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我的叔叔于勒》课件(共2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5《我的叔叔于勒》课件(共21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20 21:0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屠格涅夫(俄)认为他是19世纪末法国文坛上“最卓越的天才”。
每一篇作品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但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窗口,读他的作品,读他笔下的人物,可以是哭或是笑,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
——左拉(法)
莫泊桑
(1850---1893)
法国作家
莫泊桑,19世纪后半叶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自幼酷爱文学,七十年代刻苦学习写作,大作家福楼拜是他的文学导师。1880年短篇小说《羊脂球》问世,轰动法国文坛,是作者的最佳作。
作者简介:
《羊脂球》内容简介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普鲁士军队攻占了鲁昂城,有十个人同坐一辆马车出逃。这十个人的身份很是特殊,分别是臭名昭著的奸商鸟先生和他的太太;大资产阶级、省议会议员卡雷·拉马东夫妇;省议会议员贝尔·德·布雷维尔伯爵夫妇;两个修女;民主党人科尔尼代和一个绰号叫"羊脂球"的妓女。前面三对夫妇离开鲁昂的原因各不相同,但计划和目的却是一致的:不会回鲁昂了。十个人中最没有地位的是"羊脂球"。
在马车上,几位有身份的阔太太得知了羊脂球身份后,对羊脂球的态度很是恶劣,她们悄声辱骂羊脂球是卖淫妇、是婊子、是社会的耻辱。而这些阔太太的丈夫们则用一种看不起穷人的口吻大谈特谈金钱、吃喝。马车在路上颠簸了大半天的光景,车上所有的人都饿了,只有羊脂球带了可供自己三天的食物。羊脂球很大方地邀请车上所有的人都来分享她的食物,完全不计较先前这些有钱人对自己的不敬。很快篮子里的食物都被瓜分光了,人们都摆脱了饥饿的困扰,于是人们对羊脂球的态度像肚子一样发生了变化。先前的蔑视变成了亲昵,辱骂也变成了夸奖。
马车继续前行来到了托特镇,这里也被普鲁士军队侵占了,普鲁士军官扣下了马车,提出要羊脂球陪自己过夜。羊脂球面对侵略者的无耻要求断然拒绝了,于是同行的一车人都扣留了下来。除了羊脂球外其余的人都急坏了,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九个人想尽了办法、施展了种种阴谋想迫使羊脂球就范。最后还是老修女的"只要用意是好的,做任何事情都不会触怒天主"的宗教说教产生了相当好的效果,羊脂球为了大家的利益牺牲了自己。普鲁士军官第二天就放行了。
但大家非但不感激这位可怜的姑娘,反而还避而远之,之前的赞美和亲近又变成了最初的鄙视和唾弃。这一次,大家各自准备了丰富的食物。唯独羊脂球没有来得及准备。马车继续前行,车上的人拿出了自己的食物大口地嚼着,只有羊脂球缩在车的角落里受冻挨饿,独自哭泣。
法国的莫泊桑—《羊脂球》
俄国的契诃夫—《变色龙》
美国的欧·亨利—《麦琪的礼物》
美国的马克·吐温—《竞选州长

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家及其代表作:
资料链接
代表作有:
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
短篇小说《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等。
小说风格:行文波澜起伏,故事情节巧妙,结局出人意料;心理描写细腻生动。
(法)莫泊桑
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写于1883年,是莫泊桑前期的作品。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不仅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而且也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起来。
小资产阶级贫困破产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一部分不甘心做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企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着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本篇小说就是以这样的社会背景写出来的。
写作背景:
读准字音
拮据


栈桥


诧异


牡蛎


煞白


哲尔赛岛(

褴褛


撬开


jié

zhàn
chà


shà
zhé
lán

qiào
2、根据于勒的经济状况,圈画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评价和采取的行动。
1、复述故事情节,请以(
)于勒的格式,在括号内添动词
,理清小说的情节安排。示例:(盼)于勒
整体感知
1、盼于勒
2、赞于勒
3、遇于勒
4、躲于勒
(开端1—4段)
发展(6—19段)
高潮(20—47段)
结局(48—49段)
请给下列情景图片排序,然后复述故事
惊慌失措
船上巧遇
热切盼望
喜读来信
文中故事始终围绕什么而展开?
于勒的境遇
于勒的境遇在变。
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在变。
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
于勒的经济状况
对于勒的评价
采取的行动
当初行为不正,
糟蹋钱
赚了点钱,希望能够赔偿父亲的损失
租了一所大店铺,做一桩很大的买卖
于勒成了穷水手
坏蛋、流氓、无赖;全家的恐怖
打发他到美洲去
正直的人,
有良心的人
每星期天去海边迎接,制定上千种计划
全家唯一的希望,好心的人,有办法的人
这个贼,这个家伙,这个流氓
暴怒,改乘别的船,躲开他
总结: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的变化
于勒:挥霍家产----经商发财----衰败穷困
(穷)
(富)
(穷)
菲利普夫妇:恐怖惧怕----奉为福星----恐怖仇恨
(赶)
(盼、赞)
(躲)
1、菲利普夫妇一直变来变去,那么他们不变的是什么?
对金钱的占有欲望,认钱不认人。
性格:虚荣、虚伪,自私,贪婪,势利、冷酷,唯利是图,金钱至上。
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主题)
深读课文
2、你是怎样看待小说中“我”?
单纯、幼稚,纯洁、善良,可爱的孩子。对于勒叔叔抱以同情,对父母的做法感到困惑、不满。
3、谁是主人公?菲利普夫妇,于勒还是约瑟夫?
明确:
判定作品中某一人物是不是主人公,关键看这一人物形象是否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4、作者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有何深意?
明确:
标题强调了于勒在作品中的地位,点明了于勒与菲利普夫妇一家的亲属关系。作者对于勒本人着墨不多,主要通过侧面来展示他的经历、遭遇和性格特征,但是却以于勒为线索人物,推动情节的发展。标题寄寓了作者对于勒的同情和对菲利普夫妇的谴责。
请大家讨论,结合具体语句,多角度探究菲利普夫妇“认钱不认人”的原因。
爱慕虚荣唯利是图的性格
经济原因
社会原因
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迫使势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
马克思、恩格斯
凡事若在金钱利益上着眼,就难免在人情道义上有几分刻薄。
——罗兰(法国)
世上的喜剧不需要金钱就能产生,世上的悲剧大半和金钱脱不了关系。
——三毛(台湾)
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钱可以买到纸笔,但买不到(
);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买不到(
);钱可以买到献媚,但买不到尊敬;钱可以买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钱可以买到服从,但买不到忠诚;钱可以买到权势,但买不到实学;钱可以买到武器,但买不到和平;钱可以买到小人的心,但买不到君子的志气。
——龙应台
文思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