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件+教案+学案:专题2第2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件+教案+学案:专题2第2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2-02 22:44:34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2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基础导学
知识梳理
一、民国初年的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
1.出现原因
(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2) 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投资热情。
中华民国
(3)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1915年因反对“ ”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4)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2.发展概况
(1)从1912~1919年,新增厂矿和资本发展的速度和
都是空前的,超过了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纺织业是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其中心由长江下游的上海等地向北向西发展,天津、 、武汉成为新的纺织业中心; 是当时中国的第二大工业,火柴、榨
二十一条
面粉业
规模
青岛
油、造纸等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重工业也有了一定的增长。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3.主要特点
(1)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其发展主要是在
方面,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2)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在一些 的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3)民族资本与自然经济相比,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轻工业
主要
二、抗战前夕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
1.原因
(1)南京国民政府为巩固统治,提出开展“
”,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2)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广大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3)法币改革的促进作用
2.发展表现
工商业产值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 年后,各行业普遍出现较好的发展局面。
国民经
济建设运动
1935
3.发展曲折艰难的原因
民族资本遭受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就官僚资本而言,币制改革后,官僚资本加强了对民族工业的控制,他们凭借 ,通过四大银行,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使民族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国家政权
三、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
1.抗战时期的民族工业
(1)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洗劫和破坏了中国民族企业,特别是沦陷区民族工业遭到毁灭性打击。
(2)大量内迁的民族工业促进了西南、西北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
2.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
(1)原因
①国民政府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给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破坏。国民政府的恶性 政策,也使民族资本遭到致命打击。
通货膨胀
②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造成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利用《 》等不平等条约大肆对华输出资本,几乎完全垄断了中国的资本市场;中国外贸的入超也使民族工业难以获得外汇购买原料。
③ 的压迫是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又一个原因。
④繁重的 负担,给民族工业发展造成极大困难。
(2)表现: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官僚资本
捐税
问题思考
1.辛亥革命对民族工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 (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2)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方针政策,激发了实业家们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2.如何评价国民政府前期经济政策产生的效果?
提示 (1)积极方面:法币政策的实行是中国货币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在客观上对中国经济的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全国货币统一,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白银国有,防止白银外流,稳定了金融,有利于国内贸易的发展;采取货币贬值的办法增加货币流通量,使物价回升,刺激了农工商业的发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经济恢复、发展,特别是轻工业发展较快;交通运输业有相当的发展,重工业也有发展。
(2)消极方面:官僚资本的形成,成为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民族工商业受到压制。
3.抗战时期,民族资本主义是怎样萎缩的?
提示 (1)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在“沦陷区”实行“以战养战”的方针,对沦陷区进行经济掠夺,最大限度地榨取沦陷区的资源,利用中国人力、物力,保证侵略战争的进行。
(2)在国民党统治区,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垄断了国统区的对内对外贸易,严重破坏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萎缩。
知识网络
互动探究
探究 2009年10月26日是著名的“红色资本家”荣毅仁先生逝世4周年纪念日。以他为代表的自上世纪创业至今的荣氏家族史,是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就今日而言,建设工业,实为要图,即以纺织一业而论,吾国人口四万万,只有纱锭二百万枚,较诸欧美各国人口与纱锭之比例,我国现有之纱锭,实不能供国民之需求;惟其如此,是以他国在吾国设厂,以遂其经济侵略之野心,而使我纺织业受重大之打击。纱布为人生必需之品,乃至仰给他人,痛心之事,无逾于此。
——荣宗敬《振兴实业发展经济以惠民生计划》
材料二 1938年2月荣宗敬在香港病逝。有报纸载文称,荣氏兄弟“对于中国经济,已有甚大之贡献;其小则使无锡成为江苏省次于上海之工业区;大则促使内地农产资源之开发。复由其本身经验,深知教育之重要,在无锡本乡创办小学、中学以至大学,为所办事业及社会培育人才,尤为难能可贵。”数日后该报又称,“荣宗敬兴办实业,历数十年,功效昭著,民生利赖;是次日军侵入淞沪,复能不受威胁,避地远引,志节凛然,尤堪嘉尚。”
——据1938年2月11日、18日《新闻报》
材料三 1927年,蒋介石以荣氏企业认购国库券不力,下令封杀他们在无锡的产业,迫使荣宗敬认购巨额券而了事。八一三事变(1937年日军进攻上海)后,荣氏企业备受重创,申新一、二、八厂全部被毁,其他企业不同程度遭受损失、劫掠和强占。在此逆境下,荣氏家族为求生存,历经艰难,将申新四厂、福新五厂迁往后方。抗战胜利后,荣德生力阻荣氏部分企业向海外拆迁,坚守产业,迎接新中国的到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荣氏兄弟投资实业的基本出发点。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荣氏企业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或者值得肯定的地方?
(3)分析材料三中荣氏企业在抗日战争时期艰难发展的原因。
(4)抗战胜利后,荣氏部分企业却向海外拆迁,结合史实分析原因。
思路点拨 本题以荣氏家族企业的兴衰为线索,考查了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回答问题时要将荣氏企业的兴衰与中国民族资本的兴衰结合起来,以所学教材知识为依托,以材料信息为依据,逐问作答。
答案 (1)基本出发点:发展民族经济,满足人民需要,抵御外国经济侵略。
(2)利用农产品发展棉纺织业和面粉加工业,发展了民族工业;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国经济侵略;使无锡、上海
的地方经济有一定的发展;大力兴办教育;荣氏兄弟崇
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感情。
(3)官僚资本的排挤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掠夺。
(4)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在官僚资本、外国资本的排挤及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等政策下濒于破产。
课时作业
基础达标
1.下表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造成这种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辛亥革命的推动
B.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的推动
C.“实业救国”新思潮的推动
D.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年份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盈利指数 -4.38 7.61 36.93 21.43 70.56
D
2.民国初年,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进入一个“黄金时代”,但是发展较快的主要是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部门,这意味着 (  )
①中国尚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②中国的工业基础还十分薄弱 ③民国初年的工业发展无足轻重 ④中国工业的发展缺乏技术和资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此题考查了“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①②④反映了这种特征,③与史实不符,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
3.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
A.促进经济发展
B.巩固国民政府统治
C.形成官僚资本
D.稳定财政,增加收入
B
4.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空前的洗劫和破坏是在(  )
A.鸦片战争时期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
解析 抗战时期,民族工业遭到日本帝国主义的空前破坏和洗劫。
D
5.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为各国名人。这一期所示中国名人在统治中国时民族工业发展的总体状况是
(  )
A.短暂春天——较快发展
B.短暂发展——日益萎缩
C.初步发展——短暂春天
D.日益萎缩——短暂发展
解析 认识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即可。
B
6.国民党统治后期,导致我国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因素有 (  )
①中国外贸的大量入超 ②自身技术力量的薄弱 ③官僚资本的极力压迫 ④美国加强对华经济侵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本题实质考查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解答时应注意采用排除法。①限制了民族工业的原料来源,②属于民族工业与生俱来的弱点,③和④限制了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国内市场,故排除含②的选项。
B
能力提升
7.从民国初期民族火柴业的一组商标中你能得到的信息有 (  )
①辛亥革命推动了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中华民国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③中国摆脱了外来经济的控制 ④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进步潮流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解析 ②、③都不符合事实,可直接排除。
A
8.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 (  )
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排除选项B、C,消亡于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后,排除选项D。据此判断答案为A。
A
9.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过程时说,四个实业界人士不能忘记,他们是:“搞重工业的张之洞,……搞纺织工业的张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张之洞,清末重臣。1889年,调任湖广总督。他以武汉为中心,先后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居全国之冠,资本总额约为1 130万两白银,并形成了以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为龙头的湖北工业内部结构,武汉也一跃而成为全国的重工业基地。
材料二 张謇,清光绪年间状元。他出身农家,苦读成才。1894年中状元时已41岁。他在两江总督张之洞的支持下,于1895年集资50万两银子,在通州的唐闸镇创办了南通的第一个近代工厂——大生纱厂(后改名大生一厂),以后,又陆续在崇明外沙(今启东)久隆镇创办了大生二厂,在海门创办了大生三厂,在城南创办了大生副厂,并在吕四、海门交界处围垦沿海荒滩,建成了纱厂的原棉基地——通海垦牧公司。
请回答: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的窘境,张之洞等一些开明官员提出了怎样的救国主张?
(2)在“求富”的旗号下,张之洞在湖北创办了哪些近代企业?
(3)张謇倡导怎样的救国主张?他的救国主张在当时能不能真正实现?为什么?
答案 (1)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2)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3)实业救国。不能。因为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工业的发展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不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实业救国的主张就无法实现。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读下图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据不完全统计,到1920年前,我国共有近
代工厂1759家,其中纺织工业475家,食品工业280
家,印刷文具业51家,机械五金业252家,化学工业
383家……其他工业35家,总资本达500 620万元。
——《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的图片,分析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在区域分布上呈现出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在工业类型方面呈现出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
(3)民国初年尤其在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速度较快,然而却只是“短暂春天”,造成“春天”短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4)综上所述,民族资本主义怎样才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答案 (1)特点: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原因:沿海沿江地区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对外开放较早,自然经济解体较早。
(2)特点: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原因:轻工业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外国对中国矿产资源的掠夺和外资企业的恶性竞争。
(3)原因: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说明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4)必须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知识与能力】(1)了解民国初年兴办实业潮的史实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一些资本家和地主在向近代工业投资的同时,并不放弃土地和其他封建剥削?从而培养学生透过历史表象发现本质的能力。
(2)通过分析民国初年兴办实业潮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面对民国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要求学生自由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组织不同观念的学生学会如何进行符合规则的辩论,以提高学生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观点和在独立思考基础上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要掌握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即善于选择要认识的事物和现象,并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运用抽象思维进行加工,构建有说服力的论证体系,最终得出自己的新见解。在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同他人交流观点和看法,听取他人的不同观点,以补充自己的论据和拓展观察事业,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看法更接近真实与客观。
教师在设计课型、把握教育重点、发掘课程中的教育价值、启发和引导学生体验历史知识中蕴涵的思想精华,以及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作出全面、客观、公平评价等方面起到组织、设计、示范和实施的主导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阅读材料“战时民族工业的西迁”,师生共同体验战时民族工业西迁过程中的艰辛、牺牲和顽强、不屈与仇恨,感受强烈的情感震摄和精神升华,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形成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二、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呈现出“短暂春天”的原因和表现;1935年国民政府的“币 制改革”及其意义;民国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的原因。
难点:民国年间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性; 国民政府建立后采取的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官僚资本对民族资本的控制与压迫。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思考:清末至民国,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历程?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夹缝产生
19世纪末 (1895-1913) 初步发展
20世纪初(1913-1919) 短暂春天
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6) 发展较快
抗战时期(1937-1945) 沉重打击
抗战胜利后(1946-1949) 日益萎缩
(一)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1912—1919)----短 暂 春 天
1、原因
(1)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2)政治环境: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
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也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3)社会环境: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爱用国货抵制日货等)
(4)外部条件:一战的影响
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就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首先,曾给民族工业造成严重压力的外国商品倾销有所缓和。如:英国对华输出减少了约1/2,法国减少到不足战前的1/3,德国货则完全停止了进口。
其次,大战期间,由于交战的帝国主义国家大肆扩军备战,民用工业削减,日用品不足,于是急需进口大量面粉和其他货物,这也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概况
新建厂矿企业和新增资本增加
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迅速
纺织业、面粉业和卷烟业等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和新兴的民族工业——化学工业也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范旭东被称为中国化学工业的代表人物。
3、特点-----“春天”短暂,昙花一现;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
(1)仍然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
(2)民族工业发展主要是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
(3)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4)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二)抗战前夕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1927----1936)----发展较快
1、原因
(1)法币政策的实施
(2)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
(3)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
2、概况
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
3、认识
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政权聚敛巨额财富
在帝国主义压迫和官僚资本统治下,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曲折而艰难的
知识链接:
官僚资本: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垄断性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而形成的资本形式。
特点: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具有垄断性;与外国资本主义相结合,具有买办性;与本国封建主义相结合,具有封建性。
典型:四大家族(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陈立夫)
思考:官僚资本侵夺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是近代中国由 华侨资本经营的最大一家民族卷烟企业。1927年资本扩大到2000万元,全盛时职工达万余人。此后在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双重压迫下开始衰退,出现连年亏损的局面。官僚资本于1937年强迫低价收买公司股票,控制股权,进行掠夺。这是官僚资本压迫民族资本的一个典型例子。
说明: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膨胀;而民族资本遭到萎缩
(三)国民党统治后期的困境(1946---1949)日益萎缩
1、原因
(1) 法币政策的影响 (2)外贸逆差影响
(3)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的影响 (4)官僚资本的压迫
(5) 繁重的捐税负担 (6)美国的经济侵略
2、结果
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国统区的工业体系趋于瓦解
思考:1882年李松云的上海均昌船厂在其制成的一艘小艇上,“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者中国国旗”,想一想他当时为什么要这么做?这种不中不西、不伦不类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了为了谋求生存,只好寻求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庇护;说明民族工业力量弱小,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不能正常独立的发展。
五、学案
(一)、选择题
1.张謇认为发展实业应当重点放在纺织和钢铁业上,实施的结果是纺织业发展空前,而钢铁业没有得到发展,其重要原因是( )
A.清政府对外赔款使重工业发展缺少资金
B.清政府顽固派阻挠发展重工业
C.重工业因周期长,利润少,民族资本家不愿涉及
D.西方列强对中国矿业资源的掠夺和外资工业的激烈竞争
2.一战期间,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外部条件是( )
A.辛亥革命的推动 B.北洋军阀政府的扶植
C.临时政府的奖励措施 D.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下表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造成这样势头的最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盈利指数 - 4.38 7.61 36.93 21.43 70.56
A.辛亥革命的推动 B.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的推动
C.“实业救国”新思想的推动 D.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4.抗战前夕,南京国民政府的哪些措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
①币制改革 ②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③组织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④利用官僚资本加强对民族工业的控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5.民国后期,下列哪些因素导致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
①中国外贸的大量入超 ②自身技术力量的薄弱 ③官僚资本的压迫 ④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材料解析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通(通州)产之棉,力耕丝长,冠绝亚洲,为日厂之所必需,花往纱来,日盛一日,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以售我,无异于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下走(我)寸心不死,……今厂工已毕,纱机已开,凡我共事之人,既各任一事以专责成。
——摘自张謇《大生纱厂厂约》
材料二 謇意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指农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唯择一、二大宗实业,……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而确有关于社会农、工、商之进者,酌量财力,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兴趣,余悉听民办。謇对于官业之主张,至扩张民业之方针,则当此各业幼稚之时,舍助长外,别无他策。
——张謇《宣言就部任时之政策》(1913年10月)
材料三 中国内地风气尚未尽开,资本又不充裕,试问舍世界各国经济互助,有何别法?互助之道无他,即合各国之利病共同,视线一致者,集一银公司,棉铁为主要,……凡有一地一矿一事视为可经营者,……详确其预算,等差其年度,支配其用数,程序其设施,检核其成绩,而又势以平等资本,公开昭布其条件,而互输产品保公司之利,以不犯土地尊主国之权。如是十五年小效,三十年大效,可以预言。
——《张季子九录·实业录》卷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说明张謇兴办实业的主要动机。
(2)根据材料2、3说明为发展中国的民族工业,张謇提出了哪些重要经济主张和政策
(3)根据材料2简说张謇在哪一个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以上思想主张说明了张謇是个什么样的人?
(三)、问答题
7.辛亥革命后,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种观点认为,“实业救国”是直接对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我国民族危机而提出的,其主流是积极、进步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实业救国”只是一种幻想,既振兴不了实业,更不可能救国。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结合史实选择适当的角度进行评述。(此题为开放性,只要言之有理)
【答案】1.D 2.D 3.D 4.B 5.C
6.(1)动机为实业救国。
(2)主张停办“官业”,发展民办实业。引进外资发展中国内地经济,但必须“以不犯土地尊主国之权”。
(3)在北洋政府中任要职。说明他是一位爱国的民族资本家。
7.答案一:同意第一种观点。(1)“实业救国”是直接针对着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我国民族危机提出的,宣扬和推行实业救国的行动都意味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抵制和斗争。(2)“实业救国”口号的提出,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助于促进中华民族的觉醒。(3)实业救国论不仅表现为理论宣传和创办实业的活动,而且在许多次反帝爱国活动中以各种各样的斗争形式表现出来。如近代史上一再发生的“抵制洋货,使用国货”的运动就是一种有典型意义的表现形式。(4)在“实业救国”口号下,中国涌现出一批倡导实业发展的团体和有较大影响的头面的人物,如张謇、周学熙等,他们乐于投资于新式工业,使民族工业在一战期间出现了短暂的春天。(5)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阶级基础。(6)当然,实业救国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包含有幻想的成分,这自然也是事实,但绝不是主流。
答案二:同意第二种观点。(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首先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业是振兴不了的。即使艰难地办起了若干新式工业,也改变不了中国贫穷屈辱的面貌。(2)中国民族工业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夹缝中产生和发展起来,虽然它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革命要求,但同时又不能不依赖和妥协于对方。这种致命的弱点使得民族资产阶级的“实业救国”即使心有余而力不足。(3)《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已完全确立,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为维护他们的利益,是不会让中国走独立的近代化之路的。(4)一战期间,尽管一度出现民族工业的春天,但毕竟是短暂的,如昙花一现。并且,民族工业呈畸型发展,重工业的发展几乎是零。(5)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的命运也证明,“实业救国”仅仅是他们的一个美好的愿望。一次大战期间,在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制下,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走向萎缩。
六、教学反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