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件+学案:专题6第3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件+学案:专题6第3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2-02 22:44:34

文档简介

课题:专题六《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学习目标:
1.课标要求
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及其原因;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日本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体会各国根据本国的国情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2.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概况和影响
2、掌握美国经济政策不断调整地原因、内容和效果
3、掌握美国“新经济”出现的背景、概况和局限性
【过程与方法】
1、归纳二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概况
2、按时间顺序分阶段掌握政策调整的背景和内容
3、通过辩证法分析理解“新经济”出现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体会经济政策的变化依据经济发展形势而变化
3、体会努力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然性
3.重点难点
重点: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达的原因及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二战后美国不断调整经济政策及历届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
难点:理解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等经济理论。
美国“新经济”时代经济运行机制的深刻变化。
二.【知识导学】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背景:
2、表现:
(1)、
(2)、
(3)、
3、特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实质:
21世纪教育网
5、影响:
合作探究1:
学习思考:如何理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 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 但由于它 并没有触及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关系、阶级关系,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知识点二: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自主学习:
时 间 在任总统 运用理论 经济政策 结 果
二战后到60年代末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合作探究2:
里根政府与克林顿政府的经济政策有哪些不同
答案提示:里根政府与克林顿政府以不同的经济政策、经济措施实现国家干预经济。其主要的不同是:
第一,奉行的经济理论不同。①里根政府实行振兴经济改革,实行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经济理论;②克林顿政府实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
第二,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措施不同。
(1)里根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措施:①以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来医治通货膨胀;②以大规模减税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③以加大国防开支(1985年正式推出战略防御计划)来促进高科技、社会经济和国防力量,医治生产停滞。
(2)克林顿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措施:①平衡预算、消灭赤字、偿还国债;②通过精简政府机构缩减开支,增加税收,鼓励消费解决财政赤字;③通过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投资教育科技、社会保险、大力投资环境保护来解决就业问题;④推行积极的对外贸易政策,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促进经济的发展。
合作探究3:
概括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
1、二战后至60年代末:高度繁荣
2、70年代:滞胀
3、80年代:复苏回升
4、90年代:再度繁荣
合作探究4:
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主张有何不同
答:三个经济学派经济主张主要不同是:
①凯恩斯主义经济主张是“有效需求决定论”。主张充分就业,刺激消费需求;运用货币政策,扩大投资需求,加强国家干预经济,促进经济发展。
②货币学派的经济主张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是货币供应量。主张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以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来对付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反对国家过多地干预经济。
③供给学派的经济主张是“供应决定论”。在供给和需求关系上,供给决定需求,供给创造需求,只要供给充足,需求就会跟上,整个社会经济就会出现稳定增长,主张减税刺激经济发展。
知识点三:美国的“新经济”
自主学习:
出现时间:20世纪90年代
原因:
21世纪教育网
3.发展表现(特点):
4.评价:[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合作探究5: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发展出现哪些新特点
① “新”在较长时期经济持续繁荣高速发展;
② “新”在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率同时出现,基本实现零通胀下的充分就业;
③ “新”在经济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化:打破了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连动的关系
知识点四: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自主学习:
英国:
1、1945—1979年
(1)政策:
(2)经济发展模式:
特征:
2、撒切尔政府:
3、20世纪90年代后英国经济发展趋势:
2、法国:
(1)政策:
(2)、经济模式:
特征
(3)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1)、二战后:
(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3、德国:
模式:
确立:
特点
主要内容
效果
日本:
二战后初期: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
模式
特征:
成就: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合作探究6:
请思考:战后西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哪些新变化?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西方福利国家得到发展,社会福利政策普遍实行。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④“新经济”的发展。
新变化的实质——
资本主义的内部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三.整理总结:
四.课堂反馈:
1、二战结束后,美国快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施
C、战争的作用 D、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
2、美国肯尼迪总统,提出的施政纲领是
A、“伟大社会” B、“新边疆”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D、”重振国威”21世纪教育网
3、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新的现象,这一现象被称为“新经济”。这一现象主要出现于
A、杜鲁门政府时期 B、肯尼迪政府时期
C、里根政府时期 D、克林顿政府时期
4、克林顿上台后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凯恩斯主义的体现 B、与里根政府的措施完全相同
C、是罗斯福新政的翻版 D、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相结合21世纪教育网
5、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点是
A、低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并存 B、高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并存
C、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较高 D、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逐年走低21世纪教育网
6、二战后,日本在经济上实行
A、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B、计划经济政策
C、重商主义政策 D、“统制经济体制”和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五.学教反思:(共29张PPT)
第3课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基础导学
知识梳理
一、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原因
(1)为解决经济危机,罗斯福开创了 的新模式。
(2)二战期间,美国建立起庞大的经济调节机构统管经济。
(3)二战后初期,美国政府以凯恩斯主义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
国家干预经济
2.表现
(1)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
(2)政府慷慨补贴出口产品,维持高出口水平。
(3)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推行 政策。
3.实质:仍然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4.作用:战后迅速完成从战时经济向 经济的转变;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 ”。
黄金时代
和平
福利主义
二、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
1.战后美国的充分就业政策
(1)理论基础:按照 主义经济理论,避免经济危机的关键在于实现 。
(2)实施
①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政府注重以解决就业问题来促进生产和消费,并保持财政预算平衡。
②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分别提出“ ”和“
”施政纲领,把大规模赤字财政作为经常性的政策,以降低失业率,促进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
(3)成效:促进了美国经济的繁荣,稳定了社会秩序;但也造成巨大的财政赤字、高额国债和严重的通货膨胀。
凯恩斯
充分就业
新边疆
伟大
社会
2.里根政府以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理论为指导的经济政策
(1)背景
①20世纪70年代,受 危机等方面的影响,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
②尼克松、福特和卡特政府交替使用紧缩财政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收效甚微,表明凯恩斯主义失灵。
(2)措施:用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来抑制 ;用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来医治 。
(3)成效:使美国经济开始回升,通货膨胀和失业得到缓解;但也造成了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 并存的局面。
通货膨胀
石油
生产停滞
贸易逆差
3.克林顿政府“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
(1)宗旨:既反对完全的 ,又反对

(2)措施
①通过缩减政府开支、裁减政府雇员、适当增税、鼓励消费等措施解决赤字问题。
②通过加大政府对公共基础设施、新技术、教育、健康保险和 的投资,创造就业机会,解决失业问题。
③扶持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增加 来刺激新需求,再用新需求来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自由放任
过度的
干预
环境保护
供应
(3)成效
①使美国进入一个“ ”时代,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联动的关系被打破,基本实现了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创下了美国经济扩张的奇迹。
②美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并未因此改变,美国社会依然是一个富裕与贫困、竞争与 并存的两极社会。
三、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1.英国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政府信奉 ,采用经济政策进行调控,形成一种混合市场经济。
(2)1979年,在撒切尔夫人执政以后,改行 政策。
新经济
垄断
凯恩斯主义
货币主义
(3)20世纪90年代,英国由过多地国家干预向经济
转变,“ ”成为英国经济发展的趋势。
2.法国
(1)计划指导型经济模式的形成
①特征: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与 共存。
②形成:1946年,法国政府确定了大规模实施企业国有化、经济计划化和建设 的发展方针。
③影响:法国是西方国家中唯一实行明确的 的国家,法国的政府干预模式使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
(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受经济自由主义的影响,法国开始了 浪潮。
自由主义
多市场、少政府
国有企业
私人企业
福利国家
经济发
展计划
私有化
3.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
(1)特征:介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让市场充分发挥 作用;政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2)建立:1949年上台的 政府废除以行政控制为特征的中央统制经济,建立了“社会市场经济”。
(3)内容:限制 行为,保护竞争秩序;实行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用 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
(4)影响:联邦德国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 ”。
火车头
阿登纳
调节
垄断
收入
4.日本
(1)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
①二战后初期,为了恢复和重建经济,日本政府实行“ ”,对国民经济进行高度统制。
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其特征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
(2)作用:使日本经济出现了高速发展,到1987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统制经济体制
5.特点
(1)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进入了国家
高速发展的新阶段。
(2)新科技革命推动西方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3)70年代以来,在解决“滞胀”问题过程中新的经济发展和调控模式逐渐产生。
垄断资本
主义
问题思考
1.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
提示 首先是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罗斯福新政特别是二战后,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何发达?
提示 (1)依赖于国民经济的军事化和对外侵略扩张的刺激。
(2)科技革命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3)通过扩大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充分利用国外廉价资源获取高额利润。
(4)美国政府进行了相应的经济政策调整。
(5)美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政局。
知识网络
互动探究
探究 美国经济的发展
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
(1)美国在①所处的阶段是美国发展的什么时期?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造成这些特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美国在②所处的阶段是美国发展的什么时期?这时期美国经济运行机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体现什么本质?
(3)③所处的阶段是美国发展的什么时期?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4)④所处的阶段是美国发展的什么时期?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5)⑤所处的阶段是美国发展的什么时期?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6)⑥所处的阶段是美国发展的什么时期?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7)据材料分析,二战后美国资本主义有了哪些新发展?
思路点拨 本题围绕美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展开探究,回
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不同时期美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
并结合当时美国的经济政策、国际环境等进行分析。
答案 (1)大萧条时期。特点:经济大幅下降。根本原
因:资本主义制度基的本矛盾。
(2)罗斯福新政。特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
本质: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3)经济大幅增长。原因:美国大力拓展世界市场,建立
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关贸总协定);美国政府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美
国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先进成果。
(4)“滞胀”。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影响;西欧与日本经济的崛起,与美国展开激烈的竞争;美国推行扩张霸权政策,背上沉重的负担;石油输出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石油危机。
(5)复苏。原因:美国政府对经济进行调整,降低税率,减少政府支出、减少对企业干预,刺激了经济发展;苏美争霸缓和,有利于美国经济复苏。
(6)繁荣 。原因:美国倡导介于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对美国经济实行改革,出现新的增长点,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7)生产关系新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方针新变化;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美国的“新经济”(知识经济)。
课时作业
基础达标
1.右图是《1950年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经济指标占同期世界总量的比率》。这一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货币学派经济思想的影响
B.战时经济转变为和平经济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达
D.“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确立
C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表现有 (  )
①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 ②慷慨补贴出口产品 ③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 ④实行工业国有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与西欧国家相比,美国的垄断资本实力雄厚,建立现代企业所需的巨额投资与私人资本积累有限的矛盾不像西欧国家那么尖锐;因此,政府干预经济不是实行工业国有化,而是依靠增加政府开支、大量军事订货、实行优惠税率来提高有效需求,刺激生产,故排除含④的选项。
A
3.二战后,在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下西方国家 (  )
A.大力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B.谋求建立区域经济集团
C.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D.大力发展知识经济
4.20世纪80年代使美国经济停滞状况得到初步解决的总统是 (  )
A.杜鲁门 B.肯尼迪 C.里根 D.布什
A
C
5.在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占主导地位的是 (  )
A.市场调节 B.政府指导
C.自由放任 D.货币主义
6.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文中的“安全网”应理解为 (  )
A.社会保障政策 B.强大的国防体系
C.劳动安全保护法 D.发展农业生产
B
A
能力提升
7.这是一道历史开心辞典题,题中显示材料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英国另一经济学家凯恩斯”,“看得见的手”,“大规模干预经济”。 对此正确的理解应该是 (  )
A.二者看似互相对立但目的一致
B.货币供应学派学说广泛盛行
C.英国撒切尔夫人推行经济改革
D.克林顿实行第三条道路改革
解析 “看不见的手”要求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看得见的手”主张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此两者看似相互矛盾,但是两大理论的本质都是解决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以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它们在目的上是一致的。
答案 A
8.下列示意图正确反映了美国在二战后经济发展轨迹的是 (  )
解析 结合教材知识可知,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稳定发展;20世纪70年代,受石油危机等影响,美国经济陷入“滞胀”困境;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美国经济复苏;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繁荣阶段。对照示意图,可得出答案为A。
A
9.识读1948~2008年美国失业情况统计图:
请回答:
(1)图中所示的失业率最低点出现在哪一经济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美国盛行的经济理论是什么?
(2)图中所示失业率最高点出现在哪一时期?为此,美国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图中哪一阶段反映了美国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的联动关系被打破?这一联动关系是怎样被打破的?
(4)从上述各阶段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其成效中,你认为政府应在经济生活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解析 第(1)问中的“经济发展阶段”可依据图中“1954年”等信息展开思考,“经济理论”可依据所学知识直接回答;第(2)问中的“时期”可依据图中“1978年”等信息进行判断,“措施”需要从抑制通货膨胀等方面进行说明;第(3)问中的“阶段”应注意“联动关系”的限制条件,“措施”需要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回答;第(4)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从经济发展战略、宏观调控等方面进行思考。
答案 (1)经济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经济理论:凯恩斯主义。
(2)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措施:用大规模消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货膨胀;用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来医治生产停滞。
(3)阶段:1996~2008年。措施:扶持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增加供应来刺激新需求,再用新需求来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4)政府应发挥的作用: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加强宏观调控,以推进社会经济的持续、良性发展为目标。(如答其他且符合题意亦可)
10.阅读有关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材料:
材料一 1938~1999年英国政府开支占GDP的百分比变化
材料二 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百分比
请回答:
(1)1938~1999年英国政府开支占GDP的百分比变化趋势是什么?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何在?
(2)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中最主要的部分是什么?由此可以看出西方福利制度的什么性质?
(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案 (1)1938~1973年呈逐年上升趋势,1973~1999年略有下降。1938~1973年的逐年上升趋势与战后英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有关,扩大政府开支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1973~1999年下降是因为1973年以后,英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开始调整政策,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府的开支也有所削减。
(2)政府补贴。福利制度是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3)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影响:经过调整和改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避免了大的经济波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