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10
古诗三首
六年级下册
第一课时
马诗
李贺
《马诗》是一首写古代战马的唐诗,是以马为题材的一组诗,共有二十三首。这首诗是其中的一首。
想想怎样才能读出古诗的节奏?
会写字
luò
chuí
záo
fén
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中唐浪漫主义诗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人称“诗鬼”。主要作品有《雁门太守行》《马诗二十三首》《梦天》等。
快走踏清秋
“走”是什么意思?
“快走”是什么意思?
你能将“清秋”进行拆分并组词吗?
跑
快跑
清爽的秋天
朗读古诗
1.学生自由读三首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边读边思考:三首古诗分别写了儿童的什么活动?
你仿佛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启发想象:千百年前边塞的战争场面是什么样子的?
边读边感受:脑海中的画面给你一种什么感觉?
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沙如雪
月如钩
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一匹怎样的马?
你是从哪个词想象到的?
你们想象到那是怎样的一种场景吗?
你是从哪个词想象到的?
金络脑
战马披挂上阵、身姿矫健的样子
快走
你看到的画面真的存在吗?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快走”是什么意思?
你体会到什么?
感受到诗人期待骑上戴着金络脑的战马驰骋战场却无法实现的心情。
李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只为了写马的轻捷矫健吗?
这首诗名为咏马,实则咏人,诗人借咏马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拓展阅读
马诗(其四)
[唐]
李贺
此马非凡马,
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
犹自带铜声。
与《马诗》(其五)有什么异同?
1.订正本课“预习卡”。
2.朗读并背诵《马诗》。
读读二十三首《马诗》中的其他几首。
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石灰吟
【唐】李贺
朗读音频
朗读视频
读了诗题,你们最想知道什么?
我们平时怎样学习古诗呢?
知——诗人
解——诗题
抓——字眼
明——诗意
想——意境
悟——诗情
石灰吟
“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
吟:吟诵、赞颂。
石灰吟:赞颂石灰。
于谦(1398——1457),字廷益,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著名的诗人,明朝名臣。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深受人民爱戴。主要作品有《岳忠武王祠》《荒村》《北风吹》等。
这石灰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让于谦感动不已,从而来吟诵赞美呢?试着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
理解诗句的内涵,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遭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身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就是石灰的一生,平平凡凡却又轰轰烈烈。
作者仅仅是在写石灰吗?
歌咏言,诗言志。——白居易
12岁的于谦写下这首诗不仅是对石灰的真实写照,而是想借石灰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志向。
托物言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于谦座右铭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于谦座右铭
大家说《石灰吟》仅仅是在赞颂石灰吗?“清白”对于石灰来说是什么?对于于谦来说呢?
“清白”有两层含义,既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表达出诗人不怕牺牲的精神和高洁傲岸的情操。
托物言志
烈火焚烧、粉骨碎身
竹石
【清】郑燮
朗读音频
朗读视频
自主读《竹石》,边读边思考:竹石是抱着怎样的态度来面对各种磨砺的?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咬”“不放松”让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比较《竹石》和《石灰吟》的不同。
小结:诗人分别借石灰石和竹子,表达了自己清白立世的人生信念和顽强不屈的精神。
想一想《马诗》《石灰吟》《竹石》这三首古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小结:这三首诗都是名为写物,实则写人,诗人都是借事物来表达自己的人生志向。
咏物诗
1.学习其他的咏物诗。
2.班里召开古诗朗诵会。
完成本课“随堂练”。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