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是怎样冉冉升起的?
如何把木料运上楼?
说说你的方法
滑轮
滑轮: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轮子
一、定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
二、动滑轮:轴的位置随被提物体一起运动
一、定滑轮:……
1、特点
二、动滑轮:……
1、特点
一、定滑轮
1、特点:
注意: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
实验 次数
钩码所受重力 G/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1
2
3
不省力但可改变动力的方向
F
F
实验 次数
钩码所受重力 G/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1
2
3
注意: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
二、动滑轮
1、特点:
省一半的力,
但不可改变动力的方向
G
F
G
F
G
F
G
F
L2
一、定滑轮:
1、特点: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本质:等臂杠杆
分析本质
∵L1 =L2 =r
F1 L1 = F2 L2
∴F1=F2 =G
L1
F1
G
F2
F3
O
F1=F2=F3
分析
一、定滑轮:
1、特点: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本质:等臂杠杆
3、力的方向改变,
力的大小不变。
4、移动距离:S=h
F
G
G
G
G
O
L1
L2
二、动滑轮
1、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
分析
∵L1 =2L2
F1 L1 = F2 L2
∴F1=F2/2 =G/2
G轮 G绳 f 都不计时,
考虑轮重,
不计G绳、f时,
G
F1
O
L1
L2
F2
F3
F1分析
二、动滑轮
1、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
3、力的方向改变,
力的大小改变,
竖直方向最省力。
4、移动距离:S=2h
G
F1
F1
G
F1
三、滑轮组
F1
G
G
F2
1、特点:既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动算定不算
n:
2、计算:
F=
G总
n
①竖直方向:
S=nh
v=nv物
若考虑动滑轮的重力,不计摩擦和绳重:
F=
1
n
(G物+G轮)
G轮=nF-G物
②水平方向:
F=
f
n
S=nS物
v=nv物
匀速提升同一物体G,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大小是?
F1
G
G
F2
G
F4
G
F3
F1=G/2
F2=G/3
F3=G/3
F4=G/4
F5
G
F=G/5
3、绕线:钩子开始、奇动偶定、从里向外
F
F
F
G
G
F=G/3
G
F=G/4
F=G/5
画出绕法,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
3、绕线:钩子开始、奇动偶定、从里向外
① 一动:n=2
n=3
②两动:n=4
n=5
1、小明用多大的力拉起摩托车?
F3=G总/6
2.若绳能承受的拉力为104N,起重机能一次吊起的物重?
F3=G总/4
G总=4 × 104N
3、绳子承受最大拉力F=100N,若使用一定一动滑轮组提升重物,在不计滑轮重和摩擦的情况下,最多可以提起 ____ N的重物.
300
F
二动二定:
最多500N
二动一定:
最多400N
4、物G=500N,滑轮重10N,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50N,,利用一动一定的滑轮组,如何绕线?匀速提升物体时,绳子自由端拉力大小为?(不计绳子重和摩擦)
5、细绳最大承受拉力100N,匀速提升240N的重物,至少需要几个滑轮能实现提起重物?如何装配?画出装配图(不计滑轮重和摩擦)
5、细绳最大承受拉力100N,匀速提升240N的重物,至少需要几个滑轮能实现站在地上拉起重物?如何装配?画出装配图(不计滑轮重和摩擦)
G
F
G=100N
F=30N
6、G=100N,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当绳自由端的拉力F=30N.求:
下面的绳子对重物的拉力
是多少?
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多大?
F
F'
G
G
F
F'
90N
10N
6、如图,A物体质量为2kg,在力F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读数为5N,则拉力F= N,
A受的摩擦力为____N.绳子自由端在10s内移动 m。(不计滑轮轴间摩擦)
F
A
5N
5
10
4
v=nv物=2×0.2m/s=0.4m/s
s=vt=0.4m/s×10s=4m
7、如图,不计滑轮质量和摩擦,当测力计A示数为6N时,整个系统保持静止,则测力计B的示数是___N,测力计C的示数是____N.
A
B
C
6N
2
7、如图,不计滑轮质量和摩擦,当测力计A示数为6N时,整个系统保持静止,则测力计B的示数是___N,测力计C的示数是____N.
A
B
C
6N
2
2N
2N
2N
4
4N
例1.用二定二动滑轮组来提升400N的重物,要求人站在地上用力向下拉绳。(1)画出滑轮组的绕法.
(2)不计滑轮重,拉力?
(3)实际拉力是105N,则动滑轮重?
(4)物体升高时0.1m,绳子自由端移动多少?
F
G
F= 100N
20N
0.4m
例2. A为2kg,在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m/s,弹簧测力计读数为5N,则拉力F为___N,A受的摩擦力为____N.
F
A
5N
5
10
5N
5N
1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