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体育 5排球理论课 课件(24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体育 5排球理论课 课件(24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01-21 10:37: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排 球 理 论 课
珠海市第十中学
体育科组
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排球规则。
二、能看懂一场排球比赛。
排球起源
1895年,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当时使用的是篮球的内胆、游戏时将网球网挂在高处,将球在球网上缘拍打来拍打去,不使球落地,当时将这种游戏取名“小网子”。
1905年排球运动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中国女排五年冠
1981年首夺世界杯
1982年秘鲁世锦赛再度登顶
1984年折桂洛杉矶
1985年再夺世界杯
1986年世锦赛荣膺五连冠
2004奥运会中国女排冠军
请带着问题往后阅读:
1、一场排球比赛比分为20:25是否继续比赛?
2、请画出排球比赛中队员站位秩序。
3、一局比赛中可请求暂停多少次,每次暂停的时间是多少?
4、比赛中每队最多触球几次?
5、排球比赛是一个长宽为多少的长方形?
排球比赛的场地:
排球规则的概述:
排球的圆周为65~67厘米;重量为260~280克
正式的排球比赛用球的颜色为黄、白、蓝三色相间或同一的浅色。

比赛的开始,由一队后排右边的队员在发球区发球。然后每队可接触球3次(拦网触球不计算在内。)比赛应不间断地进行。如果球落地触墙,触天花板、触其他任何物体或某一队员犯规,则成死球,造成死球的一方失球。
采用每球得分制,更换发球权时,其队员须按顺时针方向进行1个位置的轮转。一个队只有赢得至少5局3胜制,前4局(25分获胜)打成2比2平局时,第5局为决胜局(15分获胜) 。在决胜局比赛中,一队先得8分后,两队交换场区,按原位置顺序,继续比赛到结束。每局比赛前教练员必须将上场阵容位置表交给记录员或副裁判员,不得更换。每队上场6人,站1号位,每次均由轮转到1号位的队员发球,在发球击球时,双方队员都必须按规定位置站好,前后排和左右侧都不能站错,否则将被判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球发出后其位置不受此限制)。
队员场上位置图:
进攻线的限制:
排队员可在场区对任何高度的球作攻击性击球,后排队员在限制线前的前场区只能作整个球体不高于球网上沿的进攻性击球,但在限制线后起跳则可扣任何高度的球。
暂停:
比赛成死球时,教练员和队长可向裁判员请求暂停或换人。每次暂停不得超过30秒。1局比赛中,每队可要求两次暂停,准许边续请求暂停。如果要求第3次暂停,裁判员应予拒绝并提醒该队注意,否则该队将被判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因队员受伤或其他事故中断比赛,不算作暂停。每队在1局比赛中,开始上场的队员被替换下场后,只有1次再上场机会,而且再上场时只准换下替换他的替补队员。
排球中的技术动作的要求:
发球→接发球(一般用垫球,接发球也叫一传) →二传(一般用传球或跳传) →扣球(或吊球)→拦网(或接扣球)…
发球:
按次序该发球的队员必须站在底线外,在裁判员鸣哨后5秒钟内将球击出。发球队场上队员不得挥臂、跳跃或形成屏障、阻碍对方接球者视线,否则被判掩护发球犯规,失去发球权。
垫球:
垫球:
用于接发球、接扣球、接吊球、接拦回球和处理各种难球的主要方法,是保证本方进攻的基础。
垫球技术按动作方法可分为 :
正面双手垫球、正面低姿垫球、跨步垫球、体侧垫球、侧倒垫球、背向垫球、滚翻垫球、前扑垫球、鱼跃垫球、单手垫球、单手和双手挡球等。
垫球技术按运用分类时可分为 :
发球、接扣球、接拦回球、接其它球等。
传球:
传球是组织战术的基础 ,六人制排球称为“二传” 。当代排球运动发展趋于技术全面,快速多变,战术多样,它的作用就更为突出。种类很多,主要有正面传球、侧传、背传、跳传、晃传等。由于传球是由双手的手指手腕动作来完成的,因此,控制球的面积大,准确性高,容易掌握传球方向、速度和落点,能组织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达到战术目的。
传球:
扣球和拦网:
扣球:由运动员通过合理的助跑起跳在空中快速挥臂击球而完成。是进攻中积极有效的方法及得分的主要手段,也是衡量一个球队的进攻实力和比赛中夺取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拦网:队员用上体在球网附近高于球网上沿,阻挡对方击过来的球,称为拦网。只准前排队员进行单人或集体拦网。在1次拦网中,球可能迅速成连续触及1个或几个拦网队员的手,头或上体的其他部位,均算1次拦网。拦网后本队可再击球3次。拦网手触后球落界外,为触手出界,判失误。
扣球和拦网: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
*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
*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
*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
*
*
*
*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5
4
2
1
6
3
3
6
1
2
4
5
排 球 理 论 课
珠海市第十中学
体育科组
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排球规则。
二、能看懂一场排球比赛。
排球起源
1895年,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当时使用的是篮球的内胆、游戏时将网球网挂在高处,将球在球网上缘拍打来拍打去,不使球落地,当时将这种游戏取名“小网子”。
1905年排球运动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中国女排五年冠
1981年首夺世界杯
1982年秘鲁世锦赛再度登顶
1984年折桂洛杉矶
1985年再夺世界杯
1986年世锦赛荣膺五连冠
2004奥运会中国女排冠军
请带着问题往后阅读:
1、一场排球比赛比分为20:25是否继续比赛?
2、请画出排球比赛中队员站位秩序。
3、一局比赛中可请求暂停多少次,每次暂停的时间是多少?
4、比赛中每队最多触球几次?
5、排球比赛是一个长宽为多少的长方形?
排球比赛的场地:
排球规则的概述:
排球的圆周为65~67厘米;重量为260~280克
正式的排球比赛用球的颜色为黄、白、蓝三色相间或同一的浅色。

比赛的开始,由一队后排右边的队员在发球区发球。然后每队可接触球3次(拦网触球不计算在内。)比赛应不间断地进行。如果球落地触墙,触天花板、触其他任何物体或某一队员犯规,则成死球,造成死球的一方失球。
采用每球得分制,更换发球权时,其队员须按顺时针方向进行1个位置的轮转。一个队只有赢得至少5局3胜制,前4局(25分获胜)打成2比2平局时,第5局为决胜局(15分获胜) 。在决胜局比赛中,一队先得8分后,两队交换场区,按原位置顺序,继续比赛到结束。每局比赛前教练员必须将上场阵容位置表交给记录员或副裁判员,不得更换。每队上场6人,站1号位,每次均由轮转到1号位的队员发球,在发球击球时,双方队员都必须按规定位置站好,前后排和左右侧都不能站错,否则将被判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球发出后其位置不受此限制)。
队员场上位置图:
进攻线的限制:
排队员可在场区对任何高度的球作攻击性击球,后排队员在限制线前的前场区只能作整个球体不高于球网上沿的进攻性击球,但在限制线后起跳则可扣任何高度的球。
手过网击球和过中线的判断:
手过网:队员不得过网击球。但击球点在本场区,球离手后,手随球过网不判过网犯规。对方击球前,拦网队员手触及对方地区上空的球时,判拦网队员过网犯规。当对方队员击球之后,许可在以对方地区拦网。
过中线:队员身体任何部位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域面即判过中线犯规。但一脚或双脚的一部分踏过中线,而另一部分踏在中线上或在中线上空,则不判犯规。队员可以伸手在网下击球,但不得阻碍对方队员。
暂停:
比赛成死球时,教练员和队长可向裁判员请求暂停或换人。每次暂停不得超过30秒。1局比赛中,每队可要求两次暂停,准许边续请求暂停。如果要求第3次暂停,裁判员应予拒绝并提醒该队注意,否则该队将被判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因队员受伤或其他事故中断比赛,不算作暂停。每队在1局比赛中,开始上场的队员被替换下场后,只有1次再上场机会,而且再上场时只准换下替换他的替补队员。
排球中的技术动作的要求:
发球→接发球(一般用垫球,接发球也叫一传) →二传(一般用传球或跳传) →扣球(或吊球)→拦网(或接扣球)…
发球:
按次序该发球的队员必须站在底线外,在裁判员鸣哨后5秒钟内将球击出。发球队场上队员不得挥臂、跳跃或形成屏障、阻碍对方接球者视线,否则被判掩护发球犯规,失去发球权。
垫球:
垫球:
用于接发球、接扣球、接吊球、接拦回球和处理各种难球的主要方法,是保证本方进攻的基础。
垫球技术按动作方法可分为 :
正面双手垫球、正面低姿垫球、跨步垫球、体侧垫球、侧倒垫球、背向垫球、滚翻垫球、前扑垫球、鱼跃垫球、单手垫球、单手和双手挡球等。
垫球技术按运用分类时可分为 :
发球、接扣球、接拦回球、接其它球等。
传球:
传球是组织战术的基础 ,六人制排球称为“二传” 。当代排球运动发展趋于技术全面,快速多变,战术多样,它的作用就更为突出。种类很多,主要有正面传球、侧传、背传、跳传、晃传等。由于传球是由双手的手指手腕动作来完成的,因此,控制球的面积大,准确性高,容易掌握传球方向、速度和落点,能组织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达到战术目的。
传球:
扣球和拦网:
扣球:由运动员通过合理的助跑起跳在空中快速挥臂击球而完成。是进攻中积极有效的方法及得分的主要手段,也是衡量一个球队的进攻实力和比赛中夺取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拦网:队员用上体在球网附近高于球网上沿,阻挡对方击过来的球,称为拦网。只准前排队员进行单人或集体拦网。在1次拦网中,球可能迅速成连续触及1个或几个拦网队员的手,头或上体的其他部位,均算1次拦网。拦网后本队可再击球3次。拦网手触后球落界外,为触手出界,判失误。
扣球和拦网:
排 球 理 论 课
珠海市第十中学
体育科组
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排球规则。
二、能看懂一场排球比赛。
排球起源
1895年,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当时使用的是篮球的内胆、游戏时将网球网挂在高处,将球在球网上缘拍打来拍打去,不使球落地,当时将这种游戏取名“小网子”。
1905年排球运动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中国女排五年冠
1981年首夺世界杯
1982年秘鲁世锦赛再度登顶
1984年折桂洛杉矶
1985年再夺世界杯
1986年世锦赛荣膺五连冠
2004奥运会中国女排冠军
请带着问题往后阅读:
1、一场排球比赛比分为20:25是否继续比赛?
2、请画出排球比赛中队员站位秩序。
3、一局比赛中可请求暂停多少次,每次暂停的时间是多少?
4、比赛中每队最多触球几次?
5、排球比赛是一个长宽为多少的长方形?
排球比赛的场地:
排球规则的概述:
排球的圆周为65~67厘米;重量为260~280克
正式的排球比赛用球的颜色为黄、白、蓝三色相间或同一的浅色。

比赛的开始,由一队后排右边的队员在发球区发球。然后每队可接触球3次(拦网触球不计算在内。)比赛应不间断地进行。如果球落地触墙,触天花板、触其他任何物体或某一队员犯规,则成死球,造成死球的一方失球。
采用每球得分制,更换发球权时,其队员须按顺时针方向进行1个位置的轮转。一个队只有赢得至少5局3胜制,前4局(25分获胜)打成2比2平局时,第5局为决胜局(15分获胜) 。在决胜局比赛中,一队先得8分后,两队交换场区,按原位置顺序,继续比赛到结束。每局比赛前教练员必须将上场阵容位置表交给记录员或副裁判员,不得更换。每队上场6人,站1号位,每次均由轮转到1号位的队员发球,在发球击球时,双方队员都必须按规定位置站好,前后排和左右侧都不能站错,否则将被判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球发出后其位置不受此限制)。
队员场上位置图:
进攻线的限制:
排队员可在场区对任何高度的球作攻击性击球,后排队员在限制线前的前场区只能作整个球体不高于球网上沿的进攻性击球,但在限制线后起跳则可扣任何高度的球。
手过网击球和过中线的判断:
手过网:队员不得过网击球。但击球点在本场区,球离手后,手随球过网不判过网犯规。对方击球前,拦网队员手触及对方地区上空的球时,判拦网队员过网犯规。当对方队员击球之后,许可在以对方地区拦网。
过中线:队员身体任何部位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域面即判过中线犯规。但一脚或双脚的一部分踏过中线,而另一部分踏在中线上或在中线上空,则不判犯规。队员可以伸手在网下击球,但不得阻碍对方队员。
暂停:
比赛成死球时,教练员和队长可向裁判员请求暂停或换人。每次暂停不得超过30秒。1局比赛中,每队可要求两次暂停,准许边续请求暂停。如果要求第3次暂停,裁判员应予拒绝并提醒该队注意,否则该队将被判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因队员受伤或其他事故中断比赛,不算作暂停。每队在1局比赛中,开始上场的队员被替换下场后,只有1次再上场机会,而且再上场时只准换下替换他的替补队员。
排球中的技术动作的要求:
发球→接发球(一般用垫球,接发球也叫一传) →二传(一般用传球或跳传) →扣球(或吊球)→拦网(或接扣球)…
发球:
按次序该发球的队员必须站在底线外,在裁判员鸣哨后5秒钟内将球击出。发球队场上队员不得挥臂、跳跃或形成屏障、阻碍对方接球者视线,否则被判掩护发球犯规,失去发球权。
垫球:
垫球:
用于接发球、接扣球、接吊球、接拦回球和处理各种难球的主要方法,是保证本方进攻的基础。
垫球技术按动作方法可分为 :
正面双手垫球、正面低姿垫球、跨步垫球、体侧垫球、侧倒垫球、背向垫球、滚翻垫球、前扑垫球、鱼跃垫球、单手垫球、单手和双手挡球等。
垫球技术按运用分类时可分为 :
发球、接扣球、接拦回球、接其它球等。
传球:
传球是组织战术的基础 ,六人制排球称为“二传” 。当代排球运动发展趋于技术全面,快速多变,战术多样,它的作用就更为突出。种类很多,主要有正面传球、侧传、背传、跳传、晃传等。由于传球是由双手的手指手腕动作来完成的,因此,控制球的面积大,准确性高,容易掌握传球方向、速度和落点,能组织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达到战术目的。
传球:
扣球和拦网:
扣球:由运动员通过合理的助跑起跳在空中快速挥臂击球而完成。是进攻中积极有效的方法及得分的主要手段,也是衡量一个球队的进攻实力和比赛中夺取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拦网:队员用上体在球网附近高于球网上沿,阻挡对方击过来的球,称为拦网。只准前排队员进行单人或集体拦网。在1次拦网中,球可能迅速成连续触及1个或几个拦网队员的手,头或上体的其他部位,均算1次拦网。拦网后本队可再击球3次。拦网手触后球落界外,为触手出界,判失误。
扣球和拦网:
常见的裁判手势:
排 球 理 论 课
珠海市第十中学
体育科组
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排球规则。
二、能看懂一场排球比赛。
排球起源
1895年,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当时使用的是篮球的内胆、游戏时将网球网挂在高处,将球在球网上缘拍打来拍打去,不使球落地,当时将这种游戏取名“小网子”。
1905年排球运动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中国女排五年冠
1981年首夺世界杯
1982年秘鲁世锦赛再度登顶
1984年折桂洛杉矶
1985年再夺世界杯
1986年世锦赛荣膺五连冠
2004奥运会中国女排冠军
请带着问题往后阅读:
1、一场排球比赛比分为20:25是否继续比赛?
2、请画出排球比赛中队员站位秩序。
3、一局比赛中可请求暂停多少次,每次暂停的时间是多少?
4、比赛中每队最多触球几次?
5、排球比赛是一个长宽为多少的长方形?
排球比赛的场地:
排球规则的概述:
排球的圆周为65~67厘米;重量为260~280克
正式的排球比赛用球的颜色为黄、白、蓝三色相间或同一的浅色。

比赛的开始,由一队后排右边的队员在发球区发球。然后每队可接触球3次(拦网触球不计算在内。)比赛应不间断地进行。如果球落地触墙,触天花板、触其他任何物体或某一队员犯规,则成死球,造成死球的一方失球。
采用每球得分制,更换发球权时,其队员须按顺时针方向进行1个位置的轮转。一个队只有赢得至少5局3胜制,前4局(25分获胜)打成2比2平局时,第5局为决胜局(15分获胜) 。在决胜局比赛中,一队先得8分后,两队交换场区,按原位置顺序,继续比赛到结束。每局比赛前教练员必须将上场阵容位置表交给记录员或副裁判员,不得更换。每队上场6人,站1号位,每次均由轮转到1号位的队员发球,在发球击球时,双方队员都必须按规定位置站好,前后排和左右侧都不能站错,否则将被判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球发出后其位置不受此限制)。
队员场上位置图:
进攻线的限制:
排队员可在场区对任何高度的球作攻击性击球,后排队员在限制线前的前场区只能作整个球体不高于球网上沿的进攻性击球,但在限制线后起跳则可扣任何高度的球。
手过网击球和过中线的判断:
手过网:队员不得过网击球。但击球点在本场区,球离手后,手随球过网不判过网犯规。对方击球前,拦网队员手触及对方地区上空的球时,判拦网队员过网犯规。当对方队员击球之后,许可在以对方地区拦网。
过中线:队员身体任何部位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域面即判过中线犯规。但一脚或双脚的一部分踏过中线,而另一部分踏在中线上或在中线上空,则不判犯规。队员可以伸手在网下击球,但不得阻碍对方队员。
暂停:
比赛成死球时,教练员和队长可向裁判员请求暂停或换人。每次暂停不得超过30秒。1局比赛中,每队可要求两次暂停,准许边续请求暂停。如果要求第3次暂停,裁判员应予拒绝并提醒该队注意,否则该队将被判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因队员受伤或其他事故中断比赛,不算作暂停。每队在1局比赛中,开始上场的队员被替换下场后,只有1次再上场机会,而且再上场时只准换下替换他的替补队员。
排球中的技术动作的要求:
发球→接发球(一般用垫球,接发球也叫一传) →二传(一般用传球或跳传) →扣球(或吊球)→拦网(或接扣球)…
发球:
按次序该发球的队员必须站在底线外,在裁判员鸣哨后5秒钟内将球击出。发球队场上队员不得挥臂、跳跃或形成屏障、阻碍对方接球者视线,否则被判掩护发球犯规,失去发球权。
垫球:
垫球:
用于接发球、接扣球、接吊球、接拦回球和处理各种难球的主要方法,是保证本方进攻的基础。
垫球技术按动作方法可分为 :
正面双手垫球、正面低姿垫球、跨步垫球、体侧垫球、侧倒垫球、背向垫球、滚翻垫球、前扑垫球、鱼跃垫球、单手垫球、单手和双手挡球等。
垫球技术按运用分类时可分为 :
发球、接扣球、接拦回球、接其它球等。
传球:
传球是组织战术的基础 ,六人制排球称为“二传” 。当代排球运动发展趋于技术全面,快速多变,战术多样,它的作用就更为突出。种类很多,主要有正面传球、侧传、背传、跳传、晃传等。由于传球是由双手的手指手腕动作来完成的,因此,控制球的面积大,准确性高,容易掌握传球方向、速度和落点,能组织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达到战术目的。
传球:
扣球和拦网:
扣球:由运动员通过合理的助跑起跳在空中快速挥臂击球而完成。是进攻中积极有效的方法及得分的主要手段,也是衡量一个球队的进攻实力和比赛中夺取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拦网:队员用上体在球网附近高于球网上沿,阻挡对方击过来的球,称为拦网。只准前排队员进行单人或集体拦网。在1次拦网中,球可能迅速成连续触及1个或几个拦网队员的手,头或上体的其他部位,均算1次拦网。拦网后本队可再击球3次。拦网手触后球落界外,为触手出界,判失误。
扣球和拦网:
常见的裁判手势:
指出发球方 鸣哨允许发球 暂停
界内球 界外球 二次击球
排 球 理 论 课
珠海市第十中学
体育科组
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排球规则。
二、能看懂一场排球比赛。
排球起源
1895年,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当时使用的是篮球的内胆、游戏时将网球网挂在高处,将球在球网上缘拍打来拍打去,不使球落地,当时将这种游戏取名“小网子”。
1905年排球运动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中国女排五年冠
1981年首夺世界杯
1982年秘鲁世锦赛再度登顶
1984年折桂洛杉矶
1985年再夺世界杯
1986年世锦赛荣膺五连冠
2004奥运会中国女排冠军
请带着问题往后阅读:
1、一场排球比赛比分为20:25是否继续比赛?
2、请画出排球比赛中队员站位秩序。
3、一局比赛中可请求暂停多少次,每次暂停的时间是多少?
4、比赛中每队最多触球几次?
5、排球比赛是一个长宽为多少的长方形?
排球比赛的场地:
排球规则的概述:
排球的圆周为65~67厘米;重量为260~280克
正式的排球比赛用球的颜色为黄、白、蓝三色相间或同一的浅色。

比赛的开始,由一队后排右边的队员在发球区发球。然后每队可接触球3次(拦网触球不计算在内。)比赛应不间断地进行。如果球落地触墙,触天花板、触其他任何物体或某一队员犯规,则成死球,造成死球的一方失球。
采用每球得分制,更换发球权时,其队员须按顺时针方向进行1个位置的轮转。一个队只有赢得至少5局3胜制,前4局(25分获胜)打成2比2平局时,第5局为决胜局(15分获胜) 。在决胜局比赛中,一队先得8分后,两队交换场区,按原位置顺序,继续比赛到结束。每局比赛前教练员必须将上场阵容位置表交给记录员或副裁判员,不得更换。每队上场6人,站1号位,每次均由轮转到1号位的队员发球,在发球击球时,双方队员都必须按规定位置站好,前后排和左右侧都不能站错,否则将被判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球发出后其位置不受此限制)。
队员场上位置图:
进攻线的限制:
排队员可在场区对任何高度的球作攻击性击球,后排队员在限制线前的前场区只能作整个球体不高于球网上沿的进攻性击球,但在限制线后起跳则可扣任何高度的球。
手过网击球和过中线的判断:
手过网:队员不得过网击球。但击球点在本场区,球离手后,手随球过网不判过网犯规。对方击球前,拦网队员手触及对方地区上空的球时,判拦网队员过网犯规。当对方队员击球之后,许可在以对方地区拦网。
过中线:队员身体任何部位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域面即判过中线犯规。但一脚或双脚的一部分踏过中线,而另一部分踏在中线上或在中线上空,则不判犯规。队员可以伸手在网下击球,但不得阻碍对方队员。
暂停:
比赛成死球时,教练员和队长可向裁判员请求暂停或换人。每次暂停不得超过30秒。1局比赛中,每队可要求两次暂停,准许边续请求暂停。如果要求第3次暂停,裁判员应予拒绝并提醒该队注意,否则该队将被判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因队员受伤或其他事故中断比赛,不算作暂停。每队在1局比赛中,开始上场的队员被替换下场后,只有1次再上场机会,而且再上场时只准换下替换他的替补队员。
排球中的技术动作的要求:
发球→接发球(一般用垫球,接发球也叫一传) →二传(一般用传球或跳传) →扣球(或吊球)→拦网(或接扣球)…
发球:
按次序该发球的队员必须站在底线外,在裁判员鸣哨后5秒钟内将球击出。发球队场上队员不得挥臂、跳跃或形成屏障、阻碍对方接球者视线,否则被判掩护发球犯规,失去发球权。
垫球:
垫球:
用于接发球、接扣球、接吊球、接拦回球和处理各种难球的主要方法,是保证本方进攻的基础。
垫球技术按动作方法可分为 :
正面双手垫球、正面低姿垫球、跨步垫球、体侧垫球、侧倒垫球、背向垫球、滚翻垫球、前扑垫球、鱼跃垫球、单手垫球、单手和双手挡球等。
垫球技术按运用分类时可分为 :
发球、接扣球、接拦回球、接其它球等。
传球:
传球是组织战术的基础 ,六人制排球称为“二传” 。当代排球运动发展趋于技术全面,快速多变,战术多样,它的作用就更为突出。种类很多,主要有正面传球、侧传、背传、跳传、晃传等。由于传球是由双手的手指手腕动作来完成的,因此,控制球的面积大,准确性高,容易掌握传球方向、速度和落点,能组织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达到战术目的。
传球:
扣球和拦网:
扣球:由运动员通过合理的助跑起跳在空中快速挥臂击球而完成。是进攻中积极有效的方法及得分的主要手段,也是衡量一个球队的进攻实力和比赛中夺取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拦网:队员用上体在球网附近高于球网上沿,阻挡对方击过来的球,称为拦网。只准前排队员进行单人或集体拦网。在1次拦网中,球可能迅速成连续触及1个或几个拦网队员的手,头或上体的其他部位,均算1次拦网。拦网后本队可再击球3次。拦网手触后球落界外,为触手出界,判失误。
扣球和拦网:
常见的裁判手势:
指出发球方 鸣哨允许发球 暂停
界内球 界外球 二次击球
排球比赛赏析 :
排 球 理 论 课
珠海市第十中学
体育科组
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排球规则。
二、能看懂一场排球比赛。
排球起源
1895年,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当时使用的是篮球的内胆、游戏时将网球网挂在高处,将球在球网上缘拍打来拍打去,不使球落地,当时将这种游戏取名“小网子”。
1905年排球运动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中国女排五年冠
1981年首夺世界杯
1982年秘鲁世锦赛再度登顶
1984年折桂洛杉矶
1985年再夺世界杯
1986年世锦赛荣膺五连冠
2004奥运会中国女排冠军
请带着问题往后阅读:
1、一场排球比赛比分为20:25是否继续比赛?
2、请画出排球比赛中队员站位秩序。
3、一局比赛中可请求暂停多少次,每次暂停的时间是多少?
4、比赛中每队最多触球几次?
5、排球比赛是一个长宽为多少的长方形?
排球比赛的场地:
排球规则的概述:
排球的圆周为65~67厘米;重量为260~280克
正式的排球比赛用球的颜色为黄、白、蓝三色相间或同一的浅色。

比赛的开始,由一队后排右边的队员在发球区发球。然后每队可接触球3次(拦网触球不计算在内。)比赛应不间断地进行。如果球落地触墙,触天花板、触其他任何物体或某一队员犯规,则成死球,造成死球的一方失球。
采用每球得分制,更换发球权时,其队员须按顺时针方向进行1个位置的轮转。一个队只有赢得至少5局3胜制,前4局(25分获胜)打成2比2平局时,第5局为决胜局(15分获胜) 。在决胜局比赛中,一队先得8分后,两队交换场区,按原位置顺序,继续比赛到结束。每局比赛前教练员必须将上场阵容位置表交给记录员或副裁判员,不得更换。每队上场6人,站1号位,每次均由轮转到1号位的队员发球,在发球击球时,双方队员都必须按规定位置站好,前后排和左右侧都不能站错,否则将被判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球发出后其位置不受此限制)。
队员场上位置图:
进攻线的限制:
排队员可在场区对任何高度的球作攻击性击球,后排队员在限制线前的前场区只能作整个球体不高于球网上沿的进攻性击球,但在限制线后起跳则可扣任何高度的球。
手过网击球和过中线的判断:
手过网:队员不得过网击球。但击球点在本场区,球离手后,手随球过网不判过网犯规。对方击球前,拦网队员手触及对方地区上空的球时,判拦网队员过网犯规。当对方队员击球之后,许可在以对方地区拦网。
过中线:队员身体任何部位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域面即判过中线犯规。但一脚或双脚的一部分踏过中线,而另一部分踏在中线上或在中线上空,则不判犯规。队员可以伸手在网下击球,但不得阻碍对方队员。
暂停:
比赛成死球时,教练员和队长可向裁判员请求暂停或换人。每次暂停不得超过30秒。1局比赛中,每队可要求两次暂停,准许边续请求暂停。如果要求第3次暂停,裁判员应予拒绝并提醒该队注意,否则该队将被判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因队员受伤或其他事故中断比赛,不算作暂停。每队在1局比赛中,开始上场的队员被替换下场后,只有1次再上场机会,而且再上场时只准换下替换他的替补队员。
排球中的技术动作的要求:
发球→接发球(一般用垫球,接发球也叫一传) →二传(一般用传球或跳传) →扣球(或吊球)→拦网(或接扣球)…
发球:
按次序该发球的队员必须站在底线外,在裁判员鸣哨后5秒钟内将球击出。发球队场上队员不得挥臂、跳跃或形成屏障、阻碍对方接球者视线,否则被判掩护发球犯规,失去发球权。
垫球:
垫球:
用于接发球、接扣球、接吊球、接拦回球和处理各种难球的主要方法,是保证本方进攻的基础。
垫球技术按动作方法可分为 :
正面双手垫球、正面低姿垫球、跨步垫球、体侧垫球、侧倒垫球、背向垫球、滚翻垫球、前扑垫球、鱼跃垫球、单手垫球、单手和双手挡球等。
垫球技术按运用分类时可分为 :
发球、接扣球、接拦回球、接其它球等。
传球:
传球是组织战术的基础 ,六人制排球称为“二传” 。当代排球运动发展趋于技术全面,快速多变,战术多样,它的作用就更为突出。种类很多,主要有正面传球、侧传、背传、跳传、晃传等。由于传球是由双手的手指手腕动作来完成的,因此,控制球的面积大,准确性高,容易掌握传球方向、速度和落点,能组织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达到战术目的。
传球:
扣球和拦网:
扣球:由运动员通过合理的助跑起跳在空中快速挥臂击球而完成。是进攻中积极有效的方法及得分的主要手段,也是衡量一个球队的进攻实力和比赛中夺取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拦网:队员用上体在球网附近高于球网上沿,阻挡对方击过来的球,称为拦网。只准前排队员进行单人或集体拦网。在1次拦网中,球可能迅速成连续触及1个或几个拦网队员的手,头或上体的其他部位,均算1次拦网。拦网后本队可再击球3次。拦网手触后球落界外,为触手出界,判失误。
扣球和拦网:
常见的裁判手势:
指出发球方 鸣哨允许发球 暂停
界内球 界外球 二次击球
排球比赛赏析 :
排 球 理 论 课
珠海市第十中学
体育科组
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排球规则。
二、能看懂一场排球比赛。
排球起源
1895年,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当时使用的是篮球的内胆、游戏时将网球网挂在高处,将球在球网上缘拍打来拍打去,不使球落地,当时将这种游戏取名“小网子”。
1905年排球运动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中国女排五年冠
1981年首夺世界杯
1982年秘鲁世锦赛再度登顶
1984年折桂洛杉矶
1985年再夺世界杯
1986年世锦赛荣膺五连冠
2004奥运会中国女排冠军
请带着问题往后阅读:
1、一场排球比赛比分为20:25是否继续比赛?
2、请画出排球比赛中队员站位秩序。
3、一局比赛中可请求暂停多少次,每次暂停的时间是多少?
4、比赛中每队最多触球几次?
5、排球比赛是一个长宽为多少的长方形?
排球比赛的场地:
排球规则的概述:
排球的圆周为65~67厘米;重量为260~280克
正式的排球比赛用球的颜色为黄、白、蓝三色相间或同一的浅色。
排球规则的概述:
比赛的开始,由一队后排右边的队员在发球区发球。然后每队可接触球3次(拦网触球不计算在内。)比赛应不间断地进行。如果球落地触墙,触天花板、触其他任何物体或某一队员犯规,则成死球,造成死球的一方失球。
采用每球得分制,更换发球权时,其队员须按顺时针方向进行1个位置的轮转。一个队只有赢得至少5局3胜制,前4局(25分获胜)打成2比2平局时,第5局为决胜局(15分获胜) 。在决胜局比赛中,一队先得8分后,两队交换场区,按原位置顺序,继续比赛到结束。每局比赛前教练员必须将上场阵容位置表交给记录员或副裁判员,不得更换。每队上场6人,站1号位,每次均由轮转到1号位的队员发球,在发球击球时,双方队员都必须按规定位置站好,前后排和左右侧都不能站错,否则将被判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球发出后其位置不受此限制)。
队员场上位置图:
进攻线的限制:
排队员可在场区对任何高度的球作攻击性击球,后排队员在限制线前的前场区只能作整个球体不高于球网上沿的进攻性击球,但在限制线后起跳则可扣任何高度的球。
手过网击球和过中线的判断:
手过网:队员不得过网击球。但击球点在本场区,球离手后,手随球过网不判过网犯规。对方击球前,拦网队员手触及对方地区上空的球时,判拦网队员过网犯规。当对方队员击球之后,许可在以对方地区拦网。
过中线:队员身体任何部位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域面即判过中线犯规。但一脚或双脚的一部分踏过中线,而另一部分踏在中线上或在中线上空,则不判犯规。队员可以伸手在网下击球,但不得阻碍对方队员。
暂停:
比赛成死球时,教练员和队长可向裁判员请求暂停或换人。每次暂停不得超过30秒。1局比赛中,每队可要求两次暂停,准许边续请求暂停。如果要求第3次暂停,裁判员应予拒绝并提醒该队注意,否则该队将被判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因队员受伤或其他事故中断比赛,不算作暂停。每队在1局比赛中,开始上场的队员被替换下场后,只有1次再上场机会,而且再上场时只准换下替换他的替补队员。
排球中的技术动作的要求:
发球→接发球(一般用垫球,接发球也叫一传) →二传(一般用传球或跳传) →扣球(或吊球)→拦网(或接扣球)…
发球:
按次序该发球的队员必须站在底线外,在裁判员鸣哨后5秒钟内将球击出。发球队场上队员不得挥臂、跳跃或形成屏障、阻碍对方接球者视线,否则被判掩护发球犯规,失去发球权。
垫球:
垫球:
用于接发球、接扣球、接吊球、接拦回球和处理各种难球的主要方法,是保证本方进攻的基础。
垫球技术按动作方法可分为 :
正面双手垫球、正面低姿垫球、跨步垫球、体侧垫球、侧倒垫球、背向垫球、滚翻垫球、前扑垫球、鱼跃垫球、单手垫球、单手和双手挡球等。
垫球技术按运用分类时可分为 :
发球、接扣球、接拦回球、接其它球等。
传球:
传球是组织战术的基础 ,六人制排球称为“二传” 。当代排球运动发展趋于技术全面,快速多变,战术多样,它的作用就更为突出。种类很多,主要有正面传球、侧传、背传、跳传、晃传等。由于传球是由双手的手指手腕动作来完成的,因此,控制球的面积大,准确性高,容易掌握传球方向、速度和落点,能组织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达到战术目的。
传球:
扣球和拦网:
扣球:由运动员通过合理的助跑起跳在空中快速挥臂击球而完成。是进攻中积极有效的方法及得分的主要手段,也是衡量一个球队的进攻实力和比赛中夺取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拦网:队员用上体在球网附近高于球网上沿,阻挡对方击过来的球,称为拦网。只准前排队员进行单人或集体拦网。在1次拦网中,球可能迅速成连续触及1个或几个拦网队员的手,头或上体的其他部位,均算1次拦网。拦网后本队可再击球3次。拦网手触后球落界外,为触手出界,判失误。
扣球和拦网:
常见的裁判手势:
指出发球方 鸣哨允许发球 暂停
界内球 界外球 二次击球
排球比赛赏析 :
排 球 理 论 课
珠海市第十中学
体育科组
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排球规则。
二、能看懂一场排球比赛。
排球起源
1895年,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当时使用的是篮球的内胆、游戏时将网球网挂在高处,将球在球网上缘拍打来拍打去,不使球落地,当时将这种游戏取名“小网子”。
1905年排球运动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中国女排五年冠
1981年首夺世界杯
1982年秘鲁世锦赛再度登顶
1984年折桂洛杉矶
1985年再夺世界杯
1986年世锦赛荣膺五连冠
2004奥运会中国女排冠军
请带着问题往后阅读:
1、一场排球比赛比分为20:25是否继续比赛?
2、请画出排球比赛中队员站位秩序。
3、一局比赛中可请求暂停多少次,每次暂停的时间是多少?
4、比赛中每队最多触球几次?
5、排球比赛是一个长宽为多少的长方形?
排球比赛的场地:
排球规则的概述:
排球的圆周为65~67厘米;重量为260~280克
正式的排球比赛用球的颜色为黄、白、蓝三色相间或同一的浅色。
排球规则的概述:
比赛的开始,由一队后排右边的队员在发球区发球。然后每队可接触球3次(拦网触球不计算在内。)比赛应不间断地进行。如果球落地触墙,触天花板、触其他任何物体或某一队员犯规,则成死球,造成死球的一方失球。
采用每球得分制,更换发球权时,其队员须按顺时针方向进行1个位置的轮转。一个队只有赢得至少5局3胜制,前4局(25分获胜)打成2比2平局时,第5局为决胜局(15分获胜) 。在决胜局比赛中,一队先得8分后,两队交换场区,按原位置顺序,继续比赛到结束。每局比赛前教练员必须将上场阵容位置表交给记录员或副裁判员,不得更换。每队上场6人,站1号位,每次均由轮转到1号位的队员发球,在发球击球时,双方队员都必须按规定位置站好,前后排和左右侧都不能站错,否则将被判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球发出后其位置不受此限制)。
队员场上位置图:
进攻线的限制:
排队员可在场区对任何高度的球作攻击性击球,后排队员在限制线前的前场区只能作整个球体不高于球网上沿的进攻性击球,但在限制线后起跳则可扣任何高度的球。
手过网击球和过中线的判断:
手过网:队员不得过网击球。但击球点在本场区,球离手后,手随球过网不判过网犯规。对方击球前,拦网队员手触及对方地区上空的球时,判拦网队员过网犯规。当对方队员击球之后,许可在以对方地区拦网。
过中线:队员身体任何部位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域面即判过中线犯规。但一脚或双脚的一部分踏过中线,而另一部分踏在中线上或在中线上空,则不判犯规。队员可以伸手在网下击球,但不得阻碍对方队员。
暂停:
比赛成死球时,教练员和队长可向裁判员请求暂停或换人。每次暂停不得超过30秒。1局比赛中,每队可要求两次暂停,准许边续请求暂停。如果要求第3次暂停,裁判员应予拒绝并提醒该队注意,否则该队将被判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因队员受伤或其他事故中断比赛,不算作暂停。每队在1局比赛中,开始上场的队员被替换下场后,只有1次再上场机会,而且再上场时只准换下替换他的替补队员。
排球中的技术动作的要求:
发球→接发球(一般用垫球,接发球也叫一传) →二传(一般用传球或跳传) →扣球(或吊球)→拦网(或接扣球)…
发球:
按次序该发球的队员必须站在底线外,在裁判员鸣哨后5秒钟内将球击出。发球队场上队员不得挥臂、跳跃或形成屏障、阻碍对方接球者视线,否则被判掩护发球犯规,失去发球权。
垫球:
垫球:
用于接发球、接扣球、接吊球、接拦回球和处理各种难球的主要方法,是保证本方进攻的基础。
垫球技术按动作方法可分为 :
正面双手垫球、正面低姿垫球、跨步垫球、体侧垫球、侧倒垫球、背向垫球、滚翻垫球、前扑垫球、鱼跃垫球、单手垫球、单手和双手挡球等。
垫球技术按运用分类时可分为 :
发球、接扣球、接拦回球、接其它球等。
传球:
传球是组织战术的基础 ,六人制排球称为“二传” 。当代排球运动发展趋于技术全面,快速多变,战术多样,它的作用就更为突出。种类很多,主要有正面传球、侧传、背传、跳传、晃传等。由于传球是由双手的手指手腕动作来完成的,因此,控制球的面积大,准确性高,容易掌握传球方向、速度和落点,能组织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达到战术目的。
传球:
扣球和拦网:
扣球:由运动员通过合理的助跑起跳在空中快速挥臂击球而完成。是进攻中积极有效的方法及得分的主要手段,也是衡量一个球队的进攻实力和比赛中夺取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拦网:队员用上体在球网附近高于球网上沿,阻挡对方击过来的球,称为拦网。只准前排队员进行单人或集体拦网。在1次拦网中,球可能迅速成连续触及1个或几个拦网队员的手,头或上体的其他部位,均算1次拦网。拦网后本队可再击球3次。拦网手触后球落界外,为触手出界,判失误。
扣球和拦网:
常见的裁判手势:
指出发球方 鸣哨允许发球 暂停
界内球 界外球 二次击球
排球比赛赏析 :
排 球 理 论 课
珠海市第十中学
体育科组
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排球规则。
二、能看懂一场排球比赛。
排球起源
1895年,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当时使用的是篮球的内胆、游戏时将网球网挂在高处,将球在球网上缘拍打来拍打去,不使球落地,当时将这种游戏取名“小网子”。
1905年排球运动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中国女排五年冠
1981年首夺世界杯
1982年秘鲁世锦赛再度登顶
1984年折桂洛杉矶
1985年再夺世界杯
1986年世锦赛荣膺五连冠
2004奥运会中国女排冠军
请带着问题往后阅读:
1、一场排球比赛比分为20:25是否继续比赛?
2、请画出排球比赛中队员站位秩序。
3、一局比赛中可请求暂停多少次,每次暂停的时间是多少?
4、比赛中每队最多触球几次?
5、排球比赛是一个长宽为多少的长方形?
排球比赛的场地:
排球规则的概述:
排球的圆周为65~67厘米;重量为260~280克
正式的排球比赛用球的颜色为黄、白、蓝三色相间或同一的浅色。
排球规则的概述:
比赛的开始,由一队后排右边的队员在发球区发球。然后每队可接触球3次(拦网触球不计算在内。)比赛应不间断地进行。如果球落地触墙,触天花板、触其他任何物体或某一队员犯规,则成死球,造成死球的一方失球。
采用每球得分制,更换发球权时,其队员须按顺时针方向进行1个位置的轮转。一个队只有赢得至少5局3胜制,前4局(25分获胜)打成2比2平局时,第5局为决胜局(15分获胜) 。在决胜局比赛中,一队先得8分后,两队交换场区,按原位置顺序,继续比赛到结束。每局比赛前教练员必须将上场阵容位置表交给记录员或副裁判员,不得更换。每队上场6人,站1号位,每次均由轮转到1号位的队员发球,在发球击球时,双方队员都必须按规定位置站好,前后排和左右侧都不能站错,否则将被判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球发出后其位置不受此限制)。
队员场上位置图:
进攻线的限制:
排队员可在场区对任何高度的球作攻击性击球,后排队员在限制线前的前场区只能作整个球体不高于球网上沿的进攻性击球,但在限制线后起跳则可扣任何高度的球。
手过网击球和过中线的判断:
手过网:队员不得过网击球。但击球点在本场区,球离手后,手随球过网不判过网犯规。对方击球前,拦网队员手触及对方地区上空的球时,判拦网队员过网犯规。当对方队员击球之后,许可在以对方地区拦网。
过中线:队员身体任何部位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域面即判过中线犯规。但一脚或双脚的一部分踏过中线,而另一部分踏在中线上或在中线上空,则不判犯规。队员可以伸手在网下击球,但不得阻碍对方队员。
暂停:
比赛成死球时,教练员和队长可向裁判员请求暂停或换人。每次暂停不得超过30秒。1局比赛中,每队可要求两次暂停,准许边续请求暂停。如果要求第3次暂停,裁判员应予拒绝并提醒该队注意,否则该队将被判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因队员受伤或其他事故中断比赛,不算作暂停。每队在1局比赛中,开始上场的队员被替换下场后,只有1次再上场机会,而且再上场时只准换下替换他的替补队员。
排球中的技术动作的要求:
发球→接发球(一般用垫球,接发球也叫一传) →二传(一般用传球或跳传) →扣球(或吊球)→拦网(或接扣球)…
发球:
按次序该发球的队员必须站在底线外,在裁判员鸣哨后5秒钟内将球击出。发球队场上队员不得挥臂、跳跃或形成屏障、阻碍对方接球者视线,否则被判掩护发球犯规,失去发球权。
垫球:
垫球:
用于接发球、接扣球、接吊球、接拦回球和处理各种难球的主要方法,是保证本方进攻的基础。
垫球技术按动作方法可分为 :
正面双手垫球、正面低姿垫球、跨步垫球、体侧垫球、侧倒垫球、背向垫球、滚翻垫球、前扑垫球、鱼跃垫球、单手垫球、单手和双手挡球等。
垫球技术按运用分类时可分为 :
发球、接扣球、接拦回球、接其它球等。
传球:
传球是组织战术的基础 ,六人制排球称为“二传” 。当代排球运动发展趋于技术全面,快速多变,战术多样,它的作用就更为突出。种类很多,主要有正面传球、侧传、背传、跳传、晃传等。由于传球是由双手的手指手腕动作来完成的,因此,控制球的面积大,准确性高,容易掌握传球方向、速度和落点,能组织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达到战术目的。
传球:
扣球和拦网:
扣球:由运动员通过合理的助跑起跳在空中快速挥臂击球而完成。是进攻中积极有效的方法及得分的主要手段,也是衡量一个球队的进攻实力和比赛中夺取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拦网:队员用上体在球网附近高于球网上沿,阻挡对方击过来的球,称为拦网。只准前排队员进行单人或集体拦网。在1次拦网中,球可能迅速成连续触及1个或几个拦网队员的手,头或上体的其他部位,均算1次拦网。拦网后本队可再击球3次。拦网手触后球落界外,为触手出界,判失误。
扣球和拦网:
常见的裁判手势:
指出发球方 鸣哨允许发球 暂停
界内球 界外球 二次击球
排球比赛赏析 :
排 球 理 论 课
珠海市第十中学
体育科组
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排球规则。
二、能看懂一场排球比赛。
排球起源
1895年,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当时使用的是篮球的内胆、游戏时将网球网挂在高处,将球在球网上缘拍打来拍打去,不使球落地,当时将这种游戏取名“小网子”。
1905年排球运动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中国女排五年冠
1981年首夺世界杯
1982年秘鲁世锦赛再度登顶
1984年折桂洛杉矶
1985年再夺世界杯
1986年世锦赛荣膺五连冠
2004奥运会中国女排冠军
请带着问题往后阅读:
1、一场排球比赛比分为20:25是否继续比赛?
2、请画出排球比赛中队员站位秩序。
3、一局比赛中可请求暂停多少次,每次暂停的时间是多少?
4、比赛中每队最多触球几次?
5、排球比赛是一个长宽为多少的长方形?
排球比赛的场地:
排球规则的概述:
排球的圆周为65~67厘米;重量为260~280克
正式的排球比赛用球的颜色为黄、白、蓝三色相间或同一的浅色。
排球规则的概述:
比赛的开始,由一队后排右边的队员在发球区发球。然后每队可接触球3次(拦网触球不计算在内。)比赛应不间断地进行。如果球落地触墙,触天花板、触其他任何物体或某一队员犯规,则成死球,造成死球的一方失球。
采用每球得分制,更换发球权时,其队员须按顺时针方向进行1个位置的轮转。一个队只有赢得至少5局3胜制,前4局(25分获胜)打成2比2平局时,第5局为决胜局(15分获胜) 。在决胜局比赛中,一队先得8分后,两队交换场区,按原位置顺序,继续比赛到结束。每局比赛前教练员必须将上场阵容位置表交给记录员或副裁判员,不得更换。每队上场6人,站1号位,每次均由轮转到1号位的队员发球,在发球击球时,双方队员都必须按规定位置站好,前后排和左右侧都不能站错,否则将被判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球发出后其位置不受此限制)。
队员场上位置图:
进攻线的限制:
排队员可在场区对任何高度的球作攻击性击球,后排队员在限制线前的前场区只能作整个球体不高于球网上沿的进攻性击球,但在限制线后起跳则可扣任何高度的球。
手过网击球和过中线的判断:
手过网:队员不得过网击球。但击球点在本场区,球离手后,手随球过网不判过网犯规。对方击球前,拦网队员手触及对方地区上空的球时,判拦网队员过网犯规。当对方队员击球之后,许可在以对方地区拦网。
过中线:队员身体任何部位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域面即判过中线犯规。但一脚或双脚的一部分踏过中线,而另一部分踏在中线上或在中线上空,则不判犯规。队员可以伸手在网下击球,但不得阻碍对方队员。
暂停:
比赛成死球时,教练员和队长可向裁判员请求暂停或换人。每次暂停不得超过30秒。1局比赛中,每队可要求两次暂停,准许边续请求暂停。如果要求第3次暂停,裁判员应予拒绝并提醒该队注意,否则该队将被判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因队员受伤或其他事故中断比赛,不算作暂停。每队在1局比赛中,开始上场的队员被替换下场后,只有1次再上场机会,而且再上场时只准换下替换他的替补队员。
排球中的技术动作的要求:
发球→接发球(一般用垫球,接发球也叫一传) →二传(一般用传球或跳传) →扣球(或吊球)→拦网(或接扣球)…
发球:
按次序该发球的队员必须站在底线外,在裁判员鸣哨后5秒钟内将球击出。发球队场上队员不得挥臂、跳跃或形成屏障、阻碍对方接球者视线,否则被判掩护发球犯规,失去发球权。
垫球:
垫球:
用于接发球、接扣球、接吊球、接拦回球和处理各种难球的主要方法,是保证本方进攻的基础。
垫球技术按动作方法可分为 :
正面双手垫球、正面低姿垫球、跨步垫球、体侧垫球、侧倒垫球、背向垫球、滚翻垫球、前扑垫球、鱼跃垫球、单手垫球、单手和双手挡球等。
垫球技术按运用分类时可分为 :
发球、接扣球、接拦回球、接其它球等。
传球:
传球是组织战术的基础 ,六人制排球称为“二传” 。当代排球运动发展趋于技术全面,快速多变,战术多样,它的作用就更为突出。种类很多,主要有正面传球、侧传、背传、跳传、晃传等。由于传球是由双手的手指手腕动作来完成的,因此,控制球的面积大,准确性高,容易掌握传球方向、速度和落点,能组织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达到战术目的。
传球:
扣球和拦网:
扣球:由运动员通过合理的助跑起跳在空中快速挥臂击球而完成。是进攻中积极有效的方法及得分的主要手段,也是衡量一个球队的进攻实力和比赛中夺取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拦网:队员用上体在球网附近高于球网上沿,阻挡对方击过来的球,称为拦网。只准前排队员进行单人或集体拦网。在1次拦网中,球可能迅速成连续触及1个或几个拦网队员的手,头或上体的其他部位,均算1次拦网。拦网后本队可再击球3次。拦网手触后球落界外,为触手出界,判失误。
扣球和拦网:
常见的裁判手势:
指出发球方 鸣哨允许发球 暂停
界内球 界外球 二次击球
排球比赛赏析 :
排 球 理 论 课
珠海市第十中学
体育科组
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排球规则。
二、能看懂一场排球比赛。
排球起源
1895年,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当时使用的是篮球的内胆、游戏时将网球网挂在高处,将球在球网上缘拍打来拍打去,不使球落地,当时将这种游戏取名“小网子”。
1905年排球运动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中国女排五年冠:
1981年首夺世界杯
1982年秘鲁世锦赛再度登顶
1984年折桂洛杉矶
1985年再夺世界杯
1986年世锦赛荣膺五连冠
2004奥运会中国女排冠军
请带着问题往后阅读:
1、一场排球比赛比分为20:25是否继续比赛?
2、请画出排球比赛中队员站位秩序。
3、一局比赛中可请求暂停多少次,每次暂停的时间是多少?
4、比赛中每队最多触球几次?
5、排球比赛是一个长宽为多少的长方形?
排球比赛的场地:
排球规则的概述:
排球的圆周为65~67厘米;重量为260~280克
正式的排球比赛用球的颜色为黄、白、蓝三色相间或同一的浅色。
排球规则的概述:
比赛的开始,由一队后排右边的队员在发球区发球。然后每队可接触球3次(拦网触球不计算在内。)比赛应不间断地进行。如果球落地触墙,触天花板、触其他任何物体或某一队员犯规,则成死球,造成死球的一方失球。
采用每球得分制,更换发球权时,其队员须按顺时针方向进行1个位置的轮转。一个队只有赢得至少5局3胜制,前4局(25分获胜)打成2比2平局时,第5局为决胜局(15分获胜) 。在决胜局比赛中,一队先得8分后,两队交换场区,按原位置顺序,继续比赛到结束。每局比赛前教练员必须将上场阵容位置表交给记录员或副裁判员,不得更换。每队上场6人,站1号位,每次均由轮转到1号位的队员发球,在发球击球时,双方队员都必须按规定位置站好,前后排和左右侧都不能站错,否则将被判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球发出后其位置不受此限制)。
队员场上位置图:
进攻线的限制:
排队员可在场区对任何高度的球作攻击性击球,后排队员在限制线前的前场区只能作整个球体不高于球网上沿的进攻性击球,但在限制线后起跳则可扣任何高度的球。
手过网击球和过中线的判断:
手过网:队员不得过网击球。但击球点在本场区,球离手后,手随球过网不判过网犯规。对方击球前,拦网队员手触及对方地区上空的球时,判拦网队员过网犯规。当对方队员击球之后,许可在以对方地区拦网。
过中线:队员身体任何部位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域面即判过中线犯规。但一脚或双脚的一部分踏过中线,而另一部分踏在中线上或在中线上空,则不判犯规。队员可以伸手在网下击球,但不得阻碍对方队员。
暂停:
比赛成死球时,教练员和队长可向裁判员请求暂停或换人。每次暂停不得超过30秒。1局比赛中,每队可要求两次暂停,准许边续请求暂停。如果要求第3次暂停,裁判员应予拒绝并提醒该队注意,否则该队将被判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因队员受伤或其他事故中断比赛,不算作暂停。每队在1局比赛中,开始上场的队员被替换下场后,只有1次再上场机会,而且再上场时只准换下替换他的替补队员。
排球中的技术动作的要求:
发球→接发球(一般用垫球,接发球也叫一传) →二传(一般用传球或跳传) →扣球(或吊球)→拦网(或接扣球)…
发球:
按次序该发球的队员必须站在底线外,在裁判员鸣哨后5秒钟内将球击出。发球队场上队员不得挥臂、跳跃或形成屏障、阻碍对方接球者视线,否则被判掩护发球犯规,失去发球权。
垫球:
垫球:
用于接发球、接扣球、接吊球、接拦回球和处理各种难球的主要方法,是保证本方进攻的基础。
垫球技术按动作方法可分为 :
正面双手垫球、正面低姿垫球、跨步垫球、体侧垫球、侧倒垫球、背向垫球、滚翻垫球、前扑垫球、鱼跃垫球、单手垫球、单手和双手挡球等。
垫球技术按运用分类时可分为 :
发球、接扣球、接拦回球、接其它球等。
传球:
传球是组织战术的基础 ,六人制排球称为“二传” 。当代排球运动发展趋于技术全面,快速多变,战术多样,它的作用就更为突出。种类很多,主要有正面传球、侧传、背传、跳传、晃传等。由于传球是由双手的手指手腕动作来完成的,因此,控制球的面积大,准确性高,容易掌握传球方向、速度和落点,能组织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达到战术目的。
传球:
扣球和拦网:
扣球:由运动员通过合理的助跑起跳在空中快速挥臂击球而完成。是进攻中积极有效的方法及得分的主要手段,也是衡量一个球队的进攻实力和比赛中夺取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拦网:队员用上体在球网附近高于球网上沿,阻挡对方击过来的球,称为拦网。只准前排队员进行单人或集体拦网。在1次拦网中,球可能迅速成连续触及1个或几个拦网队员的手,头或上体的其他部位,均算1次拦网。拦网后本队可再击球3次。拦网手触后球落界外,为触手出界,判失误。
扣球和拦网:
常见的裁判手势:
指出发球方 鸣哨允许发球 暂停
界内球 界外球 二次击球
排球比赛赏析 :
排 球 理 论 课
珠海市第十中学
体育科组
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排球规则。
二、能看懂一场排球比赛。
排球起源
1895年,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当时使用的是篮球的内胆、游戏时将网球网挂在高处,将球在球网上缘拍打来拍打去,不使球落地,当时将这种游戏取名“小网子”。
1905年排球运动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中国女排五年冠:
1981年首夺世界杯
1982年秘鲁世锦赛再度登顶
1984年折桂洛杉矶
1985年再夺世界杯
1986年世锦赛荣膺五连冠
2004奥运会中国女排冠军
请带着问题往后阅读:
1、一场排球比赛比分为20:25是否继续比赛?
2、请画出排球比赛中队员站位秩序。
3、一局比赛中可请求暂停多少次,每次暂停的时间是多少?
4、比赛中每队最多触球几次?
5、排球比赛是一个长宽为多少的长方形?
排球比赛的场地:
排球规则的概述:
排球的圆周为65~67厘米;重量为260~280克
正式的排球比赛用球的颜色为黄、白、蓝三色相间或同一的浅色。
排球规则的概述:
比赛的开始,由一队后排右边的队员在发球区发球。然后每队可接触球3次(拦网触球不计算在内。)比赛应不间断地进行。如果球落地触墙,触天花板、触其他任何物体或某一队员犯规,则成死球,造成死球的一方失球。
采用每球得分制,更换发球权时,其队员须按顺时针方向进行1个位置的轮转。一个队只有赢得至少5局3胜制,前4局(25分获胜)打成2比2平局时,第5局为决胜局(15分获胜) 。在决胜局比赛中,一队先得8分后,两队交换场区,按原位置顺序,继续比赛到结束。每局比赛前教练员必须将上场阵容位置表交给记录员或副裁判员,不得更换。每队上场6人,站1号位,每次均由轮转到1号位的队员发球,在发球击球时,双方队员都必须按规定位置站好,前后排和左右侧都不能站错,否则将被判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球发出后其位置不受此限制)。
队员场上位置图:
进攻线的限制:
排队员可在场区对任何高度的球作攻击性击球,后排队员在限制线前的前场区只能作整个球体不高于球网上沿的进攻性击球,但在限制线后起跳则可扣任何高度的球。
手过网击球和过中线的判断:
手过网:队员不得过网击球。但击球点在本场区,球离手后,手随球过网不判过网犯规。对方击球前,拦网队员手触及对方地区上空的球时,判拦网队员过网犯规。当对方队员击球之后,许可在以对方地区拦网。
过中线:队员身体任何部位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域面即判过中线犯规。但一脚或双脚的一部分踏过中线,而另一部分踏在中线上或在中线上空,则不判犯规。队员可以伸手在网下击球,但不得阻碍对方队员。
暂停:
比赛成死球时,教练员和队长可向裁判员请求暂停或换人。每次暂停不得超过30秒。1局比赛中,每队可要求两次暂停,准许边续请求暂停。如果要求第3次暂停,裁判员应予拒绝并提醒该队注意,否则该队将被判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因队员受伤或其他事故中断比赛,不算作暂停。每队在1局比赛中,开始上场的队员被替换下场后,只有1次再上场机会,而且再上场时只准换下替换他的替补队员。
排球中的技术动作的要求:
发球→接发球(一般用垫球,接发球也叫一传) →二传(一般用传球或跳传) →扣球(或吊球)→拦网(或接扣球)…
发球:
按次序该发球的队员必须站在底线外,在裁判员鸣哨后5秒钟内将球击出。发球队场上队员不得挥臂、跳跃或形成屏障、阻碍对方接球者视线,否则被判掩护发球犯规,失去发球权。
垫球:
垫球:
用于接发球、接扣球、接吊球、接拦回球和处理各种难球的主要方法,是保证本方进攻的基础。
垫球技术按动作方法可分为 :
正面双手垫球、正面低姿垫球、跨步垫球、体侧垫球、侧倒垫球、背向垫球、滚翻垫球、前扑垫球、鱼跃垫球、单手垫球、单手和双手挡球等。
垫球技术按运用分类时可分为 :
发球、接扣球、接拦回球、接其它球等。
传球:
传球是组织战术的基础 ,六人制排球称为“二传” 。当代排球运动发展趋于技术全面,快速多变,战术多样,它的作用就更为突出。种类很多,主要有正面传球、侧传、背传、跳传、晃传等。由于传球是由双手的手指手腕动作来完成的,因此,控制球的面积大,准确性高,容易掌握传球方向、速度和落点,能组织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达到战术目的。
传球:
扣球和拦网:
扣球:由运动员通过合理的助跑起跳在空中快速挥臂击球而完成。是进攻中积极有效的方法及得分的主要手段,也是衡量一个球队的进攻实力和比赛中夺取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拦网:队员用上体在球网附近高于球网上沿,阻挡对方击过来的球,称为拦网。只准前排队员进行单人或集体拦网。在1次拦网中,球可能迅速成连续触及1个或几个拦网队员的手,头或上体的其他部位,均算1次拦网。拦网后本队可再击球3次。拦网手触后球落界外,为触手出界,判失误。
扣球和拦网:
常见的裁判手势:
指出发球方 鸣哨允许发球 暂停
界内球 界外球 二次击球
排球比赛赏析 :
排 球 理 论 课
珠海市第十中学
体育科组
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排球规则。
二、能看懂一场排球比赛。
排球起源
1895年,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当时使用的是篮球的内胆、游戏时将网球网挂在高处,将球在球网上缘拍打来拍打去,不使球落地,当时将这种游戏取名“小网子”。
1905年排球运动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中国女排五年冠:
1981年首夺世界杯
1982年秘鲁世锦赛再度登顶
1984年折桂洛杉矶
1985年再夺世界杯
1986年世锦赛荣膺五连冠
2004奥运会中国女排冠军
请带着问题往后阅读:
1、一场排球比赛比分为20:25是否继续比赛?
2、请画出排球比赛中队员站位秩序。
3、一局比赛中可请求暂停多少次,每次暂停的时间是多少?
4、比赛中每队最多触球几次?
5、排球比赛是一个长宽为多少的长方形?
排球比赛的场地:
排球规则的概述:
排球的圆周为65~67厘米;重量为260~280克
正式的排球比赛用球的颜色为黄、白、蓝三色相间或同一的浅色。
排球规则的概述:
比赛的开始,由一队后排右边的队员在发球区发球。然后每队可接触球3次(拦网触球不计算在内。)比赛应不间断地进行。如果球落地触墙,触天花板、触其他任何物体或某一队员犯规,则成死球,造成死球的一方失球。
采用每球得分制,更换发球权时,其队员须按顺时针方向进行1个位置的轮转。一个队只有赢得至少5局3胜制,前4局(25分获胜)打成2比2平局时,第5局为决胜局(15分获胜) 。在决胜局比赛中,一队先得8分后,两队交换场区,按原位置顺序,继续比赛到结束。每局比赛前教练员必须将上场阵容位置表交给记录员或副裁判员,不得更换。每队上场6人,站1号位,每次均由轮转到1号位的队员发球,在发球击球时,双方队员都必须按规定位置站好,前后排和左右侧都不能站错,否则将被判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球发出后其位置不受此限制)。
队员场上位置图:
进攻线的限制:
排队员可在场区对任何高度的球作攻击性击球,后排队员在限制线前的前场区只能作整个球体不高于球网上沿的进攻性击球,但在限制线后起跳则可扣任何高度的球。
手过网击球和过中线的判断:
手过网:队员不得过网击球。但击球点在本场区,球离手后,手随球过网不判过网犯规。对方击球前,拦网队员手触及对方地区上空的球时,判拦网队员过网犯规。当对方队员击球之后,许可在以对方地区拦网。
过中线:队员身体任何部位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域面即判过中线犯规。但一脚或双脚的一部分踏过中线,而另一部分踏在中线上或在中线上空,则不判犯规。队员可以伸手在网下击球,但不得阻碍对方队员。
暂停:
比赛成死球时,教练员和队长可向裁判员请求暂停或换人。每次暂停不得超过30秒。1局比赛中,每队可要求两次暂停,准许边续请求暂停。如果要求第3次暂停,裁判员应予拒绝并提醒该队注意,否则该队将被判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因队员受伤或其他事故中断比赛,不算作暂停。每队在1局比赛中,开始上场的队员被替换下场后,只有1次再上场机会,而且再上场时只准换下替换他的替补队员。
排球中的技术动作的要求:
发球→接发球(一般用垫球,接发球也叫一传) →二传(一般用传球或跳传) →扣球(或吊球)→拦网(或接扣球)…
发球:
按次序该发球的队员必须站在底线外,在裁判员鸣哨后5秒钟内将球击出。发球队场上队员不得挥臂、跳跃或形成屏障、阻碍对方接球者视线,否则被判掩护发球犯规,失去发球权。
垫球:
垫球:
用于接发球、接扣球、接吊球、接拦回球和处理各种难球的主要方法,是保证本方进攻的基础。
垫球技术按动作方法可分为 :
正面双手垫球、正面低姿垫球、跨步垫球、体侧垫球、侧倒垫球、背向垫球、滚翻垫球、前扑垫球、鱼跃垫球、单手垫球、单手和双手挡球等。
垫球技术按运用分类时可分为 :
发球、接扣球、接拦回球、接其它球等。
传球:
传球是组织战术的基础 ,六人制排球称为“二传” 。当代排球运动发展趋于技术全面,快速多变,战术多样,它的作用就更为突出。种类很多,主要有正面传球、侧传、背传、跳传、晃传等。由于传球是由双手的手指手腕动作来完成的,因此,控制球的面积大,准确性高,容易掌握传球方向、速度和落点,能组织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达到战术目的。
传球:
扣球和拦网:
扣球:由运动员通过合理的助跑起跳在空中快速挥臂击球而完成。是进攻中积极有效的方法及得分的主要手段,也是衡量一个球队的进攻实力和比赛中夺取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拦网:队员用上体在球网附近高于球网上沿,阻挡对方击过来的球,称为拦网。只准前排队员进行单人或集体拦网。在1次拦网中,球可能迅速成连续触及1个或几个拦网队员的手,头或上体的其他部位,均算1次拦网。拦网后本队可再击球3次。拦网手触后球落界外,为触手出界,判失误。
扣球和拦网:
常见的裁判手势:
指出发球方 鸣哨允许发球 暂停
界内球 界外球 二次击球
排球比赛赏析 :
排 球 理 论 课
珠海市第十中学
体育科组
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排球规则。
二、能看懂一场排球比赛。
排球起源
1895年,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当时使用的是篮球的内胆、游戏时将网球网挂在高处,将球在球网上缘拍打来拍打去,不使球落地,当时将这种游戏取名“小网子”。
1905年排球运动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中国女排五年冠:
1981年首夺世界杯
1982年秘鲁世锦赛再度登顶
1984年折桂洛杉矶
1985年再夺世界杯
1986年世锦赛荣膺五连冠
2004奥运会中国女排冠军
请带着问题往后阅读:
1、一场排球比赛比分为20:25是否继续比赛?
2、请画出排球比赛中队员站位秩序。
3、一局比赛中可请求暂停多少次,每次暂停的时间是多少?
4、比赛中每队最多触球几次?
5、排球比赛是一个长宽为多少的长方形?
排球比赛的场地:
排球规则的概述:
排球的圆周为65~67厘米;重量为260~280克
正式的排球比赛用球的颜色为黄、白、蓝三色相间或同一的浅色。
排球规则的概述:
比赛的开始,由一队后排右边的队员在发球区发球。然后每队可接触球3次(拦网触球不计算在内。)比赛应不间断地进行。如果球落地触墙,触天花板、触其他任何物体或某一队员犯规,则成死球,造成死球的一方失球。
采用每球得分制,更换发球权时,其队员须按顺时针方向进行1个位置的轮转。一个队只有赢得至少5局3胜制,前4局(25分获胜)打成2比2平局时,第5局为决胜局(15分获胜) 。在决胜局比赛中,一队先得8分后,两队交换场区,按原位置顺序,继续比赛到结束。每局比赛前教练员必须将上场阵容位置表交给记录员或副裁判员,不得更换。每队上场6人,站1号位,每次均由轮转到1号位的队员发球,在发球击球时,双方队员都必须按规定位置站好,前后排和左右侧都不能站错,否则将被判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球发出后其位置不受此限制)。
队员场上位置图:
进攻线的限制:
排队员可在场区对任何高度的球作攻击性击球,后排队员在限制线前的前场区只能作整个球体不高于球网上沿的进攻性击球,但在限制线后起跳则可扣任何高度的球。
手过网击球和过中线的判断:
手过网:队员不得过网击球。但击球点在本场区,球离手后,手随球过网不判过网犯规。对方击球前,拦网队员手触及对方地区上空的球时,判拦网队员过网犯规。当对方队员击球之后,许可在以对方地区拦网。
过中线:队员身体任何部位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域面即判过中线犯规。但一脚或双脚的一部分踏过中线,而另一部分踏在中线上或在中线上空,则不判犯规。队员可以伸手在网下击球,但不得阻碍对方队员。
暂停:
比赛成死球时,教练员和队长可向裁判员请求暂停或换人。每次暂停不得超过30秒。1局比赛中,每队可要求两次暂停,准许边续请求暂停。如果要求第3次暂停,裁判员应予拒绝并提醒该队注意,否则该队将被判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因队员受伤或其他事故中断比赛,不算作暂停。每队在1局比赛中,开始上场的队员被替换下场后,只有1次再上场机会,而且再上场时只准换下替换他的替补队员。
排球中的技术动作的要求:
发球→接发球(一般用垫球,接发球也叫一传) →二传(一般用传球或跳传) →扣球(或吊球)→拦网(或接扣球)…
发球:
按次序该发球的队员必须站在底线外,在裁判员鸣哨后5秒钟内将球击出。发球队场上队员不得挥臂、跳跃或形成屏障、阻碍对方接球者视线,否则被判掩护发球犯规,失去发球权。
垫球:
垫球:
用于接发球、接扣球、接吊球、接拦回球和处理各种难球的主要方法,是保证本方进攻的基础。
垫球技术按动作方法可分为 :
正面双手垫球、正面低姿垫球、跨步垫球、体侧垫球、侧倒垫球、背向垫球、滚翻垫球、前扑垫球、鱼跃垫球、单手垫球、单手和双手挡球等。
垫球技术按运用分类时可分为 :
发球、接扣球、接拦回球、接其它球等。
传球:
传球是组织战术的基础 ,六人制排球称为“二传” 。当代排球运动发展趋于技术全面,快速多变,战术多样,它的作用就更为突出。种类很多,主要有正面传球、侧传、背传、跳传、晃传等。由于传球是由双手的手指手腕动作来完成的,因此,控制球的面积大,准确性高,容易掌握传球方向、速度和落点,能组织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达到战术目的。
传球:
扣球和拦网:
扣球:由运动员通过合理的助跑起跳在空中快速挥臂击球而完成。是进攻中积极有效的方法及得分的主要手段,也是衡量一个球队的进攻实力和比赛中夺取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拦网:队员用上体在球网附近高于球网上沿,阻挡对方击过来的球,称为拦网。只准前排队员进行单人或集体拦网。在1次拦网中,球可能迅速成连续触及1个或几个拦网队员的手,头或上体的其他部位,均算1次拦网。拦网后本队可再击球3次。拦网手触后球落界外,为触手出界,判失误。
扣球和拦网:
常见的裁判手势:
指出发球方 鸣哨允许发球 暂停
界内球 界外球 二次击球
排球比赛赏析 :
排 球 理 论 课
珠海市第十中学
体育科组
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排球规则。
二、能看懂一场排球比赛。
排球起源
1895年,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当时使用的是篮球的内胆、游戏时将网球网挂在高处,将球在球网上缘拍打来拍打去,不使球落地,当时将这种游戏取名“小网子”。
1905年排球运动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中国女排五年冠:    
1981年首夺世界杯
1982年秘鲁世锦赛再度登顶
1984年折桂洛杉矶
1985年再夺世界杯
1986年世锦赛荣膺五连冠
2004奥运会中国女排冠军
请带着问题往后阅读:
1、一场排球比赛比分为20:25是否继续比赛?
2、请画出排球比赛中队员站位秩序。
3、一局比赛中可请求暂停多少次,每次暂停的时间是多少?
4、比赛中每队最多触球几次?
5、排球比赛是一个长宽为多少的长方形?
排球比赛的场地:
排球规则的概述:
排球的圆周为65~67厘米;重量为260~280克
正式的排球比赛用球的颜色为黄、白、蓝三色相间或同一的浅色。
排球规则的概述:
比赛的开始,由一队后排右边的队员在发球区发球。然后每队可接触球3次(拦网触球不计算在内。)比赛应不间断地进行。如果球落地触墙,触天花板、触其他任何物体或某一队员犯规,则成死球,造成死球的一方失球。
采用每球得分制,更换发球权时,其队员须按顺时针方向进行1个位置的轮转。一个队只有赢得至少5局3胜制,前4局(25分获胜)打成2比2平局时,第5局为决胜局(15分获胜) 。在决胜局比赛中,一队先得8分后,两队交换场区,按原位置顺序,继续比赛到结束。每局比赛前教练员必须将上场阵容位置表交给记录员或副裁判员,不得更换。每队上场6人,站1号位,每次均由轮转到1号位的队员发球,在发球击球时,双方队员都必须按规定位置站好,前后排和左右侧都不能站错,否则将被判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球发出后其位置不受此限制)。
队员场上位置图:
进攻线的限制:
排队员可在场区对任何高度的球作攻击性击球,后排队员在限制线前的前场区只能作整个球体不高于球网上沿的进攻性击球,但在限制线后起跳则可扣任何高度的球。
手过网击球和过中线的判断:
手过网:队员不得过网击球。但击球点在本场区,球离手后,手随球过网不判过网犯规。对方击球前,拦网队员手触及对方地区上空的球时,判拦网队员过网犯规。当对方队员击球之后,许可在以对方地区拦网。
过中线:队员身体任何部位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域面即判过中线犯规。但一脚或双脚的一部分踏过中线,而另一部分踏在中线上或在中线上空,则不判犯规。队员可以伸手在网下击球,但不得阻碍对方队员。
暂停:
比赛成死球时,教练员和队长可向裁判员请求暂停或换人。每次暂停不得超过30秒。1局比赛中,每队可要求两次暂停,准许边续请求暂停。如果要求第3次暂停,裁判员应予拒绝并提醒该队注意,否则该队将被判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因队员受伤或其他事故中断比赛,不算作暂停。每队在1局比赛中,开始上场的队员被替换下场后,只有1次再上场机会,而且再上场时只准换下替换他的替补队员。
排球中的技术动作的要求:
发球→接发球(一般用垫球,接发球也叫一传) →二传(一般用传球或跳传) →扣球(或吊球)→拦网(或接扣球)…
发球:
按次序该发球的队员必须站在底线外,在裁判员鸣哨后5秒钟内将球击出。发球队场上队员不得挥臂、跳跃或形成屏障、阻碍对方接球者视线,否则被判掩护发球犯规,失去发球权。
垫球:
垫球:
用于接发球、接扣球、接吊球、接拦回球和处理各种难球的主要方法,是保证本方进攻的基础。
垫球技术按动作方法可分为 :
正面双手垫球、正面低姿垫球、跨步垫球、体侧垫球、侧倒垫球、背向垫球、滚翻垫球、前扑垫球、鱼跃垫球、单手垫球、单手和双手挡球等。
垫球技术按运用分类时可分为 :
发球、接扣球、接拦回球、接其它球等。
传球:
传球是组织战术的基础 ,六人制排球称为“二传” 。当代排球运动发展趋于技术全面,快速多变,战术多样,它的作用就更为突出。种类很多,主要有正面传球、侧传、背传、跳传、晃传等。由于传球是由双手的手指手腕动作来完成的,因此,控制球的面积大,准确性高,容易掌握传球方向、速度和落点,能组织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达到战术目的。
传球:
扣球和拦网:
扣球:由运动员通过合理的助跑起跳在空中快速挥臂击球而完成。是进攻中积极有效的方法及得分的主要手段,也是衡量一个球队的进攻实力和比赛中夺取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拦网:队员用上体在球网附近高于球网上沿,阻挡对方击过来的球,称为拦网。只准前排队员进行单人或集体拦网。在1次拦网中,球可能迅速成连续触及1个或几个拦网队员的手,头或上体的其他部位,均算1次拦网。拦网后本队可再击球3次。拦网手触后球落界外,为触手出界,判失误。
扣球和拦网:
常见的裁判手势:
指出发球方 鸣哨允许发球 暂停
界内球 界外球 二次击球
排球比赛赏析 :
排 球 理 论 课
珠海市第十中学
体育科组
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排球规则。
二、能看懂一场排球比赛。
排球起源
1895年,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当时使用的是篮球的内胆、游戏时将网球网挂在高处,将球在球网上缘拍打来拍打去,不使球落地,当时将这种游戏取名“小网子”。
1905年排球运动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中国女排五年冠:    ???    
1981年首夺世界杯
1982年秘鲁世锦赛再度登顶
1984年折桂洛杉矶
1985年再夺世界杯
1986年世锦赛荣膺五连冠
2004奥运会中国女排冠军
请带着问题往后阅读:
1、一场排球比赛比分为20:25是否继续比赛?
2、请画出排球比赛中队员站位秩序。
3、一局比赛中可请求暂停多少次,每次暂停的时间是多少?
4、比赛中每队最多触球几次?
5、排球比赛是一个长宽为多少的长方形?
排球比赛的场地:
排球规则的概述:
排球的圆周为65~67厘米;重量为260~280克
正式的排球比赛用球的颜色为黄、白、蓝三色相间或同一的浅色。
排球规则的概述:
比赛的开始,由一队后排右边的队员在发球区发球。然后每队可接触球3次(拦网触球不计算在内。)比赛应不间断地进行。如果球落地触墙,触天花板、触其他任何物体或某一队员犯规,则成死球,造成死球的一方失球。
采用每球得分制,更换发球权时,其队员须按顺时针方向进行1个位置的轮转。一个队只有赢得至少5局3胜制,前4局(25分获胜)打成2比2平局时,第5局为决胜局(15分获胜) 。在决胜局比赛中,一队先得8分后,两队交换场区,按原位置顺序,继续比赛到结束。每局比赛前教练员必须将上场阵容位置表交给记录员或副裁判员,不得更换。每队上场6人,站1号位,每次均由轮转到1号位的队员发球,在发球击球时,双方队员都必须按规定位置站好,前后排和左右侧都不能站错,否则将被判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球发出后其位置不受此限制)。
队员场上位置图:
进攻线的限制:
排队员可在场区对任何高度的球作攻击性击球,后排队员在限制线前的前场区只能作整个球体不高于球网上沿的进攻性击球,但在限制线后起跳则可扣任何高度的球。
手过网击球和过中线的判断:
手过网:队员不得过网击球。但击球点在本场区,球离手后,手随球过网不判过网犯规。对方击球前,拦网队员手触及对方地区上空的球时,判拦网队员过网犯规。当对方队员击球之后,许可在以对方地区拦网。
过中线:队员身体任何部位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域面即判过中线犯规。但一脚或双脚的一部分踏过中线,而另一部分踏在中线上或在中线上空,则不判犯规。队员可以伸手在网下击球,但不得阻碍对方队员。
暂停:
比赛成死球时,教练员和队长可向裁判员请求暂停或换人。每次暂停不得超过30秒。1局比赛中,每队可要求两次暂停,准许边续请求暂停。如果要求第3次暂停,裁判员应予拒绝并提醒该队注意,否则该队将被判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因队员受伤或其他事故中断比赛,不算作暂停。每队在1局比赛中,开始上场的队员被替换下场后,只有1次再上场机会,而且再上场时只准换下替换他的替补队员。
排球中的技术动作的要求:
发球→接发球(一般用垫球,接发球也叫一传) →二传(一般用传球或跳传) →扣球(或吊球)→拦网(或接扣球)…
发球:
按次序该发球的队员必须站在底线外,在裁判员鸣哨后5秒钟内将球击出。发球队场上队员不得挥臂、跳跃或形成屏障、阻碍对方接球者视线,否则被判掩护发球犯规,失去发球权。
垫球:
垫球:
用于接发球、接扣球、接吊球、接拦回球和处理各种难球的主要方法,是保证本方进攻的基础。
垫球技术按动作方法可分为 :
正面双手垫球、正面低姿垫球、跨步垫球、体侧垫球、侧倒垫球、背向垫球、滚翻垫球、前扑垫球、鱼跃垫球、单手垫球、单手和双手挡球等。
垫球技术按运用分类时可分为 :
发球、接扣球、接拦回球、接其它球等。
传球:
传球是组织战术的基础 ,六人制排球称为“二传” 。当代排球运动发展趋于技术全面,快速多变,战术多样,它的作用就更为突出。种类很多,主要有正面传球、侧传、背传、跳传、晃传等。由于传球是由双手的手指手腕动作来完成的,因此,控制球的面积大,准确性高,容易掌握传球方向、速度和落点,能组织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达到战术目的。
传球:
扣球和拦网:
扣球:由运动员通过合理的助跑起跳在空中快速挥臂击球而完成。是进攻中积极有效的方法及得分的主要手段,也是衡量一个球队的进攻实力和比赛中夺取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拦网:队员用上体在球网附近高于球网上沿,阻挡对方击过来的球,称为拦网。只准前排队员进行单人或集体拦网。在1次拦网中,球可能迅速成连续触及1个或几个拦网队员的手,头或上体的其他部位,均算1次拦网。拦网后本队可再击球3次。拦网手触后球落界外,为触手出界,判失误。
扣球和拦网:
常见的裁判手势:
指出发球方 鸣哨允许发球 暂停
界内球 界外球 二次击球
排球比赛赏析 :
排 球 理 论 课
珠海市第十中学
体育科组
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排球规则。
二、能看懂一场排球比赛。
排球起源
1895年,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当时使用的是篮球的内胆、游戏时将网球网挂在高处,将球在球网上缘拍打来拍打去,不使球落地,当时将这种游戏取名“小网子”。
1905年排球运动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中国女排五年冠:    ???    
1981年首夺世界杯
1982年秘鲁世锦赛再度登顶
1984年折桂洛杉矶
1985年再夺世界杯
1986年世锦赛荣膺五连冠
2004奥运会中国女排冠军
请带着问题往后阅读:
1、一场排球比赛比分为20:25是否继续比赛?
2、请画出排球比赛中队员站位秩序。
3、一局比赛中可请求暂停多少次,每次暂停的时间是多少?
4、比赛中每队最多触球几次?
5、排球比赛是一个长宽为多少的长方形?
排球比赛的场地:
排球规则的概述:
排球的圆周为65~67厘米;重量为260~280克
正式的排球比赛用球的颜色为黄、白、蓝三色相间或同一的浅色。
排球规则的概述:
比赛的开始,由一队后排右边的队员在发球区发球。然后每队可接触球3次(拦网触球不计算在内。)比赛应不间断地进行。如果球落地触墙,触天花板、触其他任何物体或某一队员犯规,则成死球,造成死球的一方失球。
采用每球得分制,更换发球权时,其队员须按顺时针方向进行1个位置的轮转。一个队只有赢得至少5局3胜制,前4局(25分获胜)打成2比2平局时,第5局为决胜局(15分获胜) 。在决胜局比赛中,一队先得8分后,两队交换场区,按原位置顺序,继续比赛到结束。每局比赛前教练员必须将上场阵容位置表交给记录员或副裁判员,不得更换。每队上场6人,站1号位,每次均由轮转到1号位的队员发球,在发球击球时,双方队员都必须按规定位置站好,前后排和左右侧都不能站错,否则将被判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球发出后其位置不受此限制)。
队员场上位置图:
进攻线的限制:
排队员可在场区对任何高度的球作攻击性击球,后排队员在限制线前的前场区只能作整个球体不高于球网上沿的进攻性击球,但在限制线后起跳则可扣任何高度的球。
手过网击球和过中线的判断:
手过网:队员不得过网击球。但击球点在本场区,球离手后,手随球过网不判过网犯规。对方击球前,拦网队员手触及对方地区上空的球时,判拦网队员过网犯规。当对方队员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