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能力。
2培养学生概括提炼、分析归纳的能力。
3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延伸拓展,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与老师和同学合作交流的能力。
4学习文中生动形象的比喻句,并运用形象的比喻抒写生命和人生。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阅读课文,在朗读中感知作者对人的生命本质、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
2鼓励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自己的心得,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尤其是鼓励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并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问题,在思辨的过程中展开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
3由于篇幅所限,作者在本文中只写了一幅人生的总体画面和三种积极进取的人的活动景象,其实还可以用更多的画面场景和更多的人的形象来概括较为丰富的人生,因而可以鼓励学生续写第四、五种甚至更多的人或更多的场面,这既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也是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文标题是“人生”,全篇都在探讨人生问题,学生学习本文是以阅读和研讨的形式体验揣摩人生意义。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1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延伸拓展,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与老师和同学合作交流的能力。
2学习文中生动形象的比喻句,并运用形象的比喻抒写生命和人生。
五、教学准备
1 学生预习,梳理内容
2 解决字词
3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1 诺亚方舟之旅
今天我们先坐船海上航行,这艘船叫诺亚方舟。海上航行时会遇到暗礁、风浪、漩涡等号次危险,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每次危险都有可能使你的诺亚方舟沉没。但你有3次求助的机会,可以向父母、老师、朋友求助,他们可以帮你化险为夷的,说说你这次航行的过程好吗?
2、这次航行就可以看作人生之路!如果把他分为四个阶段的话,我们处在人生的第几阶段呢 是啊,人生之路上难免会触礁、遇风浪等,朋友、父母、老师不会永远陪伴你的,走好人生之路关键靠自己。那自己如何才能把握好人生之路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勃兰兑斯的《人生》,相信你会找到满意的答案。(板书题目、作者)
二、整体感知
1 作者(多媒体)
勃兰兑斯(1842—1927),丹麦文学评论家。出生于犹太血统的商人家庭。在哥本哈根大学攻读法律、哲学、美学,受黑格尔影响较深。大学毕业后,到欧洲各地旅行,在法国结识了泰纳(丹纳)。1871年回国在哥本哈根大学任教,讲授《十九世纪文学主流》。这部巨著共6卷,即《流亡文学》《德国的浪漫派》《法国的反动》《英国的自然主义》《法国浪漫派》和《青年德意志》。
2字词(多媒体)
瞭望liào 攫取jué 停滞zhì 臆测yì 馈赠kuì zèng 乐此不疲
3 (品读人生)自读课文,作者把人生分别比作了什么?抓住文中的过渡句。
攀登高塔、挖掘坑道 、开拓广阔领域、在工场中劳动
三、问题探究(多媒体)
(1)作者把人生比作攀高塔,你认为这个比喻是否恰当,为什么?
这个比喻较为恰切。把人生比作攀登(是一般性的比喻)。把人生比作攀登高塔(设喻奇特)
(2)从文中搜索信息,以“文中 句,赞扬(肯定) 人的 精神(或品质)。”的句式来交流。
(3)你可以从实际生活中为这几种人补充几个例子吗
(4)探究本文的写法。
作者虚写四种场景,三大人 群,便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这叫什么写法
按说还可以描写更多的人的生活场景。作者只是举例性作简单概述,突出这几种人的特点和优秀品质,表达了他的人生志向。 这是以小见大的写法。
(5)本文语言不易理解,你还有读不懂的句子吗,提出来,我们共同讨论交流。
四、共享人生名言(多媒体)
古往今来,有许多大师用他们的生命和智慧诠释着人生。把你搜集到的有关“人生”的名言共享一下。
例: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歌德说:“只有经历过人生的辛苦才知道人生的真价。”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 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萨拉(意大利AC米兰队担任主力右后卫 )说:“生命是一条美丽而曲折的幽径。”
五、抒写人生(多媒体)
你会对人生发出怎样的感慨?你会把人生比作什么?请写出几句话并运用比喻的修辞。
有人说,人生是一场赛跑,人人都在追赶着自己的目标,一辈子步履匆忙,气喘吁吁,却永远也无法抵达你心中的终点。
有人说,人生是一场梦,你身上和你周围发生的一切,喜怒哀乐,荣辱沉浮,都不过是梦境,一切都是虚幻,一切都转瞬即逝。
人生就像树叶一样经历了新绿、翠绿、深绿,直到枯黄,然后叶落归根。人年轻的时候,就好像新芽后的嫩绿树叶,不断地吸收着外界的阳光、水分和空气,使劲往上攒动;慢慢地,从青年步入壮年,再到中年,浑身的绿开始变得厚重了,那是一种别样的丰韵美,是一种不露而艳的成熟美。人的一生只需要将属于自己的那片绿叶尽量保持得圆润和丰盈,而不必在乎这片叶子到底是挂在树尖还是树梢。
六、链接人生 (多媒体图片和视频)
魏泽洋 一个20岁身高仅1米2的大三学生
七、思考人生、为自己导航(多媒体)
品读他人,对照自己,我们的人生路刚刚起步,我们将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当我们遇到“激流险滩” “荆棘与不幸”又该如何应对呢?
八、人生寄语(多媒体)
生命的长短用时间计算;人生的价值用贡献来衡量。愿我们每位同学都能在人生路上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抒写自己更加辉煌的人生篇章!
板书:(共10张PPT)
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2-1968年就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广西深山老林中工作.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员.1996年以怀念夭折女儿为主题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一书而闻名,但其大量的作品还是以哲理性思辩性为主,是一个很优秀的学者.
作者简介
寓言:
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多起源于明间传说.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注音与解释
huì yùn xī shǔ
慧心 风韵 嬉戏 归属
Kāngk i shì chèxiāo jiào
慷慨 闲适 撤销 金窖
kuàng
无忧无虑 心旷神怡 阴晴圆缺
dié
举世无双 心痛如割 险象迭生
m n
慧心未泯
整
体
感
知
1、听课文的朗读录音,听完后复述故事情节。
2、作后白兔为什么请求撤消了那个“慷慨的决定”?
研讨与赏析
1、文中出现了两次转折,转折前后,作者是怎么描写的
明确:诸神之王宣布”月亮归属你“/白兔请求撤消那个慷慨的决定
描写:“乌云蔽日,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在她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俱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这段描写的特点:运用了对偶,句式很对称,语言也很精练,同时用了很多成语,富有文采;还运用了对比,刻画出白兔面对月的阴晴圆缺的患得患失的心愿。
课外拓展
如寓言所说,难道一无所有,赤贫如洗才自在吗?
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2-1968年就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广西深山老林中工作.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员.1996年以怀念夭折女儿为主题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一书而闻名,但其大量的作品还是以哲理性思辩性为主,是一个很优秀的学者.
作者简介人生
【作家作品】
勃兰克斯(1842-1927),丹麦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受黑格尔影响较深。1871年回国在哥本哈根大学任教,讲授《十九世纪文学主流》,这部巨著共6卷,评论了拿破仑称帝前后到1848年法、德、英6个主要文学流派的作家雨果、拜伦、巴尔扎克、司汤达、海涅、梅里美,轰动了丹麦思想界,也受到教会的猛烈攻击。作者被迫到柏林寄居了7年。
【相关背景】
自古以来,“人生”就是诸多作家探讨的一个共同话题,丹麦文学批评家勃兰克斯以形象化的手法向我们展现了他所理解的人生。
【重点字词】
瞻望:往远处看;往交来看。
攫(jué)取:掠夺。
臆(yì)测:主观地推测。
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事而不觉疲倦。
赏心悦目:指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畅。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谈。
停滞(zhì):因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词句理解】
对第1段的解析
这段文字主要说人类攀登高塔的总规律,揭示人类生命表现形式的千变万化和人类命运的相似性、一致性,此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它至多不过一百来级”,这是总体而言,“但是任何人都很难从那样的高度摔下来”,下面讲述从各种高度“摔下来”的情景,这是讲述各人命运的个体表现。另外,人的生命历程有攀登就有摔落,攀登和摔落也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这也是人类生命存在和表现的一种规律。
【主旨探究】
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视野,描述人的生命旅程的不同境况,表达了作者对人的生命本质、对人类社会生命的深刻理解,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珍爱的情感,以及让一生过得更有意义的信念和志向。
【写作技巧】
小中见大
文章中,作者描写了人类攀登的共同情景,以及几种人在各自不同的领域中奋斗、劳作的情景,根据这一思路,我们不妨把作者的“人生”理解为“奋斗”和“劳作”。按说还可以描写更多的人的生活劳动的场面和情景,但作者只是举例性地作了简单的概述,突出这几种人的一些特点和优秀品质,这属于以小见大的写法。
【课文相关】
名人的人生观
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徐玮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郭小川
为了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热爱人生吧。——罗丹
人生的光荣,不在永远不失败,而在于能够屡扑屡起。——拿破仑
谁要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他就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
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吕凯特
人生是一所学校,再那里,不幸比起幸福来是更好的老师。——弗里奇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第一部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陷阱(jǐn) 瞻望(zhān) 赏心悦目(yuè) 停滞(zhì)
B.攀登(pān) 忙碌(lù) 撒下(sà) 充沛(pèi)
C.增益(zēng) 臆测(yì) 嘹望(1iào) 鲑鱼(guī)
D.馈赠(guì) 愚蠢(chǔn) 厌倦(juàn) 领域(y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幻想 延缓 粉身碎骨 值得留恋
B.流连 景致 乐此不彼 过得舒适
C.察看 活跃 终其一生 年复一年
D.钻研 诱惑 微不足道 热烈祝贺
3、对下列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难了,而且目光已不大能区别事物,它们看起来似乎都是相同的。(“往上走”意味着年龄的增长,越老经历的事越多,所以见到的各种事物都“似曾相识”)
B.从精神上说,他们是停留在同一个地方。(“精神”应指性格之类的东西。这句话的含意是:人们随着年事的增高,自身在许多方面会有很大改变,但是性格、志趣、品行总是很难或很少改变的)
C.那像是一只可爱的手在转动沙漏计,从而延缓了它的转动。(“一只可爱的手”应指“一切亲切的思想”。“延缓了它的转动”是说他在有生之年做了很多很多事,别人需要很长时间做的事,他用很短时间就完成了,收获甚丰,所以时间仿佛被拉长了。这是反语的说法)
D.这里有一座高塔,是所有的人都必须攀登的。(作者把人生比喻为攀登高塔。人生之路曲折,但每一个人必须去走过自己的一生)
4、勃兰兑斯的《人生》为我们具体地描绘了三大人群:挖掘坑道的人,征服广阔领域的人,在工场劳作的人。这三种人各是什么样的人?实际生活中有这样的名人吗?举例说明。
⑴挖掘坑道的人:
⑵征服广阔领域的人:
⑶在工场劳作的人:
5、对课文内容理解有的一项是( )
A.作者把人生比做高塔,生动贴切,揭示了人生的总体特征。
B.在广阔的领域开拓进取的人占有欲强,渴望征服。喜欢权力,但他们精力充沛,头脑活跃,热爱生活,顽强勇敢。
C.挖掘坑道的人是指那些技术工人、发明家,像爱迪生等。
D.文章写了三大人群,主要是为了赞美那种顽强勇敢、刻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6、“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难了,而且目光已不大能区别事物,它们看起来似乎都是相同的。”为什么说都是相同的 ( )
A.“往上走”意味着年龄的增长,年纪越大经历的事越多,所以见到各种事物都“似曾相识”。
B.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事物不再感觉到新鲜。
C.人们随着年事的增高,自身在许多方面会有许多改变。
D.因为高塔上确实有很多相同的东西。
仿照例句
7、发挥想像,在下列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每句20字以内。
例句:事业说:人生就是建筑历史的一块砖石。
友谊说:人生就是帮助别人攀登的阶梯。
仿句:奋斗说:人生就是 。
勤劳说:人生就是 。
困难说:人生就是 。
挫折说:人生就是 。
能力拓展:
8、阅读下面文字,用简洁的语言回答问题。
有人问三个水泥匠:“你们在干什么 ”甲说:“砌墙。”乙说:“挣钱。”丙说:“造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建筑。”十年后,甲手艺平平,被带班的给炒了鱿鱼;乙保住了饭碗,但只是个普通的水泥匠;丙却成了一位著名的建筑师。
请分别从正面和反面两个角度叙述这则材料对你人生的启迪。
正面:
反面:
第二部分:
(一)
免费的阳光
有个流浪街头的老婆婆,几乎每天黄昏时分,都会在我家附近一条小巷子边上的一张废弃沙发上坐着、喘息着。灰白头发,胡乱地用草扎着,浑身上下脏得“像苍蝇的家”(我女儿的语言)。我常常会买一个面包或一袋牛奶给她,她总是面无表情地接过去。①开始我有点恼,起码你老人家也得给我一个反应,比如点头或微笑什么的。②后来我也习惯了,心想,如果她反映强烈,又是跪又是谢的,我反而承受不起,反而给自己平添许多压力。我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彻底的好人,我只能做力所能及、举手之劳的好事。
有一天,我心血来潮带着读四年级的女儿一起去看那老婆婆,想给小孩一个教育机会,以培养她的爱心。当女儿小心地走过去,羞涩地把面包递给那老婆婆时,老人家惊喜地笑了,虽然表情有点古怪,但我看到她眉宇间有舒展的阳光。这只是刹那间的事,那老婆婆伸出的手不是去接那面包,而是要去抚摸我女儿的脸,这下把小女给惊吓得尖叫起来,扔下面包,迅速脱身……我担心老婆婆受到什么刺激,便一个人上前问她:“你没事吧 ”她却仍然看着躲在不远处的我女儿,招着手说:“如果我有个孙女该多好!”先是重复着,渐渐声音小了,像喃喃自语,然后目光又黯淡下来。③正值华灯初上,我心里有点痛,因为我无能为力,我们不能满足老人家“抚摸”一个亲人的要求。
当我把掉在地上的面包捡起来重新交到老婆婆的乎上时,我看到了那双奇丑无比的脏手。也许它也很温暖,但我女儿害怕它。④其实,我也害怕它,我没有勇气说:“奶奶,那你摸摸我的脸。”
回家后,女儿第一件事是去洗手。我没有怪她。我也洗手了,因为我动了那老婆婆的背包,一个黑得发出油光的包。女儿有点惭愧地对我说:“老爸,对不起,我真的只能爱到这里。”我抚摸她的头,不知说什么好。最后我如实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也办不到,如果那老人要摸我的话。
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的爱心很多时候只能做到点到为止,我们可以是一抹免费的阳光,如果做不了伟大的可以照耀每一个角落的太阳,那就学会仰望吧。是的,除了同情,我们还可以敬仰,敬仰一些我们办不到的事和比我们更好的人。
9.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问题。
⑴“后来,我也习惯了,心想如果她反应强烈,又是跪又是谢的,我反而承受不起,反而给自己平添许多压力”,句中的“习惯”是指什么
⑵“女儿有点惭愧地对我说:‘老爸,对不起,我真的只能爱到这里。”中的“爱到这里”具体是指什么
10.请分别说说标题中的“阳光”与第二段中加点的“阳光”的含义。
⑴免费的阳光:
⑵舒展的阳光:
11.文章对“我”的心理活动刻画得较为细腻生动,请根据文中画线句,用简洁的词语加以概括。
—— —— ——
12.面对老人渴望抚摸一下的要求,“我”和女儿都没有做到,对他们这种表现,
你是否赞同,请说说你的理由。
13.谈谈对文末“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的爱心很多时候只能做到点到为止,我们可以是一抹免费的阳光,如果做不了伟大的可以照耀每一个角落的太阳,那就学会仰望吧。是的,除了同情,我们还可以敬仰,敬仰一些我们办不到的事和比我们更好的人”这句话的理解。
(二)
人生是一本书
赵丽宏
①人生是什么
②有人说,人生是一场赛跑,人人都在追赶着自己的目标,一辈子步履匆忙,气喘吁吁却永远也无法抵达你心中的终点。
③有人说,人生是一次旅游,你降临到这个厂阔纷繁的世界,一生一世就在天地之间游历。有的人云游四海,浪迹五洲,熟视人间百态,阅尽世事沧桑,有的人却如井底之蛙,穷尽一生,只看见头顶一方狭窄的天空。
④有人说,人生是一次赌博,所有的幸福和成就,所有的悲剧和失落,都是赌博的结果。
⑤有人说,人生是一场梦,你身上和你周围发生的一切,喜怒哀乐,荣辱沉浮,都不过是梦境,一切都是虚幻,一切都转瞬即逝。
⑥也有人说人生是一本书,这本书的作者,就是你本人。
⑦人生是一本书,我欣赏这种说法。
⑧那么,人生是一本怎么样的书呢 有的人一生坎坷,历尽磨难,但他的人生之书却引人入胜.使人百读不厌。有的人飞黄腾达,青云有路,然而他的人生之书却字迹歪斜,不堪卒读。有的人一生平平淡淡,没有跌宕起伏,没有惊涛骇浪,然而他的人生之书却丰富细腻,犹如曲径通幽的花园。有的人一生叱咤风云,指点江山,在生活的舞台上演出了一出又一出万人瞩目的悲喜剧,他们的人生之书却常常含混不清,使读者不得要旨……
⑨每一个人的人生之书都是不一样的。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本不同的人生之书,决不会有一本重复。这本书,你天天在写,你周围的人天天在读。只要生命在延续,这本书就要一页一页由你自己往下写,一页一页被世人往下读。
⑩时光不可能倒流,人间也没有后悔药。经历过的事情,无法重复,更无法再来一次。你的人生之书既然已经打开,既然已经翻过去很多页,那么,且不要管翻过去的那些内容,注重即将翻开的新的页码吧。
⑾我想,一个人,如果曾经认真地生活过,追寻过,思索过,真心诚意地爱过,奋不顾身地拼搏过,那么,不管你的地位如何,不管你的境遇如何,不管你是一贫如洗还是万贯缠身,你的人身之书不会苍白虚浮。
14.为加点的字注音,解释下列词语。
(1)井底之蛙( )
(2)跌宕起伏( ):
(3)叱咤风云( )
(4)不堪卒读( ):
15.理清文章思路,分层次并概括大意。
16.文章第⑦段在表达上起什么作用 在文章结构中起到什么作用
17.想一想文章第⑥段中加点词语能否省略 为什么
18.本文和勃兰克斯的《人生》在写作上有个共同点,那就是通篇运用 的修辞手法,将抽象深奥的人生哲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文题人生是一本书”可以理解为: 。
第三部分:
19、综合探究:今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60华诞。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60年,华夏神州龙腾虎跃。
⑴请你从以下3则材料中提炼出两条反映我国60年来飞速发展的信息。
材料一:右图是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统计表,请你仔细观察。
材料二:建国初期,国穷民贫,经济落后,物质匮乏,人们购买东西要凭票证。百姓居住条件极差,往往几代人一同挤在10来平方米的房子里。人们出行常常靠步行,交通极为困难如今,各种商品琳琅满目,新建楼房鳞次栉比,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铁路修到了“世界屋脊”,航班已通往世界大多数国家。
材料三: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国防、科技基础极为薄弱,远远落后于世界上多数国家。60年的励精图治,艰苦奋斗,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两弹一星成功发射,神舟五号、六号、七号成功升天,奥运会成功举办……综合国力已跃居世界第四。
你提炼的信息是:
①
②
⑵人,是城市的灵魂。在建国60周年之际,重庆市正在开展推选重庆形象代言人的活动。什么样的人才能担此大任?你班的小莹要写一段话来表达自己的看法,请你帮助她,仿照前文,完成划横线部分的内容。
重庆是一座水城,重庆形象代言人,必须如水一样淡泊,散尽一身浮华;重庆是一座城,重庆形象代言人,必须如 , 。
⑶为迎接建国60周年,红星中学团委准备编写一本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为主题的颂巴渝英雄宣传手册。请你为这本完全手册拟定一个书名,并设计3个编写栏目(不得照抄示例)
①书名《 》
②请你设计2个栏目。
示例:成长经风雨
你确定的编写栏目是: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总喜欢妄自菲薄他人,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同他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B从太空回眸我们这颗生存的星球,在变幻莫测的白云的飘忽中,它总是散发着一种浅蓝色的绚丽,谁也说不清那究竟是大海还是气晕的颜色。
C林昭曾说:“我们的血是再鲜艳不过,而且是再灿烂不过的墨水,人世间其他一切墨水在这样的墨水面前统统都不免黯然失色。
D凭着健壮的体魄,你可以支撑起一方蔚蓝的天空;凭着旺盛的精力,你可以开垦出一片神奇的土地;凭着巨大的潜力,你可以变得出类拔萃,令人刮目相看。
(参考答案:1、C 2、B 3、C 4、⑴挖掘坑道的人:从事研究工作,进行较为抽象的脑力劳动,像阿基米德。⑵征服广阔领域的人:军事家、政治家等,像秦始皇。⑶在工场劳作的人:技术工人、工艺师、设计师、发明家,像爱迪生。 5、C 6、A 7、仿句示例:奋斗说:人生就是成功道路上一行行坚定的脚印。勤劳说:人生就是收获希望时的一滴滴汗水。困难说:人生就是前进道路上的一丛丛荆棘。挫折说:人生就是优美乐章中一串串低音。 8、示例:正面:欣赏自己的工作是自己成功的前提。反面:藐视自己工作的人不可能产生不平凡的业绩。 9.⑴“习惯”是指对老人总是毫无反应,从不点头或微笑什么的;“我”已不再“恼”了。⑵“爱到这里”具体是指只递给老人面包,而拒绝她的抚摸。 10、⑴指爱心。⑵指高兴、喜悦的神情。 11.气恼——平静——心痛——歉疚 12.示例一:赞同。因为老人的要求超过了“我们”所能承受的范围,让人难以接受。示例二:不赞同。因为老人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只需要我们付出自己足够的爱心。 13.示例:能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去帮助别人最好,如达不到这种高度,那就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同时学会敬仰那些无私奉献出自己全部爱心的人。 14、(1)蛙:wā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小的人。(2)宕:dàng;跌宕:文中指性格洒脱,不拘束;放荡不羁。因性格放荡不羁而致人生大起大落。(3)叱咤:chìzhà形容声势威力很大。(4)卒:zú难以读到结束。 15、第l层①~⑦:列举世人对“人生”的各种诠释并提出自己的看法;第2层:⑧一⑨:具体阐释人生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第3层⑩~⑾:告诉人们应当怎样书写人生这本书。 16.在表达上亮出了作者的观点和看法;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7不能。这些词都表明了一种生活态度,是下文“人生之书不会苍白虚浮”的前提条件,不具备这些条件,就难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18.比喻;人生好比是一本书 19、⑴信息出自材料均可。示例:①建国60年来,我国人均收入大幅上升。②建国60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③建国60年来,我国交通发展极为迅速。④建国6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答到两点即可)⑵示例一:山:山一般坚强,撑起一片蓝天;示例二:火:火一般热情,温暖一方百姓(符合题意即可)⑶①示例一:巴渝魂示例二:巴渝英才(语言简洁,有概括力,符合颂英雄的要求即可)②示例:童年展才华、事迹感人心、危难显本色、精神照巴渝(符合颂英雄的要求即可) 2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