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赵州桥(2课时打包) 教学课件(29+3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1.赵州桥(2课时打包) 教学课件(29+39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20 21:01:52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11


课时
卢沟桥
北京颐和园的彩虹桥
北京的十七孔桥
北京颐和园的玉带桥
圆明园的会心桥



激趣导入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赵州桥。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举世闻名的赵州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城南的洨河之上,是现存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巨大石拱桥,被称为世界桥梁的鼻祖。赵州桥本名安济桥,因赵县古称赵州,所以该桥又名“赵州桥”,当地人则习惯地将它称为“大石桥”。以历史悠久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赵州桥出自工匠李春之手,是一座弧形单孔石拱桥。在桥两端的石拱上,辟有两个券洞,这种结构叫“敞肩拱”,是世界桥梁中的首创1994年9月4日,赵州桥被美国土木工程学会选定为第十二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里程碑”,并在桥头北面东侧建造了“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铜牌纪念碑。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初读感知
自读提示: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周济
无济于事

救济
拱桥
拱手相让
gǒng
石拱桥


识字写字
我会认
横梁
七横八竖
héng
横跨
后爪
张牙舞爪
zhǎo
前爪



shěng(省市)
xǐng
(反省)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读一读:表姐大学毕业远嫁辽宁省(shěng),当姑妈生病身边没人照顾时,她常常不得不请假省(xǐng)亲,这时她常常反省(xǐng)年轻时作为独生子女的自己太过自私。
.
.
.
多音字
读句子,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1.
省(xǐng
shěng)吃俭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应该反省(xǐng
shěng)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浪费的行为。
2.
螃蟹总是横(héng
hèng)着走,我们做人可不能这么蛮横(héng
hèng)。
3.
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zhǎo
zhuǎ)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
?

?
?
?
?




练一练
赵州桥
书写指导:土字下横要长、稍往上提,中间一竖与下边竖是两笔,人字撇短捺要长。

zhào
结构:半包围
组词:赵国
完璧归赵
造句: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音序:Z
部首:走
我会写
河北省
书写指导:少字竖要短、左撇右点向外展、右点位置稍高、下撇要长,目字稍窄。

shěng
结构:上下
组词:省钱
省吃俭用
造句:河北省是一个环绕京津的
大省。
音序:S
部首:目
赵县
书写指导:下框要窄、框内是两横,一长横封闭下框,厶起笔在横的中间、折收笔要轻。

xiàn
结构:上下
组词:县城
区县
造句:赵县是我国有名的一座历史
文化名城。
音序:X
部首:厶
石匠
书写指导:注意书写顺序:先写上横,再写斤字,最后写竖折,竖和折都要长一些。

jiàng
结构:左右
组词:木匠
能工巧匠
造句:爷爷是一位远近闻名的老
石匠。
音序:J
部首:匚
设计
书写指导:左边是讠旁不是氵,几字的横折折不要带钩,又字的捺要舒展、收笔有力。

shè
结构:左右
组词:设想
想方设法
造句:这座大楼是姐姐亲手设计的。
音序:S
部首:讠
计划
书写指导:讠旁要窄小、点位置靠上,十字的横居中、稍短,中竖要长。


结构:左右
组词:计算
不计其数
造句:我精心制计了本学期的学
习计划。
音序:J
部首:讠
建桥史
书写指导:口字要扁宽,一竖撇贯穿口字、要长,捺在左边中间位置起笔、稍平拉。

shǐ
结构:独体
组词:历史
史无前例
造句:赵州桥在中国建桥史上
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音序:S
部首:口
创举
书写指导:人字的撇稍长、捺变为一点,横折钩要小,竖弯钩的弯要短一些。

chuàng
结构:左右
组词:创造
艰苦创业
造句:老师的这一全校创举赢得
全体师生的称赞。
音序:C
部首:亻
创举
书写指导:兴字上边两点要小、一撇稍长,横下是撇和捺、要舒展,下边是两横。


结构:上下
组词:举行
举足轻重
造句:微信支付成为改变人们生
活的一大创举。
音序:J
部首:丶
而且
书写指导:下框窄长,里边两横要短、均匀排列,一长横封闭下框、两边出头。

qiě
结构:独体
组词:尚且
既高且大
造句:这棵树不但结的果子多而
且很甜。
音序:Q
部首:一
智慧
书写指导:知字扁宽、矢字下横和下撇都要长、捺变为一点,口和日两字要窄小。

zhì
结构:上下
组词:智力
聪明才智
造句:小芳是一个智力非常高的
女孩。
音序:Z
部首:日
智慧
书写指导:上边两个丰字并排、横竖要匀称,横山扁窄,心字扁宽、左右两点外展。

huì
结构:上下
组词:聪慧
秀外慧中
造句:中华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
音序:H
部首:心
历史
书写指导:厂字横稍短、竖撇要长,里边是力字、不要写成万字。


结构:半包围
组词:历代
历尽甘苦
造句:这段历史永远记在我心中。
音序:L
部首:厂
在金属、玉石、骨头或其他材料上刻出形象。
【设计】
【创举】
【智慧】
【精巧】
【美观】
【雕刻】
【遗产】
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事业。本课指赵州桥的设计前所未有。
精致巧妙。
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法、图样等。
先人所遗留下来的财富。
外形好看;漂亮。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辩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
理解词语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本文介绍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精巧和图案美观的特点。
梳理结构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示例: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说一说
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1.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小明不但爱读书,而且爱思考。
小明既喜欢帮助同学,又懂得孝敬老人,真是个好孩子!
当堂检测(共39张PPT)


课时



11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
激趣导入
品读释疑
带着问题,听录音回顾课文。
核心问题:
为什么说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串珠问题:
1.从第1自然段中你了解到了赵州桥哪些信息?
2.画出赵州桥的坚固表现在哪里?说说这种设计有什么好处。
3.赵州桥的美观表现在哪里?作者运用什么修辞描写赵州桥栏板上的图案的?
4.作者通过描写赵州桥表达了什么情感?
为什么说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核心问题)
从第1自然段中你了解到了赵州桥哪些信息?(串珠问题1)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
交待了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别名及在世界上的知名度等。
介绍了赵州桥的设计者及建造时间。
画出赵州桥的坚固表现在哪里?说说这种设计有什么好处。(串珠问题2)
赵州桥非常雄伟。
这句是本段的中心句,点明赵州桥“设计坚固”的特点。后面介绍的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建筑材料、形状特点等都是围绕本句展开的。
这句话在本段中起什么作用?
从建筑材料和形状特点两方面展现了赵州桥的设计坚固的。
想一想:
第2自然段从哪两个方面展现了赵州桥设计得坚固的?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写出了赵州桥的长度和宽度,体现了桥的雄伟。两个“多”字,体现了文章用词的准确性。
长五十多米
九米多宽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说明了桥的设计精巧;“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列数字从长度上说明桥的设计坚固。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用平时与发大水时桥洞作用对比,进一步说明设计的坚固。
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
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种设计”指的是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用“既…又…,?”这组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从两个方面说明了赵州桥设计的好处,一是坚固,二是桥身轻,节省石料。“创举”是对赵州桥的赞美,也是对设计者的赞美,还包含着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这种设计”指的是什么?
赵州桥的美观表现在哪里?作者运用什么修辞描写赵州桥栏板上的图案的?(串珠问题3)
这是课后第1题哦!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总结了上文
引出了下文
这是一个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精巧”承接上文的内容,“美观”引出下文的内容。这样写使文章结构更紧凑,衔接更自然。
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概念:一个句子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这个句子就是过渡句。
作用:承上启下。
答题模式:这句话起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承接了上文……内容,引出了下文……内容。
运用:课文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品析过渡句的手法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排比
运用排比的修辞,“有的……有的……还有的……”生动地描写了龙的姿态,突出了栏板上图案的精美。
示例:天边的云霞姿态万千,有的像奔驰的骏马,有的像吃草的小羊,还有的像潜游的鱼儿,真是美丽极了。
仿写:
仿照课文,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句话。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总写图案的美观。
作者通过描写赵州桥表达了什么情感?(串珠问题4)
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点明了赵州桥的历史价值,赞扬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示例:河北省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赵州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栏板上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这是课后第2题哦!
假如你是导游,试着用下面的词语,向游客介绍赵州桥。
世界闻名
雄伟
创举
美观
学习了课文,同学们可以组成兴趣小组,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家乡古建筑的资料,然后拍照片或者画下来粘贴在班级的专栏内。
主题延伸
宁夏石嘴山武当庙
宁夏青铜峡108塔
山西平遥古城
山西乔家大院
运用好过渡句
过渡句可以承接或总结上文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文的内容,使文章衔接自然,内容顺畅。本课第3
自然段第一句话就是过渡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总结了上文的内容,引出了下文对桥的美观的说明,使文章衔接更自然,内容更顺畅。
运用好过渡句需注意:
1.
由一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倒叙转入顺叙时……这些地方都需要过渡。
2.
过渡句要简洁明白,确有总结上文、引出下文的作用。
练一练:
写一段话,用上过渡句。
本文通过介绍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雄伟和图案美观的特点,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本课小结
《赵州桥》是一篇说明文。它从坚固和美观两方面介绍了闻名世界的赵州桥。全文层次清晰、重点突出,通过对赵州桥设计特点的说明,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同时,我认识了过渡句的作用。
课堂小结
总起:
赵州桥闻名世界



赞美了劳动人民
的智慧和才干
分述
雄伟:设计巧妙
美观:图案精美
总结:
宝贵的历史遗产
结构图示
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的临潼出土,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个。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经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站在高处俯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拓展延伸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鹖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那镇定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的老将。
武士俑平均身高约1.8米,体格健壮,体形匀称。它们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着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手持兵器,整装待发。
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登长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马俑与真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体健壮,肌肉丰满。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就好像一声令下,它们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
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好像在听候号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思考:
1.找出在短文中起过渡作用的自然段。
2.读第八自然段,体会这段话是怎样把兵马俑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写清楚的?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思考:
1.文章中哪些内容使你感受到“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奇迹”?
2.第二自然段是从哪几方面具体写长城的?
精彩赏析。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在课文中有什么作用?
2.
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
3.
这段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赵州桥很美观。
承上启下。
排比
当堂检测
你还知道哪些“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同学交流。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