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叠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京2011课表版教材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百花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借助贴近生活的情境,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2、使学生掌握解决重叠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通过丰富、直观的游戏活动,发展形象思维,提升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在主动参加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能力。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自主建构集合思想,初步理解集合思想的基本内涵。 
【教学难点】渗透集合的有关思想,并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 
【教学过程】 
一、引入——理发师的困惑 
1、读一读:某理发师正在给客人理发,就听门一声响,“叔叔,我和爸爸要剃头”。门又一声响,“师傅,给我和我父亲剃个头”。这时,理发师抬起头一看,他很纳闷…… 
2、猜一猜:理发师纳什么? 
3、想一想:为什么2对父子却只有3个人? 
4、说一说:既……又…… 
 二、新课——猜拳与抢椅子 
1.产生问题: 
(1)“抢椅子”游戏:两个同学、两把椅子进行抢椅子游戏。这样能玩“抢椅子”的游戏吗?为什么? 
(2)“猜拳”游戏:若干名学生玩“猜拳”游戏,胜者参与“抢椅子”游戏。 
2、研究问题: 
(1)算:玩这两个游戏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 
(2)想:为什么少了1人? 
(3)圈:请玩“猜拳”游戏的同学进入一个呼啦圈; 
请玩“抢椅子”游戏的同学进入另一个呼啦圈。 
(4)想:“他”该进入哪个呼啦圈? 
(5)比划:师生一起用手势比划呼啦圈。 
(6)画:为了记住它,我们还要把它画下来。 
(7)贴:请玩“抢椅子”游戏的学生将自己的名字贴到圈里。 
请玩“猜拳”游戏的学生也将自己的名字贴到圈里。 
“他”的名字贴在哪里? 
(8)建模: 猜拳 抢椅子 
三、练习——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花名册里的故事: 
三年级一班有女生19人,男生17人,全班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教师追问:为什么不-1? 
2、我给爸爸找位置: 
抽烟的爸爸 喝酒的爸爸 
四、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