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浮山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命题:徐
审题:唐
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座位号。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一头牛突然得病,并且发生全身抽搐,兽医除必须对症下药外,还需注射一定量的(
)
A、生理盐水 B、葡萄糖液
C、葡萄糖酸钙
D、淀粉和蔗糖
2.某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个数是(
)
A.n-m
B.n-2m
C.n+m
D.n+2m
3.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肪和生长激素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B.糖原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D.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4.若以鸡蛋蛋白液为材料进行蛋白质鉴定实验,发现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壁上。下列关于这一现象形成原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只添加了双缩脲试剂A,未添加双缩脲试剂B
B.鸡蛋蛋白液稀释不够,搅拌不匀
C.鸡蛋蛋白液不是合适的实验材料
D.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的反应时间不够长
5.右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
6.植物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这说明了高尔基体具有:(
)
A.合成蛋白质的能力;
B.合成脂肪的能力;
C.合成多糖的能力;
D.合成核酸的能力。
7.线粒体DNA上的基因所表达的酶与线粒体功能有关。若线粒体DNA受损伤,则下列细胞的功能受影响最大的是
(
)
A.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B.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水
C.神经细胞吸收K+
D.肺泡细胞吸收氧气
8.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
②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③人在寒冷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产生ATP的量增加
④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发面时间过长,面里含水量增加的原因是(
)
A.长时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水
B.有氧呼吸产生CO2和H2O
C.酵母菌自身物质分解产生水
D.酵母菌能使面粉中的结合水变成自由水
10.如下图所示,若甲表示CO2和H2O,则
(
)
A.Ⅰ是光合作用,乙是糖类和氧气,Ⅱ是呼吸作用
B.Ⅰ是光合作用,乙是呼吸作用,Ⅱ是糖类和氧气
C.Ⅰ是化能合成作用,乙是呼吸作用,Ⅱ是葡萄糖
D.Ⅰ是化能合成作用,乙是糖类和氧气,Ⅱ是呼吸作用
11.呼吸作用过程中有CO2放出时,则可判断此过程(
)
A.一定是无氧呼吸
B.一定是有氧呼吸
C.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D.一定不是酒精发酵
12.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
)
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13.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
)
A.[H]和H2O
B.[H]和ATP
C.ATP和CO2
D.H2O和CO2
14.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
B.H2O光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
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D.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基质中合成的
15.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XHYOPNQ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4种氨基酸:
半胱氨酸(C3H7O2NS);丙氨酸(C3H7O2N);
赖氨酸(C5H9O2N2);苯丙氨酸(C9H11O2N)
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后得到的氨基酸的个数为( )
A.Q+1
B.Q-1
C.P+1
D.P-1
16.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在供试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停止光照,并在黑暗中立即开始连续取样分析,在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和C5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是(
)
A.C3和C5都迅速减少
B.C3和C5都迅速增加
C.C3迅速增加,C5迅速减少
D.C3迅速减少,C5迅速增加
17.当夏季晴天无云太阳光照射强烈时,棉花的光合作用进程可形成如下图所示曲线。下面关于出现“C点”现象原因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随着光照增强,蒸腾速度加快,导致水分在中午供给不上
B.由于叶的气孔关闭,致使CO2供应不及,暗反应不能正常进行
C.积累在叶肉细胞中的淀粉等光合产物来不及运走,降低了光合速度
D.叶肉细胞膜上搬运Mg2+的载体数目有限,叶绿素合成量减少
18.下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的含量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细胞最可能是根尖成熟区细胞
B.本实验的研究方法最可能是同位素标记法
C.细胞中一条染色体(质)上有2个DNA分子的时期是d和e
D.在分裂间期中心体复制形成4个中心粒
19.一般来说参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这一生理过程的细胞器有(
)
①
线粒体②
核糖体③
高尔基体④
中心体⑤
内质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20.下图所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视野内看到最多的细胞是(
)
21.荣获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的3位科学家研究发现了调节所有真核有机体细胞周期的关键因子。其中美国的利兰·哈特韦尔发现了对各个细胞周期的最初阶段起调控作用的“START”基因,请在图中指出“START”基因起作用的时期是(
)
A.ab
B.fg
C.de
D.gh
22.依据生理特点在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还是动物细胞时,最可靠的方法是检查它的(
)
A、DNA的自我复制
B、自身蛋白质的合成
C、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
D、是否出现星射线
23.下表是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设计及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蔗糖被水解成非还原糖
B.本实验是为了验证酶的高效性
C.淀粉酶活性在60℃时比40℃高
D.淀粉酶对蔗糖的水解具有专一性
24.酶A、B、C是大肠杆菌的三种酶,每种酶只能催化下列反应链中的一个步骤,其中任意一种酶的缺失均能导致该菌因缺少化合物丁而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现有三种营养缺陷型突变体,在添加不同化合物的基本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如下表:
突变体添加物
突变体a酶A缺陷
突变体b酶B缺陷
突变体c酶C缺陷
化合物乙
不生长
不生长
生
长
化合物丙
不生长
生
长
生
长
由上可知:酶A、B、C在该反应链中的作用顺序依次是
(
)
A.酶A、酶B、酶C
B.酶A、酶C、酶B
C.酶B、酶C、酶A
D.酶C、酶B、酶A
25.Na+-K+泵由4个亚基(多肽)组成,其中一个亚基向着细胞质的一面有一个ATP结合位点和三个Na+结合位点,外表面有两个K+结合位点。这一过程利用ATP供能,将Na+从细胞内逆浓度梯度排除,将K+从细胞外逆浓度梯度运进,对此过程不正确的说法是(
)
A.
Na+和K+出入细胞是主动运输的过程
B.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这一过程可能会造成细胞膜内外产生电位差
D.
Na+-K+泵是一种可同时反向转运两种离子的载体蛋白,该过程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无关。
浮山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26.(6分)
物质的跨膜运输对细胞的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下图为物质跨膜运输几种方式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上左图中A是一层
膜。
(2)上面左图中乙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是
___
。上右图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符合上左图______种运输方式。
27.(16分)下图表示一个水稻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简图。图中①~⑤表示反应过程,A~L表示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相关物质,a、b、c表示细胞的相应结构。请据图作答:
(1)上图中,反应过程①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反应过程④的场所是___________。
(2)结构a中发生的能量转换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其他环境条件适宜而光照强度恰为光补偿点时,单位时间内A~L各物质中产生量与消耗量相等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叶肉细胞在③④⑤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在植物的一生中,①~⑤过程中产生ATP最多的应该是_______过程。
(4)干旱初期,水稻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反应过程________(填序号)受阻。小麦灌浆期若遇阴雨天则会减产,其原因是反应过程________(填序号)受阻。
28.(12分)下图中的甲、乙两图为一昼夜中某作物植株对CO2的吸收和释放状况的示意图。甲图是在春季的某一晴天,乙图是在盛夏的某一晴天,请据图完成问题:
(1)甲图曲线中C点和E点(外界环境中CO2浓度变化为零)处,植株处于何种生理活动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甲图推测该植物接受光照的时间是曲线中的________段,其中光合作用强度最高的是________点,植株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________点。
(3)乙图中FG段CO2吸收量逐渐减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致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_______逐渐减少,从而影响了暗反应强度,使化合物数量减少,影响了CO2固定。
29.(16分)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
(1)用洋葱根尖作材料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要将细胞分散开可以进行______________等操作才能实现;在该实验中,若只跟踪分生区的一个特定细胞,则无法同时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其原因是_______
_____。当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染色体时,若要提高视野的亮度,应调节__________和
。
(2)以下是几位同学进行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操作情况,请分析:
甲同学从解离液中取出材料,立即染色,实验效果很差;乙同学将已染色的材料立即盖上盖玻片观察,看不清细胞;丙同学将制好的玻片直接用高倍镜观察,花了很多时间,找不到细胞。
①甲实验效果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看不清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丙操作上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已知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周期为12小时,显微镜下计数各时期的细胞数目如下:间期880个,前期67个,中期18个,后期和末期35个,计算间期所占时间(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________。
(4)有些因素会影响细胞周期各时期的长短,实验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误差。因而对整个实验结果可能产生影响的有______________。
①取材时间 ②根尖培养温度 ③解离时间长短 ④载玻片厚度 ⑤计数的细胞是否属于分生区细胞 ⑥细胞周期各时期区分是否准确
浮山中学高一生物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中测试卷
(答案)
一、选择题
(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D
B
B
C
C
B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B
D
D
C
D
B
A
B
21
22
23
24
25
C
C
C
D
D
二、非选择题
26、(1)选择透过性
(2)协助扩散
丙
27、(1)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或类囊体)
线粒体基质
(2)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再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或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G=I、D=K(答A=B、C=J也对)
(3)⑤
①
(4)②
①
28、
(1)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等于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
(2)BF D E
(3)光照强度逐步减弱
ATP和[H]
29、
(1)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各成为一条染色体
(3)末
(4)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
(5)B ABC
30
(1)解离、捣碎、压片(写出任意一项即可) 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 光圈 反光镜
(2)①没有漂洗 ②没有滴加清水 ③应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再用高倍镜观察
(3)10.6
h
(4)①②③⑤⑥
光合速度
白天的钟点(北京时间)
A
B
C
D
E
6
8
9
10
11
12
13
15
14
16
17
18
4
2
0
-2
7
班级
姓名
座位号
……………………………………装………………………………………订………………………………线………………………………………………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