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1春 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习作:他——了 课件(2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1春 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习作:他——了 课件(23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7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20 16:0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五年级下册
第一课时
在本单元中,我们学了哪几篇课文?哪个人物让你印象最深?
毛泽东
刘伯承
方志敏
课文都是怎样刻画这些人物的呢?
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让我们体会到人物的内心。
细读例文,完成导图。
他的眼睛闪着奇异的光芒,面孔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嘴里不停地说:“太美了!真是太美了!”他根本没听见周围喧闹的声音,整个世界对他来说好像都消失了。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他痴痴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凝望着这座雕像....
(1)读了短文,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片段中的他吗?
认真、专注、全神贯注.....
(2)你从哪句话能直接看出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他根本没听见周围喧闹的声音,整个世界对他来说好像都消失了。
(3)这句话是作者直接想象人物的内心世界,那其他句子又是关于哪些方面的描写呢?
全神贯注
神态
语言
动作
眼睛闪着奇异的光芒面孔因激动涨得通红
嘴里不停地说:“太美了!真是太美了!”
痴痴地站着
一动不动地凝望着
(1)神态摄影法
作者在描写人物的神态时,抓住了哪些方面?你能感受出片段中主人公是怎样的心情吗?
眼里的光芒,面孔通红。
激 动
学习方法
“神态摄影法”,像镜头一样将细微之处放大,将精彩之处放慢。
《青山处处埋忠骨》中,作者描写了毛主席得知爱子牺牲后“紧锁的眉头”“黯然的目光”等神态,引导读者感受人物内心的巨大痛苦。
这个单元还有哪篇课文也运用了这个方法?
(2)动作慢镜头法
①作者描写了人物的哪些动作?
站、凝望
《军神》中“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把一个动作放慢、细化
②仅仅是指一个“站”, 一次“凝望”吗?哪篇课文里也用了这个方法?
(3)语言录音法
人物当时内心是激动的,所以才会不停地说同一句话。
为什么重复同一句话呢?
“太美了!真是太美了!”
“太美了!”
贴着人物当时的内心来描写,犹如用录音机录下来一样。比如紧张时,说话会断断续续;难过时,语言中就会有很多处叹气;激动时,说话会语无伦次等。
当紧张的时候,一个人的神态、动作、语言又会是怎样变化的呢?
紧张
神态
语言
动作
眼睛到处看,没有交点;
脸色发白或发红,出红;
表情僵硬,刻意不自然。
说话前不自然的清喉;
说话结巴,尾音发颤;
发声语调刻意改变,升高。
眼睛高频率眨动;
两只手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不停地重复一个动作:抓头,摸衣角。
(3)用思维导图引路,口头创作。
只见他满脸 ,额头, 双眼 ,两只手不停地 。
面对老师一次又一次的追问,他只好吞吞吐吐地回答道:“ 。”
写作要求:
1.回忆某个人的表现,把当时的情况想具体。
2.可拿当时拍的照片,或和共同经历过这件事的
人聊一聊,尽量回忆起细节。
3.写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特别要把这个人当时的
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他的内心。
开头写法:
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也可采取倒叙的手法,将描写人物的某种表现作为开头,以吸引读者,然后再写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
范例
顺序开头
倒叙开头
第二课时
自评、互评习作
评价内容
个人自评
师生评价
是否能从多个角度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
有没有通过人物的表现反映人物的内心
学生习作片段一:
看,那个小男孩正在电脑桌前听着音乐,他已经完全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了:眯着小眼睛,晃着小脑袋,小手随着音乐的节奏不由自主地舞动起来,还时不时地敲打着桌子,好像正在心中舞蹈。咦,他的嘴巴里念叨着什么?看来他是在跟着音乐哼哼了。那专注的样子完全不受旁边任何声音的干扰。
将小男孩陶醉的样子写得具体。
将人物的动作与面部表情结合起来写,表现人物当时的样子。
学生习作片段二:
今天五(4)班正在举行班级活动,大家玩游戏玩得不亦乐乎。
“这是我的,你们休想拿到。”
“别挤!”
“噢,我的眼镜!”
“我拿到了......”
没把当时的样子写具体,建议加上人物得意时的动作、语言;抓住眉毛、嘴角的变化,表现人物当时的样子。注意到了周围人的表现,对比之下在线了得意的样子如何触犯了“众怒”,很形象。
在一阵嘈杂声中,最后一声显得极为突兀。班上顿时静了下来,58双眼睛齐刷刷地朝蓝色小球望去,只见黄一恒眉毛一挑,嘴角微微翘起,一脸得意的神情。果不其然,这一举动让班上起了不小的骚动,被激起好胜心的同学们又都坐不住了。
小结:
写的时候,可以从动作、语言、神态等不同角度着手去写人物当时的样子,每个角度要尽量把细节描绘得详细、生动,还可以试着写写周围人的表现,让人能一下子明白人物当时的状态。
动作、语言、神态
试着写写周围

人的表
评价内容
个人自评
学生互评
是否把事情的起因写清楚
是否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过程是否写的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