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专题2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表述中,两种微粒不属于同种元素原子的是(
)
A.3p能级有一个空轨道的基态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的原子
B.2p能级无空轨道,且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5的原子
C.M层全充满而N层为4s2的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的原子
D.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1/5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4s24p5的原子
2.玻尔理论、量子力学理论都是对核外电子运动的描述方法,根据对它们的理解,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因为s轨道的形状是球形的,所以s电子做的是圆周运动
B.3px、3py、3pz的差异之处在于三者中电子(基态)的能量不同
C.处于同一轨道上的电子可以有多个,它的运动状态完全相同
D.钾原子的3p轨道的能量比2s轨道的高
3.以下对核外电子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电子的运动与行星相似,围绕原子核在固定的轨道上高速旋转
B.能量低的电子只能在s轨道上运动,能量高的电子总是在f轨道上运动
C.电子层数越大,s轨道的半径越大
D.在同一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其能量不相同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子排布式为的元素,其价态为+3时最稳定
B.在同一能级上运动的电子,其运动状态肯定不同
C.碳原子核外能量最高的电子云轮廓图如图所示
D.钠原子由时,吸收能量,由激发态转化成基态
5.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如图)的性质具有相似性,这种规律被称为“对角线规则”.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Li在N2中燃烧生成Li3N
B.Li在空气中燃烧生成Li2O2
C.Be(OH)2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溶液
D.硼酸钠溶液显碱性
6.用
R
代表短周期元素,R
原子最外层的
p
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只有
2个。下列关于
R
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R
的氧化物都能溶于水
B.R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
H2RO3
C.R
的氢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D.R
的氧化物都能与
NaOH
反应
7.下列五种短周期元素的某些性质如表所示(其中只有W、Y、Z为同周期元素)
元素
X
W
Y
Z
R
原子半径(pm)
37
64
66
70
154
主要化合价
+1
-1
-2
+5、-3
+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电负性大小顺序为:W>Y>Z
B.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其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
C.Z的最高价含氧酸中含有两个非羟基氧
D.R元素可与Y形成既含非极性共价键又含离子键的化合物
8.以下列出的是一些基态原子的2p轨道和3d轨道中电子排布的情况,违反洪特规则的是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④⑤⑥
D.③④⑥
9.世界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斜拉桥,桥受力部件采用高强度拉力钢索(下图)。钢索表面的合金保护层含有锌、铝和少量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钒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VB族
B.钒的价层电子排布为3d34s2
C.基态Al原子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哑铃形
D.锌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区
10.下列有关元素及周期表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元素约占80%
B.主族元素处于周期表的s区和p区
C.Na、K、Rb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
D.最外层为4s1的元素有3种
11.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与M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能与碱反应,但不能与任何酸反应
B.N、Z两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相比前者较大
C.M、N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相比后者较强
D.工业上常用电解Y和N形成的化合物的熔融态制取Y的单质
12.第一电离能(I1)是指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如图是部分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变化的曲线(其中12~17号元素的有关数据缺失)。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析图中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可推断在Na~Ar元素中,Al的第一电离能的最小范围为:Na<Al<Mg
B.从上图分析可知,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I1变化规律是:随核电荷数增加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
C.图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六周期,IA族
D.根据周期表对角线规则,BeCl2溶液和MgCl2溶液可用NaOH溶液加以鉴别
13.有关光谱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中的电子在跃迁时能量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光,这也是原子光谱产生的原因
B.电子由低能级跃迁至较高能级时,可通过光谱仪直接摄取原子的发射光谱
C.燃放的焰火在夜空中呈现五彩缤纷的礼花与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有关
D.通过光谱分析可以鉴定某些元素
14.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装置①精炼铜,则a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B.装置②为原电池,总反应是:Fe
+2Fe3+=3Fe2+
C.图③所示柱形图,纵坐标表示第二周期元素最高正价随原子序数的变化
D.图④所示曲线,表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15.下列各组原子中,彼此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
A.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Y原子
B.原子核外L层上有8个电子的X原子与M层上有8个电子的Y原子
C.2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的X原子与3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的Y原子
D.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Y原子
二、填空题
16.铁放置时间长了就会生锈。铁容易生锈,除了由于它的化学性质活泼以外,同时与外界条件也有很大关系。水分是使铁容易生锈的物质之一、然而,光有水也不会使铁生锈,只有当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在水里时,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反应,才会生成一种叫氧化铁的东西,这就是铁锈,铁生锈总的反应为4Fe+3O2+xH2O=2Fe2O3·xH2O。铁锈是一种棕红色的物质,它不像铁那么坚硬,很容易脱落,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倍。如果铁锈不除去,这海绵状的铁锈特别容易吸收水分,铁也就锈蚀的更快了。
(1)核素
Fe的核外电子数是_______
A.
56
B.30
C.
82
D.
26
(2)H和Na都属于元素周期表第ⅠA元素,它们原子结构中相同的是_______
A.最外层电子数
B.核外电子数
C.电子层数
D.
质子数
(3)判断O的非金属性比N强,不可依据的事实是_______
A.氨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
B.NO中N为+2价,O为-2价
C.沸点:
H2O>NH3
D.热稳定性H2O>NH3
(4)硒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VIA族,关于硒元素性质推测正确的是_______
A.原子半径比硫小
B.最高化合价为+6
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比硫的强
D.
常温常压硒的状态是液体
17.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①-⑤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
(2)②和④两种元素中原子半径较大的是_____(填元素符号);④和⑤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_____、_____(填化学式),酸性较强的是_____(填化学式)。
(3)③和⑤可形成____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4)元素③的单质在元素⑤的单质中燃烧,化学方程式:_____。
18.按照下列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特征判断元素,并回答问题。
A原子中只有一个能层且只含1个电子;B原子的2p轨道上得到2个电子后不能再容纳外来电子;C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nsn-1npn+1
;D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59,中子数为31。
(1)A的原子轨道形状为___________。
(2)画出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
(3)C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空间运动状态有________种。
(4)D2+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
19.I以下是一些原子的2p能级和3d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情况。试判断,哪些违反了泡利不相容原理,哪些违反了洪特规则。
①②③④⑤
(1)违反泡利不相容原理的有___________
(2)违反洪特规则的有___________。
II含氧酸可表示为:(HO)mROn,酸的强度与酸中的非羟基氧原子数n有关,n越大,酸性越强。一般n=0弱酸,n=1中强酸,n=2强酸,n=3超强酸。据实验事实可知:硼酸(H3BO3)是弱酸,亚磷酸是中强酸(H3PO3)。
(3)写出两种酸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亚磷酸与过量的NaOH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
20.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硫酸根离子刚好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________7(填>、<、=),离子反应总方程式:________写出K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
三、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21.下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M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用相关的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A
2
B
C
D
E
3
F
G
H
I
J
K
L
(1)表中元素,只有负化合价而无正化合价的元素是________,氧化性最强的单质是________,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___,金属性最强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呈两性的是______。
(3)用G和H的单质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根据产生气体的快慢来比较G、H金属性的强弱,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
(4)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I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比较二者酸性强弱的方法:
______。
四、结构与性质
22.已知A、B、C、D、E、F六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元素的原子半径在短周期元素中最小,B原子核外电子有6种不同的运动状态;D原子L层上有2对成对电子。E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F与E位于同一周期,且是该周期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E元素可分别与D元素、F元素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这两种化合物的熔沸点高低顺序为__(用化学式表示),原因是___。
(2)C的氢化物比下周期同族元素的氢化物沸点还要高,其原因是__。
(3)1molB2A2分子中含σ键的数目是__。
(4)图(Ⅰ)是B元素的单质晶体的一个晶胞,该晶胞中含有__个原子,若设晶胞的棱长为a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该晶体的密度表达式为__。
(5)E单质存在与金刚石结构类似的晶体,晶体中原子之间以__相结合,其晶胞中共有8个原子,其中在面心位置贡献__个原子。
(6)BD2在高温高压下所形成的晶体其晶胞如图(Ⅱ)所示。该晶体的类型属于__(填“分子”、“原子”、“离子”或“金属”)晶体,该晶体中B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
2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试回答下列问题:
(1)h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发光的原因:_____
。
(2)o、p两种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如下表所示:
元素
o
p
电离能/
717
763
1509
1561
3248
2957
比较两元素的、可知,气态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对此,你的解释是
___________。
(3)表中所列的某主族元素的电离能情况如图所示,则该元素是上述元素中的____(填元素符号)。
参考答案
1.C2.D3.C4.D5.B6.C7.B8.B9.D10.C11.A12.C13.B14.C15.C
16.D
A
C
B
17.
S
H2SO4
HClO4
HClO4
离子
18.球形
9
1s22s22p63s23p63d8或[Ar]3d8
19.③
②④
H3PO3+2NaOH=Na2HPO3+2H2O
20.>
Al3++2+2Ba2++4OH﹣═2BaSO4↓++2H2O
1s22s22p63s23p634s1
21.F
F2
Ne
2Na+2H2O=2NaOH+H2↑
HClO4
Al(OH)3
Mg+2HCl=MgCl2+H2↑
2Al+6HCl=2AlCl3+3H2↑
H2CO3
H2SiO3
Na2SiO3+H2O+CO2=Na2CO3+H2SiO3↓
22.SiO2>SiCl4
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而SiCl4为分子晶体
NH3分子间形成氢键,同族其他元素氢化物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
3NA(或1.806×1024)
8
ρ=g/cm3
共价键
3
共价
sp3杂化
23.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时,以光的形式辐射能量
Mn2+的3d轨道电子排布为半充满状态,比较稳定
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