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09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语文练习卷一
一、基础知识与积累(22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确凿(cuō) 菜畦(qí) 人迹罕至(hǎn) 阴霾(mái)
B.骊歌(lí) 炽痛(chì) 迥乎不同(jiǒng) 羸(léi)弱
C.弥高(mí) 踌躇(chóu) 锲而不舍(qí) 恍(huáng)惚
D.归省(shěn) 羁绊(jī) 义愤填膺(yīng) 斫(zhuó)痕
2、下列词语书写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妇孺皆知 锲而不舍 浑身解数 挣脱羁绊 姗姗来迟
B、迫不急待 孜孜不倦 毛骨耸然 漠不关心 眼花瞭乱
C、语无论次 梦寐以求 紧打细算 奥密无穷 人声鼎沸
D、郑重其事 养精蓄锐 耀武扬威 荒草凄凄 五彩斑斓
3、修改病句。(3分)
(1)适当处理好各方在经济刺激方面的分歧成为此次伦敦峰会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之一。
(2)生命的诞生、孕育和成长是一种令人无比激动的过程。
(3)3月5日那天,我市万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这次活动的口号是“弘扬雷锋精神、参与支援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建设和谐城市”。
4,默写下列古诗(7分)
①,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
②,谁家玉笛暗飞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③,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岑参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⑤鸟向檐上飞, 。(吴均《山中杂诗》)
⑥,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5、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欣赏是一缕春风,染绿荒芜的山岗,; , ;欣赏是一汪甘泉,浇灌枯竭的希望。
6、综合探究(4分)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读新闻,补标题。(不超过6字)
——2010贵州抗旱救灾公益晚会今晚拉开帷幕
去年秋季以来,贵州省遭受罕见的严重干旱灾害,目前旱情仍在持续发展。据贵州省有关部门的最新统计,截至3月15日,全省9个市(州、地)有79个县(市、区)先后不同程度受旱,受灾
不怕灾无情,只要人有爱。晚会以“让爱滋润大地”为主题,呼吁全省上下、各族人民为旱情献出爱心,为全省的抗旱救灾工作贡献力量。用情温暖人间,让爱滋润大地,这是贵州卫视承办本次晚会的宗旨,更是所有贵州人民的心声,相信爱的力量,相信集体的力量,相信这场大旱也会为爱退缩,让这片干涸的土地早日再沐甘霖。
(2)读材料,做评析。
各地电视台纷纷举行赈灾义演,下面是四个电视台义演现场的主题词,请从中选择一句加以评析。(2分)
湖南卫视:我们都是一家人 浙江卫视:情系西南旱区
东方卫视:捐献一瓶水,温暖一颗心 重庆卫视:我们一起走过
示例:中央电视台赈灾晚会主题词“爱的奉献”,借用歌名,让人联想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的歌词,激发全国人民奉献爱心,用实际行动支援灾区人民。
评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25分)
(一)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
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7.选段开头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含义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小说为什么以韩麦尔先生的一个手势作结?如果换成极其慷慨激昂的言语不是更激动人心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父亲在拐角处等我
①那是我最敏感脆弱的年少时光,16岁,读高一。
②在同学的眼里,我是个成绩优异又大大咧咧的女孩,从不会感伤,也从不懂得自卑;我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但照样意气风发地在全校同学面前发言,整天穿梭忙碌于班里大大小小的琐事;我也不像骄傲的张小凡,对谁都爱理不理。男生们都说,看张小凡的下巴,都快抬到天上去了,她有什么了不起呢,不过是个从农村里考来的优秀生罢了,看人家安安,比她学习也差不了多少,人缘却是比她好上几十倍。
③这样的比较,周围的人时不时地会提及。我每次都是不屑地瞥一眼。但没有人知道,其实我不愿意这样一次次地被人拿来与张小凡做对比,尽管,我总是被褒扬的那一个。可是,“农村”这两个字眼,还是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有谁会相信呢,我极力在外人面前,张扬出来的自信和豁达,不过是为了掩饰我心底淤积的更为浓重的胆怯与自卑。我的父母,是农民也就罢了,但他们却是从农村里迁移到这个城市来的,最底层最卑微的居民。每当同学热烈地讨论着自己父母时,我总会找最恰当的理由,飞快走开去。
④但我还是知道,父亲每个周六的下午,即便是有多么挣钱的活计,他都不会去做,而只为拉我这唯一的乘客。我假借校门口车太拥挤看不清他,还有我作为学生干部要在周六给老师汇报工作为由,让父亲在下午1点,离校门口约有一百米的拐角处等我。父亲并没有质疑,他只是怜爱地说,那可得让我们家安安多走一段路了。父亲那么爱我,他当然不知道,我在骗他。我所谓的给老师汇报工作,不过是为了在教室里拖延到校门口的人都走光了,没有人再会看到我瞬间的尴尬与躲闪。
⑤但还是有一个人,会让我在教室里,焦灼不安地等待时间一分一秒地消逝时,愈加的烦躁。她就是我一直讨厌着的张小凡。她不过是个太过用功的女孩,所以周六放学后,也要利用不多的时间,总结一周的学习。而我,却是在她均匀的呼吸里,一边哗哗翻着课本,一边祈祷她快些离开,这样,我就不会在拐角处,被她瞥见我隐藏在从容里的满面尘灰。可是,张小凡却总是有条不紊地做完她的事,才安静地离开。照例是轻扬着下巴,视线冷静淡定。似乎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让她畏惧。每每听着她的脚步声,在静寂的楼道里渐行渐远的时候,我的心,才会倏地沉下来;继而迅速地收拾好书包,冲出门去。
⑥每次父亲老远地看到我,都会开心地按起车铃。我迎着这清脆的铃声一步步走过去,总会觉得愧疚,然后便恨那个张小凡,若不是她,父亲也不会饥肠辘辘地等我那么长时间。如果张小凡拖延一分钟,那么,父亲也会跟着多等我一分钟。张小凡,你不就是想在外人面前表现你的勤奋吗,可你为什么偏偏在周六,还要在我面前得意炫耀呢
⑦几个月后的又一个周六,我在张小凡走后,习以为常地向学校百米外的拐角处飞奔。到达拐角后,无意中一歪头,在拐角的另一侧,竟是看见张小凡,正坐在一个人工改装的电动三轮里,冲着车上一个农民工一样的朴实男人,笑说着什么。男人在发动机车的时候,看上去似乎很费力,最后是张小凡跳下车来帮忙,车才突突地发动起来。我在张小凡扭身上车的那个瞬间,迅速地转过头来,催促父亲说,快走吧。
⑧走出去很远了,我才试探地问父亲:刚才那个拐角处的男人,你认识么 父亲沉默了片刻,才轻声回道:只是说过几句话,他左腿在工地上落下了残疾,只好开了电动三轮出来拉些散活,他女儿几次让他去校门口等着,他都不肯,该是怕女儿的同学看见了,难为情吧。我在父亲淡淡的讲述里,突然地有些难过,我终于明白了张小凡沉默又倔强的眼神,明白她在周六的拖延,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父亲那骄傲的尊严,明白我和张小凡之间,原来,相差的,不只是成绩。
12、为什么“我”在同学眼里是一个从不会感伤,也从不懂得自卑的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联系上下文,体味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这样,我就不会在拐角处,被她瞥见我隐藏在从容里的满面尘灰。”说说此句中“满面尘灰”指的是什么?
(2)“每每听着她的脚步声,在静寂的楼道里渐行渐远的时候,我的心,才会倏地沉下来;继而迅速地收拾好书包,冲出门去。”句中加点词“倏地沉下去”“迅速”“冲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4、文中的两位父亲有着怎样的共同性格?他们为什么会在拐角处等自己的孩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安安”或“张小凡”身上,最值得你学习的是什么?请结合实际谈谈理由。(3分)
三、古诗文阅读(19分)
(一)(4分) 于郡城送明卿①之江西
(明)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②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③,白云相送大江西
注释:①明卿:作者的好友。 ②楚:楚地。 ③逐客:被贬逐的官员,这里指明卿。
16.诗中的“迷“字用得极妙,请加以赏析。(2分)
17.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什么情感?(2分)
(二)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
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
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8、解释加点的字。(4分)
(1)未尝识书具( ) (2) 指物作诗立就( )
(3)不能称前时之闻( ) (4)日扳仲永( )
19、翻译下列句子。(2分)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方仲永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最想对他说的一句话是什么?(3分)
21、比较丑小鸭和方仲永的经历合结局,完成下面的对联: (2分)
上联:丑小鸭不懈追求终成白天鹅
下联
(三) 邴原泣学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初潭集》
2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凡得学者 ②故泣耳
23、 翻译句子。(2分)
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书塾老师哪些品德值得我们敬佩?(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什么?(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 50分 ( 另书写分4分)
那天阳光灿烂,是个外出旅游的好日子;那天天气阴冷,你独自抚平内心的伤痛;那天的阳光好暖;那天的雨好大;那天你心花怒放;那天你眼睛红肿;那天你值日;那天,你改变;那天你做着美丽的梦,那天,你享受着成长的快乐……那天的故事很多很多。请以“那天”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2008-2009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语文答题卷
一、基础知识与积累(22分)
1、( )(3分) 2、( )(3分)
3、修改病句。(3分)
(1)
(2)
(3)
4,默写下列古诗(7分)
①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⑥
⑦
5、 (2分) ; ,
6、综合探究(4分)
(1)读新闻,补标题。(不超过6字)
——2010贵州抗旱救灾公益晚会今晚拉开帷幕
(2)读材料,做评析。
评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23分)
7、(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3分)
9、(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父亲在拐角处等我
11、(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3、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21分) (一)(4分)
15.(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解释加点的字。(4分)
(1)识( ) (2) 就( )
(3)称( ) (4)扳( )
18、(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3分)
20、(2分)下联:
(三)
21、(2分) ①凡 ②故
22、(2分) 译文:
23、(3分)
24、(3分) 答:
四、作文 50分 ( 另书写分4分)
参考答案:1、B 2、A
3、(1)能否适当处理好各方在经济刺激方面的分歧成为此次伦敦峰会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之一。或:适当处理好各方在经济刺激方面的分歧成为此次伦敦峰会成功的衡量标准之一。(2)生命的孕育、诞生和成长是一种令人无比激动的过程。
(3)3月5日那天,我市万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开展学雷锋活动,这次活动的口号是“弘扬雷锋精神、参与支援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建设和谐城市”。
4.略5.欣赏是一支烛光,照亮前行的道路; 欣赏是一片霞光,勾勒天边的彩云。 欣赏是一条弧线,勾勒天边的彩虹; 欣赏是一曲丝竹,吹响晨曦的梦境; 欣赏是一幽兰香,陶冶品行的艺术
6. 让爱滋润大地——2010贵州抗旱救灾公益晚会今晚拉开帷幕
二、7钟声宣告最后一课的结束,号声预示着德语要代替法语;号声、钟声的相继传来,使韩麦尔先生眷恋国土的心更为痛楚和悲愤,为下文起了烘托和铺垫作用。
8小弗郎士从韩麦尔先生的言行中,感受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失去祖国的痛苦心情。正是理解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小弗朗士觉得他的形象高大了。
9韩麦尔②动作③韩麦尔对祖国必胜的坚定信念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10小说以韩麦尔先生的一个痛苦的表情和手势结尾,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比慷慨激昂的言语更为真实,更能体现他的悲愤,更能震撼读者的心灵,激起民众的爱国心。
(二)11、因为“我”在同学面前极力张扬出来的是自信和豁达。虽然穿得朴素,可是自信大方,人缘好学习也好,工作能力很强。(意思对即可)
12、(1)我害怕被别人发现自己家境贫穷,父亲是一个从农村来的拉三轮车的工人的胆怯自卑的心理。
(2)如释重负;迫不及待;愧疚。
13、他们都深爱着自己的女儿,朴实、勤劳,理解女儿,替女儿着想。文中的二位父亲都以自己的女儿为荣,都深爱着自己的女儿,因此每周六下午都到学校门口的拐角处等女儿;所不同的是,安安的父亲本想到校门口等女儿,但因为女儿爱面子找借口让他在拐角等;而张小凡的父亲却因为怕女儿的同学看见自己残疾开三轮车,自己不去校门口而到拐角等女儿。
14、从“安安”身上:能围绕“成绩好、人缘好、知错就改、善反省”等答出一点即可(1分);结合自身经历阐述(2分)。
从“张小凡”身上:围绕“不爱虚荣、坦然面对现实、珍惜亲情、体谅父亲、用功学习”等答出一点即可(1分);结合自身经历阐述(2分)
15.“迷”字既点染出凄凄秋雨中特有的迷蒙景色,又暗示离人前途的渺茫(内心的迷茫)。
16.对友人的同情和依依不舍之情。
小神童后天不学沦为普通人
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小孩子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屿地说:“你想读书就来吧!”原对老师说:”我没钱交学费.”老师回答说:”只要你有心向学,我白教你,不收学费.”邴原进了学堂,学习异常努力。一个冬天,就读熟了《孝经》和《论语》。 凡是 因此
24:要更加认真学习,珍惜现有的学习机会,奋发努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