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JJ)
第3课时 直尺和线段
【教学内容】
教材第5~6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测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教学难点】
线段的画法。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生:我们认识了厘米,学会了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师:你们知道吗?直尺不仅能够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还能用来画一定长度的线段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探究新知
1.复习直尺。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直尺,会用直尺进行简单的测量,现在请同学们在直尺上用手比划出1厘米、3厘米、4厘米等长度。
学生练习:在自己的直尺上用手比划出1厘米、3厘米、4厘米等长度。
2.用直尺测量彩色纸条的长。
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测量了橡皮的长度,你能用自己手中的直尺测量出你准备的彩色纸条的长度吗?快动手试一试吧。
学生同桌合作,动手测量。然后找代表汇报。
师:在用直尺测量纸条的长度时,你觉得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生1:应该把直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生2:直尺要放平,不能放歪了。
3.感知线段的直。
师:请拿出袋子里的东西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的、曲的吸管,铅笔、绳子等。
学生汇报。
师:你觉得桌子上哪些东西是直的?
学生迅速找出自己认为是直的东西。
师:请大家互相检查谁拿对了,谁拿错了,并且互相纠正。
4.感知线段的两个端点。
师:请同学们再看一看、摸一摸那些直的东西。除了直以外,还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师:假如从铅笔的任意一端开始,摸到铅笔的另一端,我们就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把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我们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像书本的边、直的吸管那样都有两个端点。
5.从实例理解线段。
师:请同学们观察教材第5页例题第(2)问,拉直的毛线叫线段吗?
教师在讲台演示,然后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绳子照着操作,指一名学生到讲台前演示给同学们看,感知什么是线段。
师:同学们知道线段都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
实物投影展示:
(1)线段是直的。
(2)线段有两个端点。
(3)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师:大家说得很好,请同学们看看:黑板边、课桌边、书本的边都可以看成线段吗?还有哪些东西的边也可以看成线段?(学生同桌互相交流)
小结:我们把教材第5页下方的图叫线段,线段都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比如书本的边、盒子的边、铅笔、直的吸管都可以看作是线段。
学生找出身边的“线段”,并说一说、评一评。
6.量线段和估线段。
师:线段可以度量吗?
让学生量一量教材上面线段的长度,并说说量法。
小结量法:先把直尺上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教师出示横、竖两条同样长的线段,请学生估计这两条线段哪条长、哪条短或者同样长呢?
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学生通过用直尺度量,发现这两条线段是一样长的。
小结:不太长的线段通常用厘米可以量出它的长度。而生活中的线段有时需要估计一下,有时又要通过实践来得出正确的结论。另外,同样长的两条线段,往往人们会觉得竖放比横放长,这是视觉的误差,同学们在生活中要注意这个问题。
7.画线段。
教师让学生用手势表示3厘米大约有多长。
学生尝试画3厘米长的线段,并说出画法。
让几个学生演示怎样画线段,大家评价哪种方法好。
学生操作后汇报。
请方法好的学生再演示一遍,边画边说。
教师出示断了3厘米多的断尺让学生讨论:怎样用这把断尺画出3厘米长的线段?
小组讨论,试画。
小组派代表汇报。
师:刻度尺有不同的标记方法,只要掌握画法就能准确画出线段。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是线段,怎样量出一条线段的长度以及怎样画线段,谁能说说线段有什么特征,怎样量线段的长度?怎样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要从尺的哪里画起?画到刻度几厘米的地方?
【板书设计】
直尺的线段
线段:直的 有两个端点
可以量长度
画线段:从直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直尺几厘米的地方,再在两端加上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