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唐代海内统一,国力鼎盛,文化昌茂,是亚洲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日本多次派外交使团和留学生来长安。外国来使中,有一部分由盐城海口登陆,转道内河、陆道而抵长安。
1、分析材料,想一想日本为什么要向唐朝学习?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环节三 自展提升
唐朝制度完备,文明发达。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2、结合课本,分析唐朝对日本的影响?
材料三:唐朝建立后的630-838年,200余年间,日本正式的遣唐使来中国的共12次。每次最少250人,最多五六百人。随行有留学生、留学僧和各种技术人员等,他们在唐朝居留、游历、学习。
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艺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日本的货币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建筑:日本京都与长安
日本文字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床前明月光 疑われる上で霜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海上に明るい月が昇ります、
天の果てでも同じ時を共有しています
社会生活:日本服饰
社会生活:日本茶道
社会生活:节日
据说七夕是奈良时代从中国传入日本的。与中国不一样的是,日本人在七夕这一天把自己的愿望写在带一根线的纸签上,然后把写纸签系在竹枝上,这样自己则会如愿以偿了。可见日本人对他国文化不是照搬而是按照自己民族的习俗去吸收,并且将他国的文化融入自己民族生活之中。
3、从材料中,你能感悟到日本民族具有怎样的可贵精神?
这对于我国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什么启示?
日本很善于向其他先进民族学习。
一个国家、民族只有学习才能发展,
友好往来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
中国必须走改革开放之路,不断创新,敢于改革。
4、图中人物是唐朝时中日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他是谁?
图一
鉴真
图二是鉴真精心设计的佛殿,至今犹存,被视为日本建筑艺术的明珠,请说出建筑的名称。
图二
唐招提寺
5、请一位同学讲述鉴真东渡的故事。
6、鉴真东渡对日本的有怎样的影响?
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
材料四:玄奘,在贞观年间冒着生命危险西行学经求法,孤征沙漠,独步雪山历时17年,独行五万里……在天竺期间,他极力宣扬我国文化……
7、根据材料四指出玄奘西游的目的是什么?
寻求佛法(佛经)
玄奘西游路线图
长安
天竺
那烂陀寺
材料: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8、这位伟大僧人的一生和佛学密不可分,他求知的最高学府和为后世留下的佛学经典著作分别是什么?
那烂陀寺 《大唐西域记》
9、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都经历了千辛万苦,他们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
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百折不挠。
10、唐朝对外交往盛况空前的原因有哪些?
(1)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唐朝政府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
环节四 自评巩固
1、独立完成导学案环节四当堂检测的材料题。
2、自我检查学习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1. 日本朝廷选拔的使臣大多为通晓经史、才干出众而且汉学水平较高、熟悉唐朝情况的一流人才。日本政府精选这些人组成遣唐使团主要是为了( )
A.传播日本的先进文化 B.增进两国间的友好往来
C.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D.加强两国间的经贸往来
2. 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B.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
C.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华 D.日本按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3、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史实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是( )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C.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4、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兼收与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下面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访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唐朝僧人玄奘曾游学天竺,并根据亲身见闻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一部重要书籍,它是( )
A.《马可?波罗行纪》 B.《金刚经》
C.《大唐西域记》 D.《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