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共4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20 15:2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时空坐标
学法指导
时空坐标
学法指导
抓住两条线索:(1)近代西欧思想不断解放;(2)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并不断扩展。
1.明确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和近代科学的产生:文艺复兴运动高举人文主义旗帜,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追求现世的幸福;宗教改革倡导信仰得救。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理性为核心的启蒙运动,提出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治和三权分立等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的内涵,将西方的人文精神发展到成熟阶段。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产生。
2.掌握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及其扩展:认识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重要文献折射出的世界历史上民主法制的发展进程,了解德、意、日、俄等国走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史实。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标定位
素养解读
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
(1)通过对欧洲近代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发生的原因与影响的分析,进一步认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认识对社会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等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
(2)运用唯物史观,理解文艺复兴推动了近代科学兴起,近代科学的兴起更好地推动了近代思想解放这一历史结论
(3)通过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人文主义”“理性”等相关概念的学习,培养历史解释的能力
一、文艺复兴
1.时间:14世纪到17世纪初。
2.含义:“复兴”的原意为“再生”。文艺复兴时期的部分意大利学者认为自己处于一个新时代的开端,这个新的时代会越过中世纪,直接延续古代的文化传统,古典文化将迎来再生。
3.背景
(1)根本原因: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2)文化条件
①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
②意大利拥有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又从东方汲取了大量文化养料。
(3)中坚力量: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
4.性质: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实质上却是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思维点拨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外衣的原因
(1)当时封建神学占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庞大,不允许其他思想和学说传播,封建神学的理论体系大多建立在古希腊罗马的科技、思想文化基础之上。
(2)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力与封建神学正面冲突,所以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名,而行反对封建神学,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之实。
5.精神内核:人文主义。
(1)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2)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
(3)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
(4)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误区警示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将斗争的矛头指向天主教会,但并不反对宗教信仰。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也是信仰宗教的,只是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的腐败。
6.成就
领域
人物
特点
“文学三杰”
但丁
他们创作的诗篇和小说,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
彼特拉克
薄伽丘
“美术三杰”
达·芬奇
他们的作品运用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7.扩展
(1)时间:15世纪后期,文艺复兴扩展到欧洲各地。
(2)代表:英国的莎士比亚,他的作品《哈姆雷特》《李尔王》等,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8.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
二、宗教改革
1.背景: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人们对
罗马教廷的长期盘剥日益不满。
2.兴起
(1)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撰写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痛斥教廷推销赎罪券的欺骗行为。
(2)主张
①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烦琐的宗教仪式。
②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③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拓展提升马丁·路德的主张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
马丁·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得救;每个基督徒都可以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这一思想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3.结果:德意志宗教改革形成了新教中的路德派。
4.扩展:西欧其他一些国家也进行宗教改革,建立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新教,其中瑞士的加尔文派和英国的国教影响最大。
5.影响
(1)宗教改革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
(2)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思维点拨文艺复兴在当时欧洲的影响,仅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广大人民群众更多的是通过宗教改革加入到思想解放运动中来的。
三、近代科学的兴起
1.背景: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变化。
2.兴起:16—17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
3.成果
(1)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
(2)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近代科学在光学、热学、电磁学、解剖学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步。
4.意义
(1)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2)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拓展提升近代科学的特点
从自然哲学的母体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部门,其内部也逐步明确地划分为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等学科;科学实验从生产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项独立的实践,与分析方法和数学方法一起成为推动近代科学发展的主要方法;其前期(15世纪下半期至18世纪中期)尚处于经验科学阶段,其后期(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开始进入理论科学阶段。
四、启蒙运动
1.背景
(1)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
(2)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启蒙运动应运而生。
2.含义: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
3.过程
(1)17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
(2)18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
(3)18世纪后期,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及北美地区。
思维点拨启蒙运动的高潮出现在法国的原因
启蒙运动的高潮出现在法国,而不是资本主义更加发达的英国,是因为它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在思想上的反映,是法国社会矛盾特别尖锐的产物。
4.精神内核:“理性”,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
5.主张
(1)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理性。
(2)相信进步,相信在科学和教育的作用下,社会将趋于完美。
(3)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政治思想,如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治和权力制衡等。
6.代表人物
国籍
人物
主张
法国
孟德斯鸠
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
伏尔泰
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
卢梭
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
英国
洛克、休谟

亚当·斯密
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
德国
康德
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概念阐释主权在民
主权在民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在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看来,主权是公意的具体表现,人民的公意表现为最高权力;人民是国家最高权力的来源,国家是自由的人民根据契约协议的产物,而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授予的。因此,国家的主人不是君主,而是人民,治理者只是受人民委托,因而主权只能属于人民。
7.影响
(1)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
(2)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3)启蒙思想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拓展提升思想解放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
思想解放是历史变革的先导,也是社会发展的先导。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启蒙运动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猛烈抨击和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史料实证
史料一 文艺复兴并非是对古典文化“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的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新兴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桎梏下解放出来。为此,他们不得不借用作为基督教神学的对立物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世俗的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史料二 马丁·路德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倡导者……他的神学思想强调“因信称义”;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要想称“义”,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
读史技巧史料一抓住句中转折词“并非……而是……”;理解中心句“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史料二从“因信称义”强调人的信仰自由和权利等角度去分析体现的思想与意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互动探究(1)根据史料一,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和实质。
(2)史料二中的“因信称义”体现了什么思想?有何意义?
提示:(1)特点:资产阶级用古典文化为现实政治服务。实质: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
(2)思想:人文主义思想。意义:使民众打破了对教会的迷信,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与发展。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历史解释
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1)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到17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2)从形式上看,文艺复兴是欧洲思想文化界人士复兴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实际上它不是对古典文化的简单模仿,而是一种创新,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文学、艺术、哲学、自然科学以及政治、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等领域内开展的一场新思想、新文化的革命运动。
(3)文艺复兴运动是以资本主义萌芽为经济基础,以反封建反教会为内容,并以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为目的的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典例剖析
例题1《意大利文学史》:“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可以利用自然力,可以丈量大地与天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他的活动……他奋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永恒者。”材料体现的思潮是(  )
A.自由主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形式主义
题目立意本题以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观点为载体,考查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考查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解题指导:
选项
分析
A
自由主义是以自由为主要政治价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故A项不符合题意
B
材料“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奋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永恒者”,体现了尊重人的价值、地位和作用的人文主义思想,故B项符合题意
C
理性主义认为理性是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故C项不符合题意
D
形式主义脱离现实生活,强调形式决定内容,故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B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及意义
史料实证
史料一 (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料二 国会是立法机构……按人口比例选举产生,行政权赋予总统……司法权赋予最高法院的大法官……
——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史料三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摘编自[法]卢梭《社会契约论》
读史技巧抓住史料一中的从“宗教方面”和“政治方面”来思考;把握关键句“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社会契约”和“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史料二抓住“国会”“总统”和“大法官”三个关键词。史料三中卢梭主张通过把社会和国家看作人们之间订立契约的结果,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人民主权,反对私有制及其压迫。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互动探究(1)根据史料一,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影响。
(2)史料二体现了怎样的原则?这受到了哪位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卢梭的思想有何意义。
提示:(1)主张:宗教上,反对神权统治,主张宗教自由;政治上,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说。影响:这些主张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2)原则:三权分立(立法、行政、司法)的原则。思想家:孟德斯鸠。
(3)为推翻封建专制统治,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历史解释
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1)从内容上看
①有力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动摇了封建统治。
②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套政治构想,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架构。
(2)从时间上看:对17—20世纪的人类历史乃至当今社会都产生了久远而巨大的影响。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3)从空间上看
①在欧洲,为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提供了思想武器。
②在美洲,为美国独立战争以及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依据,推动了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③在亚洲,先后激励着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典例剖析
例题2“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材料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体现在(  )
A.倡导思想自由
B.批判神权统治
C.鼓吹人性解放
D.构建新的政治体制
题目立意本题通过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比较,考查启蒙运动的特点,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解题指导:
选项
分析
A
材料没有体现倡导思想自由的内容,故A项错误
B
材料强调了构建新政治体制的内容,没有体现批判神权统治的内容,故B项错误
C
鼓吹人性解放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内容,故C项错误
D
据材料“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可知,启蒙思想家强调构建民权政府以保障人民的权力,即构建新的政治体制,故D项正确
答案:D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1.“它在注重重新审视、发现和弘扬古典文学艺术的同时,还以批判、求实的精神,勇敢地向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挑战。”材料中的“它”(  )
A.萌发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
B.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C.摧毁了罗马教会神权统治
D.设计出资本主义社会蓝图
答案:B
解析:弘扬古典文学艺术,勇敢地向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挑战的文艺复兴运动,宣传人文主义,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故B项正确;智者运动萌发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故A项错误;启蒙运动摧毁了罗马教会神权统治,故C项错误;启蒙运动思想家设计出资本主义社会蓝图,故D项错误。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2.15—16世纪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如君主专制的建立、文艺复兴的发展和宗教改革的兴起等显示了(  )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西欧社会的转型
C.国际政治体系的初建
D.整体世界的形成
答案:B
解析:15—16世纪西欧出现了一些民族独立国家,世俗的君主权力不断加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抨击了封建教会的精神独裁和封建专制制度,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西欧社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故选B项。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3.“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主要说明牛顿的发现(  )
A.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B.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C.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D.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
答案:C
解析:材料“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说明牛顿提倡理性思维,它促进了思想解放,故C项正确;牛顿力学是物理学,故A项错误;B项中“彻底”一词说法绝对,故排除;D项是智者运动的影响,故排除。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4.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其三为审判机能。”在这方面与他的主张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  )
A.洛克 B.孟德斯鸠
C.伏尔泰 D.卢梭
答案:B
解析:材料阐述的是分权思想,而且将权力一分为三,这与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的三权分立学说相似,故选B项。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5.《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启蒙运动声势最盛的这个国度,思想最终演变成行动。”“这个国度”是指(  )
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答案:B
解析:启蒙运动首先兴起于英国,在法国形成高潮,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故B项正确。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唯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摘编自[美]罗伯特·E.勒纳等《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
——摘编自王养冲《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1)根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根据所学说明启蒙运动的实质是什么。
参考答案:(1)起因:科学与知识进步促成启蒙运动。变化:从肯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发展到提倡科学与自由平等。(从崇拜人性发展到崇拜理性)
(2)局限性:仅凭假设与推理来构想学说;看不到经济与社会的辩证联系。实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可知启蒙运动的起因是自然科学的推动。第二小问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反对的是教会对人性的束缚;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反对的是封建专制制度,因此可归纳出从肯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发展到提倡科学与自由平等。第(2)问第一小问局限性,根据材料二“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可归纳出仅凭假设与推理来构想学说;根据材料二“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可归纳出看不到经济与社会的辩证联系。第二小问实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是欧洲继文艺复兴之后的第二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