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21 14:2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初步发展,包括:前秦、秦、汉,横跨近700年。秦朝是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第二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分裂和民族大交融,包括:三国、两晋、南北朝,历经近400年。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国在经历了400多年的分裂后,必将再一次迎来大一统。那又是谁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呢?
新课导入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知道隋朝的建立及统一概况、隋初经济繁荣的表现;
2.了解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的创建;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3.理解隋朝实现统一、开通大运河的条件以及科举制的历史影响。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导学提纲
篇章一 千古帝王
——隋朝的建立
1.从三国到隋的政权更迭
一、隋朝的统一

建立时间:
581年
统一时间:
建立者:
都城:
589年,隋文帝灭陈朝
杨坚(隋文帝)
长安
意义: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2.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措施
影响


政治
经济
完成统一

编订户籍
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结束了魏晋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顺应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创立三省六部制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3.开皇之治
含嘉仓遗址——天下第一粮仓
 
隋初
隋 盛 时
结论
人口
3000多万人
4600多万人
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建于605年,历经隋、唐、北宋3个王朝,沿用500余年。
隋朝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开皇之治”。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3.开皇之治
隋炀帝(杨广)(604—618年在位)
604年七月,隋文帝病危,杨广派人入宫将父文帝杀死,又假称文帝诏赐兄杨勇死,缢杀之;遂即位,为隋炀帝。
篇章二 千古通波
——隋朝大运河
琼花
运河水,荡悠悠,
隋炀皇帝下扬州。
一心只把琼花看,
万里江山一旦丢。
隋炀帝乘龙舟游江都
1.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目的在于:
加强南北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与陆运相比,水运的优势
疆域辽阔,不便管理
大家仔细看图,说说大运河的最北端是哪一座城镇?大运河的中心那里?最南端是哪座城镇?
2.大运河的结构
隋朝的大运河示意图
一条: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
二长:二千多千米
三点:三个城市
洛阳
涿郡(北京)
余杭(杭州)
四段:分为四 段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海河
黄河
淮水
长江
钱塘江
江都(扬州)
长安
六省:跨越六个省份(从北至南)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材料分析(一):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开通大运河起到了什么作用?
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大运河的开通是好事
还是坏事呢?
3.如何评价大运河
材料分析(二):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胡曾《汴水》
汴河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李敬芳
问:1、诗人胡曾怎样看待大运河的开凿?

2、根据材料,分析开通大运河造成了那些消极影响?
胡曾认为大运河的开凿是导致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对大运河的开通持否定态度。
为开凿大运河,当时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
积极:促进南北交通,加强了南北地区
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消极:
大运河的开凿,隋炀帝的巡游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如何评价大运河的开通?
3.如何评价大运河
篇章三 千古之制
——科举制的创立
如果你是主考官,下面哪个人有资格做官?
魏晋南北朝时期,
张富贵的简历

出身:高门权贵的子弟
学识:写文章一塌糊涂,平庸之极
人品:欺善怕恶,为富不仁
出身:一贫如洗,草根阶层
学识:出口成章,真才实学
人品:为人正直,敢于直言
李有才的简历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角色扮演
察举制
(西汉确立)
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开始)
科举制
(隋朝创立)
选拔
方式
地方向上推荐人才,试用考核任命
各州郡推举人才,中央指定官员掌管任命
选官
标准
才华、血缘关系、财力、权势等
家世、道德、才能,后期家世成为最重要因素
影响
选拔了人才,但后期造成地方权势掌控选官的弊端。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权力,但后期造成豪门大族把持选官的局面。
制度
比较
自由报考,分科考试,中央统一安排
才学
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打破血缘和大族掌控,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促进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影响深远。
制度的生命力——与时俱进
隋文帝——
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拨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
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只注重门第
凭才学做官
初步创立
正式确立
科举制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科——考试科目;举——选拔人才
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科举制度的影响/意义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篇章四 罄竹难书
——隋朝的灭亡
四、隋朝的灭亡
暴政的表现
①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徭役繁重。营造东宫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动辄数百万民力;
②纵情享乐,奢侈无度,多次南下巡游,拉纤的民工多达数十万;
③三征辽东,兵役繁重,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导致农民起义。
1、原因:
2、时间: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隋朝的两位皇帝功与过
隋文帝
1.581年建立隋朝。589年灭陈朝,统一全国。
2.开皇之治。
3.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
1.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大运河)。
2.残暴统治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大兴土木,多次迅游,三征辽东)
3.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确立。
隋朝的兴亡给我们的启示
隋的繁盛、强大是隋文帝励精图治的结果,隋的灭亡是隋炀帝暴政的直接后果。由此可见,封建时期,统治者个人的素质、统治才能对着国家的兴衰有重要作用。
小结:成由勤俭败由奢。
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在学完隋朝的基本史实之后,我们会发现,历史上曾经有一个王朝和隋朝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那是?
秦朝
1.短命、二世而亡:秦持续17年,隋持续了37年。
2.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秦建长城,隋建运河。
3.建立的制度都对后世影响深远:
秦首创中央集权制度。
隋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4.灭亡原因:皆因暴政而亡。?
“成由节俭败由奢”
“得民心者得天下”
课堂小结
隋朝是一个短暂而辉煌的朝代,重新完成统一。开凿大运河,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对维护和加强国家政治的统一,有着重要的作用。大运河是隋代劳动人民对中国历史的伟大贡献。本课还学习了科举制这一专题,它从隋朝创立,唐朝完善,明清衰落,到1905年废除,共1 300多年的历史。隋唐的科举制是今天考试制度的起源,它创立目的是为了选官。今天的考试,有的仍是为了选官,比如公务员考试;有的是为了选拔人才,如“高考”“中考”;更主要的是演化成为一种评价我们知识能力与态度的手段,时时刻刻在发挥作用。
2.隋朝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 )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方便了隋炀帝下江南
C.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1.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统一是在( )
A.581年杨坚     B.589年杨坚
C.605年杨广     D.618年杨广
B
C
3.隋朝的历史作用是( )
①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②促进了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
③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④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D
随堂训练
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 )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水利灌溉
C.供隋炀帝到江都巡游 D、为了对高丽战争
5、魏晋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标准是( )
A、才能 B、财产 C、门第 D、民族
A
C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