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座号
题 号 一 二 总 分
(一) (二) (三)
得 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媲( ) 美 干涸 ( ) 咫( )尺 相形见绌( )
shěn( )笑 diāo( )零 滑 jī ( ) móu( )取暴利
2、将下面词语补写完整。(6分)
美味佳( ) 相( )相成 众目( )( )
( )目寸光 ( ) 有成竹 ( ) 然一体
3、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3分)
A、篷蒿之间( ) B、琨鹏展翅( ) C、仓惶逃窜( )
4、名句积累。(4分)
(1)俱怀逸兴壮思飞,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2) ,东风无力百花残。《无题》
(3)身在最高层,浮云飘游在脚下,不能遮蔽自己望远之目;心在最高层,琐屑纷杂的俗事不能遮蔽自己的思想。 请用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两句来形容这一境界。
, 。
5、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把句意补充完整。(4分)
溪流、湖泊、山泉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因此有了灵性、有了生机。水是有灵魂的,水的灵魂如少女一般韵味十足,如 ,如 。
6、下面语段有五处有语病,请找出来将序号填在横线上,并加以改正。(5分)
时下,“减负”成了热门话题。①中小学生对“减负”大唱赞歌,②不少家长喜忧参半,③而一些学校还有点无所适从。其实,④“减负”也要具体分析具体问题。长期以来⑤中小学生学习确实过重,应该下大力气抓“减负”,但学生的负担究竟是哪些因素加重的?⑥这是“减负”中首先应该研究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⑦才能对症下药,找准症结,⑧“减负”取得实效。
(1) 改正
(2) 改正
(3) 改正
(4) 改正
(5) 改正
7、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4分)
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陈述句:
比较:
二、阅读理解(70分)
(一)敬畏自然(节选)(22分)
①人们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肌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
②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甲]( )的苍蝇蚊子,还是[乙] ( )的鲜花绿草;无论是[丙] ( )的星空,还是[丁] ( )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人体共有一万亿多个细胞,这么多的细胞不仅能够相互协调,而且每个细胞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分工,每个细胞都有其特定的工作,绝对不会混淆,从而使整个人体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在近百年的时间中,人体细胞尽管更替许多次,但这种秩序并不会改变。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能够理解、想像。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人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比如对称性、协调性等等,使人体花朵表现出难以形容的美。要创造出这样一个人来,让一万亿个细胞协调工作,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的。
③大自然之所以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也许是有深意的。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人是自然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式,其高级之处就在于他会思维、能够理解、有自我意识。人的智慧与宇宙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宇宙(或者说自然)借我眼睛来观看她自己,借我嘴来表达她自己,说出她亿万年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话。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我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所以,人仅有的一点小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并不属于他自己所有,他只不过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因此,人对自然的种种误解,也许是自然对她自己的误解吧。
④这样看来,我就只是宇宙肌体上的一个部分,一个器官,就如同大脑是我们身体的一个器官一样,人与宇宙本来就是一体的。宇宙是一个大生命,而我只是这个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让我们爱护自然就像爱护我们的身体一样吧。
8、根据文意,将下列四个词语分别填入第②段甲、乙、丙、丁四处。(只填字母)(4分)
A、美丽可人 B、不值一提 C、高深莫测 D、令人厌恶
9、第②段画线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这样说有什么依据?(6分)
10、第③段中,作者说:“大自然之所以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也许是有深意的”,这种“深意”应怎样理解?(4分)
11、第④段中,作者使用“一个器官”这一词语的用意是什么?(4分)
12、上文阐述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请从中选择一点,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喂——出来(节选)(21分)
①这个洞使得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们感到了极大的欣慰。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由于人们只顾拼命地扩大生产规模,从而给城市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公害。可是,要想治理这些公害却相当困难,无论是谁都感到很棘手。并且,人们都只愿意在生产性企业或商业公司工作,谁也不愿意天天和各种各样的垃圾打交道。现在人们都认为,这个社会问题将可以由这个洞来妥善解决。
②订了婚的姑娘们都把从前的那些日记本丢进了这个洞里。还有的人把从前同恋人一起拍的照片扔进了洞里,然后又心安理得地开始了新的恋爱。
③警察把那些伪造得极其巧妙的假钞票没收来以后,也统统交给这个洞处理,从此便可万无一失了。而犯罪分子们则把各种犯罪证据都悄悄地扔进了洞里,以为这样就能逍遥法外了。
④不管是扔进去什么东西,这个慷慨大方的洞全部一视同仁,照收不误。这个洞任劳任怨地给整个城市洗刷着各种肮脏的东西。渐渐地,海洋和天空又变成了美丽的蔚蓝色,远远地看上去就像是透明的玻璃一样。
⑤在这瓦蓝瓦蓝的天空下面,新建造的高楼大厦就像雨后春笋一般接连不断地竖了起来。
⑥有一天,一位工人爬在一幢正在施工的大楼顶上工作,他铆完了一颗铆钉之后,便放下工具稍微休息一会儿。忽然,他听到头顶上传来了奇怪的叫声。
⑦“喂——出来!”
⑧然而,他抬起头来朝天上看了看,却什么也没有,晴空万里,清澈如洗。他以为是刚才干得有点头晕了,产生了什么错觉。接着,正在他恢复到刚才的姿势,要好好地休息一会儿的时候,从刚才发出声音的那个方向飞过来一块小石头,在他面前一掠而过,往地面上掉了下去。
⑨可是,他只顾眯着眼睛得意洋洋地眺望着远处的地平线。啊,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美好啦!
⑩当然,那块微不足道的小石头根本就没引起他的丝毫注意。
13、第①段中画线的句子所写的情况,现实生活中也有,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人们认为这个问题可以由这个洞来解决,你赞同吗?为什么?(4分)
14、怎样理解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4分)
15、文章结尾,那奇怪的叫声以及那块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4分)
16、想一想,天上掉下那块石头以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这个结尾告诉人们什么道理?(5分)
17、从选文的第⑨⑩段看出,人们有没有意识到要面临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你打算怎样做?(4分)
(三)如何毒化地球(27分)
毒化地球确非易事,因为地球总是努力地为自己除垢去污,恢复原貌。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就要尽可能多地从以下物质中生产出废料。如铀238,其半衰期为一百万年,或者是钚,其半衰期为五十万年。它们都有剧毒性。如果均匀分配的话,十磅的钚就能毒死地球上的一切生灵。美国每年生产大约十八吨钚。因此,这是能够长期毒化地球的最好的物质。如果我们建造更多的核电站,它将有助于这一目的的实现,因为一个核电站每年能生产五百磅钚。当然,我们必须使用包括诸如聚氯联苯和滴滴涕在内的这类具有持久毒效的化学物质,以保证我们有足够的毒素来毒化地球,包括地核和大气层。因此,我们必须制定出许多能把这些核物质和化学物质的废料塞入、堆满和包围地球的不同方法。
在毒化过程中,把这类物质塞入地球是最主要的一步。采用深井注射,我们便能够一直毒化到地核。深井注射需要挖掘一口深达几千英尺的洞,然后用超高压射入毒性物质。于是,这些毒性物质就会深渗到地球内部。根据美国环境保护局的报告,美国有大约三百六十口这样的深注射井。同时,我们不要忘记紧靠地面的地下水层,必须也把它毒化。这只要靠浅井注射就能轻易达到,其操作原理与深井注射是相同的,只是洞在地下不那么深。被排入毒物的地下水会在地球内扩散污染。美国环境保护局估计,美国大约有五十万口浅注射井。
把毒物埋入地下是仅次于深井注射的最好方法。填土、废物场和泻入湖里的毒物会慢慢地渗进地球内部,保持污染持久不衰。美国环境保护局估计,在美国就有约五万座这样的废物场。因而这些废物场应建于废料能够渗入周围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地区。
往地球上喷散农药以及其他毒品是毒化地球的另一个途径。这有利于用毒物覆盖地球表面。毒药会被作物吸收,会渗入地面,还会流入地下水。
污染地表水尤其重要。因为地表水能把毒物送到不能直接受到污染的地方。湖泊是长期储存污染物的好地方,而且湖泊里的一些污染物会流入河流。但河流是地球上的一个自然净化系统,这点太糟了。不论倾入多少毒物,河流总会设法把它们送入大海。
要污染海洋是很困难的。海洋拥有巨大的容积和自然稀释能力,会逐步中和一些污染物。因此,除了来自河流的污染物以外,我们必须不断把海洋当做废料场,倾入尽可能多的废料,海流将帮助把污染物送到本来无法达到的地方。
接着,不要忘记重重地污染地球的空气。焚烧和气化是污染空气的主要方法。我们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污染,否则风会吹散毒素,雨也会把它们从空气中清除。但是这也有好处,酸雨每年都要杀死一些湖泊中的所有生物。低层空间很容易自我净化。因此,我们就必须进行原子弹爆炸试验,以便把放射性粒子射入高层空间,笼罩整个地球,这样它们会经年不散。地球引力可能使一些粒子掉落地面,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爆炸原子弹。
总而言之,事情就那么简单,只要保证尽可能多地生产毒性物质,保证把毒性物质塞入、堆满和包围地球的速度大于地球自身的净化速度。通过这些简单的步骤,我们就能有把握地毒化地球。
18、第一段中加点的“它”指代什么?(3分)
19、这篇文章“介绍”的毒化地球的方法有哪些?试作分类说明。(6分)
20、文章说:“毒化地球确非易事,因为地球总是努力地为自己除垢去污,恢复原貌。”那么,在满足什么条件后,地球才能够被毒化?(用文中的语句作答)(3分)
21、针对文中所述的污染地球的种种方法,你认为要防止污染需要采取什么方法?(3分)
22、举例说明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至少两种)(4分)
①( ) 例:
②( ) 例:
23、本文的作者似乎是一个毒化地球的设计者,他有多种毒化地球的“方案”。那么,作者真的是一个坏蛋吗?如果不是,你又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4分)
24、分析作者客观冷静地叙述“如何毒化地球”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 0分)
1、pì hé zhǐ chù 哂 凋 稽 牟(4分)
2、肴 辅 睽睽 鼠 胸 浑(3分)
3、 A、篷——蓬 B、琨——鲲 C、惶——皇(3分)
4、(1)欲上青天揽明月 (2)相见时难别亦难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5、婴孩一般清纯自然,仙人一般变幻莫测。(2分)
6、(5分,每找准并改对一处得一分)(1)③句“学校”后加上“领导”或“老师”;(2)④句“具体分析”移到“具体问题”后;(3)⑤句“学习”后加“负担”;(4)⑦句“对症下药”与“找准症结”掉换;(5)⑧句句首加“使”或“使得”
7、我们没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原句比改后的句子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
二、阅读理解(70分)
(一)敬畏自然(节选)
8、 [甲]D [乙]A [丙]C [丁]B
9、①大自然使人体众多细胞分工合理并且相互协调;②大自然创造了人类有感情会思维的大脑;③大自然创造了人体难以形容的美。(缺少加着重号的内容,酌情扣分)
10、宇宙是通过人类来认识(欣赏)自己、表达自己的。(答“宇宙借人的眼睛来观看〈欣赏〉她自己,借人的嘴来表达她自己”亦可)
11、突出强调人与宇宙本来就是一体的,与下句的比喻相呼应,增强文意的连贯性。
12、(可以从“人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等方面提出观点加以解说;提出观点得2分,解说言之成理得2分,凡违背本文主旨,主张“人类应该征服自然”的,原则上不得分)
(二)喂——出来(节选)
13、伴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造成社会公害;这个洞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治理公害是棘手的任务,需要长远的眼光、长期的努力。
14、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一时也给人们带来利益,人们还会因此而欢庆“胜利”,殊不知“胜利”潜伏着隐患,隐患一旦爆发,将造成更大的损失。
15、叫声和小石头都从那个深不可测的黑洞里来。最初“一个年轻人对着洞里使劲地大叫了一声:“喂——出来!”“后来,他捡了一块小石头扔进了洞里,叫声就是他当初叫的,小石头就是他当初扔的。
16、原先往洞里丢进什么,什么都将出来,接下来原子能反应堆的废料、机密文件、保险柜、动物尸体、流浪者尸体、废物和污水、日记本、照片、假钞票、犯罪证据都会飞将下来,飞到这座城市居民的头顶上,让他们饱尝自己酿成的苦果。 这个结尾告诉人们,不从根本上处理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终将危及人类的生存。
17、没有。(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可以围绕做环保宣传方面讲,也可以有其他答案)
(三)如何毒化地球
18、指代“钚”。
19、①大量生产核废料及有持久高效的化学物质。②把毒物塞入,堆满地球。 ③用毒物覆盖地球表面。④污染河流、海洋。 ⑤污染地球上的空气,如不断地爆炸原子弹等。
20、只要保证尽可能多生产毒性物质,保证把毒性物质塞入、堆满和包围地球的速度大于地球自身的净化速度。
21、首先,要减少生产毒性物质;其次,要妥善处理好生产和生活的废料;第三,加强环境保护。
22、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举例略)
23、作者并不是要毒化地球,而是用正话反说的方法,提醒地球上的人们要注意保护环境。例如作者有丰富的化学知识、生物学知识、核物质知识,他深知地球环境被破坏的恶果,于是就列举了地球上人们正在做的破坏环境的事情,如核污染、农药污染等。指出如果污染的速度大于地球自身的净化速度,地球就将被毒化了,而这一结果显然是人们不愿意见到的。所以足以引起人们警醒。
24、本文在写作上的主要特色就是作者将自己的情感隐藏起来,似乎是在无所谓地谈与己无关的事,但实际上更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地球未来深深的忧虑。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