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37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37张PPT+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20 15:2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
余光中
诗中最后一句“一湾浅浅的海峡”指的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针对台湾问题采取的方针政策有哪些?
海峡两岸交往的史实有哪些?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1、了解几代领导人对台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九二共识”及“汪辜会谈”;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
2、知道海峡两岸交往概况。
学习目标:
美丽、富饶的宝岛台湾,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2300万人口),中国第一大岛,包括台湾岛及兰屿、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64个岛屿。是我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
祖国的宝岛——台湾
历史回顾
1945
清朝
初年
三国
隋朝
1895
元朝
请你以一位历史解说员的身份,向大家介绍台湾和大陆历史上的往来。
康熙
年间
我是历史解说员
三国
隋朝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设台湾府管辖台湾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
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
三国
隋朝
元朝
清朝初年
康熙年间
1945
1895
隋炀帝派人到达琉求
《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郑成功收复台湾
结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台湾问题形成
1949年,蒋介石在解放战争中失败,败退台湾,把台湾作为 “反攻大陆、复兴党国”的基地,并在美国的支持下与大陆对抗,从而导致海峡两岸长期隔绝,分离的状态。
将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解放中国全部领土,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我们都是中国人
三十六计,
和为上计。
——毛泽东
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新中国成立初期,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改革开放后,形成“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方针。
各个时期党和政府对台湾的重大政策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它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倡导两岸“三通四流”,标志着对台方针政策的重大发展,掀开了两岸关系发展历史新的一页,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1979年,人民解放军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三不
不接触
不谈判
不妥协
三通
通邮
通航
通商
(2)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促进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民间团体:
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

1991年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海基会
海协会
1992年
(3)“九二共识”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时间:
内容:
意义:
达成共识的双方:
海基会、海协会
1993年汪辜会谈
(4) “汪辜会谈”
时间:
内容:
1993年
新加坡
“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地点:
人物:
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
海基会会长辜振甫
意义:
汪辜会谈对促进海峡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课本72页 相关史事
意义:







(5)胡连会
时间:
2005年
会见双方:
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
国家主席胡锦涛
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和平之旅
(6)习马会
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时间:
2015年11月
会面双方:
国家主席习近平、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
地点:
新加坡
内容:
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
意义: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时间
措施
影响
1979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
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1987年
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1992年
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九二共识”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1993年
“汪辜会谈”
汪辜会谈对促进海峡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5年
胡锦涛会见连战,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促进了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2015年11月
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促进两岸关系不断发展的措施:
三、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
台湾同胞祭祀黄帝陵
?中国海洋大学和台湾海洋大学帆船友谊赛在青岛举行
一卷山水,两岸薪传。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两岸三通
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特别荣幸再次来到中国台湾金马做颁奖嘉宾。这次见到很多熟悉面孔,接触很多新面孔,认识很多新朋友,我感到两岸一家亲。”
涂们
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经济共赢
文化交流
现已在台湾的四川卧龙大熊猫“团团” “圆圆”
2008年向台赠送国宝
一卷山水,两岸薪传。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国外反华势力、台独分子
努力方向:
①我国政府应继续推动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②青少年应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坚决同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强大作贡献。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与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②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③两岸血肉相连的民族感情
④国际上普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合法政府
⑤台湾自古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不利因素
台湾问题的解决
有利因素
历史不能选择,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和衷共济、共同奋斗,就一定能够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好未来,就一定能够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习近平
面对“台独”势力,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1987
1992
1993
九二共识
汪辜会谈
今天
1949
2005年胡连会《反分裂国家法》
1995年八项主张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武力解放 和平解放
调整“三不”政策
2015年 习马会
寄语台湾:
燕子飞了,
有再来的时候。
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
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
两岸暂时别离,
终有团圆的时候。
祝愿台湾早日回家!
海峡两岸的交往
两岸交往的密切:
课堂小结
推进祖国大业:
基本方针
促进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措施
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交流发展
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
当堂检测
1.我国《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实现我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C.坚持不运用武力的原则 D.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A
2.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 提出的政策的先后顺序是( )
①和平方式解放台湾②解放台湾③促进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③①④
C
3.被誉为“画中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因故一分为二,分别存于大陆和台湾。2011年6月,两部分画作在台湾同时展出,实现了山水合璧。 “山水合璧”反映了( )
A.两岸政治经济交流形成常态 B.海协会与海基会首次实现对话
C.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D.两岸分离阻碍了文化艺术交流
C
4.(2018.广东16).如题16表,这些措施
时 间
措 施
2008年
实行台湾居民来往大陆(台胞证)“一人—号,终身不变”
2013年
台湾居民在20省份可申请补发、换发台胞证
2015 年
对台胞来往大陆免予签注
A.方便台胞来往大陆
B.推动了台湾经济的发展
C.打击台独分裂势力
D.显示了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
4.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材料中对“台胞证”的措施由开始实行“一人一号”到“20省份可以补换”再到免签,可以看出大陆为了更方便台胞来大陆,故A正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邓小平谈到台湾问题时指出:“实现祖国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
(1)台湾问题始于何时?
(2)邓小平提出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3)目前解决台湾问题的障碍在哪里?
1949年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①台独势力背弃一个中国的原则,不断鼓吹两个中国,蓄意制造分裂
②国际反华势力利用台湾问题牵制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