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京版四年级上7认识计算器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北京版四年级上7认识计算器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21 06:2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计算器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学生学情:
学生在学这一内容时已经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并用对计算的快捷充满兴趣。本节课,学生利用计算器这一工具,探索乘法运算中的一些规律,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探索数学问题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目标:
1.经历用计算器探索、交流特殊乘法运算中隐含的数学规律的过程。
2.能用计算器探索较复杂的乘法运算中的数学规律,能清楚的表达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3.体验探索活动的挑战性,获得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的成功体验,激发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探索活动中培养让学生观察能力和归纳规律的能力。
教学难点:在探索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归纳规律的能力。
创设情境导入
你们喜欢用计算器吗?今天我们就用计算器探索乘法运算中隐藏的一些规律。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探索两个数乘积最大的问题
用3、4、5、6(6、7、8、9)(3、4、5、7)这几个数字组成两个两位数,怎样组数,可使两个数的乘积最大?
(备注:三个组同时进行)
讨论
乘积最大应该怎样组数?
因数大可使乘积最大,大数字放在高位上可使因数大,如:
64 54
53 63
设计意图:这里给学生充分的发表不同想法的机会,说一说组数的方法,明确使乘积最大应该使最大的数字放在最高位上。
(2)验证
怎样组数才能使乘积最大呢?请你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算一算。(备注:三个组同时进行)
两个数 和 差 积






我发现:两数的( )越( ),积越大。
两数的( )越( ),积越小。
出示合作要求:
1.一人算,一人记录。
2.完成后仔细观察结果同桌说一说你的发现。
(3).交流成果
全班指名汇报,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组数的规律乘积最大的规律。
再验证
自由选4个数,组成乘积最大的两位数是( )和( ),积是( )。
能力提升
这么有意思的游戏,数字2也想参加,我把它邀请到你们三个组的活动现场,现在每组变成了
用2、3、4、5、6(2、6、7、8、9)(2、3、4、5、7)这几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和一个两位数,怎样组数,可使两个数的乘积最大?
①讨论:这个1放在哪儿合适呢?
放在三位数的个位上,那么在4个数字的基础上出现了,如:
642 542
53 63
用刚才的规律进行验证。
两个数 差 积




②观察这个组成的这两个数,看看他们每个数位上都放了哪个数字?
全班指名汇报,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组数的规律乘积最大(542×63=34146),如,把5个数字按从大到小排列,最大的数作为两位数的十位数,第4个数字作为两位数的个位数;其他3个数字组成最大的三位数。
2.探索两个数乘积最小的问题
用2、3、4、5、6(2、6、7、8、9)(2、3、4、、5、7)这几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和一个两位数,怎样组数,可使两个数的乘积最小?
(1)讨论,应该怎样组数?
(2)小组合作
利用差越在积越小的规律,找找乘积最小的组数规律。
1.一人算,一人记录。
2.观察这个组成的这两个数,看看他们每个数位上都放了哪个数字?
两个数 差 积




积最小:356×24=8550
把5个数字按小从到大排列,最小的数作为两位数的十位数,第3个数字作为两位数的个位数;其他3个数字组成最小的三位数。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探索5个数字怎样组合才能使它们的乘积最大或最小,在交流讨论中,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数学中隐藏的规律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练习
1.自由选4个数( ),组成乘积最大的两位数是( )和( ),积是( )。
2.再加一个数字,组成乘积最大三位数和两位是( )和( ),积是( ),组成乘积最小三位数和两位是( )和( ),积是( )。
四、总结
学了今天的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计算器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两数的差越小,积越大,差越大,积越小。
6>5>4>3>2 2<3<4<5<6
积最大:63×542= 34146 积最小:356×24=8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