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柱
教材分析
《装饰柱》是人美2011课标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8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程。装饰柱,由于其古朴神秘、风格独特的造型和特殊的历史、精神内涵而备受人们关注和喜爱,它从古人的精神崇拜对象逐步演变为现代人的装饰艺术,成为广场公园里的一道美丽风景,甚至被运用于建筑装饰中,所以很多孩子对它并不陌生。本课教材中的印第安人装饰柱、埃及装饰柱,以及我们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华表等,或古朴神秘、或威严肃穆,表现了一种独具特色的美。引领学生走进装饰柱,了解装饰柱的特点、纹饰寓意,感受和表达装饰柱古朴神秘的艺术魅力及其所传递的历史和精神信息。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于色彩搭配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并能够熟练运用剪刀等工具,基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结合本课的教学特点可以多方向的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欣赏世界各地有关装饰柱的图片,了解他们的文化和造型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与实践,学习装饰柱的设计、制作方法与步骤,运用绘画、剪纸、彩泥等多种方法,设计制作有自己风格的装饰柱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了古朴精美的华表,接触到深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设计,提高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激发审美情趣。
教学方法
1.启发导入法:利用生活中常见事物作为课程内容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进行良好的铺垫。
2. 欣赏法:通过图片的欣赏让学生感受装饰柱神秘、古朴的独特美感,在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同时,直观感受美感,为创作打好基础。
3. 演示法:采用演示法,图片、教师的示范讲解有机结合充分把控课堂时间,更有效的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技能技法。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欣赏华表。
(1)出示华表图片。
教师提问:你知道它叫什么吗?它在哪?他有什么作用?
(2)播放视频了解华表。
2.利用游戏巩固知识。
游戏:试一试、点一点。(在照片上找到朝天犼、日月板、蟠龙柱)
3.华表给你带来什么感觉?
4.导入本课课题:《神奇的装饰柱》
(二)探究新知
1.了解图腾。
(1)出示蟠龙柱图片。
教师提问:
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华表上有一种我们经常看到的纹样,这是什么?(学生回答:龙纹)
教师总结: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教师提问:那什么是图腾呢?
(2)了解图腾的概念。
2.图腾类装饰柱欣赏。
(1)印第安人装饰柱
(2)苗族装饰柱
(3)契丹装饰柱
(4)景颇族装饰柱
3.感受图腾类装饰柱。
教师提问:欣赏了这么多带有图腾的装饰柱,给你带来什么感觉?
4.教师总结:
这样的装饰柱有特殊的历史、精神内涵,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随着时间的发展,它也成为广场、公园里的一道美丽的风景,发展成为现代的装饰艺术。
5.欣赏现代装饰柱。
(1)和谐阙
(2)民族团结柱
(3)鲜花装饰柱
(三)技法指导
1.提出问题。
(1)教师提问:怎样设计制作一个装饰柱呢?
(2)出示装饰柱作品图片。猜一猜下面的装饰柱是怎样制作完成的?(学生猜一猜)
2.微课示范。
播放装饰柱制作微课,让学生能快速了解不同的制作方法。
(1)彩泥制作
(2)剪纸粘贴制作
(3)剪折制作
3.游戏巩固技法。
小游戏:连一连
把作品照片同它的相对应的技法连起来。
(四)课堂实践
1.欣赏学生作品。
思考:你要做一个什么样子的装饰柱?你要运用什么方法制作?
2.学生开始制作。
布置作业要求:制作一个具有个人特色的装饰柱。
温馨提示:
(1)合理利用手中的工具,选择自己喜欢的制作方法。
(2)注意合理搭配颜色。
(3)可以合作完成。
(4)注意用剪刀安全。
(五)作品展评
1.利用FGF软件展示学生装饰柱作品照片,让学生更直观的从大屏幕中看到自己的作品,新奇中带来美术设计制作的愉悦之情。
2.选择性的点评学生作品,让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六)课后拓展
1.出示生活中常见的装饰柱,感受装饰柱在生活中的作用。
2.教师总结:让我们拥有一双寻找美的眼睛,感受我们民族的美,发现我们生活中的美,用我们的双手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