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标要求:讲述中国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一 长征的原因
二 长征的经过
三 长征的意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雕塑《地球上的红飘带》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
一、长征的原因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时间
国民党
军队人数
共产党
军队人数
指挥者
战略战术
结果
第一次
1930-1931
10万
4万余人
毛泽东
集中优势兵力,利用有利条件,寻找敌人弱点,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
胜利
第二次
20万
3万余人
第三次
30万
3万人左右
第四次
1932
30-40万
7万
周恩来
朱德
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五次反“围剿”情况表
第五次
1933
50万
8万多人
博古
李德
数据来源: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韩荣璋、肖裕声、杜魏华《中共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争始末》
“御敌于国门之外”
失败
中央苏区变得越来越小了。就像用盆子养鱼,鱼很大,盆子很小,养不活了。最后决定转移,进行长征。
——叶剑英《长征的艰险历程》
中央苏区中心瑞金
一、长征的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二、长征的经过
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
博古、李德是想将中央苏区整个家当搬到湘西去。1万多人的中央纵队,小到坛坛罐罐,大到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抬的石印机、大炮底盘,什么也舍不得丢下。
——陈典宏、张碧周《在绝境中杀出一条血路——踏访 湘江之战旧址》
1.长征的开始
(1)突围西进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2)冲破四道封锁线
广西兴安湘江战役纪念碑
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遵义红军烈士纪念碑
(3)强渡乌江、攻占遵义
2.长征的转折——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会议室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时地
1935.1 贵州遵义
内容
1.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2.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的意义
3.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1.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2.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遵义会议以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突然获得了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
——刘伯承《回顾长征》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
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3.走向胜利
(1)四渡赤水
布依族村寨——弄染寨
布依族地方首领陆瑞光
紧紧依靠群众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云南皎平渡红军渡江纪念碑
(2)巧渡金沙江
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四川·泸定铁索桥
飞夺泸定桥
浪淘沙·重过泸定桥?
张爱萍
铁索飞云空,浪涛汹汹,泸定桥横高峡中。西去平叛驱车急,往事潮涌。
当年抢英雄,敌军重重,红军冒死建奇功。而今又踏长征路,山河峥嵘。?
不怕艰难险阻,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四川甘孜飞夺泸定桥纪念碑
(3)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四川宝兴红军翻越夹金山纪念碑
四川红原县周恩来题字“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碑
(4)翻雪山、过草地
今日夹金山
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凡人不可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
——夹金山当地歌谣
今日四川若尔盖红原一带的水草地
牛皮腰带歌
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地荒原好干粮。
开水煮来别有味,野火烧熟分外香。
一段用来煮野菜,一段用来熬鲜汤。
有汤有菜花样多,留下一段战友尝。
红军过草地穿的蓑衣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到达陕北后的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
(5)吴起镇会师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
(6)会宁会师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庆祝会宁会师的会宁文庙
——长征胜利结束
会宁会师楼
三、长征的意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师英雄好汉……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军队
长征前数量
长征后数量
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
近20万
五六万人
红一方面军
8.6万
7000多人
红军长征前后人数对比
数据来源: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著《红军长征史》,第436页
1.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红军经过的省份有二亿多人民。在战斗的间隙,他们每占一个城镇,就召开群众大会,举行戏剧演出重“征”富人,解放许多“奴隶”(其中有些参加了红军),宣传“自由、平等、民主”,没收“卖国贼”(官僚、地主、税吏)的财产,把他们的财产分配给穷人。
——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长征到达陕北的彝族战士
宣传队
播种机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地区
政权
大凉山
彝、汉联合政权——冕宁县革命委员会
茂县
茂县回族苏维埃
川边藏区
中华苏维埃波巴(藏人)自治政府
陕甘宁豫海县
陕甘宁豫海县回族自治政府
中国共产党长征过程中帮助各民族建立的部分革命政权
整理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著:《红军长征史》,第435-436页
这一伟大的会合,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上,将划出一个崭新的时期。三大红军主力会合,在数量上固然会大大地增加起来,成为一极大的红军,同时质量上的加强,其程度是不可测量的。三个方面军都有极其丰富的斗争经验,有各种军事上的特长,会合之后,就将要融合为一。
——杨尚昆《全国主力红军大会合》
2.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长征精神
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