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南开区期末考试试卷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
语文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
本试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小说课的兴起,应 于大学教育理念和制度的探索创新。在以往的文学教育中,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三者虽不至于分疆而治,但很难做到亲密无间。小说课却几乎 地实现了三者的交叉融合。讲授者的初衷虽不是讲成小说史,但在选讲经典篇目时,已无形中完成了类似文学史的筛选工作。课堂上对具体作品的解读,时刻要求讲授者兼具文学批评的眼光和文学理论的修养。也就是说,讲授者实际上身兼小说家、批评家和教育者等多重身份。当小说的接受对象从读者大众到学生听众时,它的表现形式也从口头讲授到整理出版。
在后续的传播中,小说课所彰显的文学趣味、观念和立场,对大众的文学解读、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可能产生的影响,难以估量。在这个意义上,小说课的兴起密切 着文学生活的变迁。
在当下的文学生活中,小说课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影响。其中最突出的是小说课起到彰显独到眼光、丰富批评类型的作用。小说课作为特殊形态的文学批评,乃是作家对作家的批评,这些批评文学未必都能达到“大师的批评”的理想境界,但至少都别开生面,引人入胜。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归功 自然而然 关联
B.归结 大势所趋 关联
C.归功 大势所趋 关注
D.归结 自然而然 关注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当小说的接受对象扩展至读者大众时,它的表现形式也从口头讲授到整理出版。
B.当小说课的表现形式从整理出版到口头讲授时,它的接受对象也从学生听众扩展至读者大众。
C.当小说课从口头讲授到整理出版时,它的接受对象也就从学生听众扩展至读者大众。
D.当小说的接受对象从读者大众扩展至学生听众时,它的表现形式也从整理出版到口头讲授。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离骚》
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战国]屈原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芰荷、芙蓉
B
《赤壁赋》
散文
[北宋]苏轼
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荆州
江陵
C
《老人与海》
小说
[英]海明威
你尽 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桑地亚哥
D
《雷雨》
戏剧
[现代]曹禺
谁指使你来的?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萍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将国际服务贸易定义为:以货物的加工、装配、维修以及货币、人员、信息等生产要素为非本国居民提供服务并取得收入的活动,是一国与他国进行服务交换的行为。包括有形的服务输入和输出,也包括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实体接触的情况下发生的无形的国际服务交换,比如卫星传送和传播等。
(摘编自刘健《服务贸易》,人民论坛网2018年9月17日)
材料二:
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长期以来,我们将制造业视为生产性劳动,将服务业视为非生产性劳动,认为非生产性劳动不创造价值。但实践表明,在产品国际化生产的曲线中,制造处于产品价值链的低端,以研发、设计为代表的服务处于产品价值链的高端,服务创造的增加值明显高于制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制造业本身也出现了服务化的趋势。
近年来,国际组织对服务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服务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链接作用,金融、运输、商务等生产性服务贸易作为中间投入,全面参与农业和制造业生产制造,不仅有利于一国宏观经济稳定,而且有利于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妇女就业,推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全球GDP增长的三分之二来自服务贸易,就业的一半以上来自服务贸易,每年新增的大部分就业来自服务贸易。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各国采取的应对疫情措施,如居家隔离、航空限制、签证放缓或停止等,对旅行、运输、航空等传统服务贸易产生重创,但却引发零售、医疗、教育、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电信服务和视听服务等线上消费爆发式增长,催生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服务贸易结构向高端化发展,为此,我国积极行动,在多方面与新型贸易结构加以对接,来适应其新发展,如我国很快适应了物联网、人工智能、3D打印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改变的国际贸易方式、贸易对象和贸易内容。
(摘编自赵瑾《何为服务贸易,服务贸易何为》《光明日报》 2020年9月8日)
材料三:
中国举办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并以此为契机,搭建起平台和桥梁,推动世界经济尽快复苏,展现中国的责任和担当。
服务贸易变得越来越便捷,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数字化的发展。数字技术改变了传统上必须面对面进行的服务形式,大大降低了成本;数字技术模糊了商品和服务贸易活动之间的区别;数字技术使企业接触到全球更多的以数字化方式连接的客户,并促进贸易活动外包。这些趋势将提升数据流、知识产权和数字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性。我国积极行动,本届服贸会上,云会议、云展览、云洽谈,这些数字科技一一实现;新出现的“云上服贸会”,是突破时间、空间、语言限制的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化会展新基建平台,凸显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大动能。
为促进服务贸易发展,推动世界服务贸易繁荣,中国积极行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维护和完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国际经贸规则。
(摘编自赵忠秀《以开放共享促进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繁荣》,中国经济网2020年9月10日)
4.下列对国际服务贸易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一国以货物的加工、装配、维修以及人员、信息、货币等生产要素为他国居民提供服务并获取效益的活动。
B.既包括有形的服务输出和输入,也包括无形的国际服务交换,后者只是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没有实体接触而已。
C.长期以来,我们认为服务业是非生产性劳动,不能创造价值,其实它不但能创造价值,而且比生产性劳动创造的价值更大。
D.金融、运输、商务等生产性服务贸易作为中间投入,全面参与农业和制造业生产制造,这属于服务贸易在发挥链接作用。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GDP增长的绝大多数、人们就业的一半以上、每年新增的就业都是来自服务贸易,可见服务贸易在经济发展、人员就业方面的作用巨大。
B.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各个国家采取居家隔离、航空限制、签证放缓或停止等措施,必然导致教育、零售、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等行业迅猛地增长。
C.数字技术可以极大赋能传统服务贸易。它可以使传统服务贸易更便捷,营利能力更强,也能使传统服务贸易开拓更多领域,创新服务形式。
D.新出现的“云上服贸会”能够突破时间、空间、语言的限制,成为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化的会展新基建平台,这都促进了数字技术的发展与运用。
6.新冠疫情影响下,传统服务贸易受到重创,不属于我国在服务贸易方面“化危为机”的积极行动的一项是( )
A.数字技术改变了传统上必须面对面进行的服务形式,使服务贸易变得便捷,大大降低了成本。
B.对接新型贸易结构,在多方面与疫情影响下催生的新型贸易结构加以对接,来适应其新发展。
C.我国举办2020年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搭建起平台和桥梁,推动世界经济尽快复苏。
D.参与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维护和完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构建更高水平的国际经贸规则。
三、(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智伯请地于韩康子,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又求地于魏桓子,复与之万家之邑一;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乃走晋阳,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沈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智伯曰:“ 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魏国都城),绛水可以灌平阳(韩国都城)也。
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以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 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张孟谈曰:“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潜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
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唯辅果在。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谿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悼之四年,晋荀瑶(智伯)帅师围郑,未至,郑驷弘曰:“知伯愎 而好胜,早下之,则可行也。”乃先保南里以待之。知伯入南里,门于桔柣之门。郑人俘酅魁垒,赂之以知政,闭其口而死。将门,知伯谓赵孟(赵襄子) :“入之。”对曰:“主在此。”知伯曰:“恶而无勇,何以为子?”对曰:“以能忍耻,庶无害赵宗乎!”知伯不悛,赵襄子由是基(憎恨)知伯,遂丧之。知伯贪而愎,故韩、魏反而丧之。
(节选自《左传》)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康子履桓子之跗 履:踩
B.君子挟才以为善 挟:怀有
C.夫德者人之所严 严:严厉
D.苟能审于才德之分 审:清楚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臣闻唇亡则齿寒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二子乃潜与张孟谈约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D.知伯贪而愎,故韩、魏反而丧之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
B.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
C.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
D.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
10.下列句子分为四组,都是智伯失败原因的一组是( )
①今智伯帅韩、魏以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
②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
③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④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
⑤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⑥知伯曰:“恶而无勇,何以为子?”
A.①②⑥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⑤
1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恰当一项是( )
A.赵襄子派张孟谈去离间韩、魏和智氏的关系。“唇亡齿寒”的道理使这两家很快就和赵氏联合了起来,结果三家袭击并灭掉了智氏。
B.赵氏掘开大堤,水淹智伯,韩、魏攻其两翼,赵襄子正面进攻,终于大败智伯的军队,杀死智伯。
C.司马光认为,才胜德是智伯失败的根本原因。贪得无厌、刚愎自用、怙恶不悛是《左传》中智伯失败的原因。
D.《左传》中这一段记叙了智伯在与赵襄子联合伐郑时,侮辱赵襄子貌丑而胆怯,于是二人交恶,此事直接导致韩、赵、魏三家灭智伯。
第Ⅱ卷
本卷共12小题,共117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 (4分)
(2) 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4 分)
13.请阐述在司马光看来,人可分为几类?他的“取人之术”是什么? (3 分)
14.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按要求作答。(8 分)
送北征
裴让之①
沙漠胡尘起,关山烽燧②惊。
皇威奋武略,上将总神兵。
高台朔风驶,绝野寒云生。
匈奴定远近,壮士欲横行。
出塞
王昌龄
骝马③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注]①裴让之:北齐河东闻喜人。东魏时曾任屯田主客郎中,又任高澄大将军主簿兼中书舍人等职。
②烽燧:烽火,白天放烟报警叫“烽”,夜间举火叫“燧”。
③骝马:长有黑鬣的红马,指骏马。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送北征》是一首早期的边塞诗,写外敌入侵,送友人北征杀敌卫国,全诗洋溢着立功疆场的豪情。
B.《送北征》由眼前事想象壮士驰骋疆场,空间上远近交错,时空跳跃,充满“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
C.《出塞》中勇武不凡的骑士,就是诗人心目中唐军将官的形象,也是诗人矢志抗敌、无时无刻不意欲拼搏战场的心灵写照。
D.《送北征》送壮士出征,预想战争结果,表现壮士慷慨赴敌的豪情;《出塞》回顾刚刚结束的战斗,塑造英姿飒爽、勇猛善战的将军形象。
(2)鉴赏“沙漠胡尘起,关山烽燧惊”中“惊”的用字之妙。(2分)
(3)《出塞》 是如何塑造英雄形象的? (3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三岁为妇,靡室劳矣。____________ ,靡有朝矣。(《诗经·氓》)
(3)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4)在《寡人之于国也》中,不仅可见孟子主张养民,从“ , , ”的论述中,还可见他主张教民。
五、(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
画不出的味道
胥得意
①女孩第一眼看到哨位上的护旗手时,竟一下子有了眩晕的感觉。她眼里的这个兵哥哥,俨然是一尊雕像被焊在了旗台上。那挺拔的身材像是青翠的柳树,阳刚中带着坚柔。
透过镜头,她看到一张刚毅的脸,浓密的眉毛下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专注而清澈,黝黑的脸庞由里到外透着健康。女孩不由得悄悄转动镜头,她期冀着能够把哨位上的护旗手看得更为清晰、仔细。女孩就读的是美术系,对于美有着异乎寻常的苛刻要求。在她的眼中,标准的男人要有形体,要有身高,要有颜值……
②镜头里的护旗手变得特别清晰,女孩甚至能看到他鼻翼上沁出的细密汗滴。女孩的心倏地一动,有了跑过去递上一块湿巾的冲动。护旗手的眼睛在镜头里一直没眨过,身姿也是纹丝未动。好在有一阵微风吹过,护旗手的眼睛轻微动了一下,女孩的心跳又加速了。她觉得护旗兵好像也在看她。阳光直直地照射着国旗台,亮晃晃的光线包裹住了护旗手。护旗手的身躯微微前倾着,身材绷直又微呈曲线。女孩甚至感觉看到了护旗手礼服下绷紧的一块块肌肉正鼓动着青春的力量。逆着光,女孩看出了护旗手脸上的棱角。这时她已经放下相机,她愣愣地怔在国旗广场的护链外面。
③女孩发现,那一米八五左右的身材竟然是嵌在长长的皮靴里面。皮靴差不多有五十公分高,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黑亮亮的光。护旗手的礼服裤子上的饰带巧妙地勾勒出他挺拔的身材,黄色的饰带像是一条细细的直尺,猛地扎进皮靴里面。皮靴可能是量身定做的,护旗兵的小腿肚上肌肉圆鼓鼓的,像是靴子里塞进了两条鱼。
④又有护旗兵换岗来了,皮靴走在大理石地面上,“咣咣”的声音如同是打击乐队中的鼓槌敲在鼓面上,铿锵有力。喊出的交接口令女孩已经听不清了,她只能看见换岗的护旗手相对着转身,他们无论转向哪个方向,整个身体还是一块钢板,围绕着脚跟上那个轴在转动。这是女孩第一次近距离看到护旗兵,以前她看到的都是在电视里。她喜欢眼前这个长焦镜头,或是此刻的延时拍摄。
⑤女孩快步跑向换岗通道。那时,下岗的护旗手正从她眼前风一样掠过。她听到了他的呼吸,但是她不知道他是否听到了她加速的心跳。她庆幸这次近距离的接触,让她有了新的发现,护旗兵的脸颊被帽子上的一条细皮带紧紧勒着,更显英俊。
⑥女孩想要接近护旗手,她通过学校申请去进行一次写生。她要画一幅护旗手的油画,当成她研究生毕业的作品。
⑦在国旗护卫队,女孩已经不知道那天见到的护旗手是哪一个了。在她眼前所有的兵,几乎都是一样的。一个刚刚结束训练的护旗手被安排成了模特,女孩没有想到她真的会离护旗手如此近。这个二十出头的护旗手的脸上满是冷峻,是这个年龄不该有的严肃。女孩架好画板后,问护旗手,能不能笑一下。护旗兵尴尬地摇下头,问怎么笑。女孩也不知道护旗手该怎么笑。
⑧女孩又问护旗手,能不能把帽子摘下来让她画。护旗手用队列当中脱帽的动作利索地脱下帽子,端在了左手臂上。动作一气呵成,丝毫不拖泥带水。女孩完全看呆了,她没有想到军人脱帽都有着节奏与美感。但女孩紧接着发现了一个问题,护旗手黝黑的脸颊上印着一道将近二厘米宽的半圆的环,白闪闪地刺眼,那是帽带系在脸颊上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那里还留着原本的肤色。女孩目光迟疑地再往上看时,她发现护旗手的头发里,竟然箍着一道环,那道环里是倒伏的浓密的头发。
⑨女孩张大了嘴。她觉得自己有些失态,做了一次深呼吸。就是那一次深呼吸,她闻到了一股特别的味道,那是和着体汗的、掺着胶皮的味道。或许,护旗手那飒爽威武的皮靴早已被刻苦训练的汗水浸透。
⑩女孩的画笔有些拿不稳了,颤抖地在画板上点点涂涂。最后她也不知道自己在画什么,画板是一片斑驳模糊,无比抽象。
(《解放军报》2018 年4月18日)
16.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小说第一段用“俨然是一座雕像被焊在了旗台上”来形容护旗手,“焊”强调了护旗手一动不动,和旗台浑然一体,突出了护旗手阳刚的一面。
B.“女孩就读的是美术系,对于美有着异乎寻常的苛刻要求”是为突出护旗手形体、身高、容颜之美,这种美震撼了女孩,使她“眩晕”。
C.文中反复出现的护旗手的“皮靴”,表现了护旗手形体之美,“皮靴” 成为贯穿小说的线索,有力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D.这篇小说描写广场上的护旗手时,着重描写他的静态,下岗的护旗手“正从她眼前风一样掠过”,写出了动态,动静相宜,突出护旗手“阳刚中带着坚柔”
E.整篇小说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塑造了护旗手的形象,结尾女孩的画板上“一片斑驳模糊,无比抽象”,而她心中的护旗手的精神则越来越具体。
17.鉴赏文中画线句子。(4 分)
18.小说①~⑤段,随着女孩对广场上护旗手的观察逐步深入,她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
化?“ 女孩”在整篇小说中起了什么作用? (6 分)
19.请依据小说内容,概括被安排成女孩模特的护旗手的形象。(4分)
20.阅读全文,说说你认为“画不出的味道”是什么?现实生活中,这种味道还可以在什么
人身上感受到? (4分)
六、(10 分)
21.为使文段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请选择最恰当选项,填写在序号处的横线上。(4 分)
生命教育要鼓励学生拓展生命的维度。生命有“四个维度”:一是 ① 。生命,是具体、多元、鲜活的,会有高低起伏、顺境逆境,要懂得用时间去疗伤,要学会用哲学、用人文艺术和时代精神去慰藉,去滋养。二是 ② 。只有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爱人以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人格、有担当、有本领,才能更好地实现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三是 ③ _。 生命需要不断修炼、不断超越,需要放下自我与得失的纠结,舍小我成就大我,在拼搏中奉献正能量。四是 ④ 。要爱惜生命、延长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要重视身心健康,加强体育锻炼,争取健康快乐地为祖国工作四十年甚至五十年。
A.生命是有长度的 B.生命是有温度的 C.生命是有深度的 D.生命是有宽度的
22.结合《论语》中关于“君子”的论述,说说“君子”具备怎样的特点? (三个特点即可) (6 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三国时期文学家李康在《运命论》中说:“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意思是“德行高于众人,众人必定会对他加以诽谤”。然而,汉代儒家学者郑玄却认为人们对“有高德者则仰慕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意为人们“看见品德高尚之人就会仰慕他,看见行为光明正大之人就会效仿他”。
“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直指人性中阴暗灰色的一面,而“有高德者则仰慕之”则直指人性中积极阳光的一面。每个时代都有德行高于一般人的杰出人物,请你关注生活,观照社会,联系自身,谈谈你是如何看待这些杰出人物的。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南开区期末考试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A
归功:把功劳归于某个人或集体。
归结:总括而求得的结论。
自然而然:不经外力作用而如此。
大势所趋:整个形势发展的趋向。(小说课实现了三者的交叉融合,强调不受外力影响,而不是发展趋势,故选“自然而然”。)
关联:事物相互之间发生牵连和影响。
关注:关心重视。
2.C“小说课”与“从口头讲授到整理出版”对应,“接受对象”与“从学生听众扩展至读者大众”对应)
3.D A引文不当B 引文不当 C海明威是美国作家
4.C“非生产性劳动比生产性劳动创造的价值更大”错。原文说“在产品国际化生产的曲线中,制造处于产品价值链的低端,以研发、设计为代表的服务处于产品价值链的高端,服务创造的增加值明显高于制造”,也就是说创造的增加值高,而非总量高。
5.C A 与原文材料二第二段“目前,全球GDP增长的三分之二来自服务贸易,就业的一半以上来自服务贸易,每年新增的大部分就业来自服务贸易”对照,缺少修饰限定语;B绝对化;D强加因果。
A讲的是数字技术的优势,答非所问 。
C.严:尊敬
A那么 B于是\竟然 C在(或引宾)\被 D顺承\修饰
B
A
D此事“直接导致韩、魏、赵三家灭智伯”有误,与《左传》原文最后一句“知伯贪而愎,故韩、魏反而丧之”相悖。
(1)才与德不同,然而世俗之人不能分辨它们,一概而论为贤明,这就是世人看错人的原因。(异,不同;莫之能辨,宾语前置;通,全,整个,皆;所以,……的原因。各1分)
(2)自古以来,国家的乱臣,家中的败子,因为才能有余而品德不足,导致家国灭亡的很多呀,难道只有智伯吗?(颠覆,灭亡;岂,反问句式;特,只。各1分,流畅1分。)
13.人分四类,有德才兼备的圣人、无德无才的愚人、有德无才的君子、无德有才的小人。(1分)如果找不到圣人、君子而委任,与其选择小人,还不如任用个愚人。(2分)
14.(1)B充满“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情感表述有误,应为杀敌报国的豪情。
(2)“惊”拟人,外敌从大漠而来,向朝廷报警的烽火使关山吃惊、震动(心惊)(1分),渲染了紧张的战争气氛\渲染了外敌入侵,国家危亡的紧张氛围。(1分)
(3)①意象运用:“骝马”“白玉鞍”“沙场”“铁鼓”“金刀”、未干的“血”等意象的使用,串联成战斗生活的画面,塑造英姿飒爽的英雄形象。②意境刻画:战场上空得寒冷月光,仍在旷野上回荡的城上催战的鼓声,构成慷慨悲壮的战场环境,烘托了英雄形象。③选材特点:不直接写战争过程,而是写战前战士骑骏马出征,斩杀敌人后血染战刀,烘托英雄形象。④侧面描写:“骝马新跨白玉鞍”,展示英雄的雄姿;采用“战罢沙场月色寒”的环境描写,烘托战争的激烈和残酷;写战争结束,鼓声犹在耳,宝刀血未干表现沙场健儿的精神抖擞与豪迈,塑造出一位英气勃勃、勇敢战斗的英雄形象。(答出一点可得3分,术语准确、分析合理\翻译合乎诗意、英雄形象、情感恰当)
15.(1)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夙兴夜寐
(3)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6.C 皮靴并非贯穿小说的线索。 D“阳刚中带着坚柔”是形容护旗手挺拔的身材像青翠的杨柳。
17.①恰切使用动词,增加生动性。如“嵌”“扎”“塞”等,突出护旗手坚毅的形象。②
使用比喻的修辞,将护旗手黄色的饰必成细细的直尺,将护旗手小腿肚子上的肌肉比喻成靴子里塞进的鱼,写出护旗手突出护旗手身姿挺拔健硕。③画面色彩丰富,黑色的皮靴、黄色饰带使护旗手形象引人注目。④叠字的使用,如“黑亮亮”“圆鼓鼓”“细细”等。⑤护旗手肖像的细节,突出他英挺的形象。(写出1点给1分,相关分析给1分)
18.心理变化:初见感到眩晕,期冀着能够把护旗手看得更为清晰、仔细——看清护旗手后心动,发现了青春的力量——看到换岗的护旗手庆幸,想要进一步接近他们。(一点1分)
作用:①女孩作为次要人物烘托主要人物形象——护旗手的坚毅品格和爱国精神;②女孩的行为推动了情节发展,初见后心动才有了后文的进一步接触;③构成小说独立视角:女孩观察护旗手由静态到动态,由观察到接触,护旗手的形象、性格品质都在女孩眼中展现。④女孩起到线索作用线,通过女孩的目见耳闻所思所想串联情节(每点1分,加满3分为止)
护旗手①二十出头,面容冷峻严肃;②动作利索,充满节奏感和美感,③训练艰苦,性格坚毅(脸上帽带的痕迹和脱帽之后头上的环);④护旗责任感与爱国精神。(一点1分)
女孩可以画出的是护旗手坚毅的脸庞和挺拔的身姿,女孩画不出的味道是护旗手坚毅顽强的品质、护旗的责任感、爱国精神。(主旨2分)
可举时代楷模的例子,也可以举平凡的祖国建设者的例子,突出坚忍不拔的意志,深沉的爱国情怀,无悔付出的坚强决心(2分)。
21.生命有“四个维度”:一是生命是有温度的。生命,是具体、多元、鲜活的,会有高低起伏、顺境逆境,要懂得用时间去疗伤,要学会用哲学、用人文艺术和时代精神去慰藉、去滋养。二是生命是有宽度的。只有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爱人以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人格、有担当、有本领,才能更好地实现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三是生命是有深度的。生命需要不断修炼、不断开拓、不断超越,需要放下自我与得失的纠结,舍小我成就大我,在拼搏中奉献正能量。四是生命是有长度的。要爱惜生命、延长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要重视身心健康,加强体育锻炼,争取健康快乐地为祖国工作四十年甚至五十年。
BDCA
22.每答出一点给2分,加满为止。
23.作文,依高考阅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