋顶的草坪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说明草坪植物含有光合色素,而光合色素,如叶绿素不吸收绿光,
绿光被反射呈现绿色,另外叶绿素本身也呈黄绿色和蓝绿色,故草坪呈现绿色。
【分析】题图分析:图中P表示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的无氧呼吸,Q表示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方程式如下:
无氧呼吸方程式如下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氮气浓度等)、水分等,在保持食品时,要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所以水果蔬菜保存需要低温、低氧和一定湿度的环境,而粮食保存需要低温、低氧和干燥的环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