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测试
八年级生物学试题 2021.01
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考试形式为开卷考试,可查阅所带资料,但不得相互讨论。
3.请将本卷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2分,每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选项,案填在答题纸题表中)
1.浮萍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浮物叶状体对称,表面绿色,近圆形,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全缘,叶状体背面一侧具囊,新叶状体于囊内形成浮出。果实无翅,近陀螺状,种子具纵肋。请你根据这些特征分析,浮萍属于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被子植物 D.裸子植物
2.所谓粮食发霉了,其实是与下列哪种生物有关
A.细菌 B.酵母菌 C.病毒 D.霉菌
3.下列哪种是真正的鱼类
A.鲫鱼 B.章鱼 C.鳄鱼 D.娃娃鱼
4.生物兴趣小组在野外观察到4株植物P、Q、R和S,并设计如图所示的二歧分类检索表来分辨这些植物,若上述4株植物中有一株植物是桃树,则它是
A. P B Q C. R D. S
5.证明鸟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爬行类的是
A.始祖马化石 B.恐龙化石 C.始祖鸟化石 D.鱼类化石
6.马和驴杂交可产下骡,但在分类上马和驴同科不同属;俗语说“风马牛不相及”,但在分类上马和牛同纲不同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马和驴的共同特征比牛的多 B.马和牛的亲缘关系比驴近
C.驴和牛之间没有共同特征 D.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属
7.牵牛花属于牵牛属,牵牛属是花科下的一个属,牵牛花这一种植物的花酷似喇叭状,因此有些地方叫它喇叭花。牵牛属共有约24种植物,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A.生态系统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 D.农作物的多样性
8.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和她的队第一个发现并提炼出用于治疗疟疾的特效药一一青蒿素,从而挽了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具有
A.药用价值 B.间接价值 C.潜在价值 D.直接价值
9.比较是生物学研的重要方法,从科学家对马足进化历程的研究中,不可能获得的信息是
A.侧趾逐渐退化 B.遗传物质基本相同
C.足趾个数逐渐减少 D.中足趾逐渐变得发达
10.美国学者米勒探索生命起源的模拟实表验明,在原始地球上可以产生
A.原始藻类 B.复杂的蛋白质 C.原始单细胞动物 D.有机小分子物质
11.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下列成语中所提及的两种动物缘关系最近的是
A.指鹿为马 B.鸡犬不宁 C.虎头蛇尾 D.沉鱼落雁
12.科学家经过不断探索,直到18世纪才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下列关于人类起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古猿
B.古人类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直接证据
C.部分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与森林大量消失没有直接关系
D.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13.下列表示骨、关节、肌肉关系的模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14.家兔、松鼠、袋鼠等适于跳跃运动的身体结构特点是
A.前肢发达 B.后肢发达 C.前肢短小 D.后肢短小
15.2018年9月1日,在央视播出的《开学第一课》中介绍了中国首只无壳孵化小鸡“小茶缸”的成长全记录。小茶缸是一只在杯子中孵化出的小鸡,关于“小茶缸”出生后的行为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刚出生时就会行走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B.“小茶紅”先天性行为不会受孵化方式的影响,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
C.“小茶缸”的后天学习行为能都助它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
D.听到实验员播放“咕咕”声后取食的行为是后天学习行为,永远不会忘
16.春天来了,一对燕子从南方飞回到一户农家屋檐下开始忙忙碌碌的衔泥筑巢,几天之后一个精致的燕窝就筑好了。以上现象至少具有:①觅食行为;②防御行为;③生殖行为;④迁徙行为;⑤社群行为;⑥先天性行为;⑦后天性行为;⑧学习行为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⑥ D.①⑦⑧
17.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含量如图,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
一条食物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短期内甲的数量增加,会导致乙和丁的数量增加
B.图中的四种生物和非生物部分组成了该生态系统
C.丙是生产者,甲、乙、丁是消费者
D.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乙→甲→丁→丙
18.生态平衡依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下列最不稳定的生态系统是
A.农田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19.养牛场养员用杀虫剂杀苍蝇,第一次使用效果显著,随着使用次数增加,药效逐渐下降。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该现象是由于杀虫剂
A.使苍蝇繁殖能力增强 B.对苍蝇进行了选择
C.使苍蝇产生抗药性变异 D.增强苍蝇的免疫力
20.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袋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
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缺少生产者 C冰太厚不能深埋 D.缺少分解者
21.达尔文认为容易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的生物个体是
A.体型较大的个体 B.结构复杂的个体 C.有利变异的个体 D.有变异的个体
22.地质工作者在不同的地层内发掘到许多化石。甲层中发掘出恐龙蛋、始祖鸟等化石;乙层中发掘出马、象牙等化石;丙层中发掘出珊瑚、乌贼等化石。据此推断这些地层的年代由远到近的顺序是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丙、甲、乙 D.乙、甲、丙
23.根据下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②过程增强后①过程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增强②过程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
C.生物群落内部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含碳的有机物
D.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24.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物的共同家园。下列错误的信息是
A.“低碳生活,保护地球”描述的是生物能够响环境
B.为了创造辉煌的现代文明,我们可以无限地获取自然资源
C.生物圈中的碳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参与物质循环
D.生物中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25.若人类对下面甲、乙两生态系统中的鼠大量捕杀,则受到影响最严重的生态系统是
A.甲生态系统 B.乙生态系统 C.甲、乙两生态系统受影响程度相同 D.无法判断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本题包括6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26.(7分)2020年1月,一场由新冠病毒(2019-nCoV)引起的疫情突然暴发,中国人民经历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春节假期,时至今日病毒仍在全球。请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新冠病毒的结构简单 ,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新型冠状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
资料二: 新冠毒的感染者以发热、乏力、干咳主要表现,少数感染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
部分感染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感染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新冠病毒可以
人传人,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
(1)新冠病毒的结构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是一种________(填写“有“或“无”)细胞结构的生物。
(2)根据侵染生物的不同,新冠病毒属于__________________病毒,它______(填“能”或“不能”)使
植物中的花草患病。新冠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______________在人体内生活。
(3)下列关于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描述,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给人类带来多种流行病 B.可制成疫苗,用于防治传染病
C.可以利用病毒防治有害生物 D.病毒全部寄生,对人类没有好处
27.(6分)图一所示的进化树,简要表示了几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图二是美国科学家米勒设计的一个模拟装置,抽真空后将甲烷、气、氢气等从a处泵入玻璃仪器内,再把B中的水煮沸,使水蒸气驱动混合气体在玻璃管内流动,然后在A内放电7天,经b冷却后,产物沉积在C中,产物含有包括氨基酸在内的多种有机小分子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一的进化树中我们可以推测出: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_。
(2)在图一中,较a和c而言,、b间的亲缘关系更_________(填“近”或“远”)。
(3)图A装置中的气体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_,正、负电极接通后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
的_________________。
(4)图二中的C装置里的液体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_,图一中各生物都可能起源于这里。
(5)图二中的模拟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过程的_________________。
A.无机物→有机小分子阶段 B.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阶段
C.有机大分子→独立体系阶段 D.独立体系→原始生命阶段
28.(9分)为了促进中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教育行政部门将部分体育项作为中考试目,测试中我们需要依赖一定的身体结构才能完成一系列运动,下图是伸肘动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中长跑等运动依于运动系统,人体运动系统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骨肌组成的。如图所示的肱二头肌,两端较细呈白色的部分2是________________,中间较粗的部分2是________________。
(2)当你伸肘时,肱二头肌_____________,同时肱三头肌_____________;而屈肘时刚好相反。这说明人体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组骨肌独立完成的,而是________________肌肉相互配合完成的。
(3)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________________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而
运动所需的能量就来直接源于________________。
29.(8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刚出生的小袋鼠只有人的手指那样大小,眼晴还睁不开。它出生时掉在母袋鼠的尾巴根部,靠本能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
材料二:著名的“斯金纳箱”实验就是把一只白鼠禁食24小时后放入箱内,箱中唯一可活动的物体是一个按钮,白鼠每按一次按钮,便会得到一粒食物。开始它在箱内探索,偶然按压了按钮,获得了食物。白鼠开始可能并没有注意到食物落下,但若干次重复后白鼠学会了按按钮,便不断地去按,以得到更多的食物。
材料三:狒狒是猴类中生活最为严密的一种,有明显的等级序位和严明的纪律。在野生状态下的狒狒群体,经过几年一个周期,就会发生争战,或分群或换王。
(1)材料一中,刚出生的小袋鼠爬到母袋鼠育儿袋中吃奶,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属于动物的___________行为,它由动物体内的________________所决定,这种行为奠定了动物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
(2)材料二中,白鼠偶然按压了按钮,获得了食物,从动物行为分类来看这属于动物的_________行为;若干次重复后白鼠不断地去按,以得到更多的食物,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这属于动物的____________行为,一般来说,动物高等,这种能力就越_________。
(3)资料三中,是一种具有________________行为的动物,狒群有明显的等级序位和严明的纪律,除此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的行为特征。
30.(9分)糖尿病是种“富贵病”“现代病”,也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疾病。古印度的医生们就注意到,有一些患者的尿液会吸引大量的蚂蚁,经过简单的实验,他们发现这些患者的尿液中含糖量很高。小明由此思考:妈蚁是否欢吃甜食?于是设计了如下“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的食物”的探究实验:
材料用具:捕捉同一蚁洞的10只大小相同的,纸盒一个,镊子一个,消过毒的干棉花团若干,糖水、清水各一小杯
实验步骤:
①两块大小相同的干棉花团,分别放入盛有等量糖水、清水的小杯中浸湿,然后用镊子分别取出棉花团,放置在纸盒的同一侧(如上 图所示)。
②将10只蚂蚁放在纸盒的另一侧。
③30分钟后,观察并记录蚂蚁的取食情况。
请根据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捕捉同一蚁洞中大小相同蚂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
(3)如果有较多的蚂蚁在含糖水的棉花团处聚集,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小明在进行第②步操作时,只捉了1只蚂蚁进行实验,你认为其得到的实验结论__________
(填“可信”或“不可信”),其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探究的这种行为是蚂蚁的_________行为,从来源分析这种行为是蚂蚁的___________行为。
A.防御; B觅食; C.社会; D.繁殖; E.先天性; F.学习
(6)根据日常生活经验,你还能提出与蚂蚁获取食物有关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一个即可)。
31.(11分)自然界中的生物与坏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环境与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土壤、温度等,它们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量。
(2)由图分析,草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者,消费者是________________,A表示的生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图中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该生态系统受到某种难以分解的有害物质的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有害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
(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通过食物链而流动,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
(5)由图分析,①②③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是通过植物的①_____________进入生物体的,而植物、动物的②________________以及A的③________________又可以使二氧
化碳返回到大气中,重新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6)请你写出生活中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为(写出一点即可)
八年级生物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选项)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D A C C A C D B D A C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D C D A B D C C B B 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50分)
26.(7分)
⑴蛋白质外壳 内部遗传物质 无
⑶动物 不能 寄生 ⑶D
27.(6分)
⑴f ⑵近 ⑶原始大气 闪电
⑷原始海洋 ⑸A
28.(9分)
⑴骨 骨连接(关节) 肌腱 肌腹
⑵舒张 收缩 二组 ⑶神经 细胞呼吸作用
29.(8分)
⑴先天性 遗传物质 生存和繁衍
⑵觅食 学习 强 ⑶社会 分工合作
30.(9分)
⑴控制变量(或减少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只要答案合理即可)
⑵蚂蚁喜欢甜的食物 糖
⑶蚂蚁喜欢甜的食物
⑷不可信 用1 只蚂蚁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
⑸B E
⑹蚂蚁是怎样寻找到食物的?(或蚂蚁是如何传递发现食物的信息的?)
31.(11分)
⑴空气(阳光、水)
⑵生产者 兔和鹰 分解者(细菌、真菌)
⑶草 →兔 →鹰 鹰
⑷太阳能
⑸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分解
⑹低碳生活(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