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4 16.17.18减几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4 16.17.18减几西师大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20 19:5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任务分析
课题
16、17、18减几
课型
新授课1








1、进行计算方法的迁移,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尝试归纳算法。(重难点)
2、沟通加与减、减与减间的内在联系,使算法进一步内化。
3、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开放性地思考问题。
4、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口算能力、找规律用规律的能力。
教学
重难点
进行计算方法的迁移,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尝试归纳算法。沟通加与减、减与减间的内在联系,使算法进一步内化。
课前
准备
口算卡片,小黑板,小棒、课件等
资料
链接
14、15减几的减法
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内容
及时间
学习活动导学设计
(主探究活动设计两个)
复备
(请用不同颜色的笔区分)
情境导入
(4分钟)
一学生上讲台,出示以前自制减法口算卡片。全体学生口答。指名说出个别题目的计算方法。
15-8  6+9  14-5  15-9
14-4  5+9  15-7  14-6
根据学生口答,抽个别学生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生1:把先用10减8得2,在和个位上的5加起来就是7了。所以15-8=7
生1:小红觉了9棵,一共要浇水16棵,求的是小华浇水多少棵?
生2:16-9=
师:你是怎样口算16-9用的什么方法?
生3:可以借用14、5几的方法计算14减几,10-9=1,1+6=7
师:表扬发言大胆、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生1:把先用10-8得2,2和个位上6加起来就是8了,所以16-8=8。
学生尝试计算,交流算法,突出破十法和想加算减。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对口令游戏可师生共同完成,也可同桌组织活动。有一人说算式,另一人说出两个得数。
探究活动一
(为解决第一个例题准备的学生操作活动。)
(10分钟)
一、教学例1
1、自学环节:从图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学生先自己列式解答。
2、互学环节。想一想:这道题求的是什么?你用的什么方法?3、展学环节。谁愿意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全班小朋友。抽生上台展示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4、小结:刚才小朋友积极开动脑筋,自由发言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法,想出了很多种不同的方法,老师表扬大家。
及时反馈
(巩固练习题,检测是否达标)
(5分钟)
试一试:16-8= 16-7=
说一说你是怎样口算的?
探究活动二
(为解决第一个例题准备的学生操作活动。)
(8分钟)
1、教学例2
17-8= 18-9=
1、怎样口算的?
2、谁愿意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全班小朋友。抽生上台展示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及时反馈
(巩固练习题,检测是否达标)
(5分钟)
课堂小结
(1分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小朋友们都学到了什么呀?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觉得自己或小组学得怎么样,还有什么问题或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课堂检测
(4分钟)
1、做书第95页,课堂活动第2题.
板书设计
(简洁,重点突出,一学段有趣味性,二学段有逻辑性。)
16、17、18减几
16-9 =( ) 17-8= ( ) 18-9=( )
教后反思
(用一、二句话记录本节课的得失。)
[分层作业设计]
(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设计:与例题方法一致的为一星题;变化一点的为二星题;变化较大的为三星题。)
做书第96页第题1-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