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与结论正确的是( )
A.
答案
A
B.
答案B
C.
答案C
D.
答案D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用途、性质或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
A.
利用粮食酿酒的化学过程包含:淀粉→葡萄糖→己醇
B.
在月饼包装袋中放人生石灰:防止食物氧化变质
C.
焰火的绚丽:说明只有金属单质能发生焰色反应
D.
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氢氧化铝碱性强
3.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共同特点是( )
A.
均是高分子化合物
B.
常温下,遇碘水均会显蓝色
C.
均只含有C,H,O三种元素
D.
均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
4.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
A.
葡萄糖与果糖
B.
戊烷与新戊烷
C.
乙烷与乙烯
D.
甲烷与丁烷
5.酯类化合物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类型是
( )
A.
中和反应
B.
消去反应
C.
加成反应
D.
酯化反应
6.下列各项中“操作或现象”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
A.
制备Fe(OH)3胶体,操作或现象是向25mL沸水中逐滴滴加饱和FeCl3溶液5~6滴,并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时停止加热
B.
证明蛋白质在某些无机盐溶液作用下发生变性,操作或现象是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有沉淀析出;再把沉淀加入蒸馏水中
C.
测定氯水的pH,操作或现象是用玻璃棒蘸取氯水滴在pH试纸上,观察
D.
证明溶液中存在平衡:Fe3++3SCN﹣?Fe(SCN)3,操作或现象是将1
mL
KSCN溶液与1
mL
同浓度
FeCl3溶液充分混合;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颜色加深
7.下列有关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淀粉、纤维素、葡萄糖、油脂等都能在人体内水解并提供能量
B.
苯分子中的碳碳键不同于乙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因此苯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C.
乙醇、乙酸、乙酸乙酯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
D.
将石油分馏可以获得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乙烯
8.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
A.
棉花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水解产物相同
B.
苯和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均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
乙酸乙酯和油脂互为同系物
D.
甲烷和乙醇均能发生取代反应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蚕丝、过氧化氢酶、核酸充分水解后均可得到α﹣氨基酸
B.
某些铝硅酸盐形成的分子筛中有许多笼状空穴和通道,可作干燥剂、离子交换剂、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等
C.
酸碱质子理论进一步扩大了人们对酸碱的认识,可以解释一些非水溶液中进行的酸碱反应等问题
D.
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应用STM技术可实现对原子或分子的操纵
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油脂含C,H,O三种元素,属于酯类
B.
蛋白质、糖类物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
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也是混合物
D.
用溴水可以将甲烷和乙烯区分开
11.请用所学有机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其中正确的是( )
A.
用大米酿造的酒在一定条件下密封保存,时间越长越香醇
B.
欲将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性质,可加CuSO4溶液
C.
乙烯使溴水褪色与苯使溴水褪色的原因相同
D.
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高温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油脂是高分子化台物,水解可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
B.
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不属于胶体
C.
C3H8和C5H12不一定互为同系物
D.
煤干馏可获得煤中含有的煤焦油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油、花生油都是油脂
B.
碘元素遇淀粉溶液变蓝色
C.
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51的铯原子:
D.
CO2的电子式:
14.葡萄糖C6H12O6与果糖C6H12O6是同分异构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与果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不能用银镜反应鉴别二者,但可以用溴水或氢氧化钙鉴别二者
B.
葡萄糖与果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都能被新制的Cu(OH)2氧化,不能用银镜反应鉴别二者
C.
葡萄糖是醛糖,能发生银镜反应,果糖是酮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可以用银镜反应鉴别二者
D.
葡萄糖是醛糖,果糖是酮糖,可以用新制的Cu(OH)2鉴别二者
15.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误食重金属盐可立即喝鲜牛奶或鸡蛋清解毒
B.
高温结构陶瓷及压电陶瓷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
服用Al(OH)3胶囊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无任何副作用
D.
高铁酸钾(K2FeO4)是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既能消毒杀菌又能净水
二、实验题(共3小题)
16.亚甲基蓝(Methylnene
Blue)在碱性条件下与葡萄糖作用生成亚甲基白(Methylene
White),亚甲基蓝的结构简式:
著名的蓝瓶子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如图示在250mL锥形瓶中,依次加入2g
NaOH、100mL
H2O和3g葡萄糖,搅拌溶解后,再加入3滴~5滴0.2%的亚甲基蓝溶液,振荡混合液呈现蓝色;
②塞紧橡皮塞(活塞a、b关闭),将溶液静置,溶液变为无色;
③再打开瓶塞,振荡,溶液又变为蓝色;
④再塞紧橡皮塞,将溶液静置,溶液又变为无色,以上③、④可重复多次。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某学生将起初配得的蓝色溶液分装在A,B两支试管中(如上图,A试管充满溶液,B中有少量溶液),塞上橡皮塞静置片刻,两溶液均显无色,若再同时振荡A,B试管,能显蓝色的是_________(填“A”或“B”);
(2)若塞紧锥形瓶塞并打开活塞a、b,通入足量氢气后,再关闭活塞a、b并振荡,溶液能否由无色变为蓝色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若塞紧锥形瓶塞并打开a、b通入足量氧气,溶液能否由无色变为蓝色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3)上述转化过程中,葡萄糖的作用是_________,亚甲基蓝的作用是_________;
(4)上述实验中葡萄糖也可用鲜橙汁(其中含丰富维生素C)代替,这是因为维生素C具有_________;
(5)该实验中③、④操作能否无限次重复进行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_________。
17.2008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与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以表彰三人因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做出的贡献.蛋白质是一类复杂的含氮化合物,每种蛋白质都有其恒定的含氮量[约在14%~18%(本题涉及的含量均为质量分数)],故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测定常用凯氏定氮法,其测定原理是:
Ⅰ.蛋白质中的氮(用氨基表示)在强热和CuSO4、浓H2SO4作用下,生成一种无机含氮化合物,反应式为:2(﹣NH2)+H2SO4+2H+ _________ ;
Ⅱ.该无机化合物在凯氏定氮器中与碱作用,通过蒸馏释放出NH3,收集于H3BO3溶液中,生成(NH4)2B4O7;
Ⅲ.用已知浓度的HCl标准溶液滴定,根据HCl消耗的量计算出氮的含量,然后乘以相应的换算系数,即得蛋白质的含量。
(1)上述原理第Ⅰ步生成的无机含氮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____;
(2)乳制品的换算系数为6.38,即若检测出氮的含量为1%,蛋白质的含量则为6.38%.不法分子通过在低蛋白含量的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Melamine)来“提高”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导致许多婴幼儿肾结石。
①三聚氰胺的结构如图所示,其化学式为_________,含氮量(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②下列关于三聚氰胺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_;
A.三聚氰胺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无色无味,所以掺入奶粉后不易被发现
B.三聚氰胺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
C.三聚氰胺呈弱碱性,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③假定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为16%即为合格,不法分子在一罐总质量为500g、蛋白质含量为0的假奶粉中掺入_________g的三聚氰胺就可使奶粉“达标”。
18.淀粉水解的产物(C6H12O6)用硝酸氧化可以制备草酸,装置如图1所示(加热、搅拌和仪器固定装置均已略去):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1:1的淀粉水乳液与少许硫酸(98%)加入烧杯中,水浴加热至85℃~90℃,保持30min,然后逐渐将温度降至60℃左右;
②将一定量的淀粉水解液加入三颈烧瓶中;
③控制反应液温度在55~60℃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一定量含有适量催化剂的混酸(65%HNO3与98%H2SO4的质量比为2:1.5)溶液;
④反应3h左右,冷却,减压过滤后再重结晶得草酸晶体.硝酸氧化淀粉水解液过程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C6H12O6+12HNO3→3H2C2O4+9NO2↑+3NO↑+9H2O
C6H12O6+8HNO3→6CO2+8NO↑+10H2O
3H2C2O4+2HNO3→6CO2+2NO↑+4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加入98%硫酸少许的作用是:_________;
(2)实验中若混酸滴加过快,将导致草酸产量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
(3)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所用的试剂为_________;
(4)草酸重结晶的减压过滤操作中,除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使用属于硅酸盐材料的仪器有_________;
(5)将产品在恒温箱内约90℃以下烘干至恒重,得到二水合草酸.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称取该样品0.12g,加适量水完全溶解,然后用0.020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杂质不参与反应),此时溶液颜色变化为_________,滴定前后滴定管中的液面读数如图2所示,则该草酸晶体样品中二水合草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三、填空题(共3小题)
19.在①油脂
②纤维素
③蛋白质三种物质中,可用于制肥皂的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遇浓硝酸显黄色的是_________,可用于造纸的是________。
20.化学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医关系密切:
(1)油脂、淀粉、蛋白质是我们食物中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在人体内都能发生水解。
①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②上述三种物质不属高分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_,若要检验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已经发生了水解,可取少量水解实验的溶液加入_________(填试剂的名称),加热后再根据实验现象判断;若要检验淀粉没有完全水解的,可取少量水解溶液加入几滴________,应观察到出现蓝色;
③蛋白质在人体内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写出氨基酸共同含有的官能团的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___和﹣COOH;
(2)现在越来越多的自行车采用铝合金作材料,它不仅轻便美观,而且也很耐久.它能长期使用的原因是_________,橡胶是制造轮胎的重要原料,天然橡胶通过硫化措施使其分子转变为_________分子结构可增大强度和弹性;
(3)聚丙烯腈﹣合成腈纶又称人造羊毛,丙烯腈为CH2=CHCN,请写出聚丙烯腈的结构简式_________,生活中除常用的氯系消毒剂外,过氧乙酸是另一种常见消毒剂,主要是因为其结构中含有_________而表现出强氧化性;
(4)_________形成的合金被称为“亲生物金属”,广泛作为人造骨的材料.为防止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悬浮颗粒物进入大气,可以将混有悬浮颗粒物的气体通过沉降进行处理;
(5)居室装修所用的有些石材会释放出一种放射性物质,长期接触可能引起癌症,免疫功能异常,该放射性物质主要是_________(填写该物质的名称);
(6)氢氧化铝、碳酸镁都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不适,请分别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1.下表是某食品包装袋上的说明,从表中的配料中分别选出一种物质在相应的横线上。
(1)富含蛋白质的物质是_________;
(2)富含糖类的物质是_________;
(3)富含油脂的物质是_________;富含维生素的物是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A,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NH4)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蛋白质发生了盐析不是变性,故A错误;
B,和氯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有氯化银、硫酸钡,所以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故B错误;
C,苯和溴水不反应,只是苯萃取了溴水中的溴而使溴水褪色,故C错误;
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吸水性和脱水性,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黑,放热,体积膨胀,放出刺激性味的气体,是利用了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且该反应中有C,SO2和CO2等生成,故D正确。
2.【答案】A
【解析】A.淀粉属于多糖,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含有醛基能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己醇,故A正确;
B.生石灰不具有还原性,不能防止食物氧化变质,故B错误;
C.焰色反应属于元素的性质,不是单质的性质,故C错误;
D.氢氧化铝属于两性氢氧化物,具有弱碱性和弱酸性,故D错误。
3.【答案】D
【解析】A.糖类中的单糖、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
B.只有淀粉遇到碘才变蓝,故B错误;
C.蛋白质除了含有C,H,O外,还含有N、S、P等元素,故C错误;
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均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故D正确。
4.【答案】D
【解析】深刻理解概念是解题的关键。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或者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A,B是同分异构体。C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D对。
5.【答案】D
【解析】酸与醇的反应类型是酯化反应,D对。
6.【答案】A
【解析】A,制备Fe(OH)3胶体,操作或现象是向25mL沸水中逐滴滴加饱和FeCl3溶液5~6滴,并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时停止加热,得到氢氧化铁胶体,符合制备操作,故A符合;
B,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有沉淀析出,是蛋白质遇到硫酸钠溶液发生的盐析,再把沉淀加入蒸馏水中会继续溶解,不能证明蛋白质的变性,故B不符合;
C,用玻璃棒蘸取氯水滴在pH试纸上,因为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是酸变色,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使颜色褪去,不能测定PH,故C不符合;
D,Fe3++3SCN﹣?Fe(SCN)3,是形成的化学平衡,将1
mL
KSCN溶液与1
mL
同浓度
FeCl3溶液充分混合,等物质的量混合,铁离子过量,加入KSCN溶液,SCN﹣离子浓度增大和铁离子反应,溶液颜色也加深,故D不符合。
7.【答案】C
【解析】A.人体内无纤维素酶,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故A错误;
B.苯能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
C.乙酸和碳酸钠溶液混合产生气体,乙醇和碳酸钠溶液互溶,乙酸乙酯和碳酸钠溶液不互溶,产生的现象不同,所以能鉴别,故C正确;
D.石油分馏无法获得乙烯,石油裂解可以得到乙烯,故D错误。
8.【答案】D
【解析】A.棉花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所以水解产物不同,故A错误;
B.苯使溴水褪色,产生萃取现象,属于物理变化,乙烯和溴的加成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乙酸乙酯和油脂的结构不同,所以不属于同系物,故C错误;
D.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乙醇能与浓HBr发生取代反应,则甲烷和乙醇均能发生取代反应,故D正确。
9.【答案】A
【解析】A.核酸水解后得到许多核苷酸,得不到氨基酸,故A错误;
B.铝硅酸盐形成的分子筛表面积较大,可作干燥剂、离子交换剂、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故B正确;
C.酸碱质子理论可以解释一些非水溶液中进行的酸碱反应等问题,故C正确;
D.扫描隧道显微镜可观察到分子,应用STM技术可实现对原子或分子的操纵,故D正确。
10.【答案】B
【解析】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酯类,故A正确;
B.糖类中的单糖不能水解,故B错误;
C.石油和汽油是多种烃的混合物,故C正确;
D.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甲烷不能,故D正确。
11.【答案】A
【解析】A.大米酿的酒长时间密封保存,会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有香味的酯,因此,时间越长越香醇,故A正确;
B.欲将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性质,可如入饱和Na2SO4溶液;CuSO4溶液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故B错误;
C.苯不含碳碳双键,所以苯和溴水不发生加成反应;苯是非极性分子,溴是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溴易溶于苯而使溴水褪色;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所以两种物质使溴水褪色的原因不同,故C错误;
D.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故D错误。
12.【答案】B
【解析】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达不到高分子的标准,油脂可以在酸性、碱性、酶催化三种条件下发生水解,而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就不是甘油和高级脂肪酸,而是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故A错;
B,在三种分散系中,只有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不属于胶体,应该属于溶液,故B正确;
C,C3H8和C5H12均符合通式CnH2n+2,故均属于烷烃,所有烷烃结构都相似,C3H8和C5H12在分子组成上相差2个CH2,故C3H8和C5H12互为同系物,故C错误;
D,煤通过干馏可以生成煤焦油,属于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而不是煤中本身含有煤焦油,煤焦油是后来反应得到的,故D错误。
13.【答案】C
14.【答案】A
【解析】果糖不含—CHO,但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异构化,也能发生银镜反应。鉴别二者可以用溴水或氢氧化钙。葡萄糖含—CHO,可以被新制的Cu(OH)2氧化,果糖不能。只有A对。
15.【答案】C
【解析】A.重金属盐可以是蛋白质变性,所以误食后会中毒,服用大量的蛋清和牛奶后,可以和重金属反应,变为不被吸收的物质,减弱对肠胃的影响,故A正确;
B.高温结构陶瓷及压电陶瓷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正确;
C.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故C错误;
D.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可致蛋白质发生氧化而变性,高铁酸钾被还原生成Fe3+,水解生成具有吸附性的Fe(OH)3胶体而达到净水作用,故D正确。
16.【答案】(1)B
(2)不能;能
(3)还原剂;催化剂(或催化剂兼作指示剂)
(4)还原性
(5)不能;一段时间后,葡萄糖全部转化为其他物质
【解析】(1)试管B中含有氧气,能将葡萄糖氧化,溶液显蓝色,而试管A中物氧气,不能将还原性葡萄糖氧化,故答案为:B;
(2)由于充入的是H2,也无氧化剂O2,不能变为蓝色;充入O2后则能被氧化而变为蓝色;
(3)葡萄糖被O2氧化,故作还原剂,亚甲基蓝作指示剂或催化剂;
(4)由于维生素C可代替葡萄糖,故具有还原性;
(5)实验不能无限进行,因葡萄糖最终被消耗尽(注:一段时间后葡萄糖发生异构化分解及聚合,当溶液呈黄棕色时反应不能再进行下去)。
17.【答案】(1)(NH4)2SO4(2)①C3H6N6;66.7%
②AC
③18.8
18.【答案】(1)催化剂的作用(2)温度过高,硝酸浓度过大,导致H2C2O4进一步被氧化(3)碘水(4)布氏漏斗、吸滤器(5)无色突变为淡紫色且半分钟不褪色;84%
19.【答案】①;③;②
【解析】①油脂(动物油、植物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进行皂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盐(肥皂)和丙三醇(甘油);②纤维素可以用来造纸;③蛋白质遇浓硝酸显黄色。
20.【答案】(1)①高级脂肪酸、甘油
②油脂;新制氢氧化铜或银氨溶液;碘水
③﹣NH2
(2)铝表面能形成致密氧化层具有抗腐蚀性;体型网状分子
(3);﹣O﹣O﹣或过氧基
(4)钛
(5)氡
(6)Al(OH)3+3H+=Al3++3H2O
MgCO3+2H+=Mg2++H2O+CO2↑
【解析】(1)①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最终水解为高级脂肪酸与甘油;
②油脂分子量小于10000,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碱性条件下,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或银氨溶液,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或有银镜现象产生,说明淀粉已经水解;溶液中滴入碘水,若不变蓝,说明淀粉完全水解;
③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最终转化为氨基酸,氨基酸共同含有的官能团的结构简式分别为氨基和羧基;
(2)铝化学性质活泼,表面的铝容易被氧化为一层致密的氧化薄膜,保护内部的铝不再被腐蚀;天然橡胶通过硫化处理,使它的分子转化为体型网状结构,从而增大橡胶的强度;
(3)丙烯腈通过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腈,聚丙烯腈的结构为,过氧化氢是一种常见的杀菌消毒剂,其原因是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一种叫做“过氧基”的物质;
(4)钛和钛合金:性质:优异的耐腐蚀性,对海水、空气和若干腐蚀介质都稳定,可塑性好,强度大,密度小,又称亲生物金属;
(5)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如有些含有铀、钍的花岗岩会释放出放射性气体氡;
(6)胃酸的主要成分为盐酸,胃酸与氢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胃酸与碳酸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CO3+2H+=Mg2++H2O+CO2↑。
21.【答案】(1)鲜鸡蛋、奶粉(2)精面粉(或白砂糖)(3)精炼植物油(或奶油);柠檬汁
【解析】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1)鲜鸡蛋、奶粉中富含蛋白质;
(2)精面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白砂糖属于糖类;
(3)精炼植物油、奶油中富含油脂;食盐中富含食盐;柠檬汁中富含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