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第 5课时 课型 新授
教材分析:以实际情景提供计算问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通过直观图画,让学生动口、动手、讨论、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这样安排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计算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同时由学生观察,交流,依靠直观图思考,再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考点: 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学生分析:本节课学生在以往学过的整十数加整十数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 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估计本节课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设计理念: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想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三维教学目标:
1.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2.鼓励学生动手操作,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想法。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流程
一.特色训练 提升能力(5分)见课件
二.情境导入 激发兴趣(3分)
1.课件出示填空:
(1)30里面有( )个十。
(2)52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8个十和7个一合起来是( )。
三.出示目标 导学导教(2分)
1. 师口述学习目标
四.探究新知 教学相长(18分)
1.电脑出示出示主题图并观察。
(1)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售货员阿姨先拿给妈妈30瓶,又拿给小明2瓶。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酸奶?)
(2)求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酸奶,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3)30+2=?应该怎样计算?学生小组讨论。
(4)小组汇报交流。3个十和2个一加在一起就是32。
2.学习32-2。
①现在我们知道妈妈给小明买了32瓶酸奶,小明喝了2瓶后,还剩多少瓶?你会列算式吗?
②板书:32-2=30。你能告诉大家是怎样计算的吗?
③小结:可以依据数的组成知识,32里面有3个十和2个一,去掉2个一还剩3个十,就是30;还可以这样想: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3个十和2个一加在一起就是32,从32中减去2个一,就剩下3个十即30。
3.想一想2+30=?学生独立思考后,在4人小组中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进行全班交流。
4.反馈练习:
1.摆一摆,算一算,并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a.教师在实物展示台上摆小棒,请学生仔细观察后,摆出相应的算式,再列式计算,并由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先摆5捆,再摆6根。
◆先摆3捆又5根,再拿走5根。
b.根据教师的描述先摆小棒,然后根据操作列出相应的算式。
五.当堂训练 反馈矫正(12分)
第一关:
1.口算下面各题.
(1)50+6 30+7 60+9 20+8
6+50 7+30 9+60 8+20
(2)90+8 20+3 50+9 70+6
98-8 23-3 59-9 76-6
2、做一做的第一题。 先摆一摆,再算一算,并说说自己是怎样算
3、有老师3名,学生40名,45瓶矿泉水够吗?
独立思考:如果自己在此时遇到这样的问题会怎么办?
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第二关:
按顺序填数:做第43页的第7题。首先让学生观察每一组所给的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找到规律后再填数,做后由学生说说自己这样做的理由,即题目中每组数之间的规律。
第三关:练习十一第2题
六.拓展延伸 迁移发展(2分)
师做总结:几十加几就得几十几。
根据算式,想其它三个算式
3+70 54-4
板书设计: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例10插图 30 + 2 = 32
2 + 30 = 32
32 - 2 = 30
课后反思:
在课堂上只有把学生放在心上,才能很好的把握住课堂。正因为上课时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致上课时课堂次序显得有点乱,一些坐在后排的学生没能很好的掌握新知识。低年级的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上课时应多进行课堂组织,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应采用一些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课堂交给学生,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板书设计上也是我日后急需加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