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20 17:2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21 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导语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讲话,他说:“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中国要成为和平、可亲、文明的狮子,最根本的,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
学习目标
1、《红楼梦》的作者、成书时间、
地位 ?
2、清朝戏剧的代表有哪些?
3、什么是昆曲?代表作有哪些?
4、京剧产生的背景、标志?
(1)《红楼梦》的初名是什么?
(2)它的作者是谁?何时问世的?
(3)这部著作的内容是什么?
(4)有何地位?
阅读课本思考一下问题
《红楼梦》——经典名著
1.成书过程
《红楼梦》封面图
初 名
作 者
问 世
《石头记》
曹雪芹
高鹗续写后40回
乾隆晚期
曹雪芹像
《红楼梦》——经典名著
2.内容
《红楼梦》封面图
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描写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的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红楼梦》——经典名著
3.地位
《红楼梦》封面图
这部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小说问世以后,虽被统治者列为禁书,但在民间却流传开来,始终无法禁绝。至今,《红楼梦》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贾宝玉
林黛玉
薛宝钗
贾元春 贾探春 妙玉 薛宝钗 贾迎春 贾惜春 林黛玉 李纨 秦可卿 贾巧姐 王熙凤 史湘云
金陵十二钗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十九世纪初年的流行语
说明了什么?
因为《红楼梦》对现实的无情批评,引发了人们思想的共鸣。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共120回,前80回的作者是曹雪芹,后40回的作者是高鹗。
戏剧的繁荣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在清代进入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
清朝的戏剧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京剧。
昆曲——百戏之祖
1.名称
昆剧脸谱
又称昆剧、昆腔
2.演变
高峰
衰落
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
清朝中期以后,昆曲走向衰落
苏州昆剧古戏台
昆剧脸谱
昆曲——百戏之祖
3.代表作
洪昇《长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
洪昇的《长生殿》
孔尚任(1648-1718)清初诗人、戏剧作家,代表作《桃花扇》。
孔尚任和《桃花扇》
京剧——国粹
乾隆时期,四大徽班进京献艺
生 旦 净 丑
“京戏”或“京剧”
1.形成
道光年间,形成新剧种“皮黄戏”
京剧——国粹
2.地位
中国文化的国粹
京剧脸谱的勾画过程
京剧脸谱有红、紫、黑、白、蓝、绿、黄等色,各有寓意:
红色寓赤胆忠心;
紫色寓智勇刚毅;
黑色寓忠正耿直;
白色寓奸诈狠毒;
蓝色寓刚强勇猛;
绿色寓侠骨义肠;
黄色寓凶狠残暴。
此外,还有老红、瓦灰、金、银等色,各有寓意。
京剧脸谱颜色分的不同寓意:
2010年,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昆曲与京剧艺术
(作者、成书时间、影响)
昆曲
《红楼梦》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京剧
清朝: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
明朝:汤显祖《牡丹亭》
乾隆时:四大徽班进京
19世纪中期(道光年间):京剧形成
练习
1、有关《红楼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
B、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精练生动。
C、人物形象单一 D、问世后,在社会上广为传播
2、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其中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是 ( )
A、《三国志通俗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C
D
3、下列信息不属于清朝戏剧特点的是 ( )
A、剧种不断增多 ,剧目繁多 B、内容丰富多彩
C、表演艺术推陈出新 D、流派单一,雅俗共赏
4、昆曲逐渐走向衰落的直接原因是 ( )
A、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
B、陷入因循守旧的境地
C、上演的剧目多是逃避现实的作品
D、上演的剧目多是歌功颂德的庸俗作品
D
A
1.复习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