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3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9.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20 17:3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1.列举明朝的三部科技巨著及其作者。
2.明长城的修筑的目的是?起止范围是?
3.北京城是于哪一年修建?由哪几部分构成?核心是?
4.明朝小说的代表有?作者分别是?
他是一位开国皇帝,他曾经是一位农民起义的领袖,他也曾出家当过和尚。
同学们猜一猜:他是谁?
农民起义出身的朱元璋最终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强大一时的朱元璋建立的明朝也被农民起义推翻了,这究竟是为什么?
学习目标
1、了解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的表现。
2、掌握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及结果。
3、了解满洲兴起与清军入关的基本史实。
材料一:
材料二: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自己在宫中纵情享乐,还四出游玩,甚至公开抢掠民女。明熹宗爱好木工,成年累月像木匠一样制作木器,朝政全都交给宦官魏忠贤。于是,魏忠贤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
内阁 票拟 皇帝 批红(朱批)
司礼监
(秉笔太监)
皇帝昏庸,疏于朝政。
宦官专权。
大臣们结党营私。
政治腐败
明神宗时 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
明熹宗时
一次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顷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
明崇祯时
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土地兼并严重,导致农民流离失所
材料三: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情况表
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
明代周臣《流民图》局部
所谓流民,即指因遭受自然灾害、社会厄难抑或其他种种原因,为了避难、求生而离乡背井、流向他乡的人。流民问题古已有之,并非明代所独有。但就整个明代的流民无论是其规模还是其形成的速度,都是古代社会空前的。
社会动荡
皇帝昏庸,疏于朝政。
宦官专权。
大臣们结党营私。
政治腐败
经济:土地兼并严重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根据材料,结合教材,说一说我为什么要起义?
朝政腐败,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尖锐。
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
李自成
材料: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迨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陕西通志》卷八六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我是如何一步一步推翻明朝统治的?
进入中原以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1644年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李自成
1644年4月,攻进北京城,明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
材料研读:
当时流行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进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提出了“均田免赋”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规定了严明的军纪,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均田免赋”口号反映了广大农民希望得到土地和减免赋税,要求平等平均的迫切愿望,大大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01
第一次把对土地的要求作为一个口号明确提出来,标志着中国农民战争进入一个新阶段。
02
平均土地,把土地平均分给农民
减免沉重赋税,不纳粮
均田:
免赋:
起义经过
陕北起义
提出“均田免赋” 口号
1644年,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1644年
崇祯帝自缢(明朝统治长达276 年)
根本原因:政治腐败
①皇帝昏庸,疏于朝政;②宦官专权;③大臣结党营私④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⑤后金的崛起,消耗了明朝的国力。
直接原因:陕北连年大旱,爆发农民起义,李自成队伍成为主力军,最终攻陷北京,推翻了明王朝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1616年)
努尔哈赤
清朝满八旗盔甲复原图
努尔哈赤创建了“八旗制度”。所有女真男子平时生产,战时参加战斗,按照军事需要来组织管理整个民族。大大提高了战斗力,推动了满族社会的发展。
2.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
(1635年)
3.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36年)
皇太极
思考:皇太极改女真族名的原因
有意抹掉女真族曾臣服于明朝的历史,以表示清与明是平等的,解除了“犯上”罪名对部众的心理压力,鼓舞士气斗志。
1
2
3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
满洲兴起
大事年表
阅读思考:满洲兴起后,清统治者联合谁进入到了关内?“关”指的是哪里?清军入关对李自成的农民起义的结果有什么影响?
吴三桂
山海关
1644年,明军将领吴三桂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清世祖福临顺治帝
皇太极的第九子
  1644年,清军在山海关大败李自成农民军,随后,进入北京,顺治帝迁都北京,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清兵入关
综合提升
元朝和清朝是我国历史上由两个少数名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它们前期的历史发展进程有许多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比较。
朝代
建国
统一各部
改国号
都城
元朝
清朝
成吉思汗
(铁木真)
忽必烈

大都
努尔哈赤

皇太极
沈阳(后迁都北京)
课堂小结
政治腐败与
社会动荡
李自成起义
1644年推翻明朝
后金兴起(1616年)
清朝建立(1636年)
直接原因:旱灾严重
主要原因
政治腐败
宦官专权
土地兼并严重
赋税沉重
清军入关(1644年)
李自成起义失败
重要原因
课 后 活 动:
下列各项,哪些与明朝灭亡有直接的关系,请在□内画√。
□朝政腐败,宦官擅权
□土地兼并严重
□朝廷征派苛捐杂税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作业:
A:整理笔记,梳理知识点并认真记忆本节课所学知识。
B:(选做)请给李自成写一个人物小传(150字左右)
( 注意事项:选取事例要典型,叙述要客观,评价要恰当。)
1.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皇帝昏庸无能    B.政治腐败
C.天灾人祸 D.满清强大
2.李自成起义提出的口号是(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C.均田免赋
D.大楚兴,陈胜王
B
C
4.后金的建立者( )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康熙 D.雍正
5.改国号为清的是( )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康熙 D.雍正
A
B
6.下列局面和大明王朝中后期的政治情况相符的
是(  )
①政治腐败,皇帝疏于朝政 
②朝政混乱,官吏贪赃枉法 
③皇室、贵族等疯狂兼并土地,致使农民流离失所 
④国家财政危机深重,阶级矛盾尖锐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D
7.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时期。请将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  )
①明成祖迁都北京 
②设立锦衣卫 
③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 
④清军入关迁都北京 
⑤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A.③④⑤②① B.②①⑤③④
C.④③②①⑤ D.③④②①⑤
B
【历史人物促进步】
材料一 努尔哈赤播下了“康乾盛世”的种子,也埋下了“光宣哀世”的基因。他是大清帝国的奠基人,二十五岁统一了女真各部,后脱离明朝建立了后金政权。
(1)结合材料一说出努尔哈赤的功绩。想一想,努尔哈赤同宋元时期的几位少数民族首领有哪些共同之处。
功绩: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反抗明朝压迫。
共同之处:努尔哈赤和阿保机、阿骨打、元昊、铁木真等少数民族首领都统一本民族各部;建立政权,推动本民族的发展;都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材料二 皇太极,努尔哈赤之子,他是清朝立国时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努尔哈赤以武力打天下,却忘记收买人心。皇太极继承了女真人的剽悍,又借用了汉人的文化和谋略。
(2)结合材料二说出皇太极的功绩。
实施改革;改国号为清;统一东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