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认识区域 第一节:东北地区 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认识区域 第一节:东北地区 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1-21 17:12: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回顾旧识
地形:1中国最大平原(3个平原组成)2山1丘陵
气候:1气候类型(气候特征)1主要温度带及作物熟制2干湿地区
河流:5主要河流
甜菜:喜温凉,耐盐碱、耐干旱,生长期短
花生:喜温干燥,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亚麻:喜凉爽湿润 气候和肥沃土壤
大豆:为中温带作物,需水较多
玉米:喜高温,多分布在夏季高温多雨的地区
水稻:喜高温多雨,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
小麦:耐旱耐寒耐盐碱
1、都有哪些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为什么适合这些作物的种植?
它们的分布区分别是?
可能的不利因素是什么?


2、有中国最好吃的稻米?比南方大米营养更丰富?
是世界上能够种植水稻的纬度最高的区域?
3、单产低于南方?原因可能是?
4、但商品率却很高?以前是“苏湖熟,天下足”,现在是“龙江熟,天下足”?
三江平原与长江三角洲局部遥感影像图对比
古代主要从长三角地区,进行漕运调粮,而现在东北平原不仅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而且将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你认为有道理吗?
5、还有哪些条件促使“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形成?这让你想起哪个国家?
6、 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
讨论: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要保持和提高东北地区在全国商品粮供应中的地位,可行的途径有哪些?
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
是否可行
现代化的农业机械
传统的刀割收麦
7、东北地区发展工业有哪些有利条件?
8、比较辽中南与鲁尔工业区,在工业发展的优势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
9、鲁尔区为什么会衰落?它综合整治的经验,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哪些借鉴意义?
1958
1985
回顾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1、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不利条件?
2、都有哪些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分布区分别是?
3、东北成为世界上能够种植水稻纬度最高区域的原因?口感比南方大米好的原因?单产不如南方的原因?
4、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
5、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
6、要保持和提高东北地区在全国商品粮供应中的地位,可行的途径有哪些?
7、东北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主要工业部门和工业城市?
8、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哪些措施?
巩固练习:
1、关于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豆、高粱、谷子是该地区主要农业产品
B.甜菜是该地区重要的糖料作物
C.东北人口众多,农业商品率较低
D.该地区地形平坦、热量充足,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2、对图中①~④代表的各地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科学种田,大力发展商品粮基地
B.②地依托原有工业基础,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③地优化草场,重点发展草原畜牧业
D.④地保护天然林区,边采伐边补种
巩固练习:
3、图中说明辽中南地区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煤、铁、石油资源丰富②交通运输便利
③人口稀少,农产品丰富
④科技力量雄厚,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下列工业,不宜在东北地区发展的是( )
A.机械制造 B.石油化工
C.家具制造 D.甘蔗制糖
5、根据潍坊地区气候、地形资料,分析应该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
潍坊是一个农业大市,在发展传统农业的基础上,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等新型农业蓬勃兴起,试分析发展新型农业的好处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