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优化教案二拖一《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件、教学设计+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优化教案二拖一《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件、教学设计+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2-03 10:00:30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国 家
成龙 刘媛媛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
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
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
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国的家住在心
底,家的国以和矗立,国是荣誉的毅力,家是
幸福的洋溢。国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个足
迹。国与家连在一起,创造地球的奇迹。国是
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
家。
每周金曲
舒婷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朦胧诗代表诗人。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走近诗人
知识积累
诗人写诗时 , 常常用物或形象承载自己的感情 , 这个承载了感情的物 或形象就是意象。
美 文 美 读
纤绳q iàn 勒进lēi 胚芽pēi 挣脱zhèng 绯红fēi
纤维xiān 勒索lè 泥坯pī 挣扎zhēng 绯闻fēi
生字词
分节赏析1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 —— 祖国啊!
分节赏析
破旧的老水车
熏黑的矿灯
干瘪的稻穗
失修的路基
淤滩上的驳船
请在第一节中找出能体现作者思想
感情的意象
贫穷落后
我是贫穷,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祖国啊!
分节赏析2
如何理解“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一句?
飞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飞舞于空中的神。飞天袖间的花朵很美丽,它撒落到谁身上,谁就能得到幸福给人以希望;但 “未落到地面”,又很渺茫,令人痛苦,但祖国和人民始终没有丧失这痛苦的希望。
这里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比喻人们心中渺茫的而又从未消失的对幸福未来的希望。
痛苦的希望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分节赏析3
簇新的理想
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挂着眼泪的笑涡
雪白的起跑线
绯红的黎明
新生的喜悦
分节赏析
由衷的感激
无私的奉献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分节赏析4
全诗以“我是你……” 为基本句式,“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 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
思考领悟
深沉悲痛
痛苦追求
新生希望
富饶自由
祖国

贫穷落后
痛苦希望
希望欣喜
奋发献身
→生死相依 血肉相连←
投入感情,自由朗读诗歌。仔细体会每节诗歌的最后一句“祖国啊”所包含的感情?
美文回味
祖国啊!
长期的贫困
痛苦的希望
无私的奉献
低沉叹息
新生的喜悦
亢奋热烈
美文回味
舒婷
  仿照课文,在下面这些诗句后添加一句诗,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和谐一致。或者以“我你......”的句式来续写这首诗,表达你对祖国的感情。
1、我是干瘪的稻穗, 。
2、我是失修的路基, 。
3、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滋养你被劳作压弯的身躯
承载你 坎坷蜿蜒的前行
萌发你冰封已久的生命力量。
我是你衣服上的一枚钮扣,
永远倾听你心脏的跳动。
我是你天空中的一只小鸟,
时时刻刻搏击着风雨。
下水作文
作业布置
请仿照《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的句式,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个主题,如“家”、“朋友”、“校园”、“故乡”等,写一首小诗。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一、基础精练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铿锵(qiāng) 蹒跚(pán) 砂砾(lì) 齑粉(jī)
B.绯红(fěi) 婀娜(nuó) 澎湃(pà1) 烙印(1ào)
C.缱绻(quǎn) 瘠薄(jí) 馨香(qīn) 窒息(zhì)
D.纤绳(qiàn) 婆娑(suō) 干瘪(biē) 驳船(bó)
2.下列句子横线处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
①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 高的诗歌作品的。
②舒婷把这个深厚的感情 在她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③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 诗的意象。
A.品位 灌注 揣摩 B.品位 贯注 揣测
C.品味 灌注 揣摩 D.品味 贯注 揣测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第四节,表现“我”与祖国的血肉关系,表现“我”献身祖国的热望。读时要坚定有力,不容置疑,给人以高亢激昂的感情。
B.诵读这首诗,应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昂的语言节奏。
C.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具备了“朦胧诗”的基本特征,重视诗人自我的内心表达,尤其在象征手法的运用上,新颖而富有感染力。
D.“祖国啊”一语出现在每节的末尾,于反复中强化着不同的感情;第一节是对祖国贫穷落后的叹惋,后三节是对祖国崛起的赞赏。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演员上了舞台,最要紧的是掌握艺术分寸,表演不瘟不火,让观众得到最大限度的美的享受。
B.高鹗毕竟以悲剧结束了宝黛的故事,至少也使小说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结局,将他的续作说成狗尾续貂太过分了。
C.泰山比不了它的雄伟,华山比不了它的险峻,黄山比不了它的奇幻,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了万山之山的珠穆朗玛。
D.白石老人常在画上题写“杏子坞老民一挥”之类,许多人就以为老人的画真是一挥而就,其实,不少曾亲睹齐白石作画的人可以证明,老人运笔勾线倒是缓慢从容的。
二、语段精读
阅读下面节选,完成诗后题目。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呵!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呵,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呵!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呵!
5.第一节中,诗人创造了哪些意象?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答:
  
6.请说说第二节中“飞天”的含义和这一意象所表现的情感。
答:
  
7.第三节的感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诗人是用哪些意象表达这种感情的?这些意象有怎样的含义?
答:
  
8.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写的。诗中的“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 “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
答: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诗后题目。
双桅船
舒婷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1979年8月
9.对这首诗的内容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双桅并在,意味着诗人心目中爱情与事业并立又相区别的心理。
B.“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此句既有浓浓的个人感叹,又有开阔的时代情怀。
C.一方面,是理想追求的“灯”,另一方面,是爱情向往的“岸”。诗人主张为了理想可以暂时舍弃爱情。
D.全诗的目的在于描写一只靠岸的双桅船,同时表现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
 
10.对这首诗的写法特点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双桅船》是诗人运用朦胧诗的写法,采用象征、意象来表达人的主观情绪,从而伸张人性的佳作。
B.“岸”象征着女性的爱情归宿,“风”意味着时代紧迫感给诗人的动力,“风暴”暗指诗人与同代人所经历的不平常的年代风云,“灯”则与光明信念编织在一起。
C.“船”、“岸”、“风暴”、“灯”等具体形象组成一幅完整的静态画面,而在其之下,隐含并跳动着作者的心。
D.本诗的语言自然流畅,诗中所蕴涵的感情凝重而又细腻,既有浓浓的个人感叹,又有开阔的时代情怀。
 
三、语言运用
11.下面有两首同题咏物格言诗,请依照这种形式,自拟题目,从不同角度写两则小诗。
(1)橡皮 (1)题目:
为了帮助别人改正错误    
不惜耗尽自己的生命   
(2)橡皮 (2)题目:
一心盯着别人的错误         
却浪费了自己的青春         
答案
1.A(B绯fēi,C馨xīn,D瘪biě) 2.A 3.D(那时还没崛起,只是期望)4.C  5.诗人创造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这些意象象征了祖国落后的经济、落后的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难,同时也展现了在灾难中艰难挣扎,缓慢前行的祖国的形象。6.“飞天”是宗教传说中的能在天空飞舞的神,在民间备受尊崇,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7.第三诗节中的感彩由悲哀愁苦一变而欣喜亢奋。诗人用的意象有“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这显示出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状态。8.诗中“我是你……”或“我是……”句式反复出现,强调“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这个“我”代表着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这一代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他们将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 9.D 10.C 11.(1)钢笔 只为一吐衷肠/不惜流尽血汗 (2)钢笔 只顾自己一吐为快/却玷污了无辜的白纸。《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本教学设计适用于语文程度中等以上的学生,教学侧重点放在对诗歌的艺术欣赏方面。
  学习目标
  1. 了解舒婷,了解朦胧诗的一些特点和它的诗学价值。
  2. 从鉴赏的角度学习诗歌,把握朦胧诗代表诗人的作品及其特色。
  3. 理解、欣赏诗歌,把握诗歌的艺术特色。
  4. 熟读背诵诗歌。
  学习重点与难点
  从文学常识入手,从鉴赏的角度学习本诗,体会诗歌独特的意蕴与感情,把握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 搜集有关舒婷及朦胧诗的资料,并自学;
  2. 巩固在《星星变奏曲》一诗中学到的知识;
  3. 熟读《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复习江河的《星星变奏曲》。这是一首朦胧诗,作者借“星星”这个意象表达了一代人对光明与希望的追求。
  背诵或朗读你熟悉的朦胧诗作品。
  导入舒婷的朦胧诗作《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是舒婷“心灵世界的歌”。
  二、走近诗人
  舒婷,1952年生于福建厦门。70年代末,她的诗作受到人们的关注,不久即成为朦胧诗的代表诗人而闻名。结集出版的诗集有《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会唱歌的鸢尾花》等。她的诗歌创作主要关注人的价值和尊严,构思独特,情调婉约,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她的诗不侧重客观生活的描摹,而是注重表现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她从关系个人的命运和价值出发,上升到对他人对民族命运的关切。舒婷的诗具有一种崭新的审美视野,能够超越以往新诗的陈旧观念,突破生活的客观规定性和逻辑性的限制,达到较高的艺术新水平。她的诗既有着鲜明的时代的叛逆精神,又有着执著而深切的热爱之情,发自内心而真实优美,被人誉为“心灵世界的歌”。
  三、朦胧诗及其特点
  抓住朦胧诗出现的年代、诗歌的主题和意象的运用以及诗歌的语言特色等方面介绍。
  你读过朦胧诗作品吗?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朦胧诗的了解。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正是体现了朦胧诗特色的一篇成功之作。
  四、朗读诗歌
  老师范读、集体朗读、分组朗读、个人表演朗读。
  五、质疑问难
  自由提问,可以由同学解决;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集中解答。
  提示:可以从诗歌的主题、表现手法、感情变化及语言特色等方面提出问题。
  弄清每一节的内容和感情。
  六、诗歌赏析
  作者选择一个独特的视角,从显示祖国贫穷落后、贫瘠破败的现实出发,抒发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全诗的感情基调由最初的低沉缓慢渐渐变得高亢急速,由抑到扬,从而表达对祖国的理解和热爱之情。
  分节朗读,感知诗歌的独特内涵与艺术特色。
  老师以第一节为例,指导同学赏析诗句,余下几节师生共同完成,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独特的意蕴,学会赏析诗歌。
  第一节,作者运用一系列的意象,并通过意象的叠加,向读者呈现出诗人心目中的祖国的形象,这是诗人真实的感受,也是诗歌人本主义特色的表现。“破旧的老水车”与“疲惫的歌”显示出祖国的落后与疲惫;“熏黑的矿灯”与“蜗行摸索”显示出祖国前进步伐的艰辛与缓慢;“干瘪的稻穗”与“失修的路基”显示出祖国的贫瘠与破败;“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则显示出祖国在痛苦中奋力抗争、顽强不屈的形象。最末一句的“──”表示语意转折,由前面对祖国形象的描绘,转而直接表达对祖国现实状况的深深的理解和真挚的热爱之情,知之深,则爱之切。“祖国啊!”一语显得深沉而凝重。
  第二节,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我”与祖国开始交融,祖国贫穷,我是悲哀,我是她痛苦的希望,这种希望正如“飞天”袖间的花朵,美丽诱人却如此渺茫,那就是对祖国富饶、荣光与自由的殷切期盼!最末一句“祖国啊!”表达了诗人哀怨般的深情。
  第三节,同样运用一系列的意象,“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意象叠加,充分表达出诗人在新时代来临之际的希望与欢欣。但是,细细品味,这些意象无不深深地打上“文革”的时代烙印,表现出这一代青年人内心独特的感受,“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古莲的胚芽”也是经历风霜雪雨的寒冻,就连笑涡都是“挂着眼泪”的。这样就使得这首诗在体现舒婷个人特色的基础上又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最末的“祖国啊!”表达出诗人的欢欣与对未来的憧憬,至此,全诗的感情基调由先前的低沉凝重进而变得高亢激越起来。
  第四节,在前三节的基础上,“我”与“我”的祖国再次融合,“我”和祖国已经是唇齿相依,不能分割:“我是你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是你喂养了“我”。这个曾经迷惘的“我”,经过深思,经过感情的洗礼,已经沸腾起来,“我”愿为我的祖国奉献一切,用“我”的血肉之躯去换取祖国的富饶、荣光与自由!“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与“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这几个简短句式构成排比,增加了语言气势,加快了诗歌的节奏,它们与最末一句“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使感情激流达到极点,成为全诗的最强音。正是对祖国的这种执著的爱和奉献精神,使得这首诗与《致橡树》《一代人的呼声》等成为舒婷朦胧诗作的“高音区”。
  七、经验总结
  学完这首诗,你有哪些新的体验?你对祖国有了怎样的认识?你学会怎样鉴赏诗歌了吗?选择其中一至两个问题,用诗或文的形式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