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备课资料合集【教案+课件+同步测试】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气象物候》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备课资料合集【教案+课件+同步测试】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气象物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2-03 14:28:01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专题 气象物候
气象:大气的状态和现象,例如刮风、闪电打雷、结霜、下雪等气候现象。
物候:指动植物或非生物受气候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季节变化现象。(如植物的发芽、开花、结实,动物的冬眠、始鸣、繁殖、候鸟的迁徙等。非生物现象如初霜、始雪、初冰、解冻等)
气象物候
交流:
你课前搜集到有关天气的谚 语了吗?
阅读·参考 《看云识天气》
速读课文,概括课文说明内容,说出课文说明结构
课文按“总—分—总”的结构分为三部分——
第1段 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
第2—6段 具体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看形态/看色彩);
第7段 说明看云识天气的重要意
义和局限性。
再读课文,与同学讨论:课文抓住云的特点来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结合课文第二部分内容的学习,填表——
云的种类 云的形状、特点 位 置 天 气 情 况
卷 云
卷积云
积 云
高积云
卷层云
高层云
雨层云
积雨云
云的种类 云的形状、特点 位 置 天 气 情 况
卷 云 像羽毛、像绫纱 最高 天气晴朗
卷积云 像鳞片 很高 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积 云 像棉花团 2000米左右 在天空映着温和的阳光
高积云 像羊群 2000米左右 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
卷层云 仿佛白色绸幕 高 它向前推进,天气将转阴
高层云 像毛玻璃 低 预示将要下雨或雪
雨层云 布满天空 更低 连绵不断的雨雪就要开始下降
积雨云 形成高大的云山 2000米左右 马上就会下暴雨
并思考:课文中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课文说明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思考·质疑:
课前搜集的有关天气的谚语,你能科学解释吗?
课本第45页问题一
阅读·参考 《大自然的语言》
说一说你的理解:大自然的语言是指什么呢?
通读课文,说说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展开说明的?
《大自然的语言》
1-3 从现象说起,以四季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介绍物候现象和物候学;
4-5 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6-10 介绍物候现象四个因素,又由主要到次要,由空间到时间,这样说明言之有序,有条理,表明四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不同,不能等量齐观;
11-12 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思考·质疑:
你留心过身边的物候现象吗?对你的学习生活可有意义?
课本第45页问题二
总结与讨论:
《看云识天气》、《大自然的语言》这两篇说明文语言有什么特点?
生动形象 通俗准确
讨论:
课文运用生动说明和平实说明相结合的说明方式有什么好处?
课外作业:
1.预习古代诗词中的物候;
2.了解我国民间的24节气名称及名称的意义。
阅读·参考 二十四节气名称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立”是即将开始的意思;
夏至、冬至 古称“日北至”“日南至”,表示盛夏和寒冬已到了;
春分、秋分 “分”是平分的意思,表示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在夏至和冬至中间;
雨水 降雨开始,雨量增多;
惊蛰 开始打雷,动物冬眠结束;
清明 天气晴朗,万物滋生;
谷雨 雨量增多,谷物茁壮生长;
阅读·参考 二十四节气名称和意义
小满 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
芒种 麦类有芒作物成熟,晚季作物抢种时期;
小暑、大暑 “暑”是炎热的意思,表示这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处暑 “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暑天结束,气温开始下降;
白露 气温降低,出现露水;
寒露 天冷,露水很凉;霜降 开始下霜;
小雪、大雪 开始下雪,至大雪时形成积雪;小寒、大寒 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阅读·参考 古代诗词中的物候
自由朗读这几首诗——
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四首诗的主要内容;
找出各诗中有关气象物候描写的诗句,思考并口答这些景象是表现什么季节的特征的。
合作学习:
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首与同学研读
提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诗人写诗的背景;
2 所写自然景象的特征;
3 这样的景象对于表现主题的作用。
集中赏析: 《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
(1)文中所写的地方在哪里?
(2)“五月”本该是春花烂漫的季节,而祁连山脉一带又是怎样的呢?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景象?
(3)“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一句表现了战士们怎样的情怀?
(烘托战土们英勇杀敌的可贵精神)
(思念家乡)
1、你从李白的“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诗句中了解到怎样的物候现象,并分析形成这种物候现象的原因。
五月的祁连山(天山),天气寒冷,白雪皑皑,看不到春花。
时逢盛夏,可是“天山”之上却依然白雪皑皑,只有寒冷,没有烂漫的鲜花,这是由于高下的差异。“天山”海拔甚高,气温自然偏低。
思考·质疑:
集中赏析: 《凉州词》 王之涣
注意“春风”的双关意;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一首描写我国季风气候的诗篇。诗中的“春风”当指夏季风。请你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谈谈为什么“春风不度玉门关”。
【答】:甘肃玉门关一带,深居大陆内部,四周又有高山阻挡,来自海洋的温润气流,很少能到达这里,因此,境内大部分地区属于荒漠。
寻找物候 探究原因
3、“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一带春天刮风多黄沙,于是有人认为“黄河远上白云间”应改为“黄沙远上白云间”,结合书中的理解,谈谈你的认为哪中更合理?
思考·质疑 :课本第45页问题四
你认为究竟是“黄河远上白云间”还是“黄沙远上白云间”更正确合理?为什么?
【答】A:我认为“黄河远上白云间”更合理。《凉州词》是一首诗。如果是“黄沙直上白云间”的话,就显得太过直白;而“黄河远上白云间”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迤俪飞上云端,富有美感!尽管玉门关离黄河流域甚远,但文学是可以发挥想象的,可以虚构、夸张、移用。
B:我认为“黄沙远上白云间”更合理。从地理学角度分析,玉门关离黄河流域甚远,根本看不到“黄河”,何谈“远上白云间”?从物候学的角度看,“黄沙”直上“白云间”当是当地实景,是事实。另外,“黄沙远上白云间”也描绘出一幅荒凉之景,与全文风格相协调。
集中赏析: 《塞下曲》 卢纶
(1)“月黑”与“夜”“雪”等写出了当时怎样的气候?
(2)本诗的结尾有何意味?
思考·质疑 :课本第46页问题五
华罗庚曾对卢纶的《塞下曲》中“月黑雁飞高”提出质疑,想一想他的理由是什么?华罗庚的质疑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华罗庚曾针对卢纶的《塞下曲》中“月黑雁飞高”一句写了几句诗:“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飞。月黑天高时,怎得见雁飞?”他的理由是北方大雪时,不可能有大雁,因为大雁早已南迁。
雁,这里可以泛指所有的鸟。
华罗庚的质疑精神告诉我们:学习前人的经验,并不是说要拘泥前人的经验,我们可以也应当怀疑与批评前人的结果。当然,怀疑与批评必须从事实出发。
【小结】文学不是考古,也不是自然科学。文学欣赏应充分考虑到文学的审美特性。如果以科学性来衡量文学,那就索然无味了。
倾听花开的声音
集中赏析: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苏轼
“春江晚景”视频中作“春江晓景”
思考·质疑 :课本第45页问题六
【答】河豚产卵时溯江而上,因此下游首先可以捕捞到河豚,然后才是中上游。江阴、常州、南京的地理位置不同,捕捞河豚的时间自然不同,吃河豚的时间有先有后是正常的。
说一说:
下列诗句中你能读出季节、时令或者处所吗?
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三更。
——陆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惟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李白《别房太尉墓》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
——王维《寒食汜上作》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
课后作业:
预习“讨论·活动”
活动一:
你知道哪些反映气象物候的成语、谚语或诗句呢?能说说它们所表现的意思吗?
成语示例:
春暖花开 雨后春笋 春华秋实
风起云涌 春生夏长 炎炎夏日
秋高气爽 一叶知秋 秋风扫落叶
冬裘夏葛 残冬腊月 雨过天晴 烟消云散 晴天霹雳
谚语示例: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棉花云,雨快临
西北开天锁,明朝大太阳
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
诗句示例: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停车坐爱枫叶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
活动二:三首词中物候与季节的关系
细细品读三首词选文(《钱塘湖春行》《木兰花》《蝶恋花》)
词中哪些描写可以看出季节特点?是什么季节?
依次为:早春、早春二月(如《木兰花》中的“红杏枝头”、暮春三月(《蝶恋花》中的“乱红”)
活动三:关于各地梅雨的特点
读课本,了解“梅雨”的概念;
细读三首诗的部分诗句(课本第47页)
三位作者写诗时所处的地点分别在哪儿?
从诗歌内容来看,三个地方的梅雨期分别是什么时候?
结合地理知识,联系诗句,由此可以看出“梅雨”的“入梅期”由什么特点?
柳宗元—广西柳州 杜甫—四川成都
(注:南京指成都) 苏轼—浙江湖州
柳州为农历三月(小春即为三月),
成都为农历四月,湖州为阳历五月
(“三时”意思是“夏至以后的十五天”)
“入梅期”是从南向北逐步推进的。
活动四:
讨论:有了高新技术测天气,还有没有必要凭人们的经验来观察天气?
有人说“天有不测风云”,也有人说“天有可测风云”你同意哪种说法?为什么?
这种凭经验测天气的方法是有价值的。成本很高,同时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设备。“看云识天气”依据的是相对可靠的经验,这种方法简明易学,对诸如农事或出行等对天气的要求,不失为一有效的手段。卫星测天气体现的是高科技的进步,而看云识天气是一种生活的基本常识,两种方法的服务作用不同,所以并不矛盾。
【答】A:我认为“天有不测风云”。科学虽然发展了,人类对气象的观测能力提高了,但大自然是变幻莫测的,人类到目前为止上不能完全解读出“大自然的语言”,印度洋地震海啸给东南亚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便是明证。可见天有“不测”风云。
B:我认为“天有可测风云”。大自然虽然变幻莫测,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天气的认知能力和手段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人类在自然面前不再是束手无策,人类可以凭借气象卫星探测的卫星云图“指云报雨”,人类可以全程监测台风“的行踪”,自然之风云不再神秘,天之风云“可测”。不久的将来,天之风云不仅可测,而且完全“可控”。
中考链接 学以致用
(1)阅读下列诗句,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探究诗中蕴含的物候现象。
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泰州市中考语文)
A句反映了物候与纬度有关系。这是由于纬度的差异。“胡天”是指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越往北,冬天来得越早,气温也越低。
B句反映了物候与地势高下有关系。在大气的对流层内,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气温就下降0.65摄氏度,海拔1500米的山顶,气温比山藨要低近10摄氏度,因此,山上的花要比山下的迟开。
两个月前,在广州,看见了玉兰花开; 两个月后,在北京,又看见了玉兰花。 玉兰花呀,我说,你走得多慢哪! 费了两个月工夫,你才到了京华。——郭沫若《玉兰和红杏》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说明其中的物候的规律是什么?
【答】:揭示了土壤中营养物质的积累过程,蕴涵生物循环规律。
北戴河
大连
青岛
庐山
昆明
处于海滨,由于经度差异,夏季比内陆凉爽。
海拔较高,由于高下差异,温度比低处低。
3、夏天人们往往到下列地方去避暑,根据本课知识说一说为什么?
梅花 〔北周〕
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诗人原居南方,梅花开得较早,留仕北朝后,居住北方,仍然在腊月下雪天去寻梅,哪知花还没有开,却饱受了冰雪严寒之苦。看来,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纬度,南北差异比较明显。
墙下浓阴对此君,小山尖险玉为群。
夜来解冻风虽急,不向寒城减一分。
提示:墙下竹子的浓阴里有一片残雪,而高险的小山上为白雪环绕。夜里解冻的东风虽然很急,但环境的严寒酷冷却一点也没有减。
“墙下”与“小山”空间相错落,“浓阴”与“玉”色调上相映衬,形象地反映了高下差异会影响物候现象。专题·气象物候
阅读“专题·气象物候”,完成以下题目。
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分别给“物候”和“物候学”各下一个定义。
物候:
物候学:
阅读《看云识天气》,做题。
1、速读课文,说出课文的结构特点,并概括说明内容。
2、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⑴云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招牌”:
⑵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预兆:
3、指出下列说明语句,哪些是生动说明,哪些是平实说明。
⑴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
⑵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 )
⑶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
4、文章最后一段指出:“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有一定的限度。”对这句话意思的理解,你同意哪一种?(  )
A.这句话是在否定“看云识天气”的作用。
B.这句话是说明“看云识天气”的范围有限。
C.这句话是指明“看云识天气”的作用有限。
D.这句话是阐明“看云识天气”并不科学。
5、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
⑴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
⑵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
⑶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 )
⑷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项,就变成了积雨云。( )
6、说明下列比喻句的本体、喻体和相似点,指出说明文运用比喻应注意的问题。
⑴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本体:
喻体:
相似点:
⑵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本体:
喻体:
相似点:
说明文运用比喻应注意:
7、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空袋子难以直立。”
⑴这句名言不仅说明了一种生活现象,更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请说出这个道理。
⑵请举出一个与这句名言相符的事实来。
阅读《大自然的语言》,做题。
1、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说说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2、通读课文,说说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展开说明的?
3、辨析下列字,在括号中注音,在横线上组词。
  ① 翩(  )      ② 孕(  )       ③ 簌(  )     
  ④ 匿(  )      ⑤ 枯(  )      ⑥ 谚(  )     
  ⑦ 翘(  )      ⑧ 观( )
4、下面三项中用加点字组词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落 飘落 落忍 丢三落四
  B 翘 连翘 翘开 翘尾巴
C 差 差使 差异 参差不齐
5、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义项,将序号写在括号内。
  ① 果实成熟 答:(  )
A、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 B.发展到完善的程序。
  ② 冬天温和 答:(  )
   A、不严厉,不粗暴使人感到亲切。 B.不冷不热。
  ③ 物候延迟 答:(  )
   A、延长。 B.推迟。
6、给下边的词各配一个同义词。
  1.精确(  )  2.损害(  )
  3.连续(  )  4.延迟(  )
  5.茂密(  )  6.绚丽(  )
7、给下边的词各配一个反义词。
  ① 寒冷(  )  ② 渐渐(  )
  ③ 偶尔(  )  ④ 苏醒(  )
  ⑤ 低陷(  )  ⑥ 归来(  )
8、分别用一句话说明下面例子在课文中说明了什么内容。
  ①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说明了                        
②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说明了                        
9、阅读下列课文选段回答文后问题。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①第①段所举的三个例子是:
   A                
   B                
   C                
  ②文中点题的句子是:
                    
  ③第二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
   A.从古代到近代
   B.从起源到发展
   C.从自然到科学
④下面是根据这两段内容给课文的题目加的副标题,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比较好的,
    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 )
   A.——介绍物候和物候学
   B.——介绍物候现象
   C.——介绍物候知识
学过气象物候的专题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赏析: 《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
(1)文中所写的地方在哪里?
(2)“五月”本该是春花烂漫的季节,而祁连山脉一带又是怎样的呢?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景象?
(3)“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一句表现了战士们怎样的情怀?
(4) 你从李白的“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细柳,春色未曾看”诗句中了解到怎样的物候现象,并分析形成这种物候现象的原因。
五、默写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并选择一个角度对这首诗作点简单的赏析。
默写:
赏析:
出反映气象物候的成语、谚语、诗句各三个。
成语:
谚语:
诗句:
七、阅读 参考 二十四节气名称和意义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立”是即将开始的意思;
夏至、冬至: 古称“日北至”“日南至”,表示盛夏和寒冬已到了;
春分、秋分: “分”是平分的意思,表示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在夏至和冬至中间;
雨水: 降雨开始,雨量增多;
惊蛰: 开始打雷,动物冬眠结束;
清明: 天气晴朗,万物滋生;
谷雨: 雨量增多,谷物茁壮生长;
小满: 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
芒种: 麦类有芒作物成熟,晚季作物抢种时期;
小暑、大暑:“暑”是炎热的意思,表示这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处暑: “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暑天结束,气温开始下降;
白露: 气温降低,出现露水;
寒露: 天冷,露水很凉;
霜降: 开始下霜;
小雪、大雪: 开始下雪,至大雪时形成积雪;
小寒、大寒: 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阅读训练答案
见书44页。
二、1、课文按“总—分—总”的结构分为三部分;第1段 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第2—6段 具体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看形态/看色彩);第7段 说明看云识天气的重要意义和局限性。2、⑴本意是挂在商店门前写明商店名称的牌子,这里指各种各样的天气可能出现的标志。⑵预先露出来的迹象。 3、⑴生动说明⑵平实说明⑶生动说明 4、C 5、⑴打比方⑵打比方⑶引用、作诠释⑷摹状貌 6、⑴本体:云;喻体:招牌;相似点:都有标志作用⑵本体:卷云;喻体:羽毛、绫纱;相似点:颜色、动态;说明文运用比喻应注意:喻体能够准确的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7、⑴一个人在自强自立,必须有丰富的知识。或:如果一个人没有知识,就会像一只没有装东西的空口袋一样,不能自立。⑵略,符合要求即可
三、1、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也就是说大自然也有自己表达意思的方式,这些让我们听到的、看到的和感觉到的就是大自然的语言。(意对即可)2、1-3段 从现象说起,以四季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介绍物候现象和物候学;4-5段 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6-10段 介绍物候现象四个因素,又由主要到次要,由空间到时间,这样说明言之有序,有条理,表明四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不同,不能等量齐观;11-12段 研究物候学的意义。3、略 4、B 5、A、B、B 6、略 7、略 8、经度差异对物侯的影响;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9、①A杏花开了……赶快耕地 B桃花开了……赶快种谷子C布谷鸟开始唱歌……割麦插禾 ②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③AB ④C
四、(1)天山(新疆)(2)下雪、天寒、无花;表现边疆气候寒冷,守边战士生活艰苦,为后面写战士们高涨的士气做铺垫。(3)思乡之情(4)物候现象:农历五月,多数植物早已过了花期,而天山(祁连山)天气寒冷,白雪皑皑,看不到春花;原因在于高度差异。
五、赏析示例: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六、成语:风起云涌、雨过天晴、晴天霹雳;谚语: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专题《气象物候》
教学目标:
1、朗读体会,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抒发的真挚感情。
2、了解诗中反映的物候现象。
3、对诗歌语言推敲品味,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诵读感悟诗词中反映的物候现象。
2、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提高语文的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人生活在大自然中,感受四时交替,感受万物变化,习以为常。然而,如果能够认真观察和思考,就能够发现周围事物变化的规律,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我们古代诗歌中记载了许多物候现象,今天我们通过《古代诗词中的物候》的学习来了解一下古代诗人是如何记载物候现象的。
二、学习过程:
1、学习《塞下曲六首(其一)》
(1)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诵读、理解、赏析),找一同学准确地有感情地读这首诗。
(2)齐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内容,并体会诗所表达的意思:
到了五月,祁连山仍就白雪皑皑,没有鲜花,只有天寒地冻。虽然传来吹奏《折杨柳》的笛声,却依旧看不到一丝春色。一早就随着战鼓声去搏战,到了夜晚也只能抱着马鞍打瞌睡,希望能用我跨着的剑,为国除害,消灭敌人。
(3)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
如:“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这句中就可以抓住重点词“晓”和“宵”就画龙点睛地把战士们夜以继日、无怨无悔地驻守边关、英勇杀敌的可贵精神和高尚境界全盘托出,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读了不禁肃然起敬,为之击节赞叹。
诗中“杨柳”的含义如何理解?
讨论明确:“折柳”,语意双关,从字面上看是讲将士们长年驻守在祁连山上,根本见不到内地那种常见的杨柳的景致;更深层的含意是表达人们对家乡的思念。
(4)了解本诗中有关物象知识的记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这里由于海拔高,气候恶劣,夏历五月,按理是一年中炎热的季节,可是祁连山上只有皑皑的白雪,哪里有烂漫的春花,原因是高度差异。
(5)背诵这首诗。
2、因第二首还是李白的诗,让学生试着自己去阅读、赏析。
小组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自己心中所想,提自己心中所惑。教师只是在学生解决不了时,给予适当地补充。提高学生的诗歌赏析能力。
(1)《凉州词》“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中的“春风”仅是指春天的风吗?联系本诗的写作背景谈谈。
讨论明确:“春风”既指自然界的风,也暗指朝廷的关心。
(2)了解本诗中有关物象知识的记载。
黄河远上白云间(有人认为“黄河”应为黄沙)
说明:两种说法的角度不同。从物候学的角度看,“黄沙直上白云间”是事实,从地理学角度分析,“黄河远上白云间”则不可能,凉州城与黄河相去甚远。有可能是“河”与“沙”传写错误。但是从文学角度看,“黄沙直上白云间”没有“黄河远上白云间”那样显得有美感,文学是可以发挥想像的
3、学习第三首《塞下曲》
(1)学生交流作家、作品等文学知识,如有不再近一步补充。
(2)自由朗读这首诗,领会它的意思。
提示:月黑风高的夜晚,大雁惊起高高地飞,敌军趁着夜色偷偷地溃退,将军正要率领骑兵追击,飞扬的大雪,立刻落满了战士们的弓箭刀枪。
(3)选择喜欢的诗句进行赏析。
如:后两句在表现手法上,没有用正面描写的方法,而用侧面烘托,没正面描写轻骑远追及其辉煌战果,却用“大雪满弓刀”烘托跃跃欲追的情景,所谓“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扣人弦,引人联想,言有尽而意无穷。
(4)了解本诗所含的物象知识
“月黑雁飞高”月黑雪猛,非大雁飞之时,却见大雁高飞,暗示定有敌情。
华罗庚认为“月黑天高时,怎见得雁飞”,理由是北方大雪时,不可能有大雁,因为大雁早已南迁。
(5)背诵这首诗。
4、学习第四首诗
(1)了解苏轼及其代表性的作品。惠崇,北宋僧人,能诗能画,尤擅水禽。
(2)自由阅读这首诗,体会其内容。
提示:竹林之外,有三两枝桃花争相开放,春江之上,鸭子最先感知了江水回暖的消息。蒌蒿已经长满了岸边,芦芽还很短,这正是河豚快要上市的时节啊。
(3)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进行赏析。
提示:注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4)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本诗。
(5)了解诗中有关的物候知识:
(看到了蒌蒿满地、芦根发出短芽,就想到了河豚正在溯江而上。)
三、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还有那些诗中体现了物候现象?
例如: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9.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1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2.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13.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第二课时
一、教学过程
认真阅读这组文章,从多面角度多侧面了解有关云识天气、物候和物候学中的物候的知识。引导学生对每篇文章的观点、价值观一一进行考察。
(一)阅读《看云识天气》完成以下几个问题:
1、说出课文的说明结构:
课文按“总—分—总”的结构分为三部分
第1段: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
第2—6段:具体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看形态/看色彩);
第7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重要意义和局限性。
2、了解如何看云识天气,了解云和天气的关系。填表比较各种形态云的特征、所在位置及与之相应的天气情况。
3、课文中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课文说明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分类别、打比方等)
4、了解文中所出现的气候物象的知识。
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雁鹅过,赶快播;雁下地,就嫌迟。
文章末尾提醒我们“要准确地掌握天气变化的情况,还得依靠天气预报”。说到天气预报,以前的天气预报,仅仅预报一下明天的天气,而现在的天气预报,既预报天气,也介绍有关天气、物候方面的知识;既讲究科学性,也注意趣味性,这样,既吸引观众去看,也能起到普及科学知识的作用。
5、思考 质疑:搜集有关天气的谚语,你能科学解释吗?
(二)阅读《大自然的语言》了解物候现象的特征、成因和意义。
1、说一说你的理解:大自然的语言是指什么呢?
2、通读课文,说说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展开说明的?
1-3节:从现象说起,以四季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介绍物候现象和物候学;
4-5节: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6-10节:介绍物候现象四个因素,又由主要到次要,由空间到时间,这样说明言之有序,有条理,表明四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不同,不能等量齐观;
11-12节: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三)总结与讨论:《看云识天气》、《大自然的语言》这两篇说明文语言有什么特点?课文运用生动说明和平实说明相结合的说明方式有什么好处?
二、拓展延伸:
(1)比一比、赛一赛,以小组为单位,看谁搜集、整理的天气物候的谚语多
如:①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②炮台云,雨淋淋。
③江猪过河,大雨滂沱。
④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
⑤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
⑥棉花云,雨快临
⑦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
(成语示例:风起云涌 烟消云散 雨后春笋 雨过天晴 晴天霹雳)
(2)讨论:有了高新技术测天气,还有没有必要凭人们的经验来观察天气?
三、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两篇文章《看云识天气》、《大自然的语言》,通过这些文章的学习,让我们进一步地感受了说明文的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方法的多样性,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一些气候物象方面的知识,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我们应像前人一样多观察、多积累,争取了解更多的知识。
四、作业布置
1、完成书后思考 质疑;
2、观察近几天云彩的变化和天气情况的变化,能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释吗?
3、运用已学的物候知识,解释下列诗句中的物候现象:
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说明:这首诗开头两句揭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植物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变化;第二,这种循环变化是随气候为转移的,春天一到,万物就要复苏了。
《游庐山大林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山中。
说明:古代诗人对自然界观察之细致,使后代人佩服不已,这首诗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山下芳华菲尽,而此处桃李始华?北宋科学家沈括经过反复思索,得出这是由于山地气候对植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