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学情分析】
1.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来看,学生已初步了解遗传、变异、性状、基因、转基因等知识,因此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进行想象、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等,去构建本节的知识框架,理解性状、基因控制性状的概念。
2.作为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经常感受到身边的少数民族文化。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文化的冲蚀,很多少数民族的习俗、语言、服饰等逐渐被汉化。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渗透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培养学生了解各民族千姿百态的精神文化风貌,增强学生对各少数民族文化的感性认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能力目标:学会设计和填写表格;尝试运用已有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②通过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渗透,促进民族团结;③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教学难点】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课时数】:1课时
【教学资源】
1.准备我儿子和我老公的照片,做成ppt文件
2.准备苹果、提子(又称为美国葡萄)等实物;
3.布依族和苗族姑娘的图片资料,做成ppt文件。
4.转基因动物、食品、药品等图片资料,做成ppt文件。
【教学方法】
利用直观教学法、举例子、比较法(比较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习俗、语言、服饰以及外貌特征)、分析资料、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首先,老师(本人)作自我介绍,然后出示我儿子和我老公的照片,请学生根据外貌特征找出我儿子的长相哪些地方长得像我老公?哪些地方长得像我?哪些地方长得都不像我们两个呢?
学生:相互讨论并回答问题。
教师:象同学们观察到的那样,我儿子有些地方长得像我老公,有些地方长得像我,有些地方长得都不像我们两个。生物学上把这种亲子间的相似性称为遗传,亲子间和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叫做变异。今天我们就进入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教师:生活中遗传和变异的实例很多,出示明星图片,请学生找出明星亲子代间相似性(遗传),再出示明星兄弟姐妹之间的图片,找出不同的地方(变异)。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亲子间的相似性(遗传),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变异)
教师:请学生认真聆听,然后做出判断。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变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遗传)。
教师: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才逐渐深入到基因水平,现在我们就进入第二章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板书)
教师: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个课题,产生了那些疑问呢?
学生:讨论后阐述疑问。
〔观察思考,获得新知〕:
教师:拿出苹果和提子,引导学生观察苹果和提子的特征。
教师:生物所表现出来的这些特征,它在生物学上有一个新的名字,叫做性状。那人体上有没有形状呢?
学生:小组讨论
(1)耳朵有无耳垂?(2)眼睛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的?(3)能否把舌由两侧向中央卷曲?(4)能否使大拇指向背侧弯曲?(5)有无酒窝?等等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以上的形态结构特征的性状。
教师:除了人体形态结构特征的性状,还会其他性状吗?引导学生理解行为方式和生理特性的性状。
教师:同学们知道了很多生物的性状,那谁能给性状下个定义呢?到底什么叫性状?
教师:教师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归纳出来,可以多个同学补充。
学生:任何生物体都有许许多多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或行为方式等都是生物的性状。板书:一、什么叫做性状?)
教师: 同学们,你们已经了解了性状的概念,也知道了水果(苹果、提子等)和人体具有生物学中的性状外,请问,我们的民族从族别来讲,民族与民族之间有性状区别吗?(在视频中24分08秒---27分35秒)
教师:出示少数民族图片,请学生先思考,后作答。
学生:学生讨论 ,得出结论。布依族(第一幅)和苗族(第二幅)
教师:弹出正确答案,
追问学生,你们是从
哪些特征来判断她们
是布依族和苗族呢?
学生:我们是根据她
们的穿着打扮、服饰
来区别的。
教师:引导学生除了
从服饰区别外,还可以从少数民族的长相上来区别。
教师: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了布依族和苗族的外貌特征,这些外貌特征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它也是性状。
小结:民族与民族之间是有性状区别的。
教师:同学们注意了没有,同一种性状在不同的个体身上会有差异?
展示相对性状的图片
学生:认真观察,判断。
教师:像这样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被称为相对性状。(板书:二、相对性状) 展示:展示实物,让学生判断哪些是相对性状。??
学生:判断。
教师:对于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要进行详细的分析。
小结:刚才同学们对性状和相对性状有了深刻的理解,那是不是所有的性状都能遗传呢?例如:同一个麦穗上的小麦粒,分别种在肥沃的土壤中和贫瘠的土壤中,再结出的麦粒前者大于后者,麦粒大小这种性状能不能稳定的遗传下去?
学生:不是,由环境引起的性状不能遗传。
〔基因控制性状〕:
资料分析:转基因鼠的启示
分组讨论:
1.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什么基因?
2.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与基因之间是什么关系?
3.由此推论,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总结: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板书:三、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教师:假如你掌握的这项技术,你怎么利用这项技术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服务呢?
学生:发挥想象空间。
教师: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目前,已有转基因作物、转基因动物、转基因食品、转基因药品等。(板书:四、转基因生物)
展示:转基因物品的图片。
学生:观察图片,提出问题。
教师: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转基因生物?你吃过哪些转基因食品?
教师与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讨论分析转基因技术,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以便对转基因问题有个深刻的认识。
〔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收获了多少?
学生: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是性状、相对性状,也深刻认识到基因控制了生物的性状,转基因生物。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遗传:亲子间的相似性
2.变异:亲子间或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3.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
一、生物的性状
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如血型)和行为方式等。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三、转基因生物
〔教学反思〕:本节的教学主线是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这两个概念的建构到生物性状由什么决定的分析,难点在于对转基因过程和转基因超级鼠的性状变化的分析,我对本节内容是这样处理的:通过提问人类历史上的的第一个转基因动物,想不想了解它的培育过程引起学生的兴趣,带着兴趣去看书中的转基因超级鼠获得过程的示意图,先在小组内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过程,小组成员互相补充完善,然后找同学在班级内交流,其他同学纠正补充,最后教师加以完善。通过这样的处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表现的机会。另外,在问题的设计上,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生活实际到理论,再把理论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注重结论获得的过程。在教学中,注意了知识点的衔接,过渡自然,例如在讲完性状受基因控制后通过这样的一道题“同一个麦穗上的小麦粒(基因相同),分别种在肥沃的土壤和贫瘠的土壤中,再结出的麦粒前者大于后者,这是怎么回事呢?“使学生得出结论:性状在受基因的控制基础上还受环境的影响。
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还缺乏艺术性,不太灵活,这还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