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静夜思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材分析
《静夜思》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作品,是一首语言浅显却感情真挚的思乡曲。全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成功地刻画了外出游子的敬业思想之情。如霜的月光无声地拨动着诗人的心弦,出发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之情。
学情分析
这首诗通俗易懂,家喻户晓,有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倒背如流,但是多数学生不能读出古诗的韵味。因此本设计除重自主识字,还重诵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课程目标
1.认识“夜、思”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等7个生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4.学习《泊船瓜洲》。
学习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诵古诗,读出故事节奏;背诵《静夜思》《泊船瓜洲》。
学习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诵古诗,读出故事节奏;背诵《静夜思》《泊船瓜洲》。
教具准备
PPT、生字卡片
学
习
过
程
学习内容
学习形式
教师指导
时间
激趣导入
二、学习新知《静夜思》
拓展学习《泊船瓜洲》
四、书写生字
1.学生齐背《小小的船》。
[]
学生齐背《古朗月行》。
3.同学思考回答。
指生背诵。
同桌互相查读。
生练读《小时候》
指生读
齐读
6.生思考回答。[]
7.师范读,学生跟读。[]
8.指生读,齐读。
9.生思考后回答。
10.指生读。
11.齐读。
11.生跟唱。
指生读。
指生读,男生读,女生读。
大声读,小声读。
观察生字。说注意笔画。
师范写。
生描红。
评价展示。
1.
出示图片,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小时候,我们看大这样弯弯的月牙,会情不自禁的想起那首“弯弯的月儿...”
2.小时候的李白看到这样一轮月亮,他说出“小时不识月......”
3.同学们,大诗人李白,你了解多少呢?
他是唐朝的大诗人,被称为“诗仙”,也是我们国家最厉害的诗人之一,
但是李白小时候很调皮,我们都知道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吧,他深受感动,于是下定决心努力学习。二十五岁时开始离开家出门游学,在他二十六岁的时候,独自一人来到扬州这个地方,当他再次抬头看到月亮,写下了《静夜思》....我们就一起走进《静夜思》吧。
板书:静夜思
李白[]
1.《静夜思》这首诗会背的小朋友举手。
2.同学们可真厉害,诗会背了,这节课我们就结束啦?老师想考考你们,里面的字都认识吗?
4.出示生字,指生读。同桌互相检查读。
5.有问题吗?
6.既然你们都说认识了,老师要加大难度了,看看这些生字藏到另外一首小儿歌里你还认识吗?
7.出示儿歌《小时候》。指生读,齐读。
8.同学们,家是什么?家里都有什么?
9.同学们,这首诗里面的字你都认识了,甚至这首诗你都会背了,我们这节课就这样结束了?
我们说,古诗作为经典,它有一定的韵律,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一定的节奏。
请跟着老师来读。
(师范读,学生跟读。指生读,齐读。)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读了这么多遍,同学们,你们说,李白望着这样一轮明月,他在干什么呢?(思乡)
10.假如你就是李白,望着这轮明月,你都能想到故乡的什么?(家)
11.“家是什么?我不知道。但烦闷、忧愁都在此中融化消失。”可是此刻的李白,却没有渗出家中,那如霜的月光无声的波动着漂泊在外的李白的心弦,是他不由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2.你能试着读一读吗?
13.老师感觉同学们此时此刻就已经化身成了李白,这样一轮皎洁的明月,让李白想起了家乡的小河边,想起了那位磨针的老奶奶,这轮无暇的明月,既照着此刻的扬州,又照着家乡那透过烛火光的窗。李白多想让这明月化为一面镜子,让他看一看他日日思念的故乡。
所以,望着月亮的李白不由得这样吟唱:“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同学们,这样一轮明月,就是连接在外游子和家乡的一座桥梁,它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婵娟。人们常说,“千里共婵娟”,即使相隔千里,他们还是共有同一轮月亮,人们一思念家乡,就会抬头看看月亮,因此有许多人也写下了这样类似的诗句。
出示《泊船瓜洲》。
简要介绍背景。
这首诗是五十多岁的王安石,经过两次被罢相后,第三次赴任的路上。他经过瓜洲这个地方,看到春风吹过,江南两岸绿色盎然,夜晚,看着明亮的月亮,不由得疑问,什么时候月亮可以照着我回到家乡啊!
思:注意卧钩,对准两个角。
故:注意反文,竖撇。
乡:注意撇折。
当堂检测
检测内容(可粘贴)
检测背诵《静夜思》、《泊船瓜洲》
检测结果分析:
作业布置
请您在布置作业前先试做,建议根据学情布置个性化作业,为学生减负。
完成《写字练习》,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静夜思
李白
明月——思乡[]
课后反思
整节课目标基本完成。通过多种形式的、有感情的朗读,可以促进学生的深入感知,这是我认为这节课目标实现比较理想的部分。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对孩子的语言说话训练,应多指导学生说完整话。“看到这明亮的月亮,我想到故乡的...”这一语言训练点利用的不充分。设计的吟诵环节目的是通过老师的吟诵,使学生更加充分的进入到诗所创设的情境中,但是在这里衔接的不够自然,效果也没有出来。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当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同时,在课堂中注意观察、倾听学生,注意自己的评价语,顺学而导,让学生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