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课件+音频)(2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课件+音频)(27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20 21:45:49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三年级下册
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这幅名扬中外的画指的是什么?
作者是谁?
作者简介
张择端
北宋画家,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存世作品《清明上河图》。
闻名中外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不朽珍品。此画为绢本长卷,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
根据“阅读提示”浏览课文,思考:为什么《清明上河图》会名扬中外?
对照图画,看看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边读边作批注。
选出你最感兴趣的内容,细细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1.用“
”画出这幅画中都描写了什么。
2.用“
○”标出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
3.谈谈你看过这段后的感受?
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人物众多
围绕人物数量多,具体写都有什么样的人
张择端下了很大的功夫,画出来的画了不起。所以名扬中外。
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第三段描写了哪个地方?都画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小人,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围绕街市热闹,具体街上的店铺和人物
总写
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形态各异
形态样子各不相同。
排比
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排比是一种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
课堂小练笔
请用“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内容丰富,画技高超
细读第四段,思考:第四段和前两段描写的角度一样吗?
围绕最有意思的情景具体描写情景是什么
最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一个人骑着马,正往桥下走。因为人太多,眼看就要碰上对面来的一乘轿子。就这个紧急时刻,马笼头被一下子拽住了,这才没让马撞上那乘轿子。旁边两头运货的小毛驴正在下坡,脚下不稳。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惊扰了,连忙回过头来……你看,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画面逼真细致
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一个人骑着马,正往桥下走。因为人太多,眼看就要撞上对面来的一乘轿子。就这个紧急时刻,马笼头一下子被拽住了,这才没让马撞上那乘轿子。旁边两头运货小毛驴正在下坡,脚下不稳。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惊扰了,连忙回过头来……你看,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局部特写
再读一遍这个场景描写,说一说这幅画怎样?
传神
第4自然段的写法和前面两个自然段有什么不一样?
第4自然段围绕“最有意思的场景”,先写骑马的人及时拽住马,避免和轿子相撞;再写两头小毛驴脚下不稳,看风景的人受到惊扰,围绕一个场景具体写。
而第2、3自然段是列举式的描述。
《清明上河图》名扬中外的原因
1.年代久远,保存完整
2.画得细致,画技高超,内容丰富
3.逼真地描绘了八九百年前北宋的古都风貌,反映出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清明上河图》赏析
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
说一说:欣赏了这样一幅画技精湛的神奇的画,读懂了这么有趣生动的课文,你想说什么?
这不愧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中华文化真绝!
中国人真了不起!
板书设计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简单介绍—年代、作者、内容、保存情况
画面内容
人多、行业多
街市热闹非凡
生动传神
历史价值—再现古都风貌
展示百姓生活
传世佳作
艺术瑰宝
1.完成“写作要素”板块的“展示台”。
2.完成本课的“随堂练”。
3.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向家长介绍《清明上河图》。
4.了解我们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收集资料,在下节综合性学习课上交流分享。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