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精神的三间小屋》课件(共3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9*《精神的三间小屋》课件(共3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20 20:5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一般家庭,住上三居室,算是又了容身之所。那我们心灵是否也需要活动空间呢?再精神上,我们是否也需要三间小屋?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给了我们答案。
新课导入
9、精神的三间小屋
——毕淑敏
走入毕淑敏
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
——毕淑敏《造心》
毕淑敏语录
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
——毕淑敏《造心》
毕淑敏语录
我相信不化妆的微笑更纯洁而美好,我相信不化妆的目光更坦率而真诚,我相信不化妆的女人更有勇气直面人生。
———毕淑敏《素面朝天》
毕淑敏语录
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
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
如果你不能确定你往哪里走,
那么此处就是你的葬身之地。
—毕淑敏《心灵七游戏》
毕淑敏语录
《我所喜欢的女子》
我喜欢爱花的女子
我喜欢眼神乐于直视他人的女子
我喜欢到了时候就恋爱,到了时候就结婚
的女子
我喜欢会做饭的女子
我喜欢爱读书的女子
我喜欢深存感恩之心又独自远行的女子
(17岁)1969年入伍,在西藏阿里当兵11年历任卫生员、军医。
(28岁)1980年转业回北京进工厂做主任医师
文学的白衣天使
(35岁)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
1989年加入中国作协
1991年毕业于北师大研究生院中文系,心理学博士方向结业
现在是注册心理咨询师,
国家一级作家,
中国海洋大学客座教授
小说《红处方》,《预约死亡》等。
散文《我很重要》《素面朝天》《提醒幸福》《芒果女人》《今世的五百次回眸》等,至今已发表400万字的作品,获奖无数
字词积累
自惭形秽
广袤
宽宥
游弋
轻觑
濡养
麾下
坍塌
huì
mào



tān
yòu
huī
【自惭形秽】原指因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形销骨立】形容身体极其消瘦。
【间不容发】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
【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
初读课文,理清作者思路。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1—6)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
第二部分(7—17)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三间小屋”。
1.作者说的是哪三间精神的小屋呢?
第一层(7—8)分析如何建立第一间精神小屋,
即盛放着爱和恨的小屋。
第二层(9—13)分析如何建立第二间精神小屋,
即盛放着事业的小屋。
第三层(14—17)分析如何建立第三间精神小屋,
即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
第三部分(18—19)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的条件,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
走入三间精神小屋
问题一:作者认为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哪些“精神小屋”?
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
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
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
问题二:作者认为应该修建三间精神小屋的原因是什么?
为了给精神建立栖息地,使人健康、美丽、庄严、伟大、真诚、完满、永恒。
(2)第一间小屋中有爱也有
恨了,作者希望我们如何处理
它们的关系?
经常打扫,
给爱留下足够的空间。
(1)第一间小屋中有爱也有恨,作者罗列了哪些?请找出来。
走进第一间小屋
(1)第二间小屋中,作者罗列数字有什么作用?
给人们一个事业的时间概念,强调事业的重要性,不要小看事业对人产生的深远影响。
走进第二间小屋
(2)在描绘第二间小屋时,作者用了一个成语“鸠占鹊巢”,结合文章,文中“鹊”指的是什么?“鸠”指的是什么?“鸠占鹊巢”在文中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鹊”指的是
“鸠”指的是
“鸠占鹊巢”:
“事业”
“事业之外的赘生物”
赘生物取代了事业的位置
(3)如何才能让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呢?
明确:①有事业心
②选择自己适合和爱
好的事业
③建设努力向上的小屋
“白桦林不靠天赐,主要靠自我寻找”。要干一番大事业,如何寻找。
王国维的《三境界》能给我们启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
第一境界:寻找阶段,站在高处向远方望去,高瞻远
瞩,确立远大目标;
第二境界:耕耘阶段,再苦再累,在所不惜,只要努
力达成目标;
第三境界:收获阶段,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
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
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
有所发现。已经为追寻目标精疲力尽,快
要放弃时,却在最不起眼的地方获得了成
功。
所以成功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只要我们努力!努力了,我们容易找到合适的事业,否则鸠占鹊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所以努力是关键,而“空谈雄心壮志”、“等待一鸣惊人”是不可取的。所以对待我们的学习、事业要
认真、努力,乐于其中。
(1)为什么作者说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唯独没有我们自己?
别人的思想、外在的信息代替了我们自己的思想,使我们成为缺乏思想和思考的人,无个性,无自我。
走进第三间小屋
这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我们能从不同渠道接受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有的人渐渐就被这个信息社会所同化了,常常随波逐流,用他人的观点来肯定事物的价值,常常以为众人所追求的就是他们自己想要的。于是别人的思想、外在的信息代替了他们自己的思想,使自己成为缺乏思想和思考的人,所以说“唯独没有我们自己”。
(2)如果我们的精神小屋不住着自己,会出现什么情况?
如果真是那样,我们的精神小屋不必等待地震和潮汐,在微风中就悄无声息地坍塌了。我们的精神,将会孤独地在风雨中飘零。
(3)你认为在第三间精神小屋中应该怎样“安放我们自身”?(结合自身谈谈)
明确:
自身
?????????
思考
???????
拥有独立的思想
(庄严、真诚的小屋)
本文构思新颖独特。作者是按照层层深入的顺序来写这三间小屋的。以三间小屋为载体,阐述了精神追求的内涵及其意义,激励人们关注自己的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本文是一篇融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的说理性散文,通过对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描写、阐述,表现了关注个性、关注自我、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
小结
1、集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
2、构思新颖独特。
3、语言朴实,意蕴深厚。
4、文笔细腻。
写作特点:
读后反思:
作为当代学生,我们在学习生活之余,有没有给自己的心灵存放适当的空间?对于我们在课内课外吸收的信息有没有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判断?有没有用自己的思维去审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心为血之海,那里汇聚着每个人的品格智慧精力情操,心的质量就是人的质量。有一颗仁慈之心,会爱世界爱人爱生活,爱自身也爱大家。有一颗自强之心,会勤学苦练百折不挠,宠辱不惊大智若愚。
有一颗尊严之心,会珍惜自然善待万
物。有一颗流量充沛羽翼丰满的心,
会乘上幻想的航天飞机,抚摸月亮的
肩膀。”
——毕淑敏《造心》
精神的三间小屋
板书设计
爱和恨—打扫—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
撑起精神世界大厦
事业—自我寻找—选择自己适合和爱
好的事业
自身—思考—拥有独立的思想
(庄严、真诚的小屋)
(努力向上的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