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就是十和几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第一册P40
1、教材编写的特点:
小学阶段整数的认识分散安排在两个学段,主要内容在第一学段完成,第二学段重点梳理十进制记数法。“万以内数的认识”是整数认识的主要内容,学生认识数从“一”到“万”是一个完整的数级,包含了整数认识的所有要素,如数字的表示,数位,各个数位上数字所表示的值。在实际教学中,一般将万以内数的认识分为几个阶段来安排,较为普遍的安排方式是,“20以内数的认识”→“百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也可以在百以内数的认识后,安排一次千的认识。在这几个阶段中,“2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的认数、读数、写数的重要阶段,涉及几乎所有的整数认识中的要素,如数的抽象,数字的表示与书写,数位与相应的数值等。
2、对教材的思考:
《十几就是十和几》是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20以内数及其加减法”中的内容,属于《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中“数与运算” 的“数的认识与表达”中的内容。从10以内数的认识,到20以内数的认识,再到比一比,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环境出发,经历“具体——表象——抽象”的过程,最后达到抽象出数的模型的目标,会数、会读、会写20以内的数,经历从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把握实物的多少到把握数的大小的过程,并能用数来认识和表达交流周围生活中发生的相关情景。
3、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熟练掌握了10以内数的分与合以及20以内各数的计数与表达;会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在学具操作上:学生会自己掷双色片,表示10以内各数分拆的各种结果,也能利用双色片在数射线做加减法,班中大部分同学具有良好的操作习惯,能根据指令按要求操作,轻拿轻放。本节课,从具体的十几的数计数和表示,概括为“十几就是十和几”,对于从幼儿园到一年级的小朋友们,有的学生还不能很清楚的表述自己的想法,这就要给他们提供说的机会,并加以引导,从而发展学生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问题的能力。初次出现 “位值图”和“数位表”,学生对这两个的认识与区分,会出现一定困难,教师应引导他们在动手操作、填写,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感知特点、比较不同,初步体会数的位值概念,也为进一步学习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做好认知上的准备。
教学目标:
1.从操作中感知十几的数的组成,会把11~20各数分拆成“十和几”,得出11~20的数与10之间的关系。
2. 初步认识位值图和数位表,在观察交流中感知位值图和数位表的联系与区别。
3. 经历想、摆、说、写等过程,初步感知以“10”作计数单位,知道十和几组成十几。
4. 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相互合作,提高探究与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十几就是十和几”来认识11-20各数。
教学难点:
1、初步体会数的位值概念。
2、会运用“十几就是十和几”解决一些逆向的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算积木、双色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去玩具反斗城吗?圆圆也喜欢去那里玩,瞧,她正在搭积木呢!你能数一数她一共用了多少块积木吗?
师:你是怎么数的?
(学生数后,交流不同的数法。当反馈到“左边有十个积木,右边有五个积木”时,媒体演示)
左边是1个十,右边是5个一,合起来就是15。
【设计意图说明: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通过搭积木的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能够自己数到二十,通过数15个积木,进一步分析使学生们进一步意识到:这些数是由熟悉的数词十和几组成的。】
二、探究11—20各数与10 的关系(操作感知,十和几组成十几)
1、计算积木操作
请同学们拿出一个10,再拿出五个1
师:十和五合起来就是十五,也就是1个十和5个一是15。算式是10+ 5= 15。
(出示板书)
1个十 和 5个一 是 15 。
10 + 5 = 15
选两个十几的数,一个人摆计算积木,另一个人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并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说明:教材中孕伏了“条”的概念,在这里就是“十块一条”,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感知“10”做计数单位,知道十和几组成十几。】
2、学生操作后,交流反馈(板书)
仔细观察,这些十几的数和加法算式中的两个加数有什么关系?
小结:十几的数就是10和几,就是十加几。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十几就是十和几。(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说明:通过同桌合作,边操作计算积木,边把操作的情况组织成数学的语言,并用加法算式来表示。经历想、摆、算、说的过程,提供机会并加以引导,从而发展学生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问题的能力。】
3、初步认识位值图,体会数的位值概念
(1)尝试在位值图上用双色片摆15
反馈:你是怎么摆的?
(2)在位值图上用双色片摆18
(3)在位值图上用双色片摆20
(操作后交流反馈)
师:因为20由2个十组成的。(板书)
所以在位值图的十位放2个双色片,表示2个十,也就是20。
【设计意图说明:数感是一种意识活动,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使用双色片在位置图中摆一摆,使学生对直观教具进行充分的感知,在操作中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从而抽象出数学符号,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4、初步认识数位表,学习填写数位表
(1)尝试在数位表中写出“15”。(师巡视后反馈)
师:十位上写1表示1个十,个位上写5表示5个一,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15。
(板书)
(2)在数位表中写“18”。(写数)
小结: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
(3)20在数位表上应该如何表示?你是怎么想的?
(4)再想一个数,同桌两人合作,一人用双色片在位值图摆数,一人在数位表写数。
【设计意图说明:在计数过程中,结合教具与学具分析数的组成,从而使学生认识数位,理解个位和十位的意义,使他们知道,同一个数写在不同的数位上所表示的数值大小是不一样的。孩子们先经过行为阶段(数积木),然后是图的阶段(摆计算积木),最后是符号语言阶段(位值图、数位表、15),使学生初步感知数的十进制位值体系及书写的抽象过程,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从具体到抽象,巩固练习
(1)看数学书第40页
(2)做题2、题3第一列(共4题)
10+1=□ 10+2=□ 14-4=□ 12-2=□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做题4、题5第一列(共4题)
17=10+□ 14=10+□ 10+□=15 10+□=12
四、动手操作,进一步感受“位值”
摆一摆(小游戏)
1、尝试操作:用2个双色片在位值图上除了可以摆出20,还可以摆数哪些数?
2、展示摆法:你摆出的数表示几?为什么?
3、引导评价:你觉得她(他)摆得怎么样?
4、自我纠正:
5、小结:双色片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的数值的大小是不一样的。
6、布置作业:回家以后,和你的爸爸妈妈一起,用3个双色片在位值图中摆数。
【设计意图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发扬个性,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进行探究、学习。在展示2个双色片摆法时,设计了一些评价的问题:摆了哪些数?你是怎么摆的?为什么?……等问题,引导“生生评价”,从而进行自我的建构和完善。】
五、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十几的数,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它们和10的关系了吗?
六、板书:
十几就是十和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