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文档属性

名称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12-03 16:42:36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绪言
一 、什么是 化 学
化学是一门 研究 物质的 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的基础的自然科学。
越王勾践青铜剑
东汉“酿酒”画像砖拓片
唐代蜡染屏风
人面鱼纹彩陶盆
我国古代的化学成就:
商代: 制造青铜器
春秋战国: 冶铁、炼钢
对世界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化学工艺:
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第一章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节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副标题
实验1-1:
水的沸腾
实验1-2:
胆矾的研碎
物品:水、试管、酒精灯、 铁架台、洁净玻璃片
注意事项:
物品:胆矾(蓝矾)、研钵
过程:在研钵内研碎
1、试管里水量不超过试管 1/3
2、试管与水平面成45角
3、试管夹要夹在距试管口1/3处
4、加热时,要先均匀加热,再定点加热
5、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副标题
实验1-3:
实验1-4:
物品:碱式碳酸铜、干燥试管、酒精灯
玻璃弯管、 铁架台、澄清石灰水
注意事项:
物品:镁带、坩埚钳
注意:桌子上要垫上石棉网
镁的燃烧
加热碱式碳酸铜
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流入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2、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增加受热面积,加快反应进行
3、试管夹要夹在距试管口1/3处
4、要预热(均匀受热)
5、试验结束时,先撤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烧杯里的
水倒流回试管,使试管炸裂
实验编号 变化前物质 变化时的现象 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液态的水
蓝色块状的胆矾
银白色镁带
绿色粉末状碱式碳酸铜
1-1
1-2
1-3
1-4
水的沸腾
研碎胆矾
镁带燃烧
加热铜绿
沸腾时生成的水蒸气
遇玻璃片凝结成液体
块状固体被粉碎
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有白色无光泽粉末生成
加热后,绿色粉末变成
黑色;管壁出现水滴;
生成可使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的气体
液态的水
蓝色粉末状胆矾
白色氧化镁粉末
三种其他物质:
氧化铜、水、
二氧化碳
副标题
实验结论:
1:由表可以看出,实验1、2有一个共同特征:
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但并没有
生成其他的物质。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由表还可以看出,实验3、4有一个共同特征:
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的物质。
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定义:
定义:
二、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
⑴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⑵特征: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⑶形式:破碎、扩散、蒸发、凝固
⑷判断方法:如果变化过程中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只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改变,则该变化为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
⑴定义: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⑵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
⑶常伴随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变味、
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⑷判断方法:如果变化过程中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则该变化为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定依据:
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实验:
观察蜡烛的燃烧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本课注意点:
化学药品:胆矾(蓝矾)---------硫酸铜
铜绿-----------------碱式碳酸铜
氧化铜--------黑色
氧化镁--------白色
定义: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二者的判定依据及联系
实验1-1:
水的沸腾
实验1-2:
胆矾的研碎
实验1-3:
镁的燃烧
实验1-4:
加热碱式碳酸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