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掌握分类统计的方法,初步体验分类的思想。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不同的分类,能根据统计出的数据提出和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的操做、观察、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体验分类与整理的过程,在活动中掌握按不同标准对物体分类的方法,探索用不同的方法记录数据。
3、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成功,体验数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对事物进行不同的分类统计。数据的收集过程。
教学难点:把同一些事物按不同分类方法进行分类统计,体会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
教具准备:课件、统计表
学具准备:红色、黄色、蓝色圆片各一张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小朋友们喜欢看书吗?(生:喜欢)
师:如果想看《小学生天地》,你愿意从哪个书架上找书看呢?(生:从右边的书架上找书看。)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说出右边整理后书架更整洁,干净。……
师:分类与整理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的非常广泛。它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便捷。生活中很多时候都需要我们把凌乱的东西、物品收拾干净。(课件同时显示各种分类与整理的照片。)这就需要我们学会按一定的标准,把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
师:按一定的标准,把同类的东西、事物放在一起——这就是分类。
今天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类(板书)。
二、新授
课件同时显示游乐园, 同学们仔细观察。
师:瞧!这个周末,小朋友们去游乐园玩。他们买了许多的气球。看,多漂亮!
师:同学们你知道一共有多少个气球?这些漂亮的气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一共有12个。它们的形状和颜色不同。
师:它们都有哪些形状?
生:有心形、圆形和糖葫芦形。
师:小朋友说的真好。我记得刚才大家说还可以按颜色分。都有什么颜色?
生:有黄色、蓝色和红色
师:大家说得真好。下面就请小朋友们先按照形状分一分,摆一摆,再数一数每种气球各有几个。(巡视课堂)
展示先分再数的方法。
师:大家看一看分了几类?各有几个气球?
生:分了3类。糖葫芦气球有3个、心形气球有4个、圆形气球有5个。
师:3钟形状的气球一共有多少个?
生:一共有12个。
师:大家想一想:“分类前后的总数改变了吗?”
生:没有改变。都是12。
师:大家真爱动脑筋。
师:刚才老师还发现了一种不同的摆法。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种摆法。
展示象形统计图的方法。
师:刚才的同学分成一堆一堆的,你为什么要排成一列呢?
生:因为它更整齐、清楚。
师: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圆形气球最多。糖葫芦形气球最少。因为圆形气球这一排最长。糖葫芦形气球那一排最短。
师:(画一条直线和图示。)边画线边说:为了方便对比与观察,我们在下面画一条直线(表示起点)。再在每一种图形的下面画出对应的图形。
师:像这样画出的图形,称作象形统计图
师:这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好,更清楚呢?为什么?
生:第二种方法(象形统计图)。因为它可以很快看出哪种多。哪种少?
师:为什么第二种方法(象形统计图)就可以很快看出?
引导学生回答:因为它们是一个一个对齐的。
老师这还有一种方法,大家看看:
18649954953093345099060
3个
4个
5个
3个
4个
5个
师:大家看:上面的是这种气球的形状,下面的是这一列气球的数量。为了更加清楚,我在它们的中间画上线。
师:这样记录可真清楚,也很简单。这是用表格呈现的分类。我们会在下节课进一步学习它。
师:小朋友们观察一下:“无论是用分一分、象形统计图、还是画一画,糖葫芦形气球都有几个,心形气球有几个、圆形气球有几个。气球的总数是多少?”
生:糖葫芦形气球都有3个,心形气球有4个、圆形气球有5个。气球的总数是12个。没有改变。
师:看来只要按形状的标准分类,心形气球、糖葫芦气球、圆形气球计数的结果都会相同。
(板书:标准相同,计数的结果相同。)
三、合作探索
刚才大家很棒,帮助老师解决了一个难题,现在又有一个新的挑战,比刚才的更难,你们想不想挑战。
1.出示例2
师:小东在十字路口看到了一段场景,路口会有车辆经过,速度很快,请你认真观察经过的车辆。
课件演示车辆经过路口场景。
师:看了这组短片后,你从经过的车辆中发现了什么?
预设1:有蓝色的车、有黄色的车
预设2:有自行车、汽车
预设3:数了车的数量
······
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那有谁知道有多少辆汽车经过?(学生一脸茫然)
师:哦,大家都没数清楚呢?这是为什么呢?汽车在行驶中,我们不能让他们都停下来,分好类再数。有没有什么办法知道每种车各是几辆呢?
预设:边看边记录······
师:你准备怎么记录?看谁想的办法最简单、最清楚。
如果有人说到小组合作完成则给予鼓励并实行,如果没有提到则老师提醒:因为图片播放的比较快,一个人很难完成任务,我们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再次出示课件:行驶中的车辆
导语:你们发现了这么多的信息,真了不起!我们是怎样收集这些信息呢?
1)学生汇报统计结果。
2)动手操做,验证统计结果。
3)出示统计表,根据统计结果提出问题和建议。
3、学会用简单的符号来代替复杂的图形
1)练习:用喜欢的符号统计书包的个数
2)展示欣赏同学的作品
四、实践练习
导语:做题可以分为做对的、没做对的两种,那如果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你会怎么分呢?
预设1:按男女生分
预设2:戴眼镜和不戴眼镜
……
五、布置作业
1)了解一下咱班同学最喜欢都哪类书。
2)并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类统计。
板书设计
分类
1. 分类与整理
2. 按一定的标准,把同类的东西、事物放在一起——这就是分类。
3、象形统计图
4.标准相同,分类的结果相同,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